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當下的可能 | 徐金寶:讓千萬家庭共享「三福」

2021-02-08 素絢空間

徐金寶笑起來憨憨的,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瞬間就能讓人感受到他的陽光和真誠。他為人豪爽大方,講義氣,守信用,在陶瓷業內常常被人稱道。

「傳統為魂、自然為衣、現代為骨」的理念促使他迅速成長並智慧轉型,走在了德化陶瓷行業的前沿,也讓千萬家庭能夠共享到德化白瓷帶來的健康好生活。  2007年,徐金寶就註冊了德化寶龍瓷藝研究所、三福陶瓷禮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高檔禮品瓷的設計創作。他大膽創意,採用傳統技法與現代表現方式相結合,在人物、動物、花卉等主題領域不斷創新嘗試,設計研發出的作品廣受喜愛,還獲得諸多大獎。

但徐金寶始終保持清醒,他知道從事陶瓷行業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滿足現狀。於是他先後參加景德鎮陶瓷學院陶瓷雕塑專業大專班、德化陶瓷學院工藝美術專題進修班、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創新高級研修班的學習,促使自己不斷開闊眼界,提升專業水平。

學習讓徐金寶的從藝思想趨於成熟。「隨著飲茶之風日盛,茶器越來越重要,好茶必須要有好器相配。」經過審慎的思索和選擇,徐金寶決定深耕白瓷茶器。

徐金寶為自己的白瓷茶器品牌定為「尚品三福」。不僅是因為他的故鄉在一個叫「三福」的小村莊,更是出於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三福」為健康之福、悅心之福、和諧之福。

尚品,即上品,通過它品讀歷史、品味文化、品享藝術,從而能夠更好的享受當下的生活。材質上,使用純天然原礦稀有高嶺土,可軟化水質,絕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在茶器容量、出水速度、水量大小、握把舒適、視覺美觀上,他是「錙銖必較」的,沒有試驗到最佳狀態決不罷休,為的就是追求每件茶器的實用性和藝術性,不但要可用,還要可賞可把玩,令人賞之悅目,用之舒心,只有這樣,才不辜負每一泡中國好茶,讓人們體味到幸福與和諧。

 這幾年,始終專注德化白瓷文化的探索挖掘,徐金寶打造了白瓷和手繪兩大系列產品。他對德化白瓷懷著一種虔誠,努力傳承傳統的製作工藝,還原德化白瓷本質,注重每一道工序,手工打磨多次,才入窯1350℃持續煅燒20個小時。所以,每一件白瓷茶器都潔白溫潤、質感滑膩、如脂似玉。而所有彩繪產品都是在白瓷上再次加工,由精湛的工匠師手工繪製而成,畫面色澤幽雅、細膩質樸、清新脫俗,絕無重複。 

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廈門舉行,徐金寶抓住機遇,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套「閩南風情」茶器和一件「海豚之戀」飲水杯,一舉入選為會晤用瓷,深受國內外嘉賓喜愛,大放異彩。同年,第二屆中法文化論壇在法國裡昂舉辦,他的白瓷雕塑作品《金雞報喜》作為國禮饋贈法國總統及裡昂市長。作品形象是高盧雄雞,這是法國的象徵,2017年是中國傳統雞年,雄雞代表著吉祥,藉由這份禮物向法國人民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打開一個窗口,徐金寶開始用世界的眼光重新審視德化白瓷,並努力「走出去」,參加各種對外交流活動,讓德化白瓷之花在「一帶一路」上閃耀,在國際的大舞臺上徐徐綻放。2018年,他設計製作的一套「翡翠綠咖啡具」入選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用瓷,一套「快客茶具」入選在俄羅斯舉辦的第21屆世界盃足球賽用瓷。2019年8月,福建文化精品展暨福建文化日活動在巴西聖保羅開幕,徐金寶受邀請,攜帶著中國白瓷代表——德化陶瓷前往展示交流,現場嘉賓紛紛體驗用中國白瓷茶具品嘗中國茶。談起這些,徐金寶表示,「德化陶瓷作為中國文化名片遞給世界,這是我們的榮光。我們要努力為德化打造成海絲路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世界瓷都貢獻一份力量。」

        

 優秀的工匠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創新,他們的思維具有前瞻性,適應時代的要求不斷改進並推陳出新,故而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徐金寶便是走在時代前沿的代表之一。他迅速抓住新的轉型升級機遇,將傳統制瓷手工藝與現代文化產業融合起來,開發研製高新陶瓷過濾器。為了開發這項技術,徐金寶投入了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這種過濾技術可解決很多問題,不僅能過濾空氣,還能過濾水。該項目在世界上只有德國、日本,英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在生產,國內還很少,希望能促使德化陶瓷產業加強制造業綠色技術研發,推進工業產品生態設計,著力探索綠色產業鏈創新模式。

    

    目前,該項目已經在國內申請了發明專利並順利投產。而永不止步的徐金寶則把目光投向了白瓷電熱燒水壺的研發上。

鑑於當前市場上的燒水壺大多是不鏽鋼或塑膠水壺,一則容易產生有毒物質,二則過於大眾化,不美觀。他再一次選擇了差異化發展,在滿是白瓷茶具的市場中,他看向白瓷電熱燒水壺。

然而,研發白瓷電熱燒水壺,技術難度遠遠大於白瓷茶具。首先材料要健康,各項檢測都必須綠色環保;第二要耐高溫,不但能燒水,而且幹燒要達到500℃不爆不裂,具有安全保障。

白瓷電熱燒水壺研發成功是在2020年春天,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出門也不聚會,徐金寶就每天鑽進廠裡,專心致志地研究、試驗、改進。既要攻克技術難題,還要解決外觀設計問題。

網上有句話說,宅家的這段時間,正是你和別人拉開距離的時候。這句話放在徐金寶身上正合適。這款陶瓷電熱燒水壺,彰顯了「中國白」品質,如脂似玉,溫潤潔淨,設計簡約,經典大方,匠心非凡。一經推出,市場上供不應求。

做事努力持之以恆,不重複別人的路,一直堅持研發自己的新產品,讓千萬家庭生活更美好,這就是徐金寶的夢想。

▼徐金寶部分產品






 ▼專輯文章連結

德化當下的可能 | 林似欽:根植傳統的潮流表達

德化當下的可能 | 王代丁  張娜娜: 雕繪互文共精彩

相關焦點

  • 德化當下的可能 | 林明輝:萬變不離宗,唯有白瓷最動人
    2008年,林明輝回到了德化,準備自己創業,「那幾年剛好紅瓷非常興盛,我當然也是瞄準了這一市場。」林明輝將研究所名字註冊為「爵舜」。這名字蘊含了林明輝的陶瓷抱負與夢想。但林明輝畢竟是一個手藝人,他並不願意一輩子深耕色釉瓷,他始終覺得「萬變不離其宗,唯有白瓷最動人」,千萬不能荒廢自己的手藝。所以,林明輝一直不忘初心,不忘錘鍊自己的白瓷雕塑技藝,堅持不斷地創作,提升水平。
  • 喵生不易,三福感染皰疹病毒了!
    喵三福:今天是我和兩腳獸一起生活的第153天。兩腳獸:斷更的《三福的喵生》今天又重啟了。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情,還是簡單說一說吧!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昨天三福感染皰疹病毒,又去看醫生。事情是這樣嬸兒的:昨天早上三福吃了一些東西,愉快地玩耍之後就去睡覺了,可是到了下午,突然發覺他有一些不對頭,而且眼睛出現了膿狀的分泌物。用體溫計測量了一下,發現這傢伙已經是39.6度的高溫了。當下兩腳獸決定立刻帶他去醫院。經歷了測體溫、抽血、皰疹病毒核酸檢測,還有拍片(因為前一天這傢伙吞了一小塊棉花之後嘔吐了)。最後確診這傢伙是感染了皰疹病毒。
  • 釋延年法師與陳行一大師為德化當下的瓷繪藝術提供更多可能性
    作品多次在全國及省、市級的專業評比中獲獎,多件作品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臺灣博物館、韓國江原大學、敦煌博物館、德化陶瓷博物館等永久收藏。此次,兩位大師的跨文化、跨領域瓷繪創作交流,不僅為德化陶瓷繪畫技法擦出更多的火花,同時也使得以陳行一大師為代表的德化本土瓷繪文化和延年法師的禪畫文化在溝通中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從而迸發出更多新穎的創作思路,為德化當下的瓷繪藝術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36氪首發|漫改劇《謀愛上癮》「分帳破千萬」,內容孵化公司「三福...
    36氪獲悉,近期以漫畫為核心的原創 IP 孵化公司「三福互娛」,完成了來自國中創投的 3000 萬元 A+ 輪融資。此前36氪曾報導過,三福互娛以漫畫 IP 內容為核心,業務線覆蓋網絡小說、大世界觀孵化、影視製作發行、遊戲及衍生周邊、動漫培訓等,公司旗下擁有女頻文學網站「四喜文學」,大世界觀孵化公司「為爐文學」,影視製作公司「為舟映畫」,海外發行公司「韓國好通」,基本覆蓋內容 IP 孵化的上下遊,同時擁有獨立的海外發行團隊。變現方式主要包括漫畫、影視的版權及分帳收益等。
  • 三福尾牙盛宴|攜手同行,共贏2020
    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下,2020年1月8日,三福集團尾牙盛會悄然拉開帷幕!這是一場屬於三福人的家宴,歡聚一堂,暢想未來,共敘情誼,為嶄新的一年奏響序曲!■ 三福董事長黃福華代表三兄弟致辭晚宴伊始,大哥黃福華代表三位創始人致辭,表達了對所有信賴、支持三福的客戶朋友們深深的感恩,並對過去一年中辛勤努力的三福人以及家屬們表達了誠摯的感謝與美好的祝願
  • 德化媽祖 宋代福崇宮
    去年國慶節,俞建忠常務副會長參加「媽祖世界·瓷路天下」首屆「媽祖杯」德化陶瓷現場創作大賽以來,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專家就一直在尋找德化媽祖廟。時隔八個月,泉州媽祖大德許賽特,前天從德化回來報喜,發現了八百多年前的娘媽宮。宋代的!
  • 世界瓷都泉州德化
    還有,德化陶瓷、惠安石雕、江加走木偶頭、李堯寶刻紙、泉州花燈、永春紙織畫、安溪竹藤編、水密隔艙福船製作、惠女服飾等工藝美術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二、泉州德化瓷雕名家德化瓷燒制技藝是福建德化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德化瓷雕最具代表性的是白瓷佛像。
  • 探訪廈門民間藝術館:瓷都德化的傳承與創新
    德化陶瓷五牛圖可能大家對五牛圖非常不了解,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目前流傳至今的一幅名畫,他這幅名畫的原畫,現在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它的作者就是唐朝中期,唐玄宗時期的當朝宰相韓滉陶瓷五牛圖現在來到大堂的右邊,在這個牆壁上掛了一幅畫,這一幅就是明代何朝宗的陶瓷作品真跡,叫做渡海觀音,它是我們目前整個中國德化白瓷的一個經典,據說這一幅現在市場價值可以達到千萬
  • 鄭州市德化街、德化新街的組合很有意思,堪比王府井、南京路
    本文探討的問題就是:鄭州市德化新街特色鮮明,為何名氣不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鄭州市德化街、德化新街的組合很有意思,堪比王府井、南京路,而且也顯得比較有特色。從一個商業街作為一個大都市的標誌方面,德化街、德化新街卻在知名度上面也不佔優勢,至少不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尚未進入最強的商業街的範圍。鄭州市德化新街在地圖上面的位置如下所示。
  • 《謀愛上癮》創8天分帳破千萬「奇蹟」 三福互娛布局成型
    作為其中優秀的代表,由三福互娛推出的《謀愛上癮》火爆非常,橫跨夏、秋兩季。它上線以來一直在愛奇藝平臺「霸屏」,也從用戶端獲得了高度認可,僅播放一周的分帳收入就突破了一千萬人民幣,創造一個近乎「奇蹟」。三福互娛就是通過和愛奇藝平臺一樣的果敢才佔得了先機。三福互娛成立5年,以漫畫業務起家,是國內第一批付費漫畫內容的CP元老。隨著公司的發展,三福互娛也逐漸涉足小說、動態漫畫、有聲、遊戲、教育、影視等多個垂直領域,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第二種:德化白瓷這種瓷器的聲名鵲起和一個大師淵源頗深,要知道德化位於福建省中部,遠離當時瓷器的中心景德鎮,但也有其歷史造就的必然,德化古時隸屬於泉州,一提到這兩個字,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一些事,沒錯,這裡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啊,原來德化白瓷本是一種產量頗豐的外銷瓷。
  • 德化瓷,絲海逐浪再遠航
    從2005年開始,黎巴嫩友人比利可每年都會來德化,與順美公司總經理鄭鵬飛探討市場需求和生產合作。他認為,在當前中國實施「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廣闊。  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德化陶瓷企業緊緊圍繞力爭到2022年陶瓷年產值突破500億元人民幣的發展目標,將先進理念「請進來」,帶著產品和文化「走出去」。
  • 三福為什麼能成為往生淨土的淨業正因?
    講的就是三福業。這三福業所攝的一切萬行,就包含在世出世善當中。因為三福業是世福、戒福和行福,一切萬行,不過都是大乘行、小乘行,還有世間善行,所謂「三福業所攝萬行」。「初福」就是世間善根,它是世善;後面戒福和行福就是出世善根,不過一個是小乘的出世善根,一個是大乘出世善根。
  • 德化大潤發:要開了!
    招聘工作啟動,德化大潤發超市開業籌備進入新階段。 9月23日,德化縣人力資源網發布了泉州德化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招聘啟事。 上述消息顯示,已籤約引進八年的德化大潤發超市的距正式開業再進一步,大潤發由此成為德化目前 備受關注的零售巨頭大潤發雖在金龍中心城內的一層處豎起了施工圍擋,卻遲遲未見進一步動作,一位工作人員答覆稱,「大潤發確定入駐金龍中心城,相關設備已進場,並著手開始進行裝修工作。」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
    東南網記者 潘賢利 攝東南網12月15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李宏圖)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既有傳統寫實,又兼顧寫意抽象,銜接傳統與未來,理念新穎、題材廣泛,手法獨特、意蘊悠長,集中展示了當代陶瓷藝術家精湛高超的藝術造詣,為世人提供了一場感受瓷都魅力、共享陶瓷藝術的饕餮盛宴。
  • 「德化政協委員風採」林建勝:傳承陶瓷技藝 助力產業發展
    作為一名德化陶瓷手藝人,林建勝從傳統出發,堅守專注專業的工匠精神,同時他認真分析陶瓷創作的局限和瓶頸,內心認定不能固守著照搬原有的藝術造型的習慣,只有不斷學習創新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縣政協委員 林建勝:這近幾年,我去了幾次西藏還有甘肅、青海學習,學習一些藏傳佛造像,我在想德化何派的作品都做得很好,但是我想說能不能再重新走出一條路子,把德化白瓷的技藝也能在藏傳佛教做一個宣傳,也能走出一條新的路子,這也是我想著說(德化陶瓷)已經有這麼好的這種條件,我們能不能在這行業多做點事,這是我的初衷。
  • 全國收藏者雲集德化古玩交流會 盤點不得不知的德化陶瓷收藏知識
    近日,一場古玩交流會在德化順美古玩城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玩收藏者早就拾掇好寶貝趕至德化,在晨曦初起之際便張羅好各自的寶藏,等待慧眼識珠的伯樂
  • Steam推出家庭共享計劃
    Steam用戶現可報名參加Valve最新推出的"家庭共享"計劃,試用名額暫限1000名。在大家忙著提交申請的同時,請容許我指出所謂"家庭共享"與玩家理想中的遊戲共享存在多大的差距:1、必須事先指定參加家庭共享的硬體設備,家庭成員可使用各自的帳號啟動所分享的遊戲,各成員擁有自己的遊戲進度和成就——這是整個計劃中最大的亮點。
  • 尋找「中國白」,德化白瓷
    而素以如脂似玉,溫雅脫俗的「白」而驚豔千年的德化白瓷,可謂瓷中的一抹「白月光」,其「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浪漫的法國人為之傾心,並取名為「BLANC DE CHINE」,寓意「中國白」。
  • 白色作為一種時尚,德化瓷的古與今
    他筆下的「中國白」正是來自福建地區的德化白瓷。在漫長的歷史中,德化一直是中國的瓷器重鎮,以其白潤如玉的胎釉及其精巧的瓷塑技藝見長。而法國陶瓷學者薩爾特在他1881年出版的《中國瓷器》一書中則指出,「最美的佛教瓷塑出自德化(福建省)」,並進一步闡述說「中國白……是康熙年間在德化生產的瓷器」。可見,「中國白」一詞最初並非專門用來指涉來自德化的白瓷,它的含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那麼,德化白瓷的特殊之處何在,能讓它在眾多窯口的產品中跳脫出來,最終奪得「中國白」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