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先森
在一次夜間航班上,氣流突如其來,飛機顛簸不停。
一個澳洲人下意識地緊緊抓住座椅扶手,旁邊的一個中國男人卻一直在喝酒,若無其事。
澳洲人不解,問:「老兄,你不怕死嗎?」
中國男人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微微一笑:「我活過。」
這個男人,就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
蔡瀾的父親曾對他說過,人活到五十歲,往後的年齡就應該遞減。
按此推算,今年77歲的蔡瀾才剛剛27歲,活得像小夥般年輕任性,熱烈生猛。
他曾在《不如任性過活》裡寫:生老病死,為必經過程。
生活是好玩的,既然已經參悟了生老病死,那為何不痛痛快快地遊戲人生呢?
01
說到蔡瀾,就不得不提「香港四大才子」。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興盛,歷來擅於製造噱頭的港媒,便將活躍於文化領域的幾位才子打包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這四個人,分別是「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先河」的金庸,「鑄就科幻武俠小說神話」的倪匡,「掀起粵語流行歌曲熱潮」的黃霑,以及「將香港美食推向全世界」的蔡瀾。
這四個人中,金庸最年長也最為知名,蔡瀾最年輕也最為「不務正業」,做了半輩子電影後,他轉行寫作和美食,怎麼開心怎麼吃喝玩樂。
如今,金庸、黃霑已逝,倪匡封筆隱退,鮮少露面,只有蔡瀾還在忙著上網、看書和寫字,忙著吃美食做生意,穿一身唐裝環遊世界,好不瀟灑快活。
也因為如此,蔡瀾經常在公共場合露面,也難免被追問「香港四大才子」的相關話題。
蔡瀾是其他三位的老友,但他不喜歡「四大才子」這個名頭,總是謙遜地說:
「金庸是真正的大家,怎麼可以把我和他並列?跟他相比,我不過是個小混混,我就是吃喝玩樂、玩玩而已。」
不過,金庸生前反過來讚美蔡瀾:「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金庸和蔡瀾
大玩家蔡瀾,究竟有多瀟灑?
金庸曾如此評價他:
「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文學電影,什麼都懂。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更可說是第一流的通達。」
倪匡則認為,蔡瀾身上有魏晉遺風:
「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
他經常把「人味」這個詞掛在嘴邊,似乎對如今人類社會關係有每種不滿,同時又以一種桀驁不馴的行事風格來對抗這種不滿。
在蔡瀾身上,總是讓人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竹林七賢」的那種味道,掙脫環境的桎梏,表現出異於常人的玩世不恭、放浪不羈。
可謂是:真名士,自瀟灑。
02
蔡瀾有很多頭銜,食神、作家、主持人、旅行家、生活家、商人……
在眾多頭銜中,「電影人」可能是他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卻是他人生故事的開始,也是陪伴他最久的身份。
自出生起,蔡瀾就和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的父親是邵氏公司的職員,他從小住戲院樓上,拉開窗簾就能看到銀幕。
從小看電影長大的蔡瀾,14歲就在報刊上發表影評,大學在日本主攻編導,回國後效力於邵氏公司近20年,是港片黃金時代的重要推手。
青年蔡瀾
八十年代,蔡瀾轉投嘉禾公司當監製,成龍的很多經典動作片,基本上是蔡瀾監製的。
那時候,香港黑社會染指電影業,成龍等人受黑幫脅迫,苦惱不已。
嘉禾老闆鄒文華對蔡瀾說,「你把成龍帶到外面去吧,想去哪就去哪。」
蔡瀾竊喜,帶著成龍、洪金寶和攝製團隊去西班牙、法國、澳洲、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
各地都有可能成為他的片場,邊玩邊拍,因此觀眾也看到成龍的《快餐車》《一個好人》《龍兄虎弟》等影片,大部分在海外取景拍攝。
從那時起,蔡瀾就有一顆走遍世界的心。
蔡瀾和成龍
在嘉禾,蔡瀾又做了近20年,一直做到公司副總裁。
回首40年的電影生涯,蔡瀾充滿遺憾。
他熱愛電影,直到如今依然保持每天一部的閱片習慣。只是身處一個商業電影的時代,他的職責是對老闆負責,只能拍賣座的商業片。
或者可以說,製作電影只是蔡瀾的一種非常職業化的「商業手段」。
他愛玩、會玩,但這是需要資本的,電影製作帶給他足夠的資本,而他對本職是出了名的負責,拿老闆的薪水,就給老闆賺錢。
蔡瀾監製的經典電影
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中年蔡瀾迷途知返。
好在廣泛的興趣愛好,讓他在告別電影行業後在多個行業混得風生水起。
這是蔡瀾最有趣一點,他所取得的、世俗上的成就幾乎和電影無關,美食和寫作在蔡瀾年過半百之後,成為他生命中的主旋律。
自那以後,一切不好玩的工作都是兼職,「吃喝玩樂」才是他的主業。
03
蔡瀾40歲開始就在報紙副刊上寫文,積累了一定粉絲基礎。
後來,老友倪匡又把他推薦給金庸,他得以在《明報》上開一個叫「草草不工」的專欄。
「草草不工」,意思是潦草馬虎。蔡瀾過於自謙了,實際上他對寫作認真到近乎偏執,最高產時一周同時寫14個專欄。
多年來蔡瀾筆耕不輟,他的文章集結成書,至今已超過200本,產量並不亞於金庸先生,卻自謙在先生面前自己是「小癟三」。
蔡瀾喜歡汪曾祺那樣的作家,仔細想來,他們身上有諸多共同點:
同樣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同樣喜歡吃、喜歡寫美食,同樣活得瀟瀟灑灑。
蔡瀾成為「美食作家」是一個偶然。
有次他父親來香港,蔡瀾帶他去茶餐廳,等不到座位,服務員態度還特別惡劣。後來他把這次經歷寫到專欄,再過渡到美食品鑑,美食家逐漸成為他最大的標籤。
他和汪曾祺一樣,每到一個地方,最愛逛的地方是菜市場,那兒最有人間滋味,也能看出當地的飲食文化。
蔡瀾愛吃、會吃,行的路多了,味蕾記載了世界食譜,也吃出了文化。
餓的時候別看《舌尖上的中國》,也最好別看蔡瀾的食評,因為他通常在三更半夜最餓的時候寫,把飢腸轆轆的感覺寫出來,讓人看得食指大眾,簡稱「深夜放毒」。
都知道《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叫陳曉卿,但他背後還有一個人,節目總顧問蔡瀾。
除此之外,蔡瀾參加、主持過各種各樣的美食節目,香港九龍有個著名的「蔡瀾美食坊」,只有他欽點的餐廳才有資格入駐。
被蔡瀾「點名」過的餐廳,生意都會變好,很多商家因此蹭蔡瀾的名氣,要求跟他合影留念。
他只好立下「規矩」:好吃的餐廳,合影時會笑;不好吃的,他就不笑。
蔡瀾不喜歡「食神」的頭銜,這個頭銜卻給他帶來無盡的商機。
他自創的「暴暴茶」、「暴暴飯焦」等產品大受歡迎,倪匡在國外時,每次通話的最後一句,總是叮囑蔡瀾給他寄暴暴飯焦。
「養生」這詞在蔡瀾的人生詞典裡不存在的,別人問他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鑠的秘訣是什麼,蔡瀾的答案只有7個字:
抽菸喝酒不運動。
在他看來,好吃的東西都是不健康的,但人不必在乎這些,在乎了精神上就不健康,精神上不健康身體上就會出毛病。
他說自己的人生追求是:活足三世,嘗盡天下美食。
04
飲食男女,食色性也。
蔡瀾最厲害的地方是,他把食色這兩樣「工作」都做到極致。
他早年做電影監製,甚至監製過風月片,挑選女演員是工作日常。久而久之,蔡瀾對「美女」也有自己的一套鑑賞標準。
蔡瀾和葉子楣(左)
後來做美食節目,他還要精挑細選一個美女團隊,帶著她們到處尋覓美食,蔡瀾評鑑,美女們圍著他附和,一派旖旎景象。
某年,倪匡喜歡上夜總會的一個姑娘,硬拉著蔡瀾陪他去撩妹。
買單時蔡瀾突然悟到商機:夜總會的酒不是最好的,人也不是最美的,幹嘛不做一檔訪談節目,請最美的明星,喝最好的美酒呢!
於是,可能是中國電視史上最奔放的節目誕生了,它就是《今夜不設防》。
《今夜不設防》由「香港四大才子」中的三位,黃霑、倪匡和蔡瀾共同主持,上下縱橫無所不談,甚至在節目中公然抽菸喝酒、講葷段子,盡顯風流才子本色。
他們和張國榮聊他的「初體驗」,和林青霞聊秦漢給她拍的「比基尼照」,和王祖賢暢談婚戀觀……
林青霞做客《今夜不設防》
在《今夜不設防》中,蔡瀾透露了他另類大膽的感情觀念,他甚至在書中自爆說交過47個女朋友。
在很多人眼裡,蔡瀾身邊總有美人相伴,眾星拱月,紅袖添香。
倪匡、蔡瀾和鍾楚紅
經歷過那麼多女人之後,蔡瀾最終和太太方瓊文步入婚姻,兩人的婚後生活很愜意,不會去逼彼此,蔡瀾不想要孩子,方瓊文也不勉強。
她說,嫁了這麼個愛吃的男人,那就陪他一起吃;嫁了這麼個不想要孩子的男人,那就陪他一起老。
蔡瀾和太太方瓊文
《今夜不設防》播出後大火,創下70%的收視紀錄,但也有人罵三位主持人「老不正經」。
即使被貼上這樣的標籤,蔡瀾卻無醜聞,和他有過交集的女性反倒說他有紳士風度。
蔡瀾節目中撩王祖賢
李嘉欣贊他是「品味最好的男人」,林青霞說他是「讓成熟女人仰慕的男人」,香江才女白韻琴則評價蔡瀾是「最懂女人心的男人」。
對於「老不正經」的評價,蔡瀾反過來揚言:
「要這么正經幹嘛?我就喜歡老不正經!」
05
在「香港四大才子」中,「老不正經」的可不只蔡瀾一人。
黃霑、倪匡都是出了名的風流才子,比起他倆蔡瀾算是「正經」的了。
若把四大才子比作金庸小說人物,也能對號入座:
金庸會是蕭峰或郭靖,武功高強但不夠風流倜儻,一副正派俠氣的樣子;
黃霑應該是東邪黃藥師,邪氣鬼才,精通音律,卻又對一位女子一往情深;
倪匡是最複雜的一個,可能是洪七公和韋小寶的結合體,古靈精怪,貪吃好色,才氣逼人;
那麼蔡瀾呢,可能是風流版的令狐衝,至真至性,瀟灑豁達,時而俠心義膽,時而笑傲江湖。
金庸、倪匡、蔡瀾同遊日本
大哥金庸注重提攜兄弟,也盡顯大哥風範。
黃霑為《笑傲江湖》作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金庸聽後立馬點讚:我兄弟寫得到位!
滄海一聲笑許冠傑 - 香港情懷'90
四大才子聚餐,基本上都是金庸買單,有次蔡瀾覺得不好意思爭著付,倪匡立即挖苦道:「你裝什麼大方,搞什麼AA,你比查大哥有錢嗎?」
金庸、倪匡、蔡瀾聚餐
蔡瀾也夠義氣,他監製改編自倪匡小說的電影《衛斯理與原振俠》,讓倪匡自己出演作家角色。
倪匡說我不會演戲算了吧,蔡瀾說裡面美女如雲,而且喝的是正宗的路易十三……
話沒說完,倪匡立馬答應了。結果跟周潤發搭戲,美人美酒簇擁,倪匡心裡美滋滋。
蔡瀾帶倪匡去馬來西亞遊玩
蔡瀾的人脈和口碑向來很好,倪匡說他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黃霑說「蔡瀾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但跟蔡瀾關係最鐵的,是金庸。
撒貝寧曾在節目裡問蔡瀾:如果金庸、倪匡、黃霑同時掉水裡且只能救一個人,你救哪一個?
蔡瀾毫不猶豫地答:當然是金庸!
金庸和蔡瀾
金庸為為蔡瀾《江湖老友》一書所作序中回憶,除了太太之外,蔡瀾是他一生中結伴同遊、走過最長旅途的人,他們一起去過十多個國家,一起抽菸雪茄、喝威士忌。
後來金庸得了心臟病要戒菸酒,每逢有宴席還是喜歡坐在蔡瀾旁邊,聞聞蔡瀾的二手菸,過過菸癮。
倪匡和蔡瀾送金庸最後一程
去年金庸逝世後,蔡瀾親筆為故友題下「一覽眾生」的輓聯,後來又給亦舒寫信,詳細地記錄了金庸的葬禮,言語間讓人感到摯友已逝的沉痛。
如今「香港四大才子」四僅餘二,而倪匡已八十多歲封筆多年,唯有蔡瀾尚在美食娛樂界活躍,只是少了一番江湖味道。
回過頭看,《今夜不設防》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好的時期,也是香港最好的樣子。
張國榮做客《今夜不設防》
06
這天下,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77歲的蔡瀾,已是白髮蒼蒼,以前買手杖是給倪匡用,現在自己也用上了。
別人問他未來的規劃,他笑答:「這個歲數了還規劃什麼?人生已不多驚喜。」
聽說墨西哥有些地方只有人死了才放煙花爆竹,蔡瀾雙手贊成:
「人,不一定要生著才慶祝,死了也該慶祝。」
豁達的蔡瀾越老越會玩,依然熱衷旅行、讀書、書法、篆刻、寫作、美食……被視為「骨灰級玩家」。
年近耄耋的他樂於接受新事物,每天刷微博逛知乎看臉書。
幾年前他還拉倪匡一起搞直播,喝喝小酒聊聊人生,觀看數量輕鬆破百萬。
蔡瀾和倪匡玩直播
蔡瀾在微博是千萬大V,但每年僅在春節期間開放一個月的評論,引得大批網友前來求教,而蔡瀾的回答往往短小精悍,句句扎心,讓人拍案叫絕。
問:除了讀書,還有什麼方法能提升個人魅力?
答:沒有。
問:當你覺得生活特苦特乏味時,該怎麼辦?
答:吃糖。
問:為什麼我32了,還找不到男朋友?
答:42歲再問。
問:怎樣才能擁有喜歡的人?
答:人,是給你擁有的嗎?
問:怎麼走上發財致富之路?
答:來世吧。
簡短的回答,調侃的語調,依然可見蔡瀾樂觀的生活態度,不改老頑童本色。
他每天要看「笑話三百篇」,然後對著鏡子「哈哈哈」大笑三聲,一天的煩惱就沒有了。
他至今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的毛病,他覺得心理沒問題,吃什麼都不要緊,怕吃這個那個,人生還有什麼樂趣?
蔡瀾也有煩惱,只是他不告訴別人。傳播煩惱和焦慮,別人聽了沒有益處。
他不僅不帶煩惱給別人,還要把煩惱什麼的,「裝進保險箱,拴上鐵鏈子,一腳踢進大海裡」。
蔡瀾做客《天天向上》
他喜歡和年輕人交流,參加綜藝節目《我們的師父》和大張偉等幾個徒弟們玩抖音,逛菜市,品嘗舌尖上的香港。
別人問他,你都一把老骨頭了,還去參加這些節目幹嘛。
他說,因為跟年輕人在一起好玩,可以找到失去的天真。
現代年輕人的壓力太大,蔡瀾的建議是「多看書,每天儘量活得好一點,今天活得比昨天好,用心去體驗生活」。
年逾古稀的他依然用行動踐行「用心」二字,微博、知乎上的內容都是親自操刀,從不讓人代筆,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改四五遍。
蔡瀾書法《用心》
一貫的努力讓蔡瀾在每一個愛好上都做得有聲有色,瀟灑的人生態度又讓他成為享樂主義的代言人,他認為只有「玩」才能平衡人生的痛苦。
但他所說的「玩」絕不是玩物喪志,而是玩物養志,以興趣為生活是他一生的追求。
人生嘛,無非就是做事和做人。
蔡瀾的人生信條就是「吃喝玩樂」,人生的意義在他看來很簡單:
「就是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複雜」。
參考資料:
揚子晚報《對話蔡瀾:人生已不多驚喜》
南都周刊《蔡瀾:我不是才子,也別叫我食神》
寶谷《蔡瀾的生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