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幾種專業的動畫類型,看看你都知道嗎
文/動漫達人毛毛
動漫的分類有多種,常見的有按讀者群、形式、內容、技術、風格、地域、製作方式、應用類型等來進行分類。如同樣是動畫作品,既可以按製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皮影動畫、偶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動畫、實物動畫、特技動畫等;又可以按地域的不同分為國產動畫、港澳動畫、日韓動畫、歐美動畫等;還可以按傳播途徑分為手機動畫、電視動畫、電影動岡、網絡動畫等。同樣是漫畫,既可以按形式分為長篇漫畫、多格漫畫、單幅漫畫、單色漫畫、彩色漫畫等;又可以按讀者群分為兒童漫畫、少年漫畫、少女漫畫、成人漫畫等;還可以按內容分為搞笑漫畫、成語漫畫、愛情漫畫、偵探漫畫、格鬥漫畫、寓言漫畫等。
綜上所述,動漫的分類有很多種。但畢竟動漫絢麗斑斕的效果,要藉助於強大的技術才能呈現,動漫離不開製作技術。實際上,技術對動漫的形式、風格、樣式等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動漫教學,現在提倡注重應用性、動手性、實踐性。所以,在這裡我們先根據技術特性,對動漫進行分類。
瓷偶動畫常採用瓷都景德鎮的高嶺土捏制,並上色釉燒制而成,其每件瓷偶都是精美的瓷雕。為了使瓷偶舉手投足都能活靈活現,甚至能唱歌跳舞,在不用關節的情況下,採用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用「代用」和「套裁」在同一個瓷雕上拍各種動作。中國於1982年使用陶瓷材料製作瓷偶,創造了偶類動畫的新形式。如瓷偶動畫片《瓷娃娃》、《魚盤》等。特別是《魚盤》運用了傳統陶瓷的形式美,寓意了當今現實生活的環境汙染。採用象徵手法,講述了一隻青花瓷盤因受環境汙染轉瞬間變成漆黑一片,盤中本來一條活潑可愛的青色遊魚也變成了一堆白骨。該作品於1988年榮獲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A組第一名。

摺紙動畫以兒童的摺紙手工發展而來,用硬紙片摺疊塑造出立體人物、動物、背景等,再塗上色彩,串上細鐵絲作為活動關節,逐格拍攝播放可完成動畫效果。摺紙富有純真、稚拙、童趣的特點,因而作品具有輕巧、靈活的風格,虞哲光於1960年製作摺紙動畫《聰明的鴨子》,為偶動畫增添了新的家族成員。

實物動畫是利用身邊有固定形態的物體,或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電線、蔬菜、水果、毛線、炊具、文具、植物、家具、圖書等製作動物、人物、道具、場景,通過構思和想像,將無生命的物體設計成有生命的生物,甚至直接把不做任何加工的物體,以原始形態進行賦予生命的活力表演,逐格拍攝後連續播放成影像。簡單地說就是將物體以擬人化的形式表演拍攝成動畫片。實物動畫與偶動畫的最大區別,是實物動畫保持物體的原貌,而偶動畫要通過製作者創意想像重新塑造。如《糖果體操》、《牙刷家族》、《毛線玉石》等。

真人動畫並不是指我們常說的真人版動畫,即由真人演員在原有動漫角色形象和人物關係的基礎上所創造出的影視作品。這裡的真人動畫,是指用真人表演動畫角色而進行逐格拍攝後播放的動畫影像,有點類似生活中的雜耍。真人動畫的拍攝要注意姿勢的維持,一般最好由助手負責幫忙記錄上一個動作是什麼、下一個動作是什麼,因為人在集中精力做一個動作時,可能會忘記下一個動作,甚至拍攝人員由於光注意演員的動作,而忽視了背景,容易造成背景改變而穿幫,要有人專門負責背景的檢查。另外在室外拍攝還要強調光線,儘量同一個鏡頭要集中時間拍完,以免下次再拍攝造成明顯的差異。真人動畫因用真人表演姿勢,拍攝後再換一個姿勢,播放後就會產生怪異、荒誕、機械式的感覺。
如加拿大動畫家麥克拉倫創作的動畫片《鄰居》,就是用真人表演逐格拍攝的,劇中講述兩位鄰居為爭奪一朵鮮花大打出手,最後兩敗俱傷。演員用誇張的表演賦予影片和平的寓意,此片於195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同樣還有榮獲奧斯卡五項大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輯、最佳歌曲、最佳原著配樂、最佳視覺效果)和八項提名的真人動畫《歡樂滿人間》),這部影片由迪士尼老闆迪士尼親自出馬,採用真人與動畫的巧妙搭配,特別是真人跟動畫共舞是當時動岡形式一個新的突破,再加上十幾首非常出色、悅耳動聽的歌曲穿插,成績斐然,囊括這麼多大獎也是情理之中。
好了,這次動漫達人毛毛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