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機放到「LV包包」上,
就能自動感應連接到品牌官網,
是不是看著還挺「黑科技」?
不好意思
能掃出官網的這些包包
……都是假貨!
近日,上海青浦警方經過6個多月偵查,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假冒註冊商標案,搗毀了一個製售假冒LV品牌包袋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62名,繳獲制假設備30多臺,假包袋2000多隻,制假皮料、五金配件、防偽扣、虛假晶片等原材料10萬多件,案值人民幣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
該制假團夥通過與LV專櫃銷售勾結
在LV新品包袋尚未發售時
提前拿到樣品並拆解仿製
令仿製品能和正品同步上市銷售
制假全鏈條
跨越3個城市40餘個窩點
去年12月,上海青浦警方發現有人通過朋友圈,對外銷售假冒LV品牌包袋及相關配件,且銷量巨大。 涉案微信帳號使用者是居住在廣州市的鄭某。
警方成立了專案組,偵查數月後,一個以許某、鄭某等人為首、藏匿於廣州、東莞、佛山三地的制假售假團夥浮出水面。
經查,這個制假鏈條的上遊是以鄭某、楊某分別為首的原材料制假團夥,負責五金配件和皮料仿冒生產;中遊是以許某為首的假冒包袋整包生產和批發團夥;下遊是以唐某、林某各自為首的銷假團夥。後者作為一級經銷商,招攬大買家以訂單批發模式銷售,同時還通過微信朋友圈零售。
逐步摸清這個犯罪團夥的制假工廠、儲存倉庫、銷售網點和主犯住地後,專案組十分震驚:這個製售假網絡竟在3個城市共有40餘處窩點!
7月中旬,青浦警方在當地警方協助下,對40多處窩點同步收網,全鏈條摧毀了這個特大犯罪團夥。
掃一掃就能連接LV官網?
全是假貨!
這起案件中,廣州LV品牌專櫃員施某無疑是一個重要角色。此前,因為大量購買樣品拆解仿冒,犯罪團夥成員與施某逐漸熟悉。在施某眼中,這群老主顧每次到店,都是所有型號的包包各買一個,她早已從中嗅出了不尋常。
然而在利益的誘惑下,施某明知對方制假,還是利用工作便利,將到店的新品包袋在公開發售前加價出售給這個團夥。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這些LV假包每隻生產成本約100-200元,批發給一級經銷商的價格是300-500元,隨後批發商再加價40%,以每隻400-700元的價格分銷至全國多地,甚至銷往境外。
為了製造噱頭迷惑買家,這個團夥還自作聰明地搞起了所謂「自主研發」——團夥成員吳某等人在網上低價採購NFC晶片,再通過軟體將LV官方網頁連結寫入晶片,植入假包。
但據路易威登品牌權利人透露
LV正品包袋並無此類感應晶片
也就是說——
凡是能用手機NFC感應功能識別
登陸官網的LV包袋
均、為、假、貨!
目前,鄭某某等3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林某某及唐某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被青浦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餘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均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最後再給大家看幾組對比圖
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真假鑑別
1、正品用料為帆布,因其採用平紋、斜紋組織,包袋錶面凸起的密集顆粒物系在帆布表面進行鍍膜、壓花,添加樹脂等其他特殊材料的製作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使其防曬防水防紫外線並更耐磨;而假冒產品是以平滑的PU合成革為材料,印製圖案後再以滾筒壓印的方式仿製出密集的顆粒效果。
2、正品沒有異味,假冒產品帶有刺鼻氣味。
3、車線材質和工藝不同,正品拼接處用線厚實、工藝精良;假冒產品用線單薄,走線不平整。
4、正品內襯挺刮不起泡,假冒產品臺面塗膠工藝不到位或膠水質量不高,晾乾後內襯裡布與外側PU粘合不緊密。
5、部分款式正品底部拼接處略有立體感,假冒產品工藝無法達到同等水平。
6、正品油邊厚實飽滿,假冒產品油邊單薄,工藝簡單。
7、正品的內側標牌字跡刻印適中,假冒產品的內側標牌字跡刻印或深或淺。
總之,假的真不了,
大家千萬要擦亮眼睛啊!
-來源:解放日報、新聞坊
【產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的內容和圖片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繫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