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時間劃撥回一年前,設想彼時的疫情早早得到遏制,北美各大流媒體以此為起點,在經歷一年後,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首先,可能華納並不會有如今這樣的機會,公開宣布將《神奇女俠1984》《黑客帝國4》《沙丘》等一系列好萊塢大製作直接取消影院窗口期,第一時間上線流媒體,HBO max為了拉新,在內容製作層面,將不得不將重點和重心放在原創劇集的製作上;
而Disney+說不定也不會在年末的投資者大會上,一口氣將星戰和漫威故事,從大銀幕大規模轉移到流媒體,大量開發衍生劇,以及衍生劇的衍生劇;
至於Netflix和Amazon這樣如今已算老牌的流媒體,有無疫情的影響反而沒那麼大,綜合看來,疫情的確影響了上線劇集或電影作品的速度,但如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平臺,因為有大量的原創影視作品內容存量,整整一年仍然能不斷有新作品上線,只是進度著實拖慢了而已。
最後要說那個已經宣布關停的中視頻流媒體應用Quibi,也許死得可能不會那麼快——畢竟,Quibi的定位就是基於通勤路上的碎片化應用場景。
設想這個對比的場景,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不應遺忘偶然性的作用。偶然性的確推動了2020年的流媒體向著不可預測的方向發展下來。
但若疫情緩和下來,流媒體的2021內容製作趨勢,依然是顯而易見的,我將其劃分為三大趨勢。
關鍵詞一:IP重啟,在內容製作層面並不是新鮮事。在以往幾年,劇集類項目中的IP重啟,大部分集中在依靠收視率和廣告生存的公共臺,如《越獄》《24小時》等強情節美劇都是公共臺作品,在宣布完結後的數年後,都經歷過重啟的命運,重啟成功,多續幾季,重啟不成功,則大多經歷一季後再度完結的命運,等待著若干年後可能再被二度重啟的命運。相對而言,那時的有線臺對待重啟則比較慎重。
而如今流媒體當道的時候,經典IP重啟,則已然進入到一個井噴化時期。
重啟的發起者從公共臺轉移到了有線臺和流媒體,選擇經典IP重啟的作品的標準,主要有兩個維度。
第一,項目在播出時曾經產生過巨大的輿論效應和收視率,例如HBO max打算重啟《欲望都市》,將《老友記》的主創湊到一起製作重聚節目——這些作品都是二十年前左右在電視時代的爆款之作,且都是情節性較弱的喜劇類作品,在登錄流媒體之後,從播放量上看也毫不遜色於那些新近製作的節目,是典型的回憶殺類作品。
第二,在滿足第一個條件的基礎下,一些劇情類劇集在當年播出到尾聲時,觀眾對故事走向並不滿意,或者製作方匆匆收尾,以不完全結局收官。這時的復活精準地把握住了老粉的心態,曾在HBO播出七季的《真愛如血》,showtime的《嗜血法醫》近來都宣布項目重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
重啟一個項目,往往是打懷舊七號,這當然能令一些曾經的劇粉重新回歸,但經典IP重啟的這種井噴化之勢,長遠來看對內容製作並不好。規避試錯的風險,正是以扼殺作品的原創性為代價的。曾經,21世紀前十年,甚至前十五年,都可以稱之為美劇發展的黃金時代,從《黑道家族》到《絕命毒師》,每一部劇集作品都是高度原創的,且之於電視史,有著顛覆的意味。而現今,在這個IP當道的年代,這類具有強大的原創生命力的作品則越來越難以獲取平臺的青睞。
然而並不是平臺不再做原創劇集了,而是對原創抱著一種很分裂的心態:要不就是小成本投入,如果大成本投入,則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強大的經典文本做支撐。
而這,也就自然引入到關鍵詞二,流媒體要做什麼樣的原創?
關鍵詞二:平臺「臺柱劇」這個概念流行開來,其實還要從《權力的遊戲》算起,而今每個流媒體平臺都在打造屬於自己的臺柱劇。
今年CBS all access和Paramount 電視網將合併為Paramount +這一全新流媒體,這是CBS集團為了應對愈發強勢的流媒體對手,所做出的快速反應,希望能達到1+1>2的整合效果。而之前Paramount有線電視網收視最火爆的劇集便是現代西部犯罪題材劇《黃石》,這樣的基於現實背景下的臺柱劇,如今越來越少。
絕大多數流媒體的臺柱劇,其實都不是創作人的原創故事,而是改編自經典IP,如AppleTV+今年將要上線的《基地》,系改編自阿西莫夫的長篇科幻小說系列。而Amazon以10億美金打造的最貴美劇《魔戒》並不是要拍三部曲中的內容,而是藉助託爾金原著中的「中土世界」背景,講述魔戒的起源故事(本質上還是原創故事,只是蹭了一個魔戒的世界觀),與此同時,美國奇幻文學另一巨著《時光之輪》也花落Amazon,今年可謂是Amazon的爆發之年。
HBO根據喬治·馬丁的虛擬歷史著作(注意,形式題材是虛擬歷史並非小說)《血與火》改編的《龍之家族》成了近期唯一活下來的「權遊衍生劇」。不過,並不排除HBO會在今年內繼續放行與權遊有關的大製作項目。
而Netflix的《獵魔人》剛剛開發了一季,考慮到原著小說和遊戲在歐美市場的熱度,《獵魔人》在短期內會是Netflix重金打造的奇幻項目。
關鍵詞三:從目前來看,對小語種劇集的製作,還僅僅是Netflix、Amazon和HBO max這樣的大體量平臺在競爭。製作植根於本土市場的原創內容,是流媒體是否能徹底本土化的重要一戰。事實上,在小語種劇集的競爭上,也越發呈現出對熱門IP的爭奪之勢。
隨著HBO 劇版《我的天才女友》的走紅,Netflix很快將原著作者的另一本小說收入囊中,準備推出該小說的劇集版。《水滸傳》《百年孤獨》等中外名著IP也有望在今年上線。
而除了《我的天才女友》,在國內暢銷的北歐系瑞典小說《熊鎮》也將在今年播出劇版,上線HBO max。
除了開發基於熱門原作IP改編的劇集外,流媒體的海外之戰更看重的一點是稀缺性。流媒體要做的正是本土市場甚少涉獵的題材。例如,Netflix在日韓市場這兩年取得了長足進展,在今年也會推出由全智賢領銜的《王國》番外篇劇集,《全裸導演》第二季等。
這些劇集從尺度、投資規模上看,其實都是日韓本土鮮少涉獵的題材。
2021的流媒體之戰,註定是決定生死的一年。流媒體內容製作策略下的產品,將被一一交給觀眾驗證。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籤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