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

2021-12-24 個人成長學習記錄

收錄於話題 #十二種人格障礙 12個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平時看上去文質彬彬甚至有些可憐的人,發起火來或者做起惡來真的是太可怕的。

越是這種平時看上去「無害」的人,作惡的時候越可怕。

反社會人格有什麼特點?

根據統計來看,全球大約有4%的人存在反社會人格障礙,大約就是100人裡有4個人就有這樣的問題。

在他們的內心世界中,會認為所有人都虧欠自己,甚至自己理所應當殺掉他人,他們內心充滿了憎恨和不滿,並且最可怕的是他們不會因為自己作惡而產生內疚感。

反社會人格者拒絕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事,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反社會人格者只活在一元世界裡,也就是他自己的世界裡。

這種人缺乏人類基本的同理心和反省能力,他們覺得玩弄和傷害別人是能讓他們感到的唯一快樂的點。

最讓人惋惜的是,當下反社會人格者的年齡越來越小,未成年犯罪的比例大大增加。

很多家庭在孩子犯錯時簡單的來一句:

「孩子太小,不懂事」。

也許就是這樣的縱容和缺乏管教才造成了越來越多未成年犯罪的事實。

這類人格障礙沒有高級情感,只有原始腦的即時刺激,不會愧疚與後悔,只相信暴力勝於一切。除了先天因素,說到底,還是原生家庭的問題。

為何裝可憐是反社會人格的典型呢?

這還要從心理學家研究一堆猴子開始說起,一開始他們發現野外的猴子都特別恐懼蛇,而家養的猴子則不怕,甚至你丟進一隻猴子它們都無動於衷。

為了探究根本,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第一個實驗他們給家養猴子播放野外猴子看到蛇的反應,久而久之家養猴子也開始害怕蛇,甚至見到類似蛇的東西都會大呼小叫。

後來他們想改造猴子的恐懼,第二個實驗他們為了讓猴子對花產生恐懼,先給他們看各種類型的花,緊接著馬上播放猴子恐懼的表情,但很可惜猴子根本不吃這一套,一點都不害怕。

這一點說明猴子天生可能有恐懼蛇的基因,人格的形成,與此十分相似,同樣受到基因、經歷和環境的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的父母或者父母一方,是一個反社會人格者,那麼他就有可能攜帶反社會人格的基因。

不幸的是,反社會人格者,在基因、經歷和環境三個方面都出了亂子。

我們每一種情緒的感受都需要腦神經遞質的感知,但研究顯示,反社會人格者在解讀與情感有關的詞彙時,血液更多地流向顳葉。[1]換句話說,在他們眼裡,旁人的感情不過是一道數學題。

他們更加善於偽裝,平時一副討好和可愛的外表下很可能掩蓋一副邪惡的嘴臉。

瑪莎·斯託特在《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只有一個策略可用,靠這一個策略就夠了——看他有沒有裝可憐。

英國兒童心理醫生奧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這本書中就指出,一個人良知的培養主要在3~6歲。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善惡觀,如果這個階段孩子沒有感知到愛與接納,時間久了這個小孩的心理就會嚴重出現問題,比如沒有安全感和缺乏共情能力等。

正確應對反社會人格障礙者

要明確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反社會人格者都是罪犯,據統計,男女受刑人中只有20%具有反社會傾向。

現實生活中,雖然反社會人格者都非常討厭,但他們也在努力融入我們這個社會,因為根據人本主義的觀點,沒有一個人天生就希望被別人討厭,只要給他們一定條件,他們也希望能夠被這個社會所接納。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作者M.E. Thomas,是律師與法學教授,一位年輕有名望的學者,卻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障礙。

在書中,她承認自己用各種方法來獲得利益,有時候甚至不擇手段,但同時她也表示自己有愛心的一面,比如定期捐出收入的百分之十給慈善機構、每周義務到主日學校授課、有一群很好的親朋好友,彼此相親相愛。

她在書中對自己進行過剖析,比如書中說道:

有時候,只有反社會人格者會去觀照你最深層的渴望與需求,而且讓你察覺不到任何企圖。我們會仔細觀察我們鎖定的對象,設法把自己偽裝成他們想要的樣子,變成好員工、好主管或者好情人,但這樣做不見得出於惡意。事實上,我們的下手目標還可能在交易過程中感到愉悅,而且最後通常不會受到傷害。

所以與其和他們成為對立者不如一同來幫助他們走出困惑,避免標籤化、汙名化他們,真正地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獲得專業幫助。

但如果你正在被反社會人格者傷害,要毫不猶豫利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至於我們如何對待他們其實也取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就像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說的:「一個人的良知,就是他的力量」。

當一個人選擇完全放棄良知,他選擇的是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極度危險人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SPD)
    這就是反社會性人格障礙患者當我們提到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殺人狂魔和恐怖分子,他們對社會充滿仇恨,不計一切後果想要摧毀別人。但事實是,這種人格障礙可能會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並不是所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都會違法犯罪,有些甚至不會表現出暴力行為。  他們善於偽裝,可能會用花言巧語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極具魅力的人,可能分布在各行各業,甚至走到了金字塔尖。而他們的核心和相通點就是他們沒有良知。
  •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過年期間,大家都看了《拆彈專家2》吧,感慨這些電影邏輯,也感慨潘乘風、董卓文等拆彈專家血雨腥風的職業生涯,我們也關注這些總是製造恐怖和麻煩的「亡命之徒」,典型的反社會型人格人群。社會上也出現了好幾起無任何理由和原因而殘殺兒童青少年事件,很多專家就診斷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也有人稱:人渣。
  • 反社會人格障礙有多可怕
    他是不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我們可以對照以下症狀加以分析。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從中吸取血的教訓,預防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發生,控制它的發展,減少人間悲劇。反社會人格障礙,是從童年開始產生的,多源於不良的家庭狀況,如父母的拒絕型養育方式、父親低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收入低、單親家庭、父母離異等。因此,預防反社會人格障礙首先要從孩子的父母和將成為父母的人們做起,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倡導正確的養育方式,對孩子多施加正性的情感,多溝通引導,使子女在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從而在根源上遏制反社會人格障的發生。
  • 反社會型人格什麼意思什麼梗?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了解一下
    反社會型人格什麼意思什麼梗?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了解一下時間:2020-04-09 18:1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反社會型人格什麼意思什麼梗?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了解一下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會性病態(sociopathy),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
  • 反社會人格障礙 | 極度穩定中的不穩定因素
    從一部電影聊起什麼是反社會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都有什麼樣的表現?反社會人格障礙是如何形成的?反社會人格障礙天生就是罪犯嗎?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有罪惡感嗎?童年有多重要?我們從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開始聊起:《沉默的羔羊》。
  • 細談劇集與電影那些反社會人格障礙者的塑造
    其實不是所有患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角色都像最極端的精神病態角色那樣冷酷,另一個常出現的詞「反社會人格」(sociopathy)就被用來形容那些「症狀」較「溫和」的人。有專家將精神病態形容為「內心冷漠」(cold-hearted),而反社會人格則是「頭腦發熱」(hot-headed)。
  • 杭州殺妻案:你身邊隱藏的「定時炸彈」|反社會人格障礙
    02 無良症者無良症,又可以稱為「反社會人格症狀」,在臨床心理學上,是一種病症:反社會人格障礙( ASPD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與自戀障礙患者不同的是,自戀障礙患者雖然缺乏對他人的同情心,但是是具有悔過感的;而ASPD雖然往往也伴隨著自戀的特徵,卻沒有同理心和悔過感。在反社會人格者的世界裡,一切遊戲規則都是由自己來制定的,所有的對與錯也都是自己說了算。
  • 偏執、分裂、自戀、反社會......盤點10種人格障礙
    斯佳麗這個人物將表演型人格障礙的特徵體現的淋漓盡致,但其實,表演性人格障礙只是人格障礙的一種。除了眾所周知的自戀型、強迫型,還有偏執型、邊緣型、反社會型、迴避型.接下來我們和大家聊聊人格障礙是什麼,有哪些種類,以及怎麼治療。
  • 杭州殺妻案:發現你身邊隱藏的「定時炸彈」|反社會人格障礙
    02 無良症,又可以稱為「反社會人格症狀」,在臨床心理學上,是一種病症:反社會人格障礙( ASPD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發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對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有以下幾個診斷標準:人格功能受損:同時出現自我功能和社會功能的受損情況心理病態人格特徵:對立與敵意和去抑制化行為上述受損情況和特徵長期穩定出現,不因情況和對象不同而變化
  • 《心理追兇》劇情非純虛構,「反社會人格障礙」通街都有
    但最恐怖的是,「反社會人格障礙」並非虛構,不是純屬電影或電視的橋段,在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裡,擁有這問題的人為數不少,他們可以說是活在正常人群中的「不正常人」。不幸遇上他們,雖然未致如劇中人物般會逐一被殺,但卻肯定無運行和有排煩,真是「唔死也一身潺」。所以,大家有必要增加對他們的認識,小心為上。
  • 拒絕控制,遠離反社會人格障礙者|心理自助手冊
    精神病是一種反社會人格障礙,其特徵是缺乏同理心、無視規則和衝動行為。如果你無法避免與精神病患者打交道,學會冷靜地處理他們。不要讓他們參與進來,因為沮喪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控制你。如果你感到不安全,就尋求幫助。
  • 人格障礙測試,殺人烹屍的兇殺案令人不寒而慄!你了解反社會人格16種特徵嗎?
    其實,大多數反社會人格者也都沒有。但不是罪犯,不代表你就沒有反社會傾向,這點可能會讓某些人大吃一驚。據統計,男女受刑人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具有反社會傾向,儘管真正的重罪有大約一半都是反社會人格者所犯。如果是,並不代表你就失去成為反社會人格者的資格,事實上恰好相反。儘管反社會人格者的聲名狼籍,但多半富有特殊魅力,卻可能很膚淺。然而,在這個你爭我奪、充滿陰鬱與平庸事物的世界,人們反而容易受到反社會人格者突出的獨特性所吸引。你是不是常常自我感覺良好?我是,對嗎?的確,反社會人格者往往極度自戀。我渾身散發著過度的自信,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容貌和社會地位。
  • 嶽曉東:女孩虐男嬰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與成長經歷有關
    核心提示:重慶十多歲小女孩虐待男嬰事件,反映出小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或許感覺「不幸福」,從而致使這種反社會人格障礙心理的出現。嶽曉東:謝謝,首先你說的對,這肯定跟家庭成長家庭環境有關,因為小孩子暴力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她一定是後天習得的,或者後天的成長環境所造成的,當然我現在看這個問題看更嚴重一個方面就是說我查的一下,這個十歲女孩的行為表現就是從人格障礙的角度來講,已經夠得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因為她這個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有四點。
  • 反社會人格者!
    這兩個事件,讓我想到了一個群體——「反社會人格者」。1、「杭州現實版樊勝美」事件,眾所周知,女孩在江邊散步,不幸意外落水身亡。女孩所在公司無責,但其父母到公司吵鬧要求賠償。大家還記得以前的類似事件麼:2019年12月,北大女孩自殺事件,網友懷疑被其男友PUA;2020年1月,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被患者砍傷;2021年1月,湖南女法官拒絕「打招呼」,被同鄉殘忍殺害;……我們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或社會性病態,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
  • 如何識別反社會人格的人?
    從監獄裡出來之後,有人勸他去工廠打工,他有些沮喪:誰願意要我這樣一個坐過牢的人? 同時他也討厭上班,掙得又少。 他一心只想幹票大的。 慘絕人寰的情境,加上這些特徵讓人不得不聯想:曾春亮是不是反社會人格?
  • 關於反社會人格,你需要知道這些
    基因方面,部分反社會人格障礙的MAO-A基因可能會出現一些「小狀況」,比如發生變異、活性增加或者降低,這些「小狀況」會連帶地影響到人類的情緒。研究顯示,存在MAO-A基因低活性變異的兒童,有85%在成年後會出現反社會行為。 早期經歷對反社會人格的發生同樣重要。
  • 心理|你身邊有【反社會型人格】嗎?
    這也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點之一。在哈佛大學臨床精神病學專家Martha Stout所著的書《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The Sociopath Next Door)中有提到,在美國約有4%的人屬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也就是說,平均25人中就有1個人是反社會人格者。
  • 勞榮枝稱願眾籌賠償,背後是其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一次「表演」
    她的道歉非常虛假,從精神心理的角度來看,她完全沒有自我反省能力,屬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在這個基礎上,勞榮枝當年犯罪時的心理特點就更加清晰了。她受家庭環境和不良社會氛圍的影響,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引導,從小三觀不正,貪慕虛榮,喜歡賺快錢、不勞而獲。後來她認識了法子英,認為法子英是個有能力賺大錢的人,便跟著他外出闖世界。
  • 梨泰院CLASS:你贏得了伊瑞的反社會人格嗎?
    這一切都源於她於15歲確診的——75%的反社會人格障礙。那麼,反社會人格障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同時巧言善辯的她也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據Hare(1991)改進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診斷檢核表,高功能反社會人格障礙者往往外表迷人、能說會道,認為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因而更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
  • 「致鬱」純愛:反社會人格障礙醫X善良溫柔堅強警,堪比188宋居寒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致鬱】純愛:反社會人格障礙醫X善良溫柔堅強警,堪比188宋居寒《困獸》by叄原簡介:你離開後,我困獸猶鬥。短評: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醫生X善良溫柔堅強的警察,名字有點逗比,但寫作風格暗黑。比188的宋居寒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