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0日電 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自2011年成功登陸中國以來,已走遍了全國19個城市,並刷新了中國舞臺劇演出的諸多記錄。今年8月,《媽媽咪呀!》中文版即將在上海文化廣場拉開第三季的巡演序幕。第三季《媽媽咪呀!》中文版將用事實揭秘舞臺常青樹的「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一:300場過後的極致表演
如果把一齣戲比做一個人,那演員就是身體中的血液,沒有他們,舞臺便失去了的生命。因此,一部音樂劇好看與否,演員是關鍵。不同於一般影視劇或舞臺劇演員,音樂劇演員必須具備在歌唱、舞蹈、表演這三方面的綜合素養,而要成功地塑造一個角色,他們還必須經過一番更嚴苛的磨練——在國際上有個不成文的標準,那就是對某個角色的演繹超過300場。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首兩季演出292場的紀錄,為劇中角色的完美塑造提供了有利先機。
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次錘鍊和磨合,歷經300場的精雕細琢,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的的演員們已與角色融為一體,他們充分認識了每一個角色所要傳達的價值,並在人物表演、舞蹈呈現、演唱技巧等各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比如主演沈小岑和於曉璘,自2010年首演便伴隨劇組至今,他們在表演上的成熟度和默契度在本季中達到了巔峰。「我連續三季飾演譚雅, 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驗」,沈小岑說,「在國外,我就聽說有演員連續十年出演《媽媽咪呀!》,這種能把某個戲演到極致的感覺實在太棒了!」
除此之外,《媽媽咪呀!》英方主創團隊也已來到中國,作為中文版演員們的堅強後盾,為他們的表演作出最具權威性的指點,力求在全新一季中呈現最亮眼的演出。
黃金法則二:精益求精的舞臺視覺
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舞臺布景一直以來都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地中海風情的希臘小島、碧海藍天的度假勝地,如何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舞臺上直接關係到觀眾的視覺體驗。對於布景風格簡約明快的《媽媽咪呀!》來說,「對細節的把握」是它取得完美舞臺效果的致勝關鍵。比如,在全劇末尾,當男女主人公牽手離開小島時,坐在較高位置的觀眾會看到舞臺上亮起了一條伸向遠方的蜿蜒小路,這條路完全是靠燈光照射出來的。儘管坐在一層前排的觀眾會因為角度太低看不到這個細節,但為了二層的觀眾,舞臺監督會在演出前一遍遍地檢查調試這條「小路」的效果。
在即將上演的第三季《媽媽咪呀!》中文版中, 結合了前兩季節演出時所獲的經驗,舞臺監督在對於舞臺細節的把握上更加細緻入微。每一道光的方向、每一處布景的落點、每一次換景的節奏,都會在前兩季的基礎上做到精益求精,加上此次演出舞臺全部翻新,觀眾將得到渙然一新的視覺享受。
黃金法則三:融入感十足的音樂互動
除了精彩絕倫的劇情之外,全劇最大的亮點莫過於風靡全球的流行樂隊阿巴(ABBA)的音樂。22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貫穿全劇,比如《媽媽咪呀》、《舞蹈皇后》等,它們通過劇情化、角色化處理,賦予老歌以強烈的時代感。而這些歌曲的中文版在經過了前兩個演出季的傳播後,已在觀眾中建立起了深厚的群眾基礎,能瞬間拉進觀眾和演員之間的距離,並激發他們對於劇情的強烈融入感。同時,在突破了語言的障礙後,觀眾可以和著朗朗上口的中文歌詞隨演員們全程高歌。可以想像,無論是在劇情之中或是在末尾演員返場階段,現場將會迎來一派歡歌熱舞的精彩場面。相比前兩季,如此具有互動性的觀劇體驗是絕無僅有的。毋庸置疑,在嶄新的觀演感受中,歡樂也會再度升級,屆時ABBA音樂所傳遞出的正能量定會律動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