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剛入坑聽說內奸獲勝條件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苛刻。必須保證主公健康,同時殺死反賊,最後殺死主公,所以當時我是不喜歡當內奸的。而且因為沒人指點我我只會死忠寄希望於主公是昏君殺死忠臣單挑沾便宜。但是我很快發現我死忠幾乎沒有任何贏的可能性,好幾次都是明明我裝得以假亂真的情況下主公莫名其妙開始殺我最終敗露而出局。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開始尋找內奸能獲勝的辦法。當時網絡上有一篇多年前標準版的內奸攻略,裡面把內奸分為了幾種:
1.死忠內,萌新打法。
2.以呂蒙曹仁為代表的醬油內,什麼也不乾等著主忠方和反賊方火併從中獲取漁翁之利。
3.一分內,最早三國殺的積分規則是反賊勝利的時候如果內奸存活則積一分,最早的撕票內。
4.以張遼貂蟬為代表的高調控場內,缺點是比較拉仇恨。
5.以陸遜為代表的低調控場內,你雖然在左右場上局勢,但是不會被場上任何一個人察覺。此法內奸勝率最高。
看了攻略的我開始試圖把局勢控制為主內反,然後三方博弈來取得勝利。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當時官方統計的內奸平均勝率是7%,我在沒有ol內奸保護的情況下勝率可以穩定在12%,有了內奸保護之後勝率直接飆升到30%以上。我開始逐漸認同「內奸才是身份局的精髓」這種觀點,要是兩夥人對打為什麼不去3v3呢。我在抽到藍色身份牌的時候也不再懊惱,想的是如何把這局打好。
即便如此,我在內奸的這個身份上還是會有倦怠感,原因就是我打的很累。別說主內反三方博弈了,就算是從軍八初始局面打到主內反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方方面面的條件。
1.技術高超。好內奸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判斷場上局勢是主忠方強還是反賊方強,就這一點能夠淘汰掉當時80%以上的ol玩家。好多低勝率內奸完全就是在瞎打。除此之外,牌序一類的基本功和猜測場上所有人棄牌時的留牌等經驗技巧都能給你增加勝利的籌碼。
2.臉好。有的內奸什麼都不幹看著主忠方和反賊方打最後就和殘血主公單挑了,有的內奸老謀神算最後被一個爆發將把局勢全毀了。主公張角開局沒閃被反賊一波推,你手裡捏個aoe準備收了所有的殘血反賊結果被忠臣搶了先,誰也沒處說理去。按理來說,內奸最喜歡的局勢是忠臣和反賊穩定掉血減員,但是火包林包上線之後這種局勢幾乎變成奢求,熱門武將荀彧魯肅袁紹都能瞬間改變局勢,賈詡能完殺主公,讓內奸非常討厭。除此之外,牌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3.心態平和。好的內奸無論遇到什麼突發情況都要處變不驚,並尋找到最優解。
大概2013年,三國殺ol變成了反賊殺。同時,ol上好多主公出現了主內反局勢下仇內(即無論局勢如何都要優先除掉內奸)的情況,內奸為了反抗,撕票殺主公。貼吧裡開始討論為什麼主公要仇內。
有人說是中國人不能忍受一家獨大,有人說是中國人不能容忍背叛。反正當時公知輿論還是非常盛行,分析個原因都能扯到國民性上。貼吧裡又開始流行一個偽高端詞,叫做控心,意思是會玩的內奸能通過自己的表現讓主公心甘情願拱手送上勝利。
我個人覺得這些措辭不一定不對,但是太繞彎子了。說白了就是,無論反賊還是主公,都見不得內奸打的好或者運氣好,惱羞成怒玩不起罷了。
按理來說,主公有內奸保護短時間內基本無性命之憂,而且多一點體力上限,三方博弈其實是優勢方,認真打勝率並不低。但是實踐中主公的蜜汁操作讓人大跌眼鏡。這其實可以看出,相當數量的玩家並不喜歡博弈,只喜歡一波推。(三國殺國戰吧,左邊的泥:千金難買爺奔放)
說了這麼多,內奸的問題也就展現出來了。
從操作者本人的角度來說,難度大,對萌新不友好,對休閒娛樂玩家不友好。喜歡博弈的玩家不多,很多都去了國戰。即便是技術好,也很容易功虧一簣,遊戲體驗差。想贏非常累。
從其他玩家的角度來說,無論哪一方想贏,內奸都是攪局者,是天然的潛在敵人。而且只要內奸進殘局必然說明內奸有過人之處,優先清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想根本解決內奸的問題,不能僅從勝率上下功夫,還要解決遊戲體驗的問題。如果遊戲的改動能讓內奸用休閒娛樂而非勾心鬥角的方式也能有不錯的勝率,大家就能願意好好玩。而且誰也不會仇內,因為內奸勝利司空見慣而且沒技術含量,誰都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