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2日9日晚,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精美旅遊詩歌大賽頒獎典禮在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舉行。本次全民詩歌創作大賽由《詩刊》編輯部、中共張家界市委、張家界市人民政府指導,湖南省詩歌學會、中共張家界市委宣傳部、張家界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張家界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湖南紅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張家界市廣播電視臺、張家界市國際旅遊詩歌協會、張家界市詩歌學會承辦,共設置獎金18萬元。賽事徵稿自9月23日開始,至11月2日結束,共收到參賽作品26789件。本屆參賽作者分別來自湖南、西藏、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山東、山西、安徽、北京等省,也有日本、韓國等國際詩人投稿參賽,以張家界旅遊景區為創作題材的作品佔比達到85%,主要集中在武陵源、天門山、寶峰湖、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茅巖河等景區,其中也不乏寫全國各省市景區題材的作品,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各景區,比賽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20名,優秀獎200名。本版特推出一、二、三等獎獲獎作品,以饗讀者。
一等獎:《張家界之戀》,作者畢俊厚。
二等獎:《張家界,山水與夢想》,作者張沐興;《天門山》,作者劉海豹;《心湖》,作者包子;《苦竹寨》,作者向延波;《月牙泉》,作者艾川。
三等獎:《金鞭溪的蟬聲》,作者北塔;《為了愛你這塵世絕美的隱牆》,作者楊清茨;《張家界》,作者冷然;《茅巖河記》,作者王馨梓;《玻璃橋》,作者李盛;《天子山》,作者王曉露;《天門山》,作者小北;《黃石寨》,作者關暉;《黃龍洞,每一根石筍都是告密者》,作者周明;《黃石寨》,作者李葵;《科爾沁的藍,是一種什麼樣的藍……》,作者吳傳玖;《呼倫貝爾大草原》,作者孫松銘;《夕照寺》,作者李玫瑰;《苦竹寨》,作者甄鈺源;《天子山》,作者白公智;《天門洞》,作者姚紅巖;《天下淨地》,作者劉合軍;《張家界簡史》,作者李文山;《張家界,一枚懸垂的印章點題了神跡和臻美》,作者陸承;《寶峰湖》,作者李志高。
一等獎作品
畢俊厚
來到張家界,
能讓我想起的詞語太多了
但,每一個都不確切
我挖空心思,
仿佛被時光掏空了的天門洞
在驚心動魄的山水畫卷面前,
我赤紅著臉羞於表白
我實在沒有半點不偏愛她的理由。
這人間的蜃景
讓我變得結結巴巴,理屈詞窮
張家界,山水與夢想
二等獎作品
張沐興
諸神在趕工
用雲霞刷新張家界的穹頂
石頭也紛紛上路
武陵源、袁家寨、黃石寨……
正在修砌天堂
只有祖先閒,把勞碌的肉身還給了青山
從此不要問及我的夢想
你看,清澈的小溪
將塵世系在了一滴水出發的地方。
天門山
劉海豹
在天門山。每一寸山水
都被神撫摸過
山和水,各有各的慈悲
天門洞,是神洞開的天路
每天用陽光
將人間撫摸一遍
張家界,就有了一處奇山異水
山,是中國骨頭
水,是人間真情
心湖
包子
孤獨的水域坐享整個天空
沒有夜晚能使我酣睡
沒有黎明能讓我醒來
心形的水域是自然的琥珀
億萬年的光陰我獨賞自己
雨水沒有讓我變成花朵
等待沒有讓我變成公主
唯有你的發現方使我煥發愛的靈光
苦竹寨
向延波
最後的排古佬留下了一把木梳
水中的吊腳樓又嫵媚了幾分
線裝的青石板一頁頁記下
趕屍匠 花船和嫁歌
記下一場土司為初夜權發動的戰爭
一條不安份的河流總有
一座安靜的寨子守著渡口等他回來
澧水向洞庭跑去
苦竹寨還記得他年少的樣子
月牙泉
艾川
一座大海
走著走著
成了月牙泉
一個暴徒
走著走著
成了苦行僧
月牙泉邊,他捧水洗面
洗去滄桑
洗去塵埃
還給佛,一副乾淨的容顏
金鞭溪的蟬聲
三等獎作品
北塔
這蟬聲抽打著金鞭溪
抽打著山坳深處的巖石
仿佛要把巖石趕下山來
把溪流趕上山去
日夜不斷地灌輸給每一個洞穴
翻動每一片葉子
堵塞每一處路口
與每一隻逆風的耳朵不期而遇
為了愛你這塵世絕美的隱牆
楊清茨
我想,我是一隻玄鳥
在千萬年的時光裡
只為等待你的甦醒
用我長長而光彩奪目的尾翼
引渡無盡瑰麗的靈魂
為了愛你這塵世奇美的隱牆
我一生都在宇宙停駐為客
熱愛,是我此生唯一的解藥
張家界
冷然
這是石頭的道場,它們身披
植物的袈裟
講述六千五百萬年歲月如何緩慢發酵
如何從滄海裡捧出大陸
供石頭打座
修煉成神獸或人,關鍵的步驟是擁有
一顆沿悲憫生長的心
抵達張家界,萬物都學會了呼吸
包括繚繞的雲霧、雨水與落葉
何況慧根深種的石頭
茅巖河記
王馨梓
走了很久,兩岸石頭壘成的山
一直是石頭壘成的山
靜靜的流水,一直是靜靜的流水
木船上的人,一直是看山還是山
看水只是水的人
偶爾抬頭看看,天空淡淡的雲
除了黃昏,有落日掉進河裡
這裡不會有別的事情發生。
玻璃橋
李盛
且放下體內半幅薄冰
瞬間閃電
且放下體內半壑松籟
一抹微雲
以及醉去
臨界的清醒
以及醒來
透骨的驚心
天子山
王曉露
從未見過
如此孤獨的石頭
直立在天和地之間
沒有路,不願被徵服
億萬年來白雲梳頭
飛鳥耳語
心,不曾顫動一下
天門山
小北
這裡不宜老去
高聳的天門山是一根針
天門洞即針眼
有誰引線,可以穿針眼,縫天地
黃石寨
關暉
這寨子裡的少年
不放牛,
放著一片群山
這寨子裡的姑娘
不牧羊,
牧著群山頂上的白雲
黃龍洞,每一根石筍都是告密者
周明
對我來說,活一萬年太難熬
對你來說,活萬萬年太少
路過時,你在暗處牽走我的童年
我發誓要坐上你那把交椅,成為洞主
統帥成千上萬的驚訝
我遇到的每一根石筍都是告密者
指認我只是過路人
黃石寨
李葵
一九八零年以前
這些寸草不生的石峰
窮得只剩下這些石頭
自從一個叫吳冠中的畫家畫了幾筆後
同樣是這些轉變了觀念的石頭
像魔術師一樣,掏空你口袋中的想像
科爾沁的藍,是一種什麼樣的藍……
吳傳玖
科爾沁特別藍,是一種什麼樣的藍?
有人說科爾沁的藍,女子織錦的藍。
有人說科爾沁的藍,是翠鳥動感和靈性的翠藍。
有人說科爾沁的藍是有生命的,活在林間悅耳的鳥鳴聲中,活在敖包五彩經幡的搖曳中。
泛著金屬光澤的晶瑩剔透的翠藍,如秋水一般清澈,如颶風一般犀利。
科爾沁的藍是父親的高原,母親的河在大地與天空中對話。
在綠色與藍色中交響。
生生不息,幽靜愴然。
呼倫貝爾大草原
孫松銘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草,紙上馳騁,墨起
綠波蕩漾。海拉爾河在藍天上飛白
折轉處,莫爾格勒河曲折著人世間的曲折
意識流紙上調鋒:調三斤啃草聲
引來更多的牛羊。水暈墨章,洇漬
二十五萬平方公裡的遼闊
風夠大,牛羊的閒章壓不住紙張
極目處,41號界碑為歷史蓋章
夕照寺
李玫瑰
叩門
良久
無人應答,與其說
這是一座空門
不如把它視為一座空山
我突然斷了登門造訪的念頭
靜立在它的旁邊,夕光
仿佛一件僧袍
披在我的心上
苦竹寨
甄鈺源
苦竹寨的月亮是唐朝的
青石板的小巷亦是從宋詞裡走出來的
半夜起床在門口給紅軍掛盞燈的小媳婦
讓一碗臘肉的香味滯留
澧水流逝如雪花毀滅證據
只有你
才可以說服他說出那些紅軍的下落
天子山
白公智
天子山不是天子的。土家族的血淚史
冰柱般洞藏於十萬大山深處,塵封
六百年記憶。點將臺上下
君已非君,臣已非臣,遺骨皆已風化成
高聳的孤峰,頂天,立地
神兵聚會處,風日夜嗚咽,哀嚎
御筆峰的御筆,夜夜批點蒼穹
忽明忽滅的繁星,和過往風雲。從此
天子歸天子,山歸山,雪歸散花的天女
天門洞
姚紅巖
洞生長在山下是暗
洞生長在山上是明
洞生長在張家界
就成了天門
天門洞的那邊是西方
天門洞的這邊是東方
無論東西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天下淨地
劉合軍
在張家界,我不能和你一同登上斷巖
看五指峰的夜晚,撈起海的黑,看古老的八百秀水
如何古老,又如何奔跑,看天庭來的霧氣
穿過天門山寂靜,讓千山成佛
雖然,我看到的野松毫無表情,秋風止住
無用的言語
輕煙織回祖光沉默,峭壁拾起斧子,劈開山的肺
養分來自天邊,像千萬故事,隨河水撕裂與重合
群山裸身隨瘦馬,盪氣迴腸,這月光之下的美好,只能
一個人於夢境行走
張家界簡史
李文山
舜放歡兜於崇山,發源於此的無事溪便被清風勾兌
瀰漫成酒的味道。白雲一杯,明月一杯,澧水一杯
秦始皇抽出金鞭,趕來群山與世上最美麗的峽谷幽會
武陵郡玄朗如同天門,嵩梁山洞口透露天界仙境
泉陵又有傳言黃龍時隱時現,吳景帝驚見以為吉祥
龍袍一揮,便舞出了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罕見圖騰
大明弘治年間張萬聰鎮守有功的一域世襲封地
餘音迴蕩,令數不勝數的紅男綠女循著九百九十九級天梯
去看人類如何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向遙遠的天際
張家界,一枚懸垂的印章點題了神跡和臻美
陸承
雲翳潑墨,秀峰皴法,神借喻
寫意或象徵,暈染了張家界的肉身和靈魂。
我幻化哪吒或風信子,送遞一枚虛無的印章,
篆書氣象,楷書法度,凝鍊的
筆劃,包容了夢幻和拙雅。
神啊,敕造了山水,描摹著閃電,
般若了張家界捲軸的風雅。
一枚存在之印,涅槃了群峰和時間,
以芭蕾之韻,題款了盛典和壯麗。
寶峰湖
李志高
仁者樂水,響聲大。草根樂水細無聲
鷹窩寨的土匪樂水樂得心軟了三分
敬畏納木錯、長白山天池和日月潭
而寶峰湖和它們共同演繹了水的神聖
想在這裡養鵝,像王羲之一樣寫字
想在這裡種菊,像陶淵明一樣寫詩
想住下來,像一隻螳螂
想阻擋浪花飛濺的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