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紅粉絲團太可怕了!4天,「數據很差」周杰倫變成了超話破億周杰倫。
沒想到流量大戰剛結束,周杰倫歌詞品質辯論大賽又開始了。
故事的前傳的是,周杰倫歌迷網官博官宣了:夕陽紅粉絲團正式解散!
而周杰倫宛如一位不問世事的江湖高手,輕輕回了粉絲一句:我知道。
接著又回了一句,「寶寶不說」。
還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好友正在創作的視頻,還說:「希望你以後也有一群像我一樣這麼挺自己的偶像的歌迷!」
那位質疑他「評論轉發數據不過萬,那就是不紅呀,為啥演唱會的票還很難買」的小朋友輕輕扇動了一下蝴蝶的翅膀,一場流量風暴就徹底改變了大眾的流量概念:原來真正的頂流不是時刻佔據第一,而是想第一就能第一。
想超話影響力破億,就破億。
但人紅是非多。
最新的劇情是羅永浩跑出來說:「周杰倫長得離『帥』相去甚遠,他們(周杰倫粉絲)非說他是大帥哥;周杰倫的那些爛歌詞狗屁不通,他們非說那些歌詞『有文化』」。
呃,方文山的《東風破》「狗屁不通」,入選高考考題的《青花瓷》「狗屁不通」?結果當然被網友罵慘了。
如果不是這場夕陽紅團建,很多00後之前可能還不知道,周杰倫居然這麼紅。而80後、90後不知道的是,我們竟然活到了有人覺得周杰倫不紅的年紀。
周杰倫的超話數據不會一直保持下去,從戰役的第一天開始就有許多老阿姨說,實在幹不動了,如今大功告成,還有許多人沒找到超話入口。
這場流量大戰背後,本質上當然是大眾對於「天下苦流量久矣」的又一次反擊,而之所以這一次有這麼大的風浪,因為大家想要捍衛的,是周杰倫。
我現在想問的是:這個被羅永浩吐槽的40歲發福男歌手,憑啥讓無數人熬夜為他做數據?又憑啥成為華語樂壇的傳奇?
流水的流量,鐵打的杰倫小公舉
為什麼周杰倫過去數據這麼差?因為他的粉絲是貴圈最懶的粉絲:躺著粉,舒坦。
這股看不見的力量一旦覺醒,力量當然如同核爆。
但周杰倫有什麼了不起?比起蔡徐坤一個偶練一夜登頂,當年剛出道的周杰倫,要多糗有多糗。
那年周杰倫18歲,一個學妹偷偷替他報名參加了一檔電視節目《超級新人王》,然後他上去和其他歌手一起演繹了他創作的歌曲。
一炮而紅是不存在的,啥影響也沒有。
好在主持人看中了他的才華。這個人叫吳宗憲。
很多人只當吳宗憲是主持人,其實他也是金曲獎得主,音樂品味其實不低,是他看出來周杰倫的樂譜寫得複雜又用心,是個可塑之才。
所以決定不惜血本力捧?還是不存在的,只是讓他到「阿爾發音樂公司」做音樂助理而已。
吳宗憲對他說,你寫夠50首,我就挑其中10首給你發唱片。
於是周杰倫買了兩箱泡麵,把自己關在公司裡埋頭創作,隔壁還有比他大10歲、同樣不得志的詞人,那個傢伙叫方文山。
兩個人第一次合作也是彼此看不上,周杰倫打電話給方文山改詞,方文山說「這個人好拽」,周杰倫氣不過,「我用你詞你不感謝我,還說我拽」。
當時的周杰倫根本拽不起來,給張惠妹寫的《忍者》被退貨,給劉若英的《熱帶雨林》不要,給劉德華寫的《眼淚知道》也不要。
後來這些歌全都紅了,但當時沒人知道。
周杰倫只能拼命想辦法,有次劉德華來吳宗憲餐廳吃飯,周杰倫就在那邊自彈自唱,然後他問服務生,「劉德華有沒有轉頭看我」,服務員說,「並沒有」。
等到他第一首歌賣出去的時候,開心到模糊,請劉畊宏來吃牛肉麵,結果劉畊宏多叫了朋友來,他發現錢不夠買單了。
一直到有一天,公司CEO楊峻榮聽到《可愛女人》的樣帶,馬上打電話給吳宗憲:這樣的歌手,你還等什麼!
然後馬上告訴吳宗憲,你別管了,他交給我,到了2000年11月,周杰倫第一張《JAY》專輯問世。
這張專輯有多紅不用多說了吧,出完以後有記者問王菲,你覺得周杰倫是什麼風。
金句天后說了三個字:龍捲風。
專輯推出第二年,金曲獎就注意到他了,2001年,周杰倫第一次領一個大獎,也是冥冥中有天意,給他頒獎的,是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
就仿佛一個時代的交接,從此華語樂壇的接力棒,就交到了這個當時貌不驚人的小子手裡。
那個時代的周杰倫,相貌可以說是「平平無奇周杰倫」了吧,個子不高,單眼皮、小眼睛、高顴骨……總之,巨星氣質還沒出來,長得有點「屌絲」。
而且和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樣,沒見過什麼大場面。
第一次去領完獎,他高興到跳下舞臺的水池,自己覺得很酷,但沒想過過去為什麼沒歌手這麼做,因為水池裡都是高壓電。
一代華語音樂天王,差點成為史上第一個參加頒獎禮被電焦的歌手。
那時候的他,只是歌壇又一個令人著迷的傻小子。
他的走紅也充滿爭議,咬字不準被人調侃「糾結倫」、「周結巴」,「被網民吐槽,連眼睛都睜不開,還拍什麼MTV」。
但這也是周杰倫和自己戰爭的開始。
莫欺少年窮,既然整個世界對他懷疑,那就用實力,讓懷疑者閉嘴。
2002年-2008年,周杰倫的唱片連續7年拿下亞洲銷量冠軍。
2003年7月16日,他的原創專輯《葉惠美》的主打歌《以父之名》,更是在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收聽人數超過8億。
2003年,他登上了《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面,成為繼張惠妹、濱崎步之後,第三位出現在該雜誌封面的亞洲藝人,被贊為「新一代的亞洲音樂天王」。
從出道到巨星,周杰倫不過用了幾年時間。演唱會從臺灣、香港、內地,開到全世界,各種各樣的大獎拿了一個遍。
在那個流量還不盛行的時代,他是真的用實力拿下了如今的頂流無論如何也難以拿到的數據:頂級實體唱片銷量和頂級獎項認同。
而周杰倫,也成為華語樂壇最後一個天王級歌手。
是華語樂壇最後的黃金時代塑造了周杰倫?還是周杰倫創造了華語樂壇最後的高光時刻?
沒有答案。
但這麼一場妙手偶得,的確讓周杰倫成為了樂壇最後的超級英雄。
這正是周杰倫與那些流量最大的不同。最早,他是樂壇新人中的佼佼者,之後,他是掙扎突破試圖證明自己的王者,再之後,就是如今世人皆知的超話破億周杰倫。
為什麼說羅永浩吐槽周杰倫,說的都是錯的?
其實到現在為止,很多人還是不知道周杰倫厲害在哪裡。
他當然拿到了很多獎項,創造了很多數據,但這並不足以證明周杰倫有多厲害。
最能說明白周杰倫多厲害的人,是歌詞達人高曉松。
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裡有首歌,叫《娘子》,其實不算紅對不對,但高曉松說他第一次在KTV聽到之後人就傻了,然後循環了十遍。
高曉松曾經評價周杰倫的音樂:
「慢歌負責傳播的廣度,快歌負責創作的高度。」
又說「周杰倫開創了華語樂壇一個巨大的天地。」
黃舒駿評價他:沒有周杰倫,流行樂壇將會很孤獨。
袁惟仁更是盛讚:周杰倫不但是下一個李宗盛,而且是李宗盛跟羅大佑的合體。
從2000年起到2010年,這段公認的周杰倫巔峰期,樂壇的時代可以稱作周杰倫元年了。
可到底何謂「周杰倫時代」?
今天的人們很容易忘記,十九年前的周杰倫是多麼獨特的音樂人。他的出現,對於當時的華語樂壇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破局。
《中國新歌聲》盲選裡,我們最常聽見選手對臺上周杰倫說 「我從小聽你的歌長大的」,這句話其它殿堂級歌手也常聽到,問題在於,聽周杰倫歌長大的一代人,聽的真的是同一種周杰倫的歌嗎?
從2000年的JAY開始,周杰倫獨特的曲風、tempo和唱腔,加上不苟言笑的形象,就在新世代找到了屬於他的位置。
但你其實無法真正定義周杰倫音樂。
他的曲風一直變化多端,又刻意反潮流,像海綿一樣吸收了嘻哈、情歌、R&B、中國風等多樣風格。
他可以在《雙截棍》裡讓所有人聽不懂歌詞,也可以在《菊花臺》裡咬字清晰。
他可以唱戰爭題材的《最後的戰役》,也可以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青花瓷》。
他的創作可以領先時代十幾年, 現在聽《雙截棍》的編曲和歌詞,數數鍾興民用了多少的中國樂器,周杰倫的唱法又是多麼有革命性,會覺得他十幾年前的歌,依然領先於當下抖音神曲流行的華語樂壇。
周杰倫最大的成就,是為華語流行音樂破局。
同樣在那個時代達到音樂巔峰的王力宏連陶喆都不服,但在金曲獎典禮上說:華語樂壇正是因為周杰倫的存在,創作的高度才被拉得足夠高。
什麼意思?
一曲《東風破》,讓很多人第一次領略了「中國風」這種曲風。
東風破,取自古詞。
方文山從蘇軾那首《京口得鄉書》得到靈感,「一紙鄉書來萬裡。問我何年,真箇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於是有了《東風破》。
歌詞唱到: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加上周杰倫的旋律和演唱,是將古人的詞意融入歌中,箇中滋味,就是中國。
到了《青花瓷》,方文山和周杰倫的合作已經將中國風推上巔峰,他把純正上品汝窯的顏色天青色寫進了歌詞,「雨過天青」這種絕品之色,在歌中有了生命: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後來《青花瓷》的歌詞出現在山東、江蘇兩省的高考試題中。
從第一張專輯開始,周杰倫將中華文化融入到新的音樂形式理念裡。
但周杰倫的厲害,當然不止中國風。
《以父之名》在歌詞上高度凝練經典電影《教父》的敘事,音樂上融入了R&B和Hip-Hop的曲風,英式復古,西班牙風格弦樂等等,人們現在提起這首歌,說的多半是8億人同時聽歌,創下「周杰倫日」的事,但很少人真正意識到,這首歌有多豐富的音樂性,創作上那麼厲害,才配得上這樣的傳播。
難怪他說「16年前我寫的歌,到現在依然很流行」。
他的很多音樂想法,不僅是領先時代了,是到現在很多人學都學不會,
周杰倫孝順全宇宙都知道了吧,所以在他的第七張專輯《依然範特西》裡,寫了一首最特別的歌,《聽媽媽的話》。
Hip-Hop的風格,溫暖的歌詞,字字句句唱出對媽媽的愛。
許多年後,一款嘻哈綜藝紅遍全國又引發爭議,大家都去找華語樂壇能夠證明嘻哈不僅是憤怒,而是可以正能量的歌,找來找去找回到周杰倫。
這就是提前十年為中國嘻哈正名。
在整整十年裡,周杰倫的每張專輯,都達到了華語樂壇的巔峰,單人男歌手中能在音樂製作、專輯品質上持續和他battle,一個都沒有,最多,有一個王力宏。
他在長達十年裡,保持了華語流行音樂最高的品控和工業化水平,神奇的是,又為華語樂壇帶來了一絲久違的反工業氣息:周杰倫,一直在幹掉周杰倫。
2010年之後,無可否認的,周杰倫的創作開始平穩地告別巔峰,依然保持水準,但已經很難打敗過去的專輯,從此之後華語樂壇再也不同了:唱片工業徹底衰亡;粉絲文化野蠻生長;音樂抖音化,創作粗俗化;黃金時代走出來的頂級歌手,好像突然都寫不出好歌了。
周杰倫也在演唱會上,被粉絲要求唱《學貓叫》。
沒人知道,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就這麼結束了。我們接下來身在何處?
但至少他寫過唱過的這些歌,足以清楚地說明,周杰倫是誰?
就算一百年後,人們應該依然會記得,有個超話數據本來很差,突然四天破億的歌手說過一句話,
「華語音樂才是最厲害的」。
這樣的周杰倫,有羅永浩說的那麼弱嗎?
有一種中年叫周月半,有一種青春叫周杰倫
人們為什麼愛周杰倫呢?很多人說,因為他是我們的青春。
但在一個人設坍塌如同家常便飯的時代裡,為什麼快二十年了,他依然是我們的青春呢?
因為「本色出演」,是周杰倫成功締造周杰倫的魅力所在。
流量、數據、人設,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
周杰倫沒有人設,也就無從坍塌。
如何評價他的粉絲和蔡徐坤鐵軍的這場battle戰役呢?
其實這場戰役與周杰倫無關,甚至也和蔡徐坤無關,年輕粉絲缺乏對上一代娛樂環境的認知而發出疑問,導致了這次烏龍事件的發生。周杰倫的粉絲和同時代的路人想要為自己的青春爭口氣,於是就有了這場夕陽紅粉絲團的中場戰事。
但周杰倫早就不打仗了,他現在變得越來越佛系,態度和身材都是。
記者去問昆凌,說「周杰倫好像有變胖誒」,昆凌很維護老公說,「我覺得還好,我覺得是照片把他拍胖了,周杰倫其實手臂上還是有肌肉的」。
如果不是知道他們感情好,真懷疑這是高級黑。
連劉耕宏都說,奶茶不要再喝了。
這是周杰倫的鐵兄弟了,當年沒錢吃牛肉麵的時候,劉耕宏管吃管住要啥給啥,他後來感恩給劉畊宏寫了一首《彩虹天堂》,成為當年金曲。
但一個不再專注攻城拔寨的胖子才不在乎外界說什麼,奶茶反正是要喝的。
但他依然是一代人的偶像。
很多人說,偶像到底有什麼可追的呢?現在的很多頂流我不知道,但周杰倫的身上,我總能看到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醇厚。
他一直把傳統文化掛在嘴上,其實他自己的言行就是對傳統文化最有力的推廣。
比如說——孝道。
成名之後,他開演唱會都要帶上媽媽。葉惠美現在是越來越潮了,當年可不這樣。
當年他們家境不好,爸爸老愛打人。
但周媽媽看到了兒子在音樂上的天分和興趣,花光所有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
花了這麼多錢,每次周杰倫練琴,媽媽就拿著一根棍子站在後面盯著。他要是心不在焉想著出去玩,就得吃棍子。
周杰倫後來說:如果說我的音樂底子打得深厚,還要感謝那根棍子。
單親家庭裡長大的周杰倫,從小跟由媽媽和外婆拉扯大,外婆和媽媽也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位女人。
當年他吃飯時會先夾菜給外婆:阿嬤,這很好吃,阿嬤先吃。
外婆生日那天,他帶上她一起參加頒獎典禮,本想以一個大獎送給外婆作生日禮物,這樣他就可以在領獎臺上感謝外婆,誰知那晚他的專輯《八度空間》一個獎也沒有。
外婆鼓勵他說:不得獎沒關係,外婆喜歡就好。
他對媽媽的浪漫也不是開玩笑的。
有一天情人節,他突然打電話給媽媽:「媽,你快到陽臺看看!」
周媽媽走到陽臺,看見煙花在不遠處的公園裡騰空而起,照亮整個夜空。
對周杰倫來說,媽媽就是他一輩子的情人。
這個情人節禮物如此特別,以至於周杰倫直接被警察趕跑了。
到了2003年,周杰倫直接用媽媽的名字命名第四張專輯,《葉惠美》。這也是公認周杰倫唱片裡巔峰中的巔峰。
今天的周杰倫40歲了。聽他的歌走過青春的男女和他一起到了不惑之年。他成為了從草根出身到偶像的代表,這個故事最動人之處,不僅是他怎樣從青銅一步步成為一個王者,更在於他在成為王者之後,依然是當年的周杰倫。
周杰倫在採訪裡說過,經常在演唱會看到很多人燈牌上寫著「周杰倫,你是我的青春」時,其實心裡有點失落。
他說:「青春太短了,我希望大家能夠聽一生我的歌。」
而他的歌迷從來不是一群人,而是幾代人。
他們的成績就擺在那,當然無需通過數據來證明什麼,也無需辯論什麼。
他唯一的對手,是周杰倫自己,就像他在演講中說的, 「如果有一天你們累了,聽到《簡單愛》會覺得溫暖,那我就沒有白白在你們的青春裡經過。」
這個40歲發福男歌手,憑啥讓夕陽紅粉絲熬夜幫他吊打頂流?答案都在他十九年裡,唱給我們的那些歌裡。
李宗盛當年唱:「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周杰倫才不在乎不朽,能喝奶茶他連胖成月半都不怕,粉絲們也跟他一起佛了,就像看著一個一路走來陪伴最久的老友,發胖,被人嘲諷數據差,就熬夜為偶像做做數據創造個超話破億紀錄然後集體功成身退,也是一份綿長的幸福。
歌聲之外,這個從人生谷底躍到巔峰的周杰倫,則還要繼續人生的問題:那麼多人熬夜為你做數據,新專輯肯出了嗎?
奶茶仙子周杰倫只是淡淡回一句:我知道,但我不說。
而在羅永浩眼裡的「狗屁不通」,在我眼中,都是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