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扔過酒瓶,被罵過,但更多的是「謝謝」!杭州幫扶救助員:我做的事...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柳依然 通訊員 陳思鈺

「怎麼樣,最近身體如何?」這是個陰天,空氣泛著寒意。李佳穿著灰白色的羽絨服,站在杭州江幹區某社區的小路上,操著一口杭州話,與路過的一對夫妻聊天。

夫妻倆已過中年,微微發福,圍著李佳很是熱情。

「女方身體不好,男方是肢殘人士。他們是低保戶,在這裡也住了好幾年了。」告別了兩人,李佳向我解釋。

一旁的3幢和10幢兩幢單元樓,是政府的廉租房,裡面住著一百多戶低保家庭,有的殘疾、有的重病。

作為這個社區的幫扶救助員,李佳的工作就是為他們爭取社會救助。

從2014年李佳遇見他們之後,他們之間的故事已經延續了7年。

在杭州有很多和李佳一樣的幫扶救助員,僅江幹區就有177名。

這個冬天,我們走近了他們。

1】被扔過酒瓶,被罵過……但更多的還是「謝謝」

這是李佳例行上門訪問這些特殊人群的一天。對於一些獨居的重病者,社會幫扶員需要經常上門,才能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並幫忙救助。

「李大哥,買好菜了?酒要少喝,對肝不好。」在10幢單元樓的階梯前,李佳對著一位提著菜籃子的大伯喊。大伯熟稔地回應李佳的問好,語氣就像對待多年的老熟人。

「你們關係很好嗎?」

「『有困難,找李佳』,反正他們都知道我。」李佳笑。

但一開始並沒有這麼順風順水。

李佳入職的第一周,下班前10分鐘,一位中年男子氣勢洶洶上門要一千元救助金。他已經上門好幾天,但這一千元不在政策救助範圍內。老人見狀,買了兩瓶白酒一包花生,坐在社區門口喝了起來。

「那幾個小時裡,我和他聊天,和他心平靜氣講政策。談心的時候有,他罵人、鬧起來砸酒瓶的時候也有。他的態度很強硬,就是想要一千元。我們也很堅決。之後也許是被我們苦口婆心感化了,他再也沒有來鬧事。」

上門求助的人,有些一個勁訴苦;有些開口就罵人。在崗位呆了七年,什麼樣的人李佳都見過,他說他都能理解。

「他們大多數人文化水平不高,有時候不能講邏輯。但確實生活都不如意。」這是李佳多年工作總結的經驗,「日常生活中你真的關心他們幫助他們了,慢慢他們就都能理解了。」

更多時候,生活困難的住戶都知道是誰為他們爭取保障,有誰在關心著他們。如今,李佳的辦公室前掛滿了感謝的錦旗。

李佳又開心又苦惱:「我讓他們不要送了,這做一面旗子也得花錢呀。」

最上面的一面錦旗是還是今年七月掛的,是受助對象王大伯囑託鄰居送的,上書「真情助人,扶危濟困」。王今年因重病無法治療去世,在他生前,一直是李佳幫助他就醫、負責到了他生命最後。

每一面錦旗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聽到「謝謝」兩個字的時候,是李佳最開心的時刻。

2】我們可能是世界上,最了解他們的人了

大多數重病者並不喜歡去醫院,有些規定病種的特效藥不在醫保範圍內。

「去年除夕,我送過一個大伯去醫院。當時我已經下班了,他倒在小區門口,崗亭的保安給我打電話,我匆忙打了車把他送到了醫院。」李佳講了一個故事。

這是59歲的孔大伯,他在醫院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大年初一卻自己跑回了家。社區再次將他送往醫院,孔大伯又跑回了家。

「他覺得自己沒病,醫藥費又費錢,不肯住院治療。天多冷啊,他就躺在家裡。我讓每天值班的社工都過去看看他,給他買點粥和餛飩,也告訴晚上值班的保安不要關他的門。至少得保證兩小時看一次。」

直到大年初六,社區書記前去查看情況的時候,發現他陷入了昏迷。察覺情況不對,李佳直接撥打了120,坐著救護車陪同老人去醫院。

醫院一開始提出「沒有家屬」,李佳回了一句:「我社區不是來人了嗎?」

化驗、檢查、付費、搶救……醫藥費來不及報備,李佳就先行墊付了兩千元。最後人搶救回來了。

「病危通知單下了三張。醫生說,再晚一點送過來人可能就沒了。」時隔快兩年,李佳回想起來仍然很慶幸。

幫扶救助員的確是在「用腳步丈量民情」。居民們平時在做什麼、身體狀況怎麼樣,這些信息都要通過切切實實的觀察和詢訪獲得。

誰誰晚上又喝酒了,誰誰家裡養了一條狗……傾聽、走訪,再判斷信息真偽:「這些聽來的內容說起來像個玩笑,其實我們的工作應該是最接地氣的。」

在政策允許範圍內的「活學活用」,是社工的必修課。大多數時候,申請救助的困難人群並不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幫助,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材料。

這時候,李佳就會和他們說明情況。聽了解釋以後,所有人也都能認可。

「我們要提前看問題,每個人都是一個個案。根據他們情況的變化制定不同救助方案,爭取最大限度的救助。這個層面上,我們可能是最了解他們的。」李佳說。

3】這份工作不僅有溫度,更是「熾熱」的

其實李佳決定在社區工作的理由很簡單——離家近,只是他想也沒想過會當一個幫扶救助員。社區情況複雜,工作量大又千變萬化,基本什麼都得會一點。工作七年,身邊的社工有留有走,但李佳堅守了下來。

有些工作很瑣碎。

「你是沒看到過,有段時間夏天遛狗的時候,一下子衝出好多條。」李佳描述了這麼一個場面。

這是小區裡養狗最「狂」的時候。狗多了,造成了幾起咬人事件,社工居民都深受其擾。

有時候也會被誤會。

「有些人看病的時候,醫保使用出現了違規問題被凍結,他們拿不到救助,就非得說是我把他們卡住了。」

但現在提起這件事,李佳也不氣了:「現在想想我做好應該做的事,問心無愧了就好了。」

但這份工作更是「熾熱」的。

「有時候加個班,就能把他們的事情辦好。於我可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對他們來說可能真的是萬分緊急的事情。」李佳說。

譬如為幫助屋內火災、帶著五歲孩子的王大姐走出困境,李佳第一時間向街道申請啟動民政臨時救助「救急難」先行救助程序,當天就把一筆救助款交給了王大姐。

譬如為幫助精神三級殘疾且患有神經性梅毒的倪師傅,在李佳的溝通下,倪師傅受益於江幹區臨時救助政策,大大減輕了看病的負擔。

「我的工作是有溫度的,或者說不僅僅是溫度。它更應該是『熾熱』的。」李佳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河北:開展涉案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幫扶活動
    168名涉案困境兒童獲救助河北:開展涉案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幫扶活動正義網電(記者肖俊林)「小亮最近學習怎麼樣?你們在內蒙古還有沒有什麼困難?」案發後,康保縣檢察院第一時間開展跨省救助幫扶,制定了具體詳細方案。該院向縣委政法委申請司法救助,為小亮申請了6萬元司法救助金,保障其後續生活和學習。該院還聯繫婦聯等部門,與內蒙古當地政府共同幫助小亮在當地學校順利入學。
  • 高要活道召開社戒社康人員幫扶救助工作會議
    根據區禁毒工作部署,9月25日,高要區活道鎮組織召開社戒社康人員幫扶救助工作會議,會議由鎮長張然基主持,鎮領導班子成員、鎮禁毒委成員單位責任人、各村支書、主任參加了會議。會上,鎮委副書記陳德強就當前活道鎮社戒社康人員幫扶救助工作作總體匯報,結合該鎮工作實際,分析研判了該鎮當前社戒社康人員幫扶救助工作形勢,並按照上級禁毒部門關於社戒社康人員幫扶救助工作指示精神,作工作部署。張然基同志作講話,強調社戒社康人員幫扶救助工作關乎平安活道建設的實效,是該鎮當前工作重點之一。
  • 合肥新站高新區推行「四度」模式深化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
    2020年,新站高新區以關心關愛睏難職工為初心,以實現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為使命,精準對接困難職工需求,努力辦好民生實事,為45戶建檔在冊困難職工發放各類救助資金49.005萬元,超額完成2020年度民生工程目標任務。落實責任,組織領導有力度。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滿意就是我最開心的事丨興仁市委政法委幫扶...
    2018年1月17日,我正式成為一名扶貧幹部,跟我的同事一起到波陽鎮大田角村開展貧困戶幫扶工作,由此開始了我長達3年的扶貧之旅。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於鄉村我有一種天然的親切和熟悉感。在那時的我看來,大田角村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沒什麼特別的。
  • 女子KTV找男模,500小費男模不滿意,經理連扔3個酒瓶
    但是近日,杭州一女子跟朋友在KTV消費找男模,結帳時竟然被酒瓶砸傷。據悉,近期,杭州的小俞跟三個朋友在一家KTV喝酒唱歌,小俞朋友還叫了一個男模,在結帳的時候,給了男模500元,但是男模對500小費有點不滿意,嫌棄太少了,就在出門的時候小聲說了兩句,但不巧,男模說的話被銷售經理聽到了,銷售經理因為喝酒了,就衝到包廂打了小俞的朋友。
  • 杭州女子KTV花500元找男模,男模對價錢不滿意,經理便掄起了酒瓶
    據報導,一女子跟朋友在KTV消費找男模,結帳時竟然被酒瓶砸傷。近期,小俞跟三個朋友在杭州的一家KTV喝酒唱歌,而小俞朋友叫了一個男模,由於這男模是500元起,便在結帳的時候,就給了這個男模500元,但是這個男模對500小費有點不滿意,嫌棄太少了,就在出門的時候小聲說了兩句,但不巧,男模說的話被銷售經理聽到了,銷售經理因為喝酒了,就衝到包廂打了小俞的朋友。
  • 杭州一女子找中通寄快遞,被快遞員毆打,縫20多針,傷口長6釐米
    杭州的王女士反映12月13號她在寄快遞的時候被快遞員給打了,一拳打在了她的臉上,當場血流不止被送往了醫院,縫了20多針,現在臉上留下了一條六釐米的疤痕,如果要做整形修復的話預計要花費10萬塊錢。當天快遞員提前到了,王女士五點下班之後就騎車趕回家,回到家看到快遞員已經在樓下等著了。看到王女士之後,快遞員說給你打電話不接,而王女士表示自己在騎車沒法接電話,隨後就讓快遞員上樓取件。哪知道剛把話說完,快遞員就開始罵人了,罵完人還說要寄就寄,不寄就算了。
  • 實錄|「我們會把生活過下去過好的」
    聽說這次是因為劉某貴家抽水的管子把我們家的包穀整死了,我父親不讓他們的抽水管子從我們家包穀地裡過,他們就和我父親吵起來,還打我父親,劉某貴還拿扁擔把我父親手打傷了。出事以後,劉某貴沒有來看過我父親,也沒有賠償醫療費,連道歉都沒有。主持人:申訴人,我問你幾個問題,你父親受傷後,醫治花了多少錢?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幫到心坎裡 我與幫扶戶成了「知心朋友」|...
    劉義武,1960年6月生,曾在年輕的時候因偷盜坐過牢,在監獄裡度過了自己的「黃金年齡」。出來後,劉義武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討了個媳婦,生了5個孩子。由於沒有文化,也與外界長期隔離,因缺少技術在2014年被村裡納入貧困戶,又因家中孩子都未成年,沒有勞動力,為了做好對他的幫扶,村裡已經給他申請了低保。
  • 我爸再娶的女人,做過情婦賣過身
    小陸每次問老陸關於自己媽媽的事,老陸總是一句話,你媽是個好女人,然後就是長久的沉默。隨著小陸年齡的增長,她對自己的身世越來越好奇,決定自己去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她根據身份證上的地址,回了一趟老家。在老陸生活過的村子裡,倒是有幾個認識老陸的年輕人。他們得知眼前這麼水靈的姑娘是老陸的女兒時,吃驚得張大了嘴巴。
  • 淮南:只因女友被彈菸灰,小夥怒扔酒瓶傷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朋友生日宴上,因為女友被人不小心彈了菸灰在身上,張某要求對方道歉未果,朝對方扔出酒瓶,結果導致對方胸部受傷。8月27日,因協商無果,張某被警方拘留。
  • 快遞員上門取快遞,女子被快遞員打一拳,整形費用10萬元!
    記者:杭州的一位王女士給我們打電話,王女士說前兩天她在寄快遞的時候被快遞員給打了,一拳打在她的臉上,當場血流不止,被送到醫院縫了20多針,現在臉上留下了一條6釐米的疤痕。但如果要做整形修復的話,預計要花接近10萬塊錢。
  • 網格員把居民生日記心頭,提前1月安排好「生日par」
    網格員把居民生日記心頭,提前1月安排好「生日par」大眾日報記者 王浩奇2020-12-02 17:39:3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王奶奶,下個月是您75歲生日,孩子們從外地回來嗎?」「給我打過電話了,說是不回來了,最近孫子高三學習緊張,等放假一塊回來。」
  • 「我花錢買的狗,想扔就扔,你管的著嗎?」
    我要搬家了,新家不能養狗。我狗得了細小,治病錢可以買只品相好的狗。要結婚了,婆婆讓我把狗狗送走。狗老叫喚,鄰居投訴我讓我送走。我們無法知道棄養原因,但更多的猜測還是指向著病症,前主人很可能是因為狗子生病花錢還不如買過一隻。沒有人能夠保證一輩子都不生病,動物也不能。可能是上天眷顧吧,一開始救助他的阿姨決定收養了他。
  • 「魯冰花」開滿城香遂昌縣檢察院5年幫扶不尋常
    小月是一名特殊智力兒童,還身患心臟疾病,2016年她成為「魯冰花」定點幫扶對象。由於無力支付高昂的治療費用,小月的病一直拖著。經多方努力,幹警們終於為小月申請到醫療救助資金。今年5月中旬,小月在杭州順利實施手術。2015年上半年,遂昌縣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案子辦完後,「魯冰花」工作室有了更多思考。
  • 杭州一女子寄快遞被快遞員毆打,傷口長達6釐米,縫了20多針
    12月13日,浙江杭州的一位王女士預約了快遞員上門取件的業務,可是在快遞員上門取件的時候,卻與王女士發生了衝突。王女士被打得血流不止,她被送到了醫院,下巴被縫了20多針,臉上留下了一道6釐米的疤痕,如果要去做美容修復,需要花費10多萬。
  • 科技賦能 智慧平臺保救助對象「應享盡享」
    將已上線部門的救助項目服務和管理標準進一步規範和固化,編制社會救助標準,使救助流程有規可依、救助政策有章可循、救助標準有據可查,推動社會救助全流程、全業務規範化標準化陽光運行,實現科學規範救助。    「大數據+大救助」,智能研判保救助應享盡享    「感謝社區對我的關心,這兩筆救助金,真幫了我大忙了。」
  • ...幫扶戶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從江縣剛邊壯族鄉紀委副書記吳昌傑
    我叫吳昌傑,現任貴州省從江縣剛邊壯族鄉紀委副書記、從江縣監委派出剛邊鄉監察辦公室副主任。2017年11月開始,我便開始了自己的扶貧之路,我的幫扶對象戶在三聯村,共8戶。我的幫扶對象--梁出,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因為個人內生動力不足,文化水平低,在外務工多年,一直做苦力,收入微薄。近年來因為個人身體原因,加之市場競爭越來越大,2017年梁出返鄉回家。回家後,梁出面臨的第一問題就是住房。
  • 楊童舒17年前演徐盈盈被路人扔垃圾,17年後演陳婷被罵上熱搜
    在劇裡飾演陳婷的演員楊童舒,也被觀眾從戲裡罵到戲外。楊童舒老師的演技,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以至於有了「每當我看到陳婷出場時……」的汗毛豎起。楊童舒也是因為這個角色深入人心,被罵得很慘,個人網站陷入癱瘓,連出門,車上都被人扔滿垃圾
  • 楊童舒17年前演徐盈盈被路人扔垃圾,17年後演陳婷被罵上熱搜
    楊童舒老師的演技,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以至於有了「每當我看到陳婷出場時……」的汗毛豎起。但其實,很多人看到楊童舒,都回想起了另一種恐懼。那就是楊童舒17年前飾演的的另一大反派角色——「徐盈盈」。楊童舒也是因為這個角色深入人心,被罵得很慘,個人網站陷入癱瘓,連出門,車上都被人扔滿垃圾,為了洗車,導致她參加活動遲到,又被說成是「耍大牌」……楊童舒在採訪時回憶道,她當時並不想演這個角色,在一間咖啡廳,她和導演聊了三個多小時,聊角色、聊劇本,最終還是決定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