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照顧老老人

2021-01-14 和年苑

和年苑,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公眾號,致力傳遞老年醫學的價值和聲音。

本文來源: 臺灣長期照顧關懷協會


銀發浪潮來襲,加上少子化,照顧者面臨的高齡化現象,也是常見的問題之一,社會上常出現長者照顧長者的情形,老人照顧老老人已成臺灣常態。臺灣失智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顧者平均年齡53.8歲,超過半數65歲以上,甚至6%為75歲以上老年人,平均照顧時間接近10年,老人照顧老老人,令人無奈、不舍。

曾經,中國人的家庭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現今,若這家中的一老倒下了,還會是子女口中的一寶嗎?根據統計,在日本,有1300萬人白天工作、晚上看護長輩;在美國,15%的上班族須照顧失智症老人;在臺灣,近6成5企業曾有員工因照護長輩而離職。
現在,爸媽倒下成了職涯中不可控制的變數。日本媒體報導,今年是戰後嬰兒潮全數邁向65歲的一年,而再過10年,他們的子女負擔將變得更沉重。日媒用"隱形照護"這個名詞,來形容白天上班、晚上看護長輩、公司卻不知情的人。這群隱形照護者究竟有多少人呢?根據估算,有高達1千3百萬人,這也意味著,未來可能有更多員工會因照顧長輩而離職。而根據線上調查,接受調查者每10人中就有3位曾為了照顧父母或配偶而辭職,其中近6成為企業主管。
反觀臺灣,日本的例子也許可以成為很好的借鏡。目前臺灣65歲以上老齡人口佔比為11%,日本是25%。臺灣正步入加速老化的階段,預計2025年即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佔20%。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根據估算,在臺灣,有高達220萬的上班族,此刻正面臨失能長輩照護壓力。
老年人的照護問題會逐漸浮現。家中的失能長輩該由誰來照顧?在臺灣,由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可能是收入最低者,或單身無家庭者,還有退休的長者。這個問題,導致許多大家庭、親戚關係的丕變,所謂的久病無孝子,因為精神及經濟壓力的沉重,甚至有人會直言說,也許父母不在會更輕鬆。到後來,許多人體會到,照顧父母,很少人能無怨無悔的。

照顧者高齡化 別忘喘息紓壓
如果照顧者感到壓力過大,身心也開始出現不適症狀,可根據"REST"的原則做調整。◎R代表Relax(放鬆):學習放下心頭重擔,每天與每周都找一個"固定"的休息時間,讓自己放鬆一下。照顧者可利用這些時間做些自己想做的休閒活動。例如:紓壓、芳療、慢跑、瑜伽等,都可以放鬆緊繃的情緒,提高愉悅感。
◎E代表Encourage(鼓勵):根據統計,每個照顧者每天平均工作18小時,但是卻很少人關懷他們。除了社會大眾及專業人員能主動關心身邊這些默默犧牲奉獻的照顧者,給予他們讚美及鼓勵,照顧者也應該鼓勵自己"我做的是很有價值的事情"、"我做的事情很重要"。
◎S代表Support(支持):照顧病人時,除了請其他家屬及親友幫忙,也可尋求外界的支持。每個縣市的衛生局都有提供喘息服務,可透過申請依照個人情況做處理。
此外,參加照顧者支持團體,透過一些連續性的團體活動,彼此分享經驗及互相支持。
◎T代表Talk(溝通、談話):照顧者應誠實地面對情緒,將自身的想法及感覺分享出來,給情緒及壓力一個出口。
如果嘗試各種方法仍無法紓解負面情緒時,可尋求專業人員(如家醫科、精神科)的諮商輔導。
照顧者首要之務就是將自己的身心都調適到最好的狀況,適當地宣洩壓力,才能提供失能的家人最好的照顧,並在照顧者的角色與維持自身生活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老人照護的問題,不管我們現在幾歲,早晚都會遇到。除了政府的照護機構、補貼之外,做子女的應要及早規劃,兄弟姐妹一起討論因應措施;不管是子女或是長輩,在心態上都須要調整,因為,今日的子女,是明日的長輩。簡而言之,對個人來說,長輩的照護,耐心、同理心及陪伴是最重要的。



-- 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及其團隊--


老年症候群|慢性病管理|長期照料模式構建|多學科團隊|院內急性醫療

協和-霍普金斯老年醫學論壇|協和-歐葆庭老年護理培訓班|中國醫學論壇報協和老年醫學專欄|老年醫學速查手冊|老年醫學臨床實踐|安寧緩和醫療症狀處理手冊遠程醫療




相關焦點

  • 初心之路丨貴陽老人楊朝群:助老九年,領千名老人尋晚年意義
    「一是因為我們社區旁邊就是明珠塔,另外,我希望明珠可以照亮老人們的生活。」起初,歌舞團只有十幾名老人,能歌善舞的楊朝群平日教這些老人們唱歌跳舞。「我們這支歌舞團就像一塊『吸鐵石』」。楊朝群向澎湃新聞介紹,歌舞團迅速吸引了大量老人的加入,隊伍規模很快就突破百人。隨著老人越來越多,楊朝群有了新的想法,除了唱歌跳舞外,要組織老人們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 找保姆照顧老人的價錢和注意事項!
    照顧老人的保姆多少錢照顧老人的保姆價格全國各有不同
  • 【核心價值觀】八旬老人無私照顧九旬「老姐姐」
    9月10日,在縣醫院職工宿舍,96歲的劉樹珍老人牽住了81歲老人趙家玉滿是皺紋的手,「埋怨」她的遲到;而趙家玉也親暱地撫摸著老人白髮,解釋道:「我去給你買點兒新鮮菜所以晚了」。故事裡的趙家玉老人,81歲,個子不高,臉上、手上已爬滿皺紋。然而,正是這位耄耋老人,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裡,無私照顧著比自己大15歲的劉樹珍老人。她們,沒有一絲血緣關係。
  • 老人Z:用最溫柔暴力講述一個社會問題:沒有感情的照顧算照顧嗎
    在《阿基拉》之後,大友克洋親自編劇《老人Z》,一改《阿基拉》的灰冷機械幽默,用一種最「溫柔的暴力」方式講述社會存在一個非常共性的問題: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現象,獨居老人沒有人照顧,家人卻請來了機器照顧,這種照顧方式合適嗎?
  • 怎樣才算贍養老人?為什麼一些人寧願付贍養費,也不願照顧老人?
    隨著我國相關規定的完善,現在很多法律法規也是對養老提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我們子女需要最大義務的去照顧自己的父母。但是目前社會上卻是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現象,一部分人在談論到贍養老人這個問題上,往往會推三阻四,尤其是那些非獨生子女之間,由於老人生的孩子較多,很多後代就會推三阻四,期望他人去照料老人,而並非是自己。
  • 搶錢老兵:照顧老人,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導讀:搶錢老兵:照顧老人,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搶錢老兵,是由三位奧斯卡影帝主演的一部諷刺美國喜劇電影。在本片中,摩根弗裡曼扮演一個老年的尿毒症患者,麥可凱恩扮演即將被收掉房子可憐老人,而X教授艾倫阿金扮演一個七十多歲又逢第二春卻面臨破產的老人,三人既是工友,又是夥伴,本來可以一起安穩的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想到養老金被凍結,房子要被收走,眼看就要活不下去。
  • 她懷孕時,老人裝病不照顧她,等她出了月子,老人不好意思了
    人與人相處更多的還是要靠溝通,面對家庭裡面的分歧和矛盾,我們要學會積極地去解決,而老人和年輕人更要學會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女子嫁給男子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剛開始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的時候,兩個人非常的相愛。男子非常的寵愛女子,不論女子有什麼樣的要求,男子都會滿足她。
  • 新加坡25女傭照顧104歲老人至精神崩潰,哭訴:被迫與老人睡在一起
    人上了年紀後,都會因為身體各項機能的不斷下降,衰退,失去一定的自理能力,這時候就需要子女或者專門的女傭來照顧。近日,新加坡一位25歲的女傭,在照顧一位104歲的老人時,因無法忍受這種工作方式而精神崩潰,將僱主告上法庭。法庭上,女嬰哭著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被要求與老人同床共枕。
  • 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臉被老鼠啃!子女無力照顧農村老人怎麼辦?
    空巢老人在近幾年是備受人們關注的熱議話題,但是此時我們所說的農村的空巢老人和城鎮的空巢老人還是有一定區別的。3.進城照顧孩子在農村有很多老人是因為一種特殊的原因導致獨居,那就是他們的子女在城市生活,因為家庭背景不夠雄厚,所以子女在城市生活壓力也很大,如果子女繁育了下一代,因為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可能將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所以此時就需要在農村的父母過去照顧孩子。
  • 《三個老槍手》:照顧老人是社會的責任
    劫匪:「我不需要你的錢,照顧老人是社會的責任」。喬的確只是一個帳戶編號,40年的老客戶,被銀行坑到房子都要被收回,還得不到絲毫尊重。而且對於最後一句話——照顧老人是社會的責任,明顯很多人並不這麼認為,比如開始接待喬的工作人員。喬與威利、 阿爾伯特是多年的老友,威利和阿爾伯特住在一起。現在他們面臨的情況更糟,那就是他們拿不到養老金了。
  • 搶錢老兵-照顧老人是一個社會的責任
    故事講述每天到銀行確認有沒有老人金進帳的3位老人,決定受夠這一切,放手一搏、攜手搶銀行,但他們面臨到一個關鍵問題,他們不太會用槍…… 威利,喬,阿爾伯特 摩根弗裡曼扮演一個老年的尿毒症患者威利,麥可凱恩扮演即將被收掉房子可憐老人喬,而艾倫阿金扮演一個七十多歲又逢第二春卻面臨破產的老人阿爾伯特 。
  • 80歲老人摔斷腿,仨兒子非但不照顧,還將來照顧母親的女兒趕出門
    家住撫州市東鄉縣幕塘村的老人,名叫肖白霜(化名)已經80歲了,兩個月前,老人不慎摔斷了腿,一直臥床不起,可是在老人最需要照顧的時候,老人的三個兒子居然不來看望一下,這樣的處境,讓身為女兒的她們心痛不已。
  • 結婚多年照顧孩子照顧老人,老公出軌,妻子一句話令無數女人淚目
    後來公司做大了,做強了,我想著要給你照顧孩子,照顧老人,讓你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所以我退出職場,回歸家庭,你現在跟我擺成功男人的譜,沒有我,哪有你的今天。」生活中有多少女人,和闞太太一樣,想著只要老公強大了,自己給他照顧好老人和孩子,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地賺錢,就是為他好,為家好。
  •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2020-06-27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她堅持照顧八旬孤老 老人說「她像我的姑娘一樣照顧我」
    好鄰居照顧八旬孤老   馬喜蘭今年81歲,老家在山東,上世紀50年代前後來揚定居。「她當年流產後身體虛弱,沒生孩子。」昨天上午,李志琴告訴記者,這些年馬奶奶一直由老伴照顧,2000年前後,老伴去世了,留下她一人獨自生活。
  • 為照顧老人拖垮自己值得嗎?心理學的答案真相了,心酸又無奈
    照顧老人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孝也是要講究前提的,若因為照顧老人而拖垮自己,那就不是孝,而應該是愚孝了。上大學的時候,班裡一位女生經常請假。連續請了半個月,才回學校,整個人瘦了一圈,特別憔悴。怎麼回事呢?這女生回家的半個月是幫父母離婚去了。
  • 對於獨居老人來說,子女對他們大的照顧就是三不
    對此,身邊不時有人關切地問老人,對她說:「像您這種年紀,還是跟孩子們一起住好一點,彼此之間有個照顧。年齡大了,就不要逞能了,該依賴孩子,就依賴孩子吧。」表面上,老人只回答:「我喜歡清靜自在,跟孩子們想法、生活習慣都不一樣,自己獨自居住,過得還快活一點,之前不想改變這種模式。」
  • 王臺街道:照顧老人有大愛 傳播文明正能量
    據了解,王西花是一名獨居老人,已將近90歲高齡,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無人照顧生活起居。一年前,社區網格員劉曉方主動承擔起了照料老人的責任,對老人來說,劉曉方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去年10月,劉曉方第一次走進王西花老人家時,凌亂不堪的居住環境讓她大吃一驚,牆皮大片脫落,此情此景讓她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 照顧孫子累壞老人,老兩口要求小夫妻搬走,這是不考慮日後養老?
    又幾年過去,兒子兒媳仍將孫子全交父母照顧,自己忙於工作,老兩口再也忍受不了,才有了訴訟,要求兒子兒媳帶孫子搬走的事情。 沒到最後的地步,恐怕這對老人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實在已經有心無力,不僅把孫子從小照顧大,十幾年的時間任勞任怨,還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照顧著兒子兒媳。
  • 善良鄰居照顧九旬老人三年,每天還幫送鄰裡孩子上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她是慈祥的母親,已義務照顧鄰家孩子近兩年,為他做早飯,送他上學;她是孝敬的好女兒,義務照顧小區中九十多歲的兩位老人長達三年;她是大家公認的熱心腸,義務為小區居民理髮六年之久;她是東營區嵩山社區一名普通的網格員,今年46歲的李祥霞,工作認真踏實,贏得周圍人的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