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婚姻制度大不同!

2022-01-06 環球移民

香港是中國不可劃分的領土之一,但是在一國兩制的情況下,兩地的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環球小編就跟大家講一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婚姻制度有什麼不同!

中國香港《婚姻條例》規定,在香港註冊結婚,不論男女年齡應均滿16周歲;已滿16周歲不滿21周歲的人結婚,還要獲得其父母或合法監護人的同意。也就是說在香港只要父母同意的話就算未成年,也可以合法合規的結婚啊!

大陸《婚姻法》規定,在大陸登記結婚的年齡,男方不得少於22周歲,女方不得少於20周歲。

相反,中國大陸的適婚年齡就比香港要晚一些。心急的朋友們可能要再等到成年才可以結婚哦!

香港婚姻登記面向全球,不受任何一個國家國籍限制,全世界的男女都可以來香港辦理結婚登記,不存在任何國籍歧視和限制。

在中國大陸辦理結婚登記,至少有一方要是中國公民才行。


在中國大陸登記結婚,只能在各區的民政局做登記。如果是在其他地方處理,那就會被視為無效婚姻處理。

在香港,除了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還可以在律師樓進行,因為香港律師具有婚姻監禮人資質,所以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以此類推,只要有婚姻監禮人在場,在教堂、景區舉辦婚禮都是合法有效的。

婚後夫妻財產制度


在香港的婚姻家事法中並沒有內地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夫妻雙方結婚以後,一方的財產並不當然地成為另一方的共同財產;離婚之時,原則上也是各自財產屬於各自所有而被各自帶走。

中國內地法律有關於夫妻債務共同承擔制度,香港法律是夫妻一方無需介入另外一方也不承擔。在內地,我們知道如果夫妻雙方中的一人借錢後,如果所借金錢是用於家庭共同開銷或生活或去經營夫妻店共同創業等,此時所負債務就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香港無夫妻共同財產制度,夫妻一方不用對另一方在婚前或婚後的任何債務承擔責任。

香港婚姻家事法律要求夫妻一方有供養另外一方之義務,而我們內地法律中則沒有這個制度,只規定了有義務撫養子女和贍養父母。

即香港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均有權要求另外一方負贍養或供養責任。如果一方有能力贍養而不贍養另一方,可以要求法院頒布命令執行該義務。

由於內地存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但凡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購買的房產,不管是以誰的名義出資,也不管房產證上寫的是誰的名字,一般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夫妻雙方各自一半。當然,如果是婚前男方或者女方購買的房產,到結婚時房款如果還沒供完,在結婚後即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才供完的房產價值部分,離婚時夫妻雙方也有權平分。

香港的婚姻家事法律中卻規定,以夫妻一方名義和一方個人金錢購買的房產,無論在結婚前還是在結婚後,一般來說都屬於夫或妻原來一方個人所有,另外一方配偶是不能享有一半財產權利的。當然法官在處理具體的離婚房產分割時,通常還會考慮夫妻雙方的其他因素,然後進行公平合理的分配。

更多移民問題歡迎在線留言姓名+電話,環球顧問為您在線答疑!

相關焦點

  • 普法分享:簡析香港婚姻法律制度及判例!!
    一 、香港婚姻法律制度的基礎香港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代受到中國古代封建婚姻制度的影響,1841年被英國政府統治後,逐漸受英美法系影響,形成英美法系,回歸後仍沿用該體系。同時因當年英國政府明令中國的封建律例繼續生效,現香港的婚姻制度中仍能看到封建婚姻制度的影響,如承認1971年10月7日前的中國舊式及新式婚姻,包括承認妾侍的地位及妾侍所生的子女視為婚生子女。
  • 香港人怎麼看待中國大陸?
    但是跟香港許多人心態期望的不同,這個故事最後的演繹卻是,大陸成功排除萬難崛起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此時,香港人風光不再,優越感頓失。無論是基建上、產業上、科技上,大陸已經遠遠的超越香港,令香港年青一代感到身份危機。因此才會有了香港的「制度優越性」這個最後的關口,讓這幫人緊緊守衛。但是這多半是出於想像,幻想殖民地時代香港人權法治是個「小歐洲」,而現在中國就是來侵略本來已經脫亞入歐的香港。
  • 香港適合貨幣局制度嗎?—關於貨幣局制度的反思
    貨幣局制度之下,政府只能通過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造成了赤字規模不斷上升,期間阿根廷政府採取了若干資本管制措施,但是最終導致了阿根廷的經濟危機及被迫放棄貨幣局制度。  為什麼同樣的制度會有不同的結果?  同樣的制度安排,但是在不同的經濟體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政策效果:一個相對的成功,而另一個則遭遇到了完全的失敗。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 早婚制度:中國不同朝代的結婚年齡
    中國古代所提倡的一直是早婚,所以在古代社會中,男子大約十五六歲就已經娶妻,女子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嫁為人妻,中國古代盛行的早婚,是與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也展現出我國古代社會中不同朝代的發展狀況。雖然我國古代社會中,總體提倡的都是早婚,但是在不同的朝代對於結婚的年齡卻是各不相同的,而之所以實行不同的結婚年齡的制度,根本上還是因為不同朝代的經濟發展狀況存在不同。周朝時期。
  • 香港婚姻制度居然沒有夫妻共同財產,你知道兩地婚姻法的差別麼?
    哎呀呀,婚姻真是雙刃劍,好了就是百年修得同船渡,不好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在被林丹刷滿屏的時候,小編好奇給大家搜索了,如果來香港買保險,買基金之後順便一起領個結婚證是不是更有保障?——下面就是搬運工清奇的腦洞。婚姻法律制度,一直是大家關注香港和大陸的一個重要問題,但是大家可能還並不了解香港婚姻制度,以及一些常見問題。
  • 香港婚姻制度和內地差別在哪裡?
    香港婚姻制度和內地差別在哪裡?
  • 大陸婚姻法和香港婚姻法的不同
    因此,研究香港法律中的婚姻家庭法與大陸婚姻家庭法的異同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是作為婚姻律師,掌握香港的相關法律規定,對於更加完美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作用重大。香港婚姻法因為其特殊的發展歷程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規定,這點和大陸婚姻法有著本質的區別,隨著兩岸融合的加劇,作為專業律師必須要更好的掌握兩地的婚姻法規。
  • 港媒:是時候解決「雙重國籍」建立「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了
    歸根究柢,是香港只有「居民」而鮮少「公民」的法律概念和身份制度,令香港「中國公民」無法形成與內地「中國公民」相應的認同和情感。特區政府至今未曾正視港人身份的尷尬,明顯失責。當年中央願為香港平穩過渡而以「居民」簡化「公民」,如今香港斷不能再「和稀泥」,必須建立專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國香港公民」制度,首要解決「雙重國籍」。有傳中央正研究解決港人擁有「雙重國籍」問題。
  • Nerium啟動中國大陸香港市場,進入倒計時
    Jeff·olson宣布了2016年進軍亞洲市場的決心,在日本市場開幕第11天就產生了一位5星總監出來(5星總監年薪100萬美金以上),如果香港開放市場,5星是很容易產生的,亞洲地區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非常可喜的。
  • 為什麼外國人更喜歡中國大陸而不是香港、臺灣?
    為什麼外國人愛大陸更勝香港、臺灣?我可以給出一個非常簡單而直接的答案:因為那裡不同。這和很多中國人想去美國或是歐洲是一個道理。我去過所有漢字文化圈(新加坡、中國香港、馬來西亞、中國臺灣、中國大陸),而至今我最喜歡的還是中國大陸。
  • 香港人不懂中國?那您懂香港精神嗎?
    縱觀香港人口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伴隨著大陸的戰爭和災難,進入的新居民一部分是赤貧的難民,更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大陸異見者以及各界精英。所以,香港人的精神血液裡,既包括清教徒登陸美國的自由主義宣揚,又具有今天中東難民逃離家園的悲情意識,總的來說,他們源自苦難,對自由極其珍視。
  • 中國香港帥哥VS大陸帥哥
    香港四大帥哥餘文樂,1981年11月13日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
  • 驕傲的香港,憤怒的香港,落寞的香港——讀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有感
    徐中約說「在政治上,英國從來沒有將民主制度賦予香港,直到殖民統治的最後幾年,才開始改變這種情況。」直到1985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香港法案》,才賦予香港立法機構有修訂或拒絕英國法案與決定的權利。」現在,年輕人抨擊政治制度受制於大陸,香港喪失了自主權,但可曾記得,英國也不曾給予他們完全自治權,他們的法律,英國議會不同意就不通過了。英國人沒想像的大方。對英國統治的無限幻想,對一國兩制的咬牙切齒,成了當下香港的一種病態存在。
  • 中國需要陪審團制度?需要嗎?
    若您閱讀後有所收穫,敬請關注並分享「雅理讀書」(微信公號:yalipub)。美國是英國的前殖民地,所以陪審制自然也是英國殖民者帶來的。自徵服者威廉草創陪審制以來,該制度在抵達北美大陸之前已經經歷了六百餘年的發展,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大陪審團,民事陪審團和刑事陪審團在十六世紀的時候都已經粲然齊備。
  • 中國為什麼不能施行西方那一套制度
    在西方輿論和港毒媒體的不斷洗腦下,仿佛香港存在的一切問題、仿佛祖國大陸落後西方的一切原因,就是沒有實現西方的那一套民主制度。但是,稍有些歷史和政治常識的人都是知道這是一個話語陷阱,是西方用來忽悠人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中國不能實行西方那一套制度。
  • 中國大陸10大富豪座次排定
    本報綜合消息《新財經》雜誌2001年第3期評出中國大陸10大富豪,這10位民營企業家依次是劉永好、張宏偉、宋朝弟、魯冠球、陳金飛、吳炳新、李曉華、丁磊、羅忠福和吳志劍。  去年,美國《福布斯》雜誌曾評選出2000年中國大陸50位富豪,其中第一位是榮毅仁及家族,其財產為19億美元。
  • 劇角小課堂|香港電影審查分級制度編年小史
    而香港的相關審查分級制度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而且香港也曾經是殖民地,所以制度的發展過程中有一些屬於它自己的特色,比如【港英政府對電影的審查則往往從穩定社會的角度出發,防止電影成為激化社會和政治衝突的導火線,同時更為強調和引導電影作為娛樂消遣的功能。】所以一開始還得從英國的制度說起,還會涉及國共兩黨的鬥爭。
  • 艾多美中國版獎金制度
    艾多美是一家國際化的大型直銷公司,通過10年的時間已經在14個國家幫助無數不同國界的會員賺取了大量財富,今天中國即將成為第15個國家,您作為中國人,在這即將呼之欲出的大批幸運者之中有沒有您的一席之地呢?     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你準備好學習艾多美的產品、文化、獎金模式等等一系列課程了嗎?
  • 和你認為的完全不同:香港電影分級制度趣談
    香港,聞名世界的電影之都,被譽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之所以能獲得的巨大成功,這也要歸功於它獨特的電影分級制度。香港的電影分級制度,依照香港法例第392章《電影檢查條例》於1988年11月10日制定,分級主要依據觀眾年齡限制劃分為Ⅰ、Ⅱ、Ⅲ三級;自1995年起因《電影檢查條例》修訂,所以將第Ⅱ級再細分為ⅡA及ⅡB兩個級別,所以部分人會稱此電影分級制度為香港電影三級制。(而該法例也稱呼《兒童不宜法例》。)
  • 香港,中國的出海口.
    於是,新中國成立第二年,我們就擁有了這樣一個特別的香港:一個通往世界的橋梁。這是一個有著「超級聯繫人」作用的橋梁。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曾比較印度與中國:1978年後,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為何印度沒有像中國的經濟增長這樣多、這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