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飄飄/文
他是《八佰》裡唯唯諾諾、不敢開一槍的老算盤;也是《我和我的家鄉》召集村民群策群議,忙前忙後張羅重建「穿越校舍」的姜前方;更是近日抗美援朝大片《金剛川》裡的炮兵連長張飛。
張藝謀導演最新執導的三部大片《一秒鐘》《懸崖之上》《最冷的槍》的主演也均是他的姓名。
他就是「瘋魔成活」的張譯, 2020年,他接連發力火爆大螢屏,不得不承認,當年那個被人笑「男演員28歲還不出來,就洗洗睡吧」的張譯,終於迎來了他的時代!
沒有一個時代的到來不是咬斷了牙自己掙來的。
成為演員之前的張譯,經歷過無數的否定和嘲笑。
張譯1978年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當年考北影中戲接連被拒,沒辦法,自費到軍區戰友文工團學習表演。
可他性格內向靦腆,長得一般,到了文工團,老師說他是全班唯一一個不會演戲的學生,導演曾勸他可不敢再演戲了,你演戲就是個死,領導也曾勸過乾脆轉文職。
接連的暴擊,讓他動過不當演員的念頭,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初衷——「做一個能感動觀眾的好演員」。
十年,他拿著自己的簡歷四處奔走,哪怕一個小小的龍套演員,他也願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心力去盡力塑造好他。
他在《喬家大院》裡演一個沒什麼戲份的小雜役的時候,已經27歲了,無人知曉。
可他自始至終沒有放棄過,沒有後路,顛顛撞撞,摸爬滾打近十年,張譯終於等來了《士兵突擊》。
他在裡面飾演戲份不多的史今班長,卻打動了無數人,真正實現了「突擊」。這也是第一部讓人記住張譯是個演員的電視劇。
你可知道,在電視劇《士兵突擊》開拍前六年,張譯所在的戰友文工團就開始排演《士兵突擊》話劇版。
那時,張譯就是劇中角色袁朗的B角(替補演員)兼場記,偶爾上臺跑龍套,明明只有一句臺詞的他,卻把全場所有人的臺詞都記了一遍,等大家散去了之後,他再在現場把戲走一遍。
但直到這部話劇最後一場表演結束,他也沒演過主角。
3年場記加上3年等待就是6年,這6年,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重新看一遍小說或者回味一遍劇本。
當得知它要拍成電視劇時,張譯欣喜若狂,第一件事便是給導演康洪雷寫了洋洋灑灑幾千字的「請戰書」。
最終幸運落到了張譯頭上,他有著多年兵營生活的寶貴經驗,更有著對劇本對角色深入的鑽研,他才得以完美地塑造了善良、正義、為了他人利益犧牲自己的好班長史今。
有人評價,張譯是長在觀眾淚點上的演員,莫不如說是他教科書般的演技成就了這個稱號。
看這一幕。
即將退役的史今班長說,守衛了這麼多年的首都,沒見過首都啥樣,想去看一看天安門。
連長就帶他去了。
兩人坐在車後座,看著汽車駛過長安街,天安門燈火輝煌,人流不斷,內心百感交集。
史今剛開始還假裝笑一下。但其實已經有點兒忍不住了。連長遞給他一個大白兔緩解氣氛。
他還假笑了一下,終於,實在忍不住了,史今突然嚎啕大哭。
無數觀眾也跟著心頭一緊,感動得熱淚盈眶。
再看這一幕。
《八佰》裡張譯飾演的「老算盤」這個角色,膽小懦弱又自私,貪生怕死的他一直在盤算這如何逃離。
逃跑被抓個現行,他瓜慫的樣子讓人又氣又憐。
「兄弟,我就是孬種,是個逃兵,我現在手受傷了,連槍都扳不動了……
你有家吧?我家裡給我安排了一門親事,我媳婦肉嘟嘟的,我還沒見過……
求求你放過我吧!」
那一段聲淚俱下的獨白式告饒,因為張譯的演繹,導演管虎也忍不住在鏡頭後面哽咽抹淚。
堅持在一部部作品裡絞盡腦汁打磨演技,也讓他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著自己。
幸運降臨之時,你得有真本事接住他。
張譯就是那個有真本事的人,在《士兵突擊》之後,張譯接連接拍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雞毛飛上天》《北京愛情故事》《親愛的》《我和我的祖國》,憑藉對每一個作品的出色詮釋,他的好資源也越來越多。
圈內人人皆知,張譯拍戲特別認真,有時候認真到「軸」。
吳京在《金剛川》的電影發布會上給張譯取了一個外號叫「張再來」,導演明明說OK了,張譯還會強烈要來再來一條,導演通過了以後,他依然爭取:「我可能還有另外一種表演方式,能再來一條嗎?」
明裡是吐槽他演戲時不耐其煩纏著導演一條又一條,暗裡無不是對張譯精益求精的態度的佩服。
《金剛川》裡有一場重頭戲就是如此。
面對敵軍密集的火力,張譯「當陽橋頭一聲吼」,吼出了喝斷橋頭水倒流的氣勢,視死如歸的大義也在他的精湛演技下油然而生。
據說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張譯一次又一次重拍。一次情緒高漲,歇斯底裡扯開嗓子高吼「來吧——」他幾乎用盡了全力,喊到大腦缺氧,當場暈倒,現場連忙喊停派人查看。
「沒事,沒事,」從眩暈中回過神來的他下意識揮了揮手,連聲致意,「我剛真暈了,sorry,sorry,再來,對不起……」
這就是張譯,一個無比認真敬業又有極具責任感的男演員。
為了角色呈現,他不惜一切,毫無保留地塑造自己。
張藝謀導演的新片《一秒鐘》原著中張九聲是個瘦骨嶙峋的人,為了更貼合人物形象,張譯在高強度的拍攝工作下仍堅持跑步、節食,1米78的個頭,愣是從原本就消瘦的130斤,降到了不足110斤。
導演說希望角色再黑點,他就天天在42度的高溫下暴曬自己,到開拍時,他的身形和神態幾乎已「與當地人完全無異」,這無疑也是他敬業精神的體現。
有網友這麼評價張譯,我舉雙手贊成並開始期待他塑造的每一個角色:
「我覺得他真的演得好,是沉得下去的那種演員。看他演戲就不容易出戲,沒有表演的感覺。他好像可以從每一個細節體現出他就是他演的這個人,沒有一點違和的地方。真厲害,努力認真,用腦子演戲。」
而堅持用腦子演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張再來」未必是天賦型演員,卻一定是最勤奮認真、最愛琢磨戲、真正把表演當成一個學科在思考的好演員。
在身邊一波又一波朋友轉戰真人秀綜藝時,張譯依然專注電視電影的拍攝。
主持人曹可凡曾問他為什麼不去參加真人秀,隨隨便便就能掙上千萬,張譯直言自己不是一個能去娛樂大眾的人,他做不到大俗大雅,也拒絕過好幾個綜藝的邀約。
在他的世界裡,心無旁騖好好演戲就夠了。
願你我也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光發熱,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