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無
【引觴漫談】
很多時候也會嚮往那種「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的意境。無論如何,這個句子中的主人公至少出了門,見到了江湖。比起網上那些調侃自己的段子,說什麼「曾夢想仗劍走天涯,後來寫作業或者忙工作沒去」,看似可笑的理由與反轉在網際網路上流傳很廣。可是這流傳很廣的背後,不過是又一個為自己開脫的理由。
你看,別人也沒有為自己的夢想付出行動,別人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和理由放棄自己的夢想,最終老死在平淡如水的生活裡。最終自己變成了別人,曾經的自己被漸漸忘卻。
與之相對的,現代社會中,有85%以上的大學生想過要創業,但是真正活下來的項目不到1%,這還不算以後進入社會的那一道道關卡。隨著信息傳播手段的發展,人人都知道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也知道有人正在過著自己理想的生活,坐擁幾千萬的房子,幾家上市公司,可以隨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社會在變得浮躁,人們想一飛沖天,想天上掉餡餅,一下子實現所有的願望。
也正是在這樣一種時代的大背景下,一些塵封的歷史才被慢慢記起。
【臨其詩境】
我們將鏡頭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
階級社會的一大特徵,就是存在一類人,他們不需要奮鬥,生下來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祖上的餘蔭足夠自己瀟瀟灑灑一輩子,所以錦繡長衫,金玉鞍馬,高坐明堂。
最為突出的,是文學中貴族少年的形象,許多人的詩中都曾經出現過「遊俠」的形象,在其他的社會層面裡,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公子」。樂府古題的《公子行》正是為此而來,其主題或褒或貶,圍繞著這一身份群體而展開。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唐代著名詩人顧況的《公子行》。這首詩創作於大曆以後的唐朝,中興的願望落空,許多抱有宏圖大願的知識分子心灰意冷,既然曾經的執念已經不再有意義,那就有僅存的餘生肆意瀟灑揮霍吧,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當時的社會風氣也是急轉直下,愈加的奢靡無度。
顧況寫作《公子行》,正是描寫當時黑暗頹廢的社會現狀,對錦衣玉食的公子形象進行批判。
【經典原文】
公子行唐代:顧況輕薄兒,面如玉,紫陌春風纏馬足。雙蹬懸金縷鶻飛,長衫刺雪生犀束。綠槐夾道陰初成,珊瑚幾節敵流星。紅肌拂拂酒光獰,當街背拉金吾行。朝遊鼕鼕鼓聲發,暮遊鼕鼕鼓聲絕。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條分縷析】
這首詩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只有敘述而沒有直接的抒情,也就是說顧況只用到了「賦」,將這一現象鋪陳明白,在最後卻沒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不過唐詩蘊藉,詩人的看法,自在詩中。
上來便是一句「輕薄兒」,輕薄自然不是什麼好詞。面如冠玉,風流倜儻,這樣的公子哥騎著高頭大馬,在京城的大道上迎著春風奔馳。乍看之下,仿佛是充滿了生機活力的一景。
後面四句寫裝扮,金蹬馬鞍掛著飛鶻的裝飾,長衫勝雪,腰間之帶更是犀牛皮作,可謂雍容華貴。前面提到了春風,於是綠槐抽枝,大道兩旁的蔭涼初步形成,輕薄兒馬鞭上鑲嵌的珊瑚,一節一節如同流星般耀眼奪目。
後面開始寫到了生活,這裡就逐漸看出了作者的主觀傾向。酒喝到上頭,臉到全身都是紅紅的,酒氣衝天,兩目猙獰。喝醉了連王法都不管,在大街上推搡著執法人員,不管不顧地走。他們早上吵吵鬧鬧地出門,晚上吵吵鬧鬧的回家。甚至回到家中都懶得自己上臺階,一定要有一位美人扶著,一起踏過金階上的月色。
後面幾句看似很美,實則是對這種生活的批判,顧況將漢賦的「欲抑先揚」繼承的很好。整首詩都圍繞著一開始的「輕薄兒」三個字展開,通過對公子哥之生活日常的描述,表達了顧況對社會現狀深刻的警醒與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