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努李維的《地球停轉之日》真的很糟糕嗎?回顧1951原版和2008重製版,你會發現這也是承受的起考驗的科幻經典。
2008年基努李維主演的科幻電影《地球停轉之日》,你知道嗎?大多數人可能沒有印象,或者強行忘記自己看到的印象,留下對這部作品有印象的人,也可能會以不知道在演什麼爛電影等負面評價作出反應。
但,實際上,仔細看這部不知道想說什麼的電影,1951年的原版,可能會發現這實際上是深入探討死亡、生命意義的科幻經典,承受的起時間的考驗。
1951年的《地球停轉之日》是40年代經典科幻小說的改編而成
基努李維主演的2008年重製版《地球停轉之日》其實來自勞勃懷斯導演1951年發表的同名原版電影。
這也是依據《FarewelltotheMaster》改編於美國黑白科幻電影,相隔近60年的新舊電影,其實骨子裡還是一樣的。
在勞勃懷斯的版本中,由於時代的背景,作品以宗教式的寓言傳達了對冷戰的警告氣息。在埃德蒙諾斯寫的劇本中,被稱為克拉圖的外星大使,擁有2.4公尺高、被稱為戈爾特的人型機器人,駕駛外星宇宙飛船來到華盛頓。
然而,一名士兵開槍擊中克拉圖,並將他趕到政府設施,但外星人大使成功逃離,然後消失在人群中。
之後,他寄宿在海倫班森這個單親父母的家裡,以卡本特的名義在地球上活動。
克拉圖來到地球的目的是傳達和平的信息,警告地球人,他們面臨著鄰近星球文明的威脅。因為地球人發展了致命的核武器和宇宙船技術。
但,他沒有和聯合國取得聯繫,反而遇到了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物。巴恩哈特教授,教授想要理清非常困難的物理問題,克拉圖決定幫助他解開謎題。
教授驚訝於有人能解決這麼難的問題,但他仍然懷疑克拉圖的起源,所以要求克拉圖必須證明他的力量。
克拉圖停轉了整個地球一小時,中斷了所有電子設備的傳輸,終於得到了教授的信賴,之後教授成功地召集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精英們,與克拉圖展開了面談。
但,在這個時候,軍隊冷血的射擊了克拉圖,克拉圖像耶穌一樣,向他的追隨者們預言了這個結果。
在原版劇情中,編劇針對這個科學能做到什麼境界的問題,想通過隱喻給出答案。
但,當時美國電影協會的布倫審計師認為,不應該看到克拉圖復活,擁有可以控制生死的無限力量,介入創作內容,堅持把臺詞改成只有神才能做到。
因此,電影中的克拉圖表明,他只是暫時恢復精神,給出了模糊的答案。不,那個力量是全能的聖靈。
醒來的克拉圖離開了他的宇宙飛船,向地球經理髮出了嚴格的警告,表示剛成立的聯合國只有非常弱的指揮防禦,很難抵抗外星鄰居的招呼。
《奇異博士》導演史考特德裡森和基努李維在2008年重新詮釋了科幻神話
2008年的重製版確實增加了當時的電影內容,但幾乎都是建設性的。
基努李維和珍妮佛康納莉完美地解釋了電影的作用,導演史考特德裡森和編劇大衛史卡將珍妮佛康納利飾演的海倫一角重新設定為氣象學家,在科學知識上與克拉圖有關。
約翰克裡斯飾演的巴恩哈特教授的研究是生物利他主義的理論,這也是他用來說服克拉圖,人類應該有另一個表現「利他性」機會的關鍵。
史考特德裡森的技術說明了為什麼作為外星生物的克拉圖擁有猩猩的外表,對於具有另一個進化過程的外星生物來說,似乎不太可能產生我們地球人的外表。
因此,我們在重製版本中看到克拉圖接受了胎盤組織的基因重組工程,把他的外星人改造成人的外表,重製版的電影也和傳統的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人完全不同。
為了保證電影中的科學精度,導演史考特德裡森下了功夫,特別是來到非營利組織協會的天文學家兼天體生物學家賽斯肖斯塔克,檢查了電影中從對話到黑板出現的方法。
一次導演和基努李維、世界著名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物理和宇宙學家蕭邦卡羅爾、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機器人專家JoelBurdick都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研討會上。
他們談到賽斯肖斯塔克協助修正電影,對形容宇宙船沒有幫助的臺詞,改為:「這個物體沒有遵循重力自由落下的軌跡,所以必須重新計算其軌跡。」
但,2008年《地球停轉之日》的重製版中,有和1951年原版電影不同的地方。
可能有點討厭畫蛇添足。把機器人戈爾特的名字解釋為基因組織機械技術,依據時代背景,將原本的比喻冷戰主題改為環境問題後,為了表現地球環境瀕臨破壞危機,將克拉圖的宇宙船改為拯救地球物種的方舟。
另外,2008年重製版的克拉圖沒有改名為卡本特先生在人類的世界裡活動,但他復活了代表拉薩路的州警,形成了更接近耶穌的形象。
班森的繼子問克拉圖是否也能這樣復活他在伊拉克戰爭中死去的父親時,導演自我約束,讓克拉圖回答說有些事連我都做不到。
另外,克拉圖在重製版本中也沒有引起世界性的大停電,將高達8.5公裡的戈爾特分解成無數奈米機器人,吞噬坦克、卡車、汽車、道路、體育館、辦公建築等代表文明的各種人工物質,危機逐漸擴大到世界。
這張克拉圖不是來毀滅地球,而是來拯救它——從人類自身的手中拯救地球。地球死了,你們也死了,你們死了,地球還活著。
用科幻包裝的生命和神話故事
《地球停轉之日》是承受的起時間考驗的經典,重製版更不容錯過。
兩個版本都講述了破壞和救贖、死亡和復活、必死和永生、個人自由和集團利益、國家主權和全球社區等,不受時代限制的神話主題也涉及科學家扮演神、科學技術肆虐等現象。
所謂的神話,無論是親眼看到的,還是能用筆墨表達的,都在提出無法回答的問題和無法質疑的答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不能接受模糊和不確定的回答,為了不讓我們在未知的認知失調,人們總是強制性地填寫回答。
以前我們無法澄清的問題都是通過神話來解釋的,但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科幻故事成為了最新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