你在平時工作生活的時候,是不是有這幾個表現:
做事情害怕選擇,猶豫不決。經常怠惰,做事情拖拉,效率低下。
這其實是心理內耗的表現。內耗的人,一般是心理敏感的人,就是我們說的那種內心戲很多的人。
這樣的人,一般情況下沒有自信,但是又喜歡設定一些高的標準,來避免自己的缺點。可自己根本做不到,結果就掉進惡性循環的陷阱。
那什麼是心理內耗呢?
人在管理自我的時候,是要消耗心理資源的,要是心理資源不足,就會處於一個內耗的狀態。長期如此,會讓人覺得疲憊不堪,這就是心理內耗。
心理資源,包括很多東西,例如健康的身體、文化知識豐富、社會支持、經濟能力強,人生閱歷多等。對個人來說,一個人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是處在不斷消耗中的,比如說適應新環境、應對各種問題變化等。
所以一個人要不斷積累心理資源,才能滿足心理消耗。那應該怎麼做呢,現給出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選用:
1、建立自信,不能討厭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是改變心理內耗的前提。
2、學會從簡單的不想做的事情,開始著手去做。
這樣下去,慢慢的你做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動力會越來越足,並且會習慣的。
常說的萬事開頭難,其實不是指事情本身難,就是心理內耗的問題比較難,可是這種內耗會隨著事情的深入而消失掉的。
3、定出時間鍛鍊身體,保持身體健康,增加免疫抵抗力。
4、很多焦慮不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是沒有經歷過,沒有辦法快速解決問題。
要多向他人學習請教,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也許你認為無法完成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就是雕蟲小技而已。
平時多看看書,也能積累一些知識經驗等。
5、錢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要是沒有錢的話,很多事情做不下去。還是要多賺錢,才是王道。
6、堅持給自己定計劃,因為再爛的計劃,也好過沒有計劃。
把事情的截止日期提前制定好,督促自己去完成。
7、努力工作,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上面這幾條是一些建議,僅供參考。從中找出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改變自我,積累心理資源,避免過度心理內耗。
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