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流媒體2021關鍵詞:重啟、大製作與海外市場爭奪戰

2021-01-18 donews

如果將時間劃撥回一年前,設想彼時的疫情早早得到遏制,北美各大流媒體以此為起點,在經歷一年後,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首先,可能華納並不會有如今這樣的機會,公開宣布將《神奇女俠1984》《黑客帝國4》《沙丘》等一系列好萊塢大製作直接取消影院窗口期,第一時間上線流媒體,HBO max為了拉新,在內容製作層面,將不得不將重點和重心放在原創劇集的製作上;

而Disney+說不定也不會在年末的投資者大會上,一口氣將星戰和漫威故事,從大銀幕大規模轉移到流媒體,大量開發衍生劇,以及衍生劇的衍生劇;

至於Netflix和Amazon這樣如今已算老牌的流媒體,有無疫情的影響反而沒那麼大,綜合看來,疫情的確影響了上線劇集或電影作品的速度,但如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平臺,因為有大量的原創影視作品內容存量,整整一年仍然能不斷有新作品上線,只是進度著實拖慢了而已。

最後要說那個已經宣布關停的中視頻流媒體應用Quibi,也許死得可能不會那麼快——畢竟,Quibi的定位就是基於通勤路上的碎片化應用場景。

設想這個對比的場景,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不應遺忘偶然性的作用。偶然性的確推動了2020年的流媒體向著不可預測的方向發展下來。

但若疫情緩和下來,流媒體的2021內容製作趨勢,依然是顯而易見的,我將其劃分為三大趨勢。

關鍵詞一:
經典IP重啟的井噴化一年

IP重啟,在內容製作層面並不是新鮮事。在以往幾年,劇集類項目中的IP重啟,大部分集中在依靠收視率和廣告生存的公共臺,如《越獄》《24小時》等強情節美劇都是公共臺作品,在宣布完結後的數年後,都經歷過重啟的命運,重啟成功,多續幾季,重啟不成功,則大多經歷一季後再度完結的命運,等待著若干年後可能再被二度重啟的命運。相對而言,那時的有線臺對待重啟則比較慎重。

而如今流媒體當道的時候,經典IP重啟,則已然進入到一個井噴化時期。

重啟的發起者從公共臺轉移到了有線臺和流媒體,選擇經典IP重啟的作品的標準,主要有兩個維度。

第一,項目在播出時曾經產生過巨大的輿論效應和收視率,例如HBO max打算重啟《欲望都市》,將《老友記》的主創湊到一起製作重聚節目——這些作品都是二十年前左右在電視時代的爆款之作,且都是情節性較弱的喜劇類作品,在登錄流媒體之後,從播放量上看也毫不遜色於那些新近製作的節目,是典型的回憶殺類作品。

第二,在滿足第一個條件的基礎下,一些劇情類劇集在當年播出到尾聲時,觀眾對故事走向並不滿意,或者製作方匆匆收尾,以不完全結局收官。這時的復活精準地把握住了老粉的心態,曾在HBO播出七季的《真愛如血》,showtime的《嗜血法醫》近來都宣布項目重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

重啟一個項目,往往是打懷舊七號,這當然能令一些曾經的劇粉重新回歸,但經典IP重啟的這種井噴化之勢,長遠來看對內容製作並不好。規避試錯的風險,正是以扼殺作品的原創性為代價的。曾經,21世紀前十年,甚至前十五年,都可以稱之為美劇發展的黃金時代,從《黑道家族》到《絕命毒師》,每一部劇集作品都是高度原創的,且之於電視史,有著顛覆的意味。而現今,在這個IP當道的年代,這類具有強大的原創生命力的作品則越來越難以獲取平臺的青睞。

然而並不是平臺不再做原創劇集了,而是對原創抱著一種很分裂的心態:要不就是小成本投入,如果大成本投入,則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強大的經典文本做支撐。

而這,也就自然引入到關鍵詞二,流媒體要做什麼樣的原創?

關鍵詞二:
每個流媒體平臺都有了自己的臺柱劇

平臺「臺柱劇」這個概念流行開來,其實還要從《權力的遊戲》算起,而今每個流媒體平臺都在打造屬於自己的臺柱劇。

今年CBS all access和Paramount 電視網將合併為Paramount +這一全新流媒體,這是CBS集團為了應對愈發強勢的流媒體對手,所做出的快速反應,希望能達到1+1>2的整合效果。而之前Paramount有線電視網收視最火爆的劇集便是現代西部犯罪題材劇《黃石》,這樣的基於現實背景下的臺柱劇,如今越來越少。

絕大多數流媒體的臺柱劇,其實都不是創作人的原創故事,而是改編自經典IP,如AppleTV+今年將要上線的《基地》,系改編自阿西莫夫的長篇科幻小說系列。而Amazon以10億美金打造的最貴美劇《魔戒》並不是要拍三部曲中的內容,而是藉助託爾金原著中的「中土世界」背景,講述魔戒的起源故事(本質上還是原創故事,只是蹭了一個魔戒的世界觀),與此同時,美國奇幻文學另一巨著《時光之輪》也花落Amazon,今年可謂是Amazon的爆發之年。

HBO根據喬治·馬丁的虛擬歷史著作(注意,形式題材是虛擬歷史並非小說)《血與火》改編的《龍之家族》成了近期唯一活下來的「權遊衍生劇」。不過,並不排除HBO會在今年內繼續放行與權遊有關的大製作項目。

而Netflix的《獵魔人》剛剛開發了一季,考慮到原著小說和遊戲在歐美市場的熱度,《獵魔人》在短期內會是Netflix重金打造的奇幻項目。

關鍵詞三:
德劇、法劇、意劇、西劇……小語種劇集大爆發

從目前來看,對小語種劇集的製作,還僅僅是Netflix、Amazon和HBO max這樣的大體量平臺在競爭。製作植根於本土市場的原創內容,是流媒體是否能徹底本土化的重要一戰。事實上,在小語種劇集的競爭上,也越發呈現出對熱門IP的爭奪之勢。

隨著HBO 劇版《我的天才女友》的走紅,Netflix很快將原著作者的另一本小說收入囊中,準備推出該小說的劇集版。《水滸傳》《百年孤獨》等中外名著IP也有望在今年上線。

而除了《我的天才女友》,在國內暢銷的北歐系瑞典小說《熊鎮》也將在今年播出劇版,上線HBO max。

除了開發基於熱門原作IP改編的劇集外,流媒體的海外之戰更看重的一點是稀缺性。流媒體要做的正是本土市場甚少涉獵的題材。例如,Netflix在日韓市場這兩年取得了長足進展,在今年也會推出由全智賢領銜的《王國》番外篇劇集,《全裸導演》第二季等。

這些劇集從尺度、投資規模上看,其實都是日韓本土鮮少涉獵的題材。

2021的流媒體之戰,註定是決定生死的一年。流媒體內容製作策略下的產品,將被一一交給觀眾驗證。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籤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中國流媒體平臺在海外受到青睞
    融入當地元素,本土化製作受推崇   隨著數位技術發展,中國文化產品正依託流媒體平臺加速走出國門。不久前,中國綜藝節目《創造營2020》在泰國引發收視熱潮。節目播出期間頻頻登上泰國社交媒體熱搜榜,衍生出200多個相關熱搜話題。這只是中國流媒體平臺原創內容在海外受歡迎的一個縮影。
  • 《007》新作爭奪戰,北美影院終究鬥不過流媒體?
    《007:無暇赴死》到底是接受流媒體巨頭們的橄欖枝,穩妥回收資金,還是為007系列IP長線考慮,繼續作為歐美院線的精神寄託?6億美元的天價爭議背後,近半年間30部院線電影登上流媒體平臺,到底取得了怎樣成績,是否值得讓流媒體巨頭們如此一擲千金?《007:無暇赴死》「轉網」傳聞背後,引發一次對北美電影市場現狀的深度思考。
  • 美國原創劇市場群雄逐鹿,誰是流媒體之王
    不論是等待換機的忠實果粉,還是在安卓和蘋果之間猶豫的等等黨,甚至是安卓的鐵粉,都極有可能因為這項福利大大提高對蘋果系硬體的好感,從而提升蘋果的硬體市場表現。其三,蘋果強大的現金流使它有底氣在群雄割據的流媒體行業殺出一條血路。就像黃崢用百億補貼生生從馬雲和劉強東兩位大佬手裡撕扯出自己的市場一樣,蘋果的底氣就是錢。
  • 中國流媒體平臺海外受到青睞 助力文化出海創造共贏機遇
    優質的內容、便捷流暢的技術操作、注重與當地網友互動等優勢,讓中國流媒體平臺在海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融入當地元素,本土化製作受推崇隨著數位技術發展,中國文化產品正依託流媒體平臺加速走出國門。不久前,中國綜藝節目《創造營2020》在泰國引發收視熱潮。節目播出期間頻頻登上泰國社交媒體熱搜榜,衍生出200多個相關熱搜話題。這只是中國流媒體平臺原創內容在海外受歡迎的一個縮影。
  • 海外網深一度:北美院線難重啟,好萊塢「瞄準」中國市場
    CNN評論稱,《信條》首次在中國亮相,其勢頭便超越了美國。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美5000家影院中有四分之三仍處於關門狀態,即使在已經重新開放的地區,由於沒有新片,重啟影院也變得毫無利潤可言。此前,該片片方華納兄弟宣布:隨著美國新冠疫情加劇,已經撤出8月檔的《信條》將會在海外率先公映。《信條》在中國票房持續飄紅,讓不少業內人士十分驚奇。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美國防部宣布1億美元「製造業重返美國」計劃
    財聯社6月23日訊,隔夜,海外市場聚焦美國經濟、公司動態以及新冠疫情。美國經濟方面,美股波動性嚇壞散戶,美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膨脹至近5萬億美元;美國防部宣布1億美元計劃,以期製造業重返美國;美聯儲羅森格倫: 下半年美國經濟將出現「困難」。
  • 華納兄弟明年流媒體平臺同步首映新片,美國院線股價暴跌
    華納兄弟明年流媒體平臺同步首映新片,美國院線股價暴跌 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 綜合報導 2020-12-04 14:44
  • 觸寶大數據泛娛樂應用洞察 流媒體付費習慣培養進行時,自製內容成...
    如何利用自製內容延續用戶的粘性與價值,沉浸時長的長度是否讓用戶養成付費習慣,各流媒體在海外市場目前仍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有著不同的機遇。本次觸寶(NYSE:CTK)大數據研究院將根據各市場的活躍予以解讀。
  • Netflix在美國市場增長急速放緩 瞄準國際市場搶佔先機
    多位分析師預計,Netflix在美國的增長將急速放緩,並尋求走向海外,希望通過在更大市場迅速獲得訂戶來擊敗包括Disney Plus在內的競爭對手。流媒體巨頭Netflix訂戶在美國市場增長趨勢2月21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流媒體巨頭Netflix目前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視頻服務,但其未來幾年在美國市場可能不會變得更受歡迎。
  • 韓劇轉型迎合中國市場:成片製作 接軌海外市場
    原標題:韓劇轉型迎合中國市場:成片製作 接軌海外市場   韓國影視劇,作為韓流文化的象徵之一,在國內外市場積聚高人氣。韓劇節奏快,編劇與拍攝幾近同步的製作方式,已成為業界的標識之一。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邊拍邊播」的韓劇正在謀求轉型,這既有製作更高質量劇集的要求,更有迎合中國市場需求的考慮。
  • 大咖面對面:全球市場2021年展望
    過去這幾年,兩個市場都可以來看,債券市場我剛剛提到,今年的淨增規模,海外投資人的淨增規模達到去年2倍,7000億以上。今年機構投資人的股票市場的投資規模淨增達到5000億以上,加上個人投資人和統計數據,今年一共達到6500億以上。這是全球市場上,除了美國市場以外最大的淨流入。但是即便在這麼大的淨流入,外資海外投資人佔中國無論股票還是債券的持有比在多少呢,應該在3點多,不到5%。
  • 2021年了,海外市場能做直播帶貨嗎?
    而在海外市場,看到國內直播帶貨的火熱,資本和巨頭們看似也按捺不住了。一方面,這一年可以在海外市場看到明顯的媒體電商化、電商媒體化趨勢。比如 12 月 19 日,TikTok 與沃爾瑪合作,進行了其在海外的第一場直播帶貨。雖然沒有透露這次帶貨的銷售成績,但是觀看量還是不錯的,一小時的直播時間內,直播間人數最多時接近 2 萬。
  • 權力逆轉,好萊塢巨頭開始為流媒體打工|告別2020④
    《神奇女俠1984》在美國本土採用了流媒體與院線同步發行的手法華納傳媒與NBC環球也分別在今年上線了各自的流媒體,即HBO Max與Peacock,後者因為有附帶廣告的免費選項,因此並不執意於追求訂閱用戶數量。
  • 北美院線重啟難,好萊塢「瞄準」中國市場,今年或將成「中國年」
    近來疫情趨緩,全球電影行業正釋放復甦信號,多國院線陸續開業,電影製作項目也都提上重啟日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國電影市場已率先開始恢復往日生機。中國電影市場的穩定快速恢復也得到全球電影行業的關注。北美院線重啟艱難自7月20日起中國影院重新開放以來,其票房成績開始強勢走高。這就證明,只要有充足的時間和足夠的安全指導,觀眾們就會成群結隊地回到影院。
  • 誰是海外第二大音樂流媒體平臺?YouTube還是Apple Music?
    美股 誰是海外第二大音樂流媒體平臺?YouTube還是Apple Music?以下推導過程,將涉及初中數學,海外頭部音樂流媒體平臺的財務數據、競爭現狀以及部分行業潛規則。三年前,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的老闆說:「目前一首歌曲的創作者,在 YouTube 上作品每播放 1000 次,大概可以賺得廣告費 1 美元;而蘋果和 Spotify 等付費服務,每 1000 次播放會向創作者支付 7 美元。」
  • 【深度】2021年了,海外市場能做直播帶貨嗎?
    而在海外市場,看到國內直播帶貨的火熱,資本和巨頭們看似也按捺不住了。一方面,這一年可以在海外市場看到明顯的媒體電商化、電商媒體化趨勢。比如 12 月 19 日,TikTok 與沃爾瑪合作,進行了其在海外的第一場直播帶貨。雖然沒有透露這次帶貨的銷售成績,但是觀看量還是不錯的,一小時的直播時間內,直播間人數最多時接近 2 萬。
  • 【環球市場】美國國會將重啟拜登當選認證程序 比特幣飆漲突破3.6...
    此外,瘋狂的比特幣周三繼續大漲逾8%,一舉突破3.6萬美元關口,後續投資者仍需警惕持續大漲之後的回調風險。 市場消息 【美國騷亂已基本平息 國會將重啟拜登當選認證程序】 美國大選迎來尾聲之際,川普支持者再度做出一系列瘋狂的舉動。
  • 美國電視的2017:流媒體平臺巨額投入加速入侵,觀眾已死用戶至上
    文 | 東西流媒體研究組來源 | 東西文娛美國文娛垂直媒體Variety此前發布了過去一年的電視行業發展總結報告,涵蓋流媒體、內容製作、體育和傳媒業的併購。分析公司Ampere Analysis預計,到2021年,內容支出中的一半都將用於創作原創內容。另據估計,2017年Netflix在歐洲市場的投入已達20億美元。 亞馬遜2017年在視頻內容領域投入了45億美元,相比2016年翻了一番,在原創內容上的投入更是翻了三倍。
  • 華納2021年大片同步影院上線流媒體,歐美院線遭受重創
    北京時間12月4日凌晨,全球最大的影視娛樂製作公司華納兄弟宣布了一項震驚好萊塢的操作,2021年上映的17部院線影片,在上映當天將同步流媒體HBOMax同步上線,這也意味著,華納單方面撕毀了與院線方籤訂的窗口期合約,這個消息對於受疫情影響的歐美院線可謂是雪上加霜,不過,華納方面也強調,這種發行方式只針對2021年。
  • 美國流媒體之戰的號角已吹響,快來康康有哪些必看的好作品?
    隨著環球集團流媒體平臺Peacock(孔雀)及華納流媒體平臺HBO Max上線日期的臨近,以Netflix、Disney+、AppleTV+、HBO Max、Prime Video、Peacock六大平臺為核心的美國流媒體之戰於今年徹底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