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想見你》這樣接近滿分的偶像劇?

2020-12-20 澎湃新聞

26集(臺版13集)加彩蛋的《想見你》,在豆瓣上有9.2的高分(32.3萬人打分),它的結尾沒有辜負多數觀眾的期待,可以說是疫情期間的最佳追劇選擇。這也是繼《

我們與惡的距離

》和《

俗女養成記

》之後,臺劇又一次引起關注。如果說前兩部還是佔據了社會議題與個人共鳴的題材優勢,《想見你》作為一部愛情偶像劇爆紅,證明了臺灣製作依舊有值得持續關注期待的紮實功底。

實際上,將《想見你》定義為偶像劇並不準確,至少三四集後,不會有人單純把它視為傳統意義上臺灣偶像劇,從多重穿越燒腦劇情,到主演許光漢、柯佳嬿的多狀態切換,施柏宇(飾 莫俊傑)、顏毓麟(飾 謝芝齊兄弟)、嚴藝文(飾 陳韻如媽)、林鶴軒(飾 陳韻如弟)等配角的出色發揮,再到洗腦上頭的《Last Dance》和主題曲……越到結尾,《想見你》的信息量越大,也越發體現其背後的整體製作能力。

《想見你》劇照

據悉,韓國已經買下了播出版權,翻拍版權仍在洽談中。當然,在大結局前不僅有這種好消息,也發生過一些曲折——最後一集提前一周被洩露。陳芷涵是臺灣頂級製片人,出品過多部優秀劇集,包括高分的《必娶女人》《稍息立正我愛你》,大結局洩露是她幾乎沒有遇到過的「慘案」。主演柯佳嬿哭了一晚上,製片人麻怡婷為此緊急開會想應對辦法。最終,他們決定在把主演和劇組人員找回來,重新拍了番外彩蛋作為給觀眾的彌補,並且鄭重其事和觀眾同時一起收看最後一集,同時加上映後交流會。

這兩個消息和應對方式也側面證明了這部戲的優秀之處。

為什麼臺劇能突破自我,一兩年內接連交出優秀的作品,實在令人好奇,尤其是像《想見你》這樣不論在哪方面都讓人服氣的劇集,到底是如何誕生的?澎湃新聞記者在大結局播出之後,和這部劇的兩位製片人陳芷涵和麻怡婷聊了聊,從項目伊始,到創作過程,演員選擇等方面,希望能看到這部現象級劇集的背後邏輯。

《想見你》截圖,柯佳嬿

1

陳芷涵在辦公室看完最後一集時落淚了,她自認是哭點很高的人,但在最後15分鐘黃雨萱的犧牲裡忍不住。哪怕已經看過好幾遍劇本,還是被最後一集震撼到。

《想見你》劇本的誕生,源自於編劇的一個夢境。簡奇峰是與《想見你》的出品方三鳳製作長期合作的編劇,在完成了《必娶女人》之後,另一製片人麻怡婷跟簡奇峰已經是好友,她向簡奇峰提到,想做一部有關愛情的劇集,希望除了有甜蜜之外,有更豐富的人生元素。簡奇峰便向麻怡婷講了這個故事。故事的最初版本並不那麼複雜,一開始也沒有雙重穿越和莫比烏斯環的設定,只包含了1998年和2019年的故事。聽到這個故事後,麻怡婷嗅覺靈敏地感到,「這個劇本會中」。這之後,編劇和製片人便開始把故事落實成劇本,走走停停過了三年,到2019年,整個劇本完成。

臺灣偶像劇一度失落,經歷過輝煌時代的陳芷涵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而這個時期,正是韓國類型偶像劇崛起時期,《鬼怪》《來自星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等,都在愛情之外包裹了其他元素而成功吸引觀眾。《想見你》同樣是把臺灣偶像劇成功轉型為類型劇的典範,在愛情偶像元素外,加上了懸疑推理。

實際上,《想見你》故事雛形就包含懸疑推理元素。在完善劇本的過程中,麻怡婷和其他人也給編劇貢獻了許多想法,這個故事被兩位編劇一遍遍講給所有同事聽,同事不斷發問,陳芷涵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線」。如果有人對時間線有疑問,就向編劇提出來,直到所有疑問都得到解答,也促成2013年故事和雙向穿越被加進劇本。

這個過程中,除了聽取本公司同事意見,沒有任何其他因素影響編劇創作。陳芷涵認為這非常重要。「我也看很多優秀韓劇,比如《信號》的完成度就很高,沒有什麼bug。如果研究這些作品,會發現好作品的劇本從一開始就是完整的,不要邊拍邊寫邊改,或者受一些人的影響,說你往哪裡多寫往哪裡少寫,如果要這樣的話,劇通常會爛尾。」

《想見你》劇照

完整流暢的劇本,是好作品的第一要素,但要製作出好的劇集,要面對的問題遠遠不止於一個劇本。在劇本完成後,製片人要保證參與作品的其他人信任這個劇本,保證後期開發的順利。在這一步上,陳芷涵和麻怡婷首當其衝面對的,是猜測觀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劇本這樣的劇?會不會認為太複雜而失去追劇動力?麻怡婷曾在採訪中不止一次提到,不要低估觀眾的智商。這句話說出來易,執行起來並不簡單。

比如如何說服投資方或購劇平臺。陳芷涵與麻怡婷幾乎採取了強硬的態度,「我們會說,如果你對這個劇本有疑慮,然後要我們改的話,我們就不用合作,如果你信任我們的話,那麼就不要讓我們在劇本上有任何改動。」最終福斯平臺給了他們滿意的答覆,從頭至尾沒有幹涉過任何與《想見你》創作有關的問題,陳芷涵覺得,福斯對創作的尊重,讓她印象深刻。

這種底氣,陳芷涵認為來自過去三鳳製作的口碑和經驗,當然也來自於她和所有同事對於創作的尊重,「我們的劇本非常完整,甚至編劇把用的歌曲都寫進去了。」即便在還沒有足夠經驗和作品時,她也堅持這個原則,「可能你們願意給更多錢,但是對於製片來說,我們不需要。」她強調,「創作第一」是三鳳製作的原則,不論是平臺方還是投資方,都不能強行添加或刪減內容,甚至《想見你》拒接了電視臺的畫面插入廣告。當年紅極一時的《我可能不會愛你》播出時,因為劇中的一些情節設置,很多人以為臺灣啤酒給了贊助費,但陳芷涵無奈,「真的沒有,只是劇情需要。」

「慢工出細活,所以我們大概一年半到兩年才做一部戲,我們從來都認真把它們視為作品,而不是商品。」陳芷涵強調。

騎車造型的許光漢

麻怡婷透露,作為種子劇本,確實會想加大投入,但也只是正常偶像劇製作費的1.5倍左右,沒有過高。「羊毛出在羊身上,預算夠不代表可以亂花錢,在於怎麼去分配。如果給了演員高片酬,就必然要剋扣其他技術人員,這肯定不對。」麻怡婷覺得,雖然臺劇的製作資金確實不富裕,但她儘量做到分配平衡。

但對於創作上的投入,劇組幾乎不惜價格。看過劇集並已上頭的觀眾,一定會注意到《想見你》的優秀ost,伍佰的《Last Dance》貫穿全劇,這首歌就是編劇在劇本階段就安排好的,伍佰的歌,自然版權價格不菲。

另一首同樣價格不菲的配樂,是來自王詮勝片段裡五月天的《擁抱》。「我們只用了一次,加上第12集一小段,這首歌用了1.5次,為了完成這個效果,我們和(版權方)滾石討論,他們協助我們清權。」在大陸版本裡,王詮勝片段被刪除,這首歌只用了0.5次。

2

《想見你》的好看與演員的精準演繹息息相關,尤其對於偶像劇而言,演員是成敗關鍵。陳芷涵曾經寫論文研究過,偶像劇是製造偶像的劇,還是找偶像來演的劇,這關乎臺灣偶像劇經歷過的起落。根據可考歷史《流星花園》,陳芷涵認為,偶像劇始終是用精良劇作來推出偶像的劇,而非後者。因此在《想見你》令人稱道的選角上,遵循這樣的邏輯。

幾位主演的年紀,已經成了觀眾討論熱點,開拍時柯佳嬿35歲,許光漢28歲,只有施柏宇是22歲,弟弟林鶴軒同樣28歲,但他們在劇中對高中生的表現毫不違和,尤其是兩位主演,不僅要回到高中,還要演三個不同年紀的狀態。

柯佳嬿是最早定下來的演員。

製片人麻怡婷從《必娶女人》就結識柯佳嬿,在她的印象中,柯佳嬿乾淨樸素,生活裡不化妝、不做指甲、不穿高跟鞋,過著很文青的生活,所以一看到這個角色,她首先就想到柯佳嬿,「她有非常清澈的眼神和狀態」。而且縱觀劇本,女主角不能真的只是高中生樣子,因為大部分時候,她是有27歲靈魂的陳韻如,甚至年齡感還要超過27歲,因為經歷失去摯愛的人要有超過年紀的成熟感,這樣一來,柯佳嬿是最佳人選。至於會不會有觀眾覺得扮嫩,麻怡婷覺得,對於這個角色來講,演技的重要性遠超過外表。

而陳芷涵則認為,偶像劇的觀眾群還是女生居多,在15-49歲之間,「這個年齡層的女觀眾,她其實不會想要一個各方麵條件比我好100倍的女主角吧?這個想法很微妙是不是。」

「幾乎是馬上就選定了,劇本發給她(柯佳嬿)的時候還沒完成,她看到第三集就打電話給我,很激動說可不可以馬上開拍,我就知道選對人了。」麻怡婷說。

柯佳嬿的劉海造型

柯佳嬿在整部戲裡起碼演繹出了三個不同狀態,17歲的陳韻如,27歲的黃雨萱,17歲模仿黃雨萱的陳韻如,而具體到劇中,則會有更複雜的狀態呈現。到最後,導演與柯佳嬿的溝通只能用百分比來形容,比如「這一鏡是40%黃雨萱,60%陳韻如」。

毫無疑問,柯佳嬿用出色演技給劇本加了分。在出演陳韻如時,柯佳嬿主動要求素顏,因為那個年代的高中生不太會化妝,陳韻如厚厚的劉海,甚至給柯佳嬿顏值拖後腿。至於這樣會不會不漂亮?柯佳嬿表示無所謂。「她覺得好看不應該是先考慮的事。只有那樣的陳韻如,才足夠讓觀眾覺得,這的確是容易被忽略的高中女生」。

李子維的角色也有些非許光漢莫屬的意味。許光漢此前雖然在臺灣並未被太多人熟悉,但當時已經接演了《罪夢者》和《陽光普照》,甚至願意為好劇本一直出演男三男四的角色,這些戲現在已經被不少人翻出來重新回味。其實拍《稍息立正我愛你》時,麻怡婷就已經注意到這個男孩,想推他出來,但礙於臺灣觀眾不熟悉他,給許光漢的戲份並不多。此後在幾部戲中通過反差很大的角色不斷鍛鍊演技,麻怡婷認為,此時許光漢已有優質偶像的潛力,便決定讓他來演李子維。一些人認為許光漢當時不夠有人氣,但最後,柯佳嬿和許光漢站在一起看起來非常搭,柯佳嬿也把自己的一票投給許光漢,麻怡婷覺得這很不容易,在娛樂圈生態裡,當時兩人遠不在一個咖位,「她從來都無所謂那些跟她搭戲的人要不要大牌之類的,柯佳嬿的支持,也是這次能用許光漢的原因之一。」

《想見你》截圖,許光漢

實際上最有戲劇性的是莫俊傑這一角色。莫俊傑是這段青春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要與李子維有反差。陳芷涵認為,過去所有成功愛情劇多數體現著「男一是女主的,男二是觀眾的」,因此這個角色選擇上,他們很謹慎。她透露,當時在兩個演員中糾結過,另一個來試戲的演員,要比還是大學生的施柏宇大牌,經驗也更豐富。儘管都能詮釋出莫俊傑,但兩個演員的氣質完全相左,差距很大,劇組中的意見不統一。「最後,我們採取一人一票的方法來選,施柏宇多出來的一票,就是導演給的。」

「心疼莫俊傑」上了熱搜。

事實證明,導演眼光毒辣,施柏宇演出的莫俊傑太讓人心軟,#心疼莫俊傑#上了熱搜,他在這段充滿悲劇的循環中是最悲情的人,戲份雖比李子維少,形象卻一樣立體,包含了聽力障礙人群困擾、性格內向孩子被霸凌、底層家庭、青春暗戀愛而不得等多維深度,從某種角度說,莫俊傑與陳韻如兩個角色,是編劇在主線情感外想探討更多議題的觸角,拓展了整部劇視野,是劇集質感的重要來源。陳芷涵感慨,作為製片人要足夠信任團隊,導演選擇了施柏宇後,幾乎每晚都把這位新人叫去開小灶,手把手教演戲,「導演的選擇很重要,如果今天是我做主,非要誰去演,那導演可能會跟說,製片我搞不定他,你自己看怎麼解決。如果你要很霸道出來決定很多事,你就要扛很多責任,我希望大家肩膀上的責任是一樣重的,這樣東西才會好,這是我的邏輯。」

3

慢工出細活,在有了好班底和好演員之後,如何把劇本變成影像?

導演黃天仁是三鳳製作常年合作導演,在開拍前,導演組大約有4個月時間做前置工作,包含鏡頭、與演員溝通、場景、燈光等。陳芷涵表示,他們通常都會習慣於在開拍前請指導老師對所有演員上演技課,這幾年國產劇部分也已經有了類似的前期準備。「上課的作用不是說真的要訓練演技,因為有一些是成熟演員,演技沒的說,但依然要來,為的是培養默契度,以及幫助他們進入到角色狀態裡。」

而對於導演來說,前置工作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在4個月時間裡,導演黃天仁與攝影、美術、燈光、演員,每個組成部分都會走一遍戲,從第一個鏡頭到最後一個鏡頭,「導演一個個組開會走戲,他在開拍前至少已經在腦子裡過了4遍所有鏡頭。」因此,開拍之後基本上很順利,沒有太多出乎意料的問題。

比如,在布景方面,網上已經有了打卡《想見你》拍攝地的文章,原因是劇集較少依賴搭景,而採用臺灣實景拍攝。

陳芷涵坦言,可能是製作費用問題,他們一般傾向於實景拍攝,但實景拍攝在難度上其實高於搭景。

臺北的部分戲份不是太多,主要是黃雨萱和王詮勝共同的家。單就這一場景,麻怡婷沒有放過任何細節,她回憶,一開始給美術組的意見是黃雨萱是白領,不能住太豪華的地方,保持乾淨溫馨就好,但格局必須符合當下臺灣年輕人的住所現實。在實地考察後,考慮到王詮勝的工作是美術設計,必須在這個家裡體現出這個職業才讓人信服角色。「一些色塊上我希望能大膽一點,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其次,在發生空難後,黃雨萱的心情會受到影響,從角色角度說,她會讓這個家維持原樣,可見她對王詮勝的愛是延續的,在他離開之後,我們就拿掉一些花草,或是枯萎,倒不是說我要去怎麼打造,而是必須從角色出發考慮心境。」

三位主演合照

劇組轉戰臺南後,相對自由很多。「要拍出1998年的感覺,而考慮到臺南那邊很復古,很多街景都還保留著。」在陳韻如的家的問題上,麻怡婷依然要求很高,從整體色調到家具顏色質地,「從窗簾或者珠簾上讓氛圍感更重一點,長木頭沙發擺上去,我看了後覺得太深沉,就請他們加一個白色靠墊,不要太單一,能起到一點角色過度感。」

即便事先準備再充分,也不可能完全順利。

在目前的劇集中,觀眾看到的穿越,幾乎沒有任何字幕提示,但卻能通過場景劇情自己感受到,這是導演爭取的結果,「不要低估觀眾智商」的執行需要決心,「本來也有考慮用1998,2019這樣的年份打上去,後來導演覺得這樣很low,這樣就表示我們做得不夠好,演員劇情美術都不夠好。但是事實證明,當時間線跳來跳去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從場景來分辨,最後只有17、18集上標了年份。」陳芷涵說。

麻怡婷透露,在拍攝現場也有過爭議,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怎麼塑造陳韻如這一角色。編劇在劇本中能用文字體現,到了現場,編劇和部分人建議柯佳嬿在作為陳韻如本體時戴上口罩,不僅區分角色,也能表達一種陳韻如和世界的距離感,有助於觀眾理解。

但導演不同意這一做法,「他覺得這樣太便宜行事,希望能完全靠演員演出來。」在經過團隊坐下來好好分析探討後,柯佳嬿沒有藉助任何道具,就演出了至少三種區別明顯的狀態。

類似的爭議,在謝芝齊是否可以穿越上也發生了,導演認為只讓男女主角穿越,會多一層命中注定感和浪漫。「觀眾朋友覺得好氣,為什麼謝可以穿越?其實也有男女主角一樣的原因啊,不是嗎?——想見某個人。從邏輯上說,他很難不穿越。那時候,我完全站在編劇的立場上,跟導演去拉扯。」

打打鬧鬧的三個人。

另一方面,整部劇的順利拍攝,和演員的默契度不無關係。麻怡婷提到,因為多數人的家都在臺北,臺北拍攝部分會顯得比較像上班,拍完大家就各自回去了,但到了臺南,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臺南拍攝期間,演員有一個集中住處,取景處也常常有街邊、冰店、陳韻如家等地,因此幾位主要演員常常在拍攝結束後,拉幾個凳子和桌子,就開始一起吃飯聊天。

「如果早點收工,他們就會一起出去吃吃喝喝,或是在房間前面小花園那邊唱歌,在那個情況之下,大家的感情變得很好,有默契,那你會覺得,在劇裡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時就很自然。」

記者提到,大陸的演員,可能都會在現場有自己的車或一塊場地,方便在等戲時休息。麻怡婷笑稱,臺灣演員「可能沒那麼好命」,「車子是根據劇組的安排去調度,一般一天結束後會一起回去。」這樣一些新演員增加和前輩的相處時間,慢慢不那麼緊張,「這次兩個哥哥姐姐就經常帶著施柏宇,也方便指導,感情變好後,他能在現場更自然。」

在以上有關《想見你》這部劇的幕後創作之外,鑑於臺劇這一兩年的出色表現,記者也與兩位製片探討了一些「題外話」。

陳芷涵

麻怡婷

【對話】

「拿出誠意來,不要把觀眾當白痴」

澎湃新聞

:做為製片觀察到的,臺劇能轉變思路的原因是什麼?

陳芷涵

:觀眾是聰明的,你一直餵同樣的東西,也會吃膩是吧? 這幾年,我也聽到有很多海外的買家說,以前臺灣是賣方市場,大家都要搶臺灣偶像劇,到後來變成買方市場,abc三部都差不多,我幹嗎都要買,我挑一部最便宜的買,因為都換湯不換藥。

電視臺發現,只有偶像卡司的劇,或是老一套的劇收視率不好了,就收手了,變成比較優秀的製作公司可以存活,自己能去找投資,主導權開始回到製作單位手上。就像我們這一次,雖然有跟福斯平臺合作,但是我們佔了50%,我們自己有能力去出資做了,而不是打工——電視臺給我多少錢,他給我100塊,我放10塊在口袋,90塊來做——我們已經不是這樣的了。

澎湃新聞

:這需要你們自己對於這個作品很上心才可以的。

陳芷涵

:我比較感謝的是,臺灣還是有很多編劇想要寫一些不一樣,從《我可能不會愛你》開始。當時這個劇本也是放在電視臺的抽屜很久,因為跟一般的偶像劇不一樣。

而且製片人也好,老闆也好,都會覺得,我想要看到的劇本,是在市場上會炸開來的,我不想要再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別人做過的東西。一部分也感謝臺灣的創作自由度還蠻大的,我還記得有個平臺還是製作公司,他們只做BL,當然了,這很誇張,但這樣都可以……我們就會在看到劇本或收劇本時,會希望是別人沒做過的,這次大膽了一點,下次可以再大膽一點點。

澎湃新聞

:偶像劇行業容易造成的問題是,當偶像通過劇被捧出來後,之後再參與的劇集,大家更多考慮他的人氣,而非製作本身的精良,這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裡。這次我們能看到,實際上許光漢已經到了臺前,人氣激增。

陳芷涵

:可能臺灣能避免這個循環的原因,是粉絲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而去給劇集增加收視。我這樣講好了,如果他接下來的戲不夠用心不夠好,可能第一集有人看,接下來馬上會被質問,為什麼會接這樣的戲?再接下來,這個戲就不會再有數字。再喜歡他,也沒辦法因為一個偶像撐完整部戲。觀眾可以看的各國的劇太多了,我幹嘛要放棄韓劇、美劇去看你?

大家不會因為這樣去看《罪夢者》,他這麼火,照理說應該會很多人在去看,但實際上沒有這個聲音。其實他演的《陽光普照》都還在院線,可是沒有人因為這樣大家去看,它的票房還是不理想,畢竟這是一部偏文藝的電影。

澎湃新聞

:霸道總裁是愛情偶像劇屢試不爽的梗,很多製片人會認為只要搭上這個梗,哪怕是劇情裡有涉及這類表現,很容易吸引女觀眾下班後回去放鬆滿足幻想,所以會認為這是捷徑。作為製片人,怎麼看待考量這個問題?

陳芷涵

:總裁的系列在臺灣已經不靈了,播了太久了。當然,這樣的系列,也需要能讓觀眾吃這套的合適男演員。

麻怡婷

:我覺得每一種劇種都有受眾,我自己而言,有時候也會想要看一些不要太動腦袋,花時間去思考的劇,這樣會很累。但有時候就想看高能劇集。我覺得選擇權都在觀眾的手上,應該是我們去思考,自己想要做什麼樣子的故事?你想要呈現什麼樣子的劇種?

觀眾每次的選擇都不一樣,像我們上一部《稍息立正我愛你》,也是有點甜寵,不要去覺得說霸道總裁或甜寵就不對,老梗也可以把它講得很有趣,就看你怎麼說。

你看灰姑娘的故事是一直都會出現的。一個偶像劇的男主角性格,很貼心很疼女生,這些東西在其他戲劇種類中也會有出現,我們可能只是加了些不太一樣的反轉。霸道總裁本身沒有錯,錯在是怎麼拍的問題,真的不要把觀眾當白痴,好好去對待觀眾,他們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大家要拿出誠意來,如果觀眾很吃,這就是個成功的作品。

我一直跟我們整個團隊強調,老梗沒有錯,可是你要怎麼去變成故事,那就是你的功力了,必須得下功夫去做。

澎湃新聞

:不停地湧現這樣的男演員,會不會依舊能影響目前的臺劇市場?

陳芷涵

:我覺得會有影響。其實我們還在籌備的劇,就缺一個這樣的人,他必須要很帥,雖然並不是純偶像劇,但是男主角一定要帥。我可以在偶像劇裡用,但我們可以把它包裝得更高級。

《想見你》截圖

「如果把賺錢擺在第一考量,會失去很多」

澎湃新聞

:這一波優秀臺劇的出現,是有一些共同的可總結的原因嗎?

麻怡婷

:臺劇還是蠻多種類型的,可能以前比較小眾,在大陸這邊沒有放那麼多。有些東西,我覺得一直都在進行,相對來說我們創作上比較自由,如果真的(劇情)太誇張的話,就是限制播出時段。另外,我們也不用開發項目前先在內容層面審核,只要製作公司覺得ok,就能開拍。

其次,我的觀察,跟觀眾,播放媒介改變,還有外資的進入都有關係。新媒體進入之後,種類越來越多,可能有幾個成功的都是跟一些外資合作,像我們這次就是跟福斯的合作,讓我們更有子彈去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可能會給大陸觀眾感覺現在才不一樣。現在有人跟我說,臺劇復興了,我覺得復興不敢當,剛好從去年到今年連續有幾部都蠻亮眼的劇,剛好這幾部都是不同的類型,會讓大家覺得臺劇原來這麼多元。如果是相隔久一點出來,大家可能就沒那麼大的感覺了。

澎湃新聞

:所以你覺得,是播出時間比較接近,造成的這樣一種感覺,以前也有類似的類型劇,只是比較小眾些?

麻怡婷

:對,是的。

澎湃新聞

:製作偶像劇,會對演員有職業要求嗎?

麻怡婷

:我覺得不管在哪裡,全世界都有演員很在乎外表,比較偏偶像,沒有表演上的磨鍊。也有很注重演技,先不管這個造型好不好看的偶像或演員。很幸運的,我個人比較喜歡專業演員,如果你只是要當偶像,那我也不會跟你合作,所以我們的演員都很專業,他們不是只要好看。

澎湃新聞

:作為製片人,怎麼平衡投資、收入和內容創作?怎麼保證內容創作的獨立性?

麻怡婷

:應該是說,故事成功了,反饋收益才會回來,如果一開始就先把賺錢擺在第一考量的時候,你就會因為這個東西失去很多,當然不是說不能賺錢,只是說你不會要求賺到最大值,每個我都到最大值,我會失去一個好公司,做兩三部之後,就沒有人會找你了。

內容上,我們都是可以坐下來商量,那這是我們一起考量,到底要不要改,不是完全不能改,但是要有原則。

澎湃新聞

:剛好王詮勝本體的故事是在一個前奏上,所以被拿掉也不那麼麻煩,是當初考慮到這個問題才放在前奏嗎?

麻怡婷

:不是,我們每一集都有序場前奏,所講的內容可能跟當前劇集有關,可能沒關,有時候可能不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只是個夢境,有時候是跟前後因果相關的內容,我們編劇在劇本開始時就這樣設計了,大家可能想知道被穿越的王詮勝去哪裡了,我們就放在序場,這樣不會影響故事走向,而且這樣整個序場就是專門為了他,那句「獻給所有的王詮勝」還蠻大膽的,我自己很喜歡。

哈哈,當時看過後覺得,自己眼光也太好了,許光漢演得也太娘了,什麼都能演得來。

澎湃新聞

:但是編劇沒有再回去把這個坑重新填上啊,這部分有些可惜。

陳芷涵

:他當時已經跳下去了,不會有任何王詮勝來跟李子維在腦裡面對話,就是死了,所以也就沒有再講王詮勝的故事,希望能留白給觀眾一個空間。我也聽到很多觀眾說,希望王詮勝的故事可以拍個完整的故事,就讓許光漢和連晨翔來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臺劇又出爆款,《想見你》編劇分享另類偶像劇創作歷程
    近來奇幻懸疑愛情偶像劇《想見你》隨著劇情慢慢揭開穿越背后角色複雜的關聯與愛恨情仇,討論度與收視熱度同步爆增。這次運用奇幻懸疑的手法把偶像劇愛情講得既絲絲入扣又別開生面的幕後功臣,就是一直推陳出新、既寫偶像劇又喜歡挑戰新嘗試的編劇組合簡奇峰和林欣慧。
  • 從《想見你》到《下一站是幸福》走紅:偶像劇還可以怎麼拍?
    偶像劇有濃重的女性特徵,它以女性為主角,講述的是女性的情感故事,關注的是女性的情感需求——這在根本上是因為,偶像劇的受眾主要是女性。「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麼偶像劇總有人愛。2019年2月23日,臺北,顏毓麟、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出席新戲《想見你》發表會。
  • 《想見你》,教科書式偶像劇
    爆火,臺灣偶像劇又重新回到觀眾們的視線 。與劇名相呼應,勾起相同相似的情感,鼓勵人們,只要堅持不懈的追尋,你愛的人終會回到你的身邊。甚至《想見你》的女主角和《不能說的秘密》的女主角長相也十分神似。完美表達了對經典的致敬之情。
  • 從《想見你》看臺灣偶像劇:從黃金十年到蟄伏復興
    上周《想見你》正式收官,主創們為了彌補結局提前洩露的損失,決定加拍一集特供粉絲,再次引發微博熱議。 愛情+懸疑+穿越+燒腦的搭配,莫比烏斯環式的設定讓這部臺灣偶像劇(以下簡稱臺偶)脫離了一味小清新的風格,且多次反轉的劇情走向讓內地觀眾眼前一亮,劇中人物的發展變化多次成為微博話題的熱搜榜前位。
  • 有一說一,9.2分的《想見你》是我看過最優秀的「偶像劇」!
    ——《想見你》文丨舊故麻袋∨2001年,一部《流星花園》開啟了臺灣偶像劇的大門,讓臺灣偶像劇在之後的10年裡風靡大陸乃至整個亞洲。「植劇場」高產且高口碑,《荼靡》、《天黑請閉眼》、《花甲男孩轉大人》、《戀愛沙塵暴》等劇一經推出,收穫好評無數,還挖掘了不少實力演員,但這樣的嘗試收效甚微,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並未將困局打破......真正做到改變格局,讓所有人刮目相看,是從去年爆款《我們與惡的距離》開始的,豆瓣評分直接飆到了接近滿分的9.5,這在電視劇評分史上並不多見。
  • 《想見你》大熱後,臺灣偶像劇該何去何從?
    今晚,有多少人還蹲在電視機前熬夜看《想見你》大結局呢?臺灣偶像劇大火的時候,我們都被劇裡的瑪麗蘇女主和霸道男主迷到無可救藥;後來國產劇崛起,我們開啟了2倍速看劇時代;而《想見你》這部臺灣偶像劇一播出,我們可謂是「一朝回到解放前」,恨不得能0.5速看劇,只因為它太燒腦、太上頭了!
  • 《想見你》電視劇講的是什麼,這劇大家打幾分
    《想見你》電視劇講的是什麼,這劇大家打幾分《想見你》這部劇給我打分的話,我想必須給9.9分,給滿分就怕你太驕傲!很久沒認真追憶不偶像劇了,疫情讓我又追劇了,還有點意思,從愛情劇變成奇幻懸疑劇,這也是第一劇了!
  • 揭秘豆瓣9.2分臺劇《想見你》,堪稱史上最燒腦偶像劇
    就在大家認為臺劇的復興是從現實題材開始時,另一部偶像劇的出現則讓內地觀眾再次感嘆:原來臺灣偶像劇也還尚未消亡,依然如此有殺傷力。這部偶像劇黑馬就是臺灣三鳳製作和福斯傳媒、華聯共同製作的《想見你》。截至2月4日,豆瓣上已經有超過14萬人為該劇打分,豆瓣評分維持在9.2,比去年的小爆款臺偶《我們不能是朋友》各方面還超出一截。
  • 《想見你》:臺灣偶像劇的突破之作
    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代表的是臺劇在社會議題上的深入與精進,《俗女養成記》代表的是臺灣鄉土劇的精品化、年輕化,那麼,《想見你》有望成為臺灣偶像劇20年的又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不只是雙向穿越《想見你》開篇,講述的是第一個時空,2019年黃雨萱的故事。
  • 從《流星花園》到《想見你》,臺灣偶像劇是否又迎來一輪新的高峰
    臺劇《想見你》前幾天終於迎來大結局,將全網呼聲推至高潮。這部在豆瓣評分 9.2,掀起一股網友追劇熱潮;而在臺灣本土,《想見你》居臺灣中視同時段收視之冠,觸及觀眾達73萬5千人。,期間諸多如《惡作劇之吻》、《命中注定我愛你》等以愛情為主線的偶像劇一度引領著大陸潮流,成為許多人的珍貴回憶;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成為了最後一部在大陸引發轟動的偶像劇,此後臺劇雖仍在大陸播出,但已經無法重上高峰。
  • 想見你大結局彩蛋曝光 想見你完整版全集在線播放 想見你免費觀看...
    想見你大結局彩蛋曝光 想見你完整版全集在線播放 想見你免費觀看地址時間:2020-02-17 17: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想見你大結局彩蛋曝光 想見你完整版全集在線播放 想見你免費觀看地址 臺劇《想見你》2月15日迎來大結局,同樣這也是個幾乎沒有懸念的總結:沒有爛尾
  • 《想見你》大結局,卻讓人捨不得說再見…
    (吳宣儀微博背景用起了《想見你》花絮照)看過的都在誇,但沒看過的不理解為什麼一部定位在懸疑愛情的偶像劇能獲得如此多的關注度和好評?讓全網著迷的《想見你》它究竟贏在了哪呢?即便是同一張臉、同一套衣服、同一個場景,依然能詮釋出角色截然相反的兩種性格。
  • 豆瓣9分《想見你》:臺灣偶像劇蓄謀已久的一場自我變革
    《想見你》,豆瓣評分一路漲到了9.0。 那麼,這一次,怎麼看都像是一部偶像劇的《想見你》,到底是如何讓偶像劇起死回生,重新俘獲觀眾、實現口碑逆襲?  《想見你》的前兩集劇情,特別像《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跟一般的臺灣偶像劇看起來沒什麼差別。
  • 許光漢的《想見你》能讓沉寂多年的臺灣偶像劇回歸大眾視線嗎?
    陳喬恩更是憑藉《王子變青蛙》和《命中注定我愛你》一舉拿下臺灣偶像劇女王寶座。最近正好有一部豆瓣實時評分高達9.2的最新的臺灣電視劇《想見你》以偶像劇與懸疑劇並存的緊張情節,成功的讓大家又回到了以前那個天天討論臺灣偶像劇的時期。
  • 「想見你」就穿越時空,撩妹技能簡直滿分!
    只因它——《想見你》高糖愛情劇 撩妹技能滿分如果追過《想見你》的小夥伴會發現劇中處處是驚喜尤其是對於周杰倫的粉絲來說你會發現劇中李子維的班級:三年二班,與周杰倫的《三年二班》一致而許光漢還曾是《三年二班》MV的小杰倫
  • 第533期《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鋼琴簡譜彈奏版,金鐘影后柯佳嬿主演偶像劇《想見你》的片尾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鋼琴簡譜彈奏一起學」,「關注」後再點擊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
  •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
    剛剛磕完一部臺灣的劇,叫做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八三夭樂團 -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時空穿越的時候,焦點始終在男女主的愛情故事上,可是男二號經歷的失去和錯過,就這樣莫名其妙無緣無故變成了一個謎底。
  • 《想見你》「真香」背後,揭開了偶像劇戳中觀眾的秘密?
    《想見你》爆紅的意義,在於幫助市場打開了新思路。這部劇跳脫出被「拍爛」的「霸道總裁x傻白甜」、「傑克蘇x瑪麗蘇」等偶像劇套路和模式,將懸疑推理奇幻魂穿等元素貫穿於都市愛情裡,拓寬了偶像劇的題材邊界,為市場帶來了哪些新意和啟示? 《想見你》讓人上頭, 選題、敘事有何突破?
  • 為何我們拍不出《想見你》?看背後的故事就知道
    這本質來說是一部愛情偶像劇,但是融合了穿越+懸疑+校園純愛+成人愛情+社會人文話題,成分非常複雜。如果你沒看劇,看到了這樣的簡介,恐怕直覺就是這很雷吧!但是劇組就像一個端碗藝術家團隊,不但每個碗都沒有掉地,還耍出了深度和美感。
  • 臺劇文藝復興|製作人麻怡婷:我是如何操盤《想見你》的?
    「臺劇文藝復興」系列第一篇,娛理工作室對談熱播劇《想見你》製作人麻怡婷,請她來揭秘這部豆瓣評分9.2的臺劇《想見你》背後的隱藏故事,在新人斷層的情況下,許光漢是如何被挖掘的?柯佳嬿為何可以飾演十七歲少女?拍攝過程中又經歷了哪些崩潰和無奈?如何與國際OTT平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