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看電影,這是親歷戰場,大銀幕看#1917,身臨其境

2020-08-27 匆忙的大飛飛

大家好,今天分享電影《1917》。

《1917年》由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主演為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等,於8月7日正式上映。

這部電影2020年2月10日,斬獲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三項大獎。


那麼這部電影有什麼特點才能吸引廣泛的觀眾呢?

「一鏡到底」是這部電影最吸引觀眾的地方。

這部將近兩個小時的戰爭電影採用了一個視覺上的長鏡頭的方式。之所以這樣做,與影片故事有關。

這部電影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的時候,斯科菲爾德和布雷克臨危受命,必須在一天之內穿越敵人的隊伍,孤軍突破炮火的阻攔,並將命令傳達給前線以終止進攻的命令。如果這項任務失敗,英軍將被困在敵人鋪設的天羅地網中。我們的兩名主角,兩名年輕的英軍士兵,將在短短8小時內冒險進入敵軍地區,傳達停戰令,以挽救1600名戰友的生命。

為了挽救戰友,他們兩個能否完成這場與時間賽跑和威脅生命的任務? 1917的最大賣點是電影很大膽地用上一鏡到底的鏡頭,去敘述這個傳訊兵直闖戰爭前線的故事。因此,整部電影都跟隨兩位士兵,從第一個角度帶領觀眾進入真實而殘酷的戰場。

從而,「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是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的方法,「讓觀眾一起踏上旅途,與角色同步呼吸」。

「一鏡到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給電影帶來非常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覺。「一鏡到底」的運用,做到了非常穩定和流暢的既視感,同時兼顧了畫面的美感。我們的視野也會變得跟主角一樣,在惡劣的戰壕環境中穿梭,隨處可見的屍體和彈坑,撤退時炸毀的火炮,德軍坑道裡的絆雷,還有前線士兵空洞絕望的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一鏡到底」不僅僅由一個鏡頭完成。攝影師迪金斯之前曾透露,在拍攝過程中,最長的拍攝時間可能是8分半鐘。因此,該電影採用類似於《鳥人》一樣的「偽長鏡頭」拍攝手法,該方法由多個鏡頭組成,但是為了最終在電影中達到「一鏡到底」的效果,在正式開機拍攝前,整個劇組花了6個月的時間進行彩排。

《1917》是具有高度統一的形式和主題的作品。 「一鏡到底」只是它的噱頭,它不會通過編輯切換場景,這反映了當今電影技術的最高水平。


如何準確,精美地把握拍攝時機

《1917》故事的靈感源於參加過一戰的導演的祖父。雖然這並不是他祖父的故事,但電影中傳達的犧牲精神是相似的。

1917裡有很多長鏡頭都持續至少十分鐘以上,當中拍攝的難度是非常高的。很多場面布置細節都是難以控制的變數,但凡有什麼差錯、甚至讀錯了一句對白、感情未到位等等都可能影響拍攝的難度。所以可想而知這種拍攝手法是多麼有挑戰性,能夠去的如此成績,不可缺少演員們在拍攝前進行的高強度訓練和六個月的排練,也不可缺少整個團隊零瑕疵的配合。

就主題而言,它是反戰的,讓觀眾直視面對戰爭的恐懼,痛苦和哀悼。

同時,影片還融合了浪漫主義。從瀑布上掉下來後,主人公看見花瓣漂浮在河上,轉眼間他看到了屍體。前一瞬看到農舍後院的花草樹木時,而後他的戰友就死了。

在這些片段的表達中,影片超越了技術,達到了「末日美學」的高度。

這也表明,面對戰爭,死亡是如此不可控。

到了影片結尾,休戰後,主角遇到了他的戰友哥哥。主角除了勇氣和信念外,他需要冒著死亡的危險完成任務,而且還有情感上幫助戰友拯救哥哥的責任。

電影向觀眾展示了對於經歷過戰爭和死亡的人們,痛苦實際上是永恆的。在電影史上,有許多出色的二戰電影,但幾乎沒有一戰電影。一方面,經歷過殘酷戰爭的倖存者很少,可以驗證的數據有限;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一場正義戰爭,更像是一場災難。

「今天派士兵來讓我們停止攻勢,很快又會再派來一個告訴我們黎明發起進攻,這場戰爭結束的唯一方式,就是最後一個人死掉。」這是影片結尾時麥肯錫將軍所說。從這個角度看,直視這場殘酷,毫無人性的戰爭,也是對逝去的人們和歷史的痛苦的敬意吧。


點擊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大銀幕沉浸觀影首選影片《1917》正式定檔
    作為備受矚目頭部影片,此番定檔,在網絡上掀起廣泛熱議,觀眾期待值爆表,紛紛提前為該片打call「這種電影最適合大銀幕觀看,震撼感無可比擬」「這些場景,必須得在影院看才過癮啊」,助力影片映前預熱。復工後首部奧斯卡大片定檔8月7日 北美票房口碑雙贏引期待電影《1917》講述兩名士兵堅守一個信念,奔赴死亡前線,生死傳訊的故事。
  • 身臨其境的火線穿越《1917》
    看譯製版吧,失去了原味。(記得小時候央視的譯製片怎麼就那麼有味,一度以為外國人就是那麼說話的呢。)看原聲版吧,完全聽不懂。認真盯著字幕,卻又感覺錯失了鏡頭,看的生累。1917》卻沒那麼為難。西線戰場,英法與德國戰況膠著。德國突然在主防線撤軍。
  • 大銀幕沉浸觀影首選影片《1917》內地正式定檔8月7日
    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大放異彩的熱門佳作《1917》今日曝光「爭分奪秒」版預告片和海報,正式宣布定檔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成為復工後首部電影院大片。作為備受矚目頭部影片,此番定檔,在網絡上掀起廣泛熱議,觀眾期待值爆表,紛紛提前為該片打call「這種電影最適合大銀幕觀看,震撼感無可比擬」「這些場景,必須得在影院看才過癮啊」,助力影片映前預熱。
  • 資訊 | 大銀幕沉浸觀影首選影片《1917》內地正式定檔8月7日
    大銀幕必看電影《1917》定檔8月7日 奧斯卡佳作回歸影院引爆期待」 「這些場景,必須得在影院看才過癮啊」,助力影片映前預熱。「爭分奪秒」版預告傳遞戰場生死速遞創新攝影解鎖新式戰爭電影在今日曝光的《1917》「爭分奪秒」版預告片中,再次釋出許多電影中的全新鏡頭以及畫面,為電影沉浸式體驗觀感帶來更多期待。
  • 《1917》果然是「為銀幕而生」
    雖然《1917》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偽一鏡到底」——有影迷統計,這部電影共有22個剪輯點,但均以遮擋、黑幕等方式「遮蓋」,但銀幕上最終呈現的效果,是長達119分鐘、非常流暢的長鏡頭。電影講述兩個普通士兵跨越戰場送信的故事。在畫面上,主角一路向前,全片的場景沒有重複。
  • 只有大銀幕才對得起這神作
    看《1917》中國首映已經是三天前的事,至今回想,炮火轟鳴猶在耳畔,許多畫面歷歷在目。很少有電影能用如此「冷靜」的畫面,帶給我那麼多複雜的情緒。倒不是說這部戰爭片的場面不宏大,恰恰相反,它的戰場真實到讓我觸目驚心。
  • 明天上映:近十幾年最牛X戰爭電影--《1917》,究竟有多好看?
    一戰題材電影《1917》,明天(2020年1月10日)北美各大院線公映。這部剛剛斬獲「金球獎最佳影片「的電影,在影評人的一片叫好聲當中,在影迷的期待和好奇之下,終於要隆重登場了。電影講的是「一戰期間,德軍從戰場撤退到「興登堡防線」,在那裡設置了地雷和狙擊手作為陷阱。
  • 草根評《1917》:氣勢磅礴 真實震撼
    @lullaby_sunsunsun 10分1917這部院線影片可以說非常棒,配樂十分走心。可以說是近兩年來在大銀幕上看到的最佳戰爭題材影片。建議如果去看就一定要選擇IMAX版,沉浸式的貫穿視角不禁令人汗毛豎立。觀影之後,我接受了短暫的採訪,其中讓我用三個詞點評此片:無畏、希望、愛。
  • 橫掃頒獎季的《1917》今日上映!一刀未剪「大銀幕必看」
    主角迪恩-查爾斯·查普曼曾在拍攝完畢,聽到導演喊「cut」的那一刻,忍不住落淚直言「難以走出電影,一鏡到底就是如此讓人沉醉其中」。首映場也有觀眾感動表示「電影營造了一幅悲壯而動人的史詩畫卷」。相信隨著全國公映,《1917》將帶領觀眾一起,重回一戰的歷史性時刻,感受角色每一次呼吸,每一個腳步。
  • IMAX《1917》全片26%增幅呈現沉浸戰場
    北京時間8月5日消息,奧斯卡獲獎佳片、戰爭史詩巨製《1917》日前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展映,並於北京舉行影片首映,如潮好評引爆社交平臺。影片即將於8月7日本周五起正式登陸IMAX影院,IMAX版將全程呈現多達26%的畫面內容,更為震撼的視聽體驗不容錯過。開啟2020光影之旅的絕佳選擇,「依舊一起」相約IMAX!
  • 大銀幕上的這道光是何等艱辛、何等榮耀!|我看八佰⑦
    去年6月去上海電影節,本來行程裡第一部要看的就是開幕片《八佰》,結果飛機還沒起飛就得到消息——片子撤了。今年8月14日晚上,時隔7個月之後第一次進電影院,全程戴著口罩看完電影,完成了遲到的約定。「活著就是勝利!」用電影裡的這句臺詞來評價這部電影,悲壯無奈而又非常貼切。
  • 《1917》:死亡才是電影的「主角」
    《1917》想要表達的這兩點,切入點很小,但主題很明確,「反戰」並不是它的第一訴求,儘量避免無謂的犧牲才是。《1917》其實可以有另外一個片名,《把信送到德文郡團》,英軍德文郡團第二營的1600人,正在等待第二天清晨對撤退的德軍發起攻擊,但情報顯示德軍的撤離是為了製造陷阱,必須終止進攻,年輕士兵斯科菲爾德和布雷克臨危受命,要穿越火線把命令送到前方。
  • 《1917》:死亡才是電影的「主角」
    《1917》想要表達的這兩點,切入點很小,但主題很明確,「反戰」並不是它的第一訴求,儘量避免無謂的犧牲才是。沒有什麼比帶領觀眾身臨其境,更能表現出戰場的血腥與殘酷了,貼身跟隨式的拍攝,細膩地展示了戰場的局部環境,在能夠清晰地體會士兵氣息的同時,也能發現畫面周邊一切與戰爭有關的符號,如果觀眾的注意力時不時地會從角色那裡移開,這是正常的,一定程度上,這是部沒有主角的電影,戰壕、槍械炮火、死亡威脅等場景與信息才是電影的「主角」,演員飾演的角色,只是這個巨大場景的組成部分。
  •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具有鮮明的反法西斯性質,因此往往能夠拍出價值觀鮮明的主旋律電影,各國電影歷史上這類充滿著愛國情懷和英雄主義的經典二戰電影不勝枚舉。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完全是一場歐洲列強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參戰各方完全沒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有的只是帝國之間利益的衝突。這也使得一戰電影總是給人以殘酷和悲壯的印象,電影更多的是關注戰爭中個人的遭遇,而不是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 《1917》發布「希望版」預告 主角橫跨整個戰場
    看點一:好萊塢夢之隊再造新標杆 大銀幕必看《1917》自誕生起,因擁有「好萊塢夢之隊」的幕後加持,備受海內外影迷關注。豆瓣上這條影評,映證了《1917》不是通俗意義上的戰爭片。導演薩姆·門德斯對戰爭美學的理解,王牌攝影羅傑·狄金斯對光影變幻的捕捉,作曲天才託馬斯·紐曼對配樂的運用,造就了《1917》區別以往的戰爭片風格。
  • IMAX必看電影《1917》, 奧斯卡佳作8月7日回歸影院 !
    作為備受矚目的奧斯卡提名影片,此番定檔,在網絡上掀起廣泛熱議,觀眾期待值爆表,紛紛提前為該片打call「這種電影最適合大銀幕觀看,震撼感無可比擬」 「這些場景,必須得在影院看才過癮啊」,助力影片映前預熱。
  • 電影《1917》定檔8月7日 奧斯卡佳作回歸影院引爆期待
    作為備受矚目頭部影片,此番定檔,在網絡上掀起廣泛熱議,觀眾期待值爆表,紛紛提前為該片打call「這種電影最適合大銀幕觀看,震撼感無可比擬」「這些場景,必須得在影院看才過癮啊」,助力影片映前預熱。「爭分奪秒」版預告傳遞戰場生死速遞 創新攝影解鎖新式戰爭電影在今日曝光的《1917》「爭分奪秒」版預告片中,再次釋出許多電影中的全新鏡頭以及畫面,為電影沉浸式體驗觀感帶來更多期待。
  • 奧斯卡最佳電影《1917》「一鏡到底」直播戰爭!
    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大放異彩的熱門佳作《1917》曝光「爭分奪秒」版預告片和海報,正式宣布定檔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成為復工後又一部電影院大片。
  • 《1917》眾主創認證「首選IMAX」
    今日,IMAX發布《1917》主創採訪特輯,影片導演薩姆·門德斯、編劇克裡斯蒂·威爾遜·凱恩斯及主演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悉數出鏡為觀眾講述影片的幕後故事, 「大有不同」的IMAX版本全片26%畫面增幅成為主創心目中的首選。
  • 《1917》曝新特輯「一鏡到底」聚焦人性與希望
    有影迷調侃「恭喜本片喜提『在非藝術院線收到全場掌聲』的成就」,也有人感慨「殘破的村莊,火焰下的廢墟,飄滿河面的花瓣,這些畫面在必須在大銀幕上看,真的太震撼了」。尤其是影片中「一鏡到底」的手法,不僅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更烘託了絕境中人性之美,令不少觀眾動容,為此,今日該片曝光全新製作特輯,帶觀眾一起體會生死間的人性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