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芳知道狄雲是被冤枉的,她還有回去的心,但是已經沒有回去的路

2021-02-19 繡虎思想


 

01  陰謀總有裂縫

 

《連城訣》裡,連城劍譜是貫通全文的核心引力所在。第十章《唐詩選輯》中,金庸讓連城劍譜這個核心載體出現了。伴隨它出現的,還有狄雲被冤枉的真相。

狄雲在第一章被萬震山的小妾小桃紅冤枉,說狄雲要強姦她,而且狄雲偷了萬府好多金銀,還要求與她一起私奔。為此,萬家買通縣令,把狄雲投入監獄。之後,萬圭迎娶了戚芳。整個故事就是這樣步步相連地展開的。

讀者都知道狄雲是被冤枉的,但是戚芳不知道啊。有的讀者看到萬圭迎娶戚芳這一段時,可能還會埋怨戚芳,怎麼就不長腦子,狄雲對她原來那麼好,怎麼可能一夜之間就變心呢?而且,狄雲是與她青梅竹馬地一起長大的,怎麼她對狄雲的品性不了解嗎?

實際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戚芳作為當局者,她原來是個鄉下姑娘,哪裡見過人世間的陰謀詭計。如果說狄雲是個鄉下小子,沒有經歷過人心險惡,戚芳更加沒有經歷過。她喊狄雲「空心菜」,說他一根腸子通到底,但是戚芳本身也沒有多少曲折的心眼。她一聽到師哥竟然不要她了,要與一個妖豔的女人私奔,心中就很痛苦,一痛苦就失去了本來就不多的理智,就盲目地相信所謂的事實了。

這其實也是戚芳心中的一道深刻的傷疤。從戚芳的角度去想,她是很痛苦的。爹失蹤了,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故意躲起來了。原來值得信賴的師哥竟然要與別人一起私奔,不要自己了。所以,戚芳所處的環境還是比較悲慘的。

這些悲慘還是次要的,主要是她的心被傷害了。儘管傷害她的不是真實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也被傷害了。狄雲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她心中的一道傷疤。如果不是吳坎向她洩露了秘密,她還要被蒙蔽更長時間。

吳坎當年在看到戚芳以後,也是非常喜歡她的。雖然參加了設局去冤枉狄雲,無奈必須順從萬圭這個師父的愛子,讓萬圭娶了戚芳,但是他一直心有不甘。這會萬圭因為被言達平的毒蠍咬了,眼看著命在頃刻,所以埋藏在吳坎心底的對戚芳的覬覦,就借勢抬頭了。他看戚芳不相信自己曾經為萬圭迎娶她出過力,就更加要表現與證明。這種渴望和急迫,正好被戚芳利用了,結果吳坎就向他洩露了當年的秘密。

 

吳坎笑道:「有甚麼好商量的?你要救丈夫性命,就得聽我的話。」戚芳道:「倘若你從前真的對我有心,出過力氣,那麼……否則的話,我才不來理你呢。」

吳坎大喜,蓋上了瓶塞,說道:「師嫂,我要是說了實話,你今晚就來和我相會,是不是?」戚芳道:「那也得瞧你說的是真是假。騙人的話,又有甚麼用?」吳坎道:「千真萬確,怎會有半點虛假?那是沈師弟想的計策。周師哥和卜師哥假扮採花賊,引得狄雲這傻小子到桃紅房中救人。這傻小子床底下的金器銀器,便是我吳坎親手給他放的。師嫂,我們若不是使這巧計,怎能留得住你在萬府?」

戚芳只覺頭腦暈眩,眼前發黑,吳坎的話猶如一把把利刀扎入她的心中,不禁低呼:「我……錯怪了你,冤枉了你!」

她身子搖搖晃晃,便欲摔倒,伸手扶住了欄幹,說道:「我不信,哪有這回事?你編出來騙我的。」聲音甚是苦澀。

吳坎急道:「你不信?好,別的人不能問,你去問桃紅好了,她在後面那破祠堂裡住。問過之後,可千萬不能跟旁人說。我們師兄弟大家賭過咒,這秘密是說甚麼也不能洩漏的。

若不是為了今晚三更,師嫂,為了你,我吳坎甚麼都甩出去啦!」

戚芳大叫一聲,衝了出去,推開花園後門,向外急奔。

 

吳坎不僅表白了自己對戚芳的愛,說出當年他參與算計狄雲的事實,而且還提供了人證,就是那個稱狄雲要強姦自己的小桃紅。小桃紅就在附近住著的消息,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所以吳坎提供這個人證,對戚芳查知當年真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在小桃紅口中,戚芳深入了解了師兄狄雲被冤枉的真相。

 

02  戚芳知道了真相

 

戚芳從吳坎那裡找到了解當年真相的線索,就去找小桃紅。但是,她心中還是比較矛盾的。因為她害怕小桃紅說出與當年一樣的事實,那她心中最後的希望也就隨之破碎了。但,知道當年真相的渴望,還是幫助戚芳克服了這種恐懼,最終她從小桃紅那裡得到了真相。

 

終於,桃紅說了:「這……這怪不得我,少爺逼著我做的,叫我牢牢抱住那姓狄的湖南鄉下佬,冤枉他來強姦我,要帶了我逃走。我跟老爺說過的,老爺又不是不信,只吩咐我千萬別說出去,還給了我衣服銀子。可是……可是……我又沒說,老爺卻趕了我出來。」

戚芳又是感激,又是傷心,又是委屈,又是憐惜,心中只是說:「師哥,是我冤枉了你,我原該知道你對我一片真心,這可真苦了你,可真苦了你!」這時她並不憎恨桃紅,反而有些感謝她,幸虧是她替自己解開了心中的死結。甚至對於吳坎,都有些感激,是他吐露了真相,是他指點自己到這破祠堂來找桃紅的。

在傷心和悽涼之中,忽然感到了一陣苦澀的甜蜜。雖然嫁了萬圭,但她內心中深深愛著的,始終只是個狄師哥,儘管他臨危變心,儘管他無恥卑鄙,儘管他有千般的不是、萬般的薄倖,但只有他,仍舊是他,才是戚芳嘆息和流淚之時所想念的人。

突然之間,種種苦惱和憎恨,都變成了自悔自傷:「要是我早知道了,便是拚著千刀萬剮,也要到獄中救他出來。他吃了這麼多苦,他……他心中怎樣想?」

她靠在一棵梧桐樹上哭了一場,心頭輕鬆了些,慢慢走向家來。她避開後園,從東面的邊門進去,回到樓上。

 

就這樣,戚芳從小桃紅嘴裡知道了當年的真相。知道真相以後,戚芳心中感到非常痛苦,因為她感覺到自己被欺騙了,這麼長時間心中還埋怨狄雲師兄。

除了痛苦,她心中還有甜蜜,因為雖然她嫁給了萬圭,但這也是無奈之舉,人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只能抓住眼前的救命稻草。但是,戚芳心中還是仍然愛著狄師哥的,只有他才是戚芳探析和流淚之時所想念的人。

現在知道了當年的真相,知道師哥是被冤枉的事實以後,戚芳心中本來就沒有熄滅的對師哥的深愛,就隨之恢復了。所以,她心中感到非常抱歉,如果當年知道了真相,說什麼她也會把狄師哥給救出來。這種自悔自傷的懊悔感,真是讓戚芳又痛苦同時也甜蜜,她很想彌補師哥,但是有不知道從何處彌補。

就在迷迷糊糊之間,她回到了樓上。也就因為這樣,她才回到了現實之中。

 

萬圭一聽到她上樓的腳步聲,便急著問:「芳妹,解藥找到了沒有?」戚芳走進房去,只見萬圭坐起身子,神色甚是焦急,一隻傷手擱在床邊,手背上黑血慢慢滲出來,過了好一會,才「塔」的一聲,滴在床邊的那隻銅面盆裡。小女孩伏在爹爹腳邊,早睡熟了。

戚芳聽了吳坎和桃紅的話,本來對萬圭惱怒已極,深恨他用卑鄙手段陷害狄雲。這時看到他憔悴而清秀的臉龐,幾年來的恩愛又使她心腸軟了:「究竟,三哥是為了愛我,這才陷害師哥,他使的手段固然陰險毒辣,叫師哥吃足了苦,但究竟是為了愛我。」

 

戚芳的心理這時候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剛剛得知師哥被冤枉的真相的時候,她心中因為懊悔感,恨不得馬上就與師哥再續前緣,同時對萬圭父子充滿了痛恨。但是,俗話說見面三分情,更何況是多年夫妻之間呢。她看到萬圭痛苦的樣子,同時想起來他算計狄雲也是因為愛自己,所以,心中又產生了原諒萬圭的感受。

其實,不論戚芳心中怎麼想著要回到過去,事實上她已經不可能再回去了。她有回去的心,但是已經沒有回去的路。不僅戚芳回不去了,狄雲其實也不回不去了。

本章開始的時候,狄雲偷聽戚芳和女兒一起為戚長發和自己祈禱,一度也想著如果要是能再娶到師妹就好了。但是,他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狄雲,同樣戚芳也不可能再是以前的戚芳了。已經各自走向自己道路的他們,雖然都有心再續前緣,事實上也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

但不論怎麼樣,真相畢竟被揭示了出來,他們心中也不會再因為誤解而相互埋怨。

 

03  當真相顯露時

 

很多被假象遮掩的真相,是無從顯示出來的。但有些真相卻能顯露出來。當然,這些能夠顯露出來的真相,要想重新被人們認識,需要諸多條件。

真相需要有痕跡。如果無跡可尋,即使真相存在,也不太可能顯露出來。就像沒有證據就很難翻案一樣,缺乏痕跡的真相也不太可能重回人前。為什麼戚芳能夠得到真相?吳坎是個關鍵人物,他本身就是當年冤案的參與製造者之一,所以他說出來的話很有證明力度。此外,吳坎又舉出至關重要的人證小桃紅。小桃紅作為當年關鍵的直接當事人之一,她對狄雲清白的證明力度,是其他人所不可能產生的。

真相對當事人來說很重要。如果真相對當事人來說並不重要,知不知道已經不太重要,不會影響什麼,那麼這樣的真相就是無效的真相。如我們小時候被小夥伴冤枉,這樣的事實的真相,知不知道其實已經無所謂,誰也不會去追究當年作為兒童時期的人的什麼責任。

當事人也要迫切想知道真相。當事人迫切想要知道,將直接影響真相能不能被重新揭示出來。真相的揭示,需要有具體推動者的推動,才能有效實現。

如果戚芳本身是那種水性楊花的女子,她也就不會老是想著師哥狄雲,不可能在吳坎調戲她的時候,利用心機套取了吳坎心中埋藏已久的秘密,更不可能去找小桃紅去驗證吳坎所言是否真實。

真相還有一些其他得以出現所需要的條件。如古代通過刑訊逼供,經常造成難以逆轉的冤案。具體的真相如何,就要看各種偶然條件了。所以,真相本身的顯露是或然性的,不是必然性的。我們通過小說或者影視劇所揭示出來的真相,只不過是萬千真相被埋沒的例外而已。

而且,當真相顯露時,因為假象而已經發生的改變,也不可能原態復原了。如狄雲和戚芳,他們再也不可能回到當年一起練劍時候的歡樂狀態,更不可能裝得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總之,只要具備條件,當事人也足夠努力,真相是能被揭示出來的。但是,就算真正被揭示出來,那些已經改變的事實和感情也不可能再復原。當事人還是應該根據已經改變的事實以及感情,做出適應性的轉變,儘量過好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重讀《連城訣》:戚芳為什麼叫狄雲「空心菜」
    清涼解熱解毒,強心利尿。適用於急性熱病,高熱煩渴,咽喉炎腫,上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等急性炎症。狄雲就像「空心菜」一樣,是一個沒有太多想法的農民,他的心也幾乎是空空如也,可以說毫無心機、憨厚樸實、土頭土腦,就是這麼一個傻哥哥。
  • 為什麼說戚芳配不上狄雲?她是愛慕虛榮的渣女
    即便薩沙很不喜歡的馬春花,她失身於福康安的時候也不是因為物質。她根本不知道福康安,是是權勢極大的貴族。馬春花後來去了福康安的府邸,更多也是因為真愛,並不是貪圖富貴。戚芳則不是這樣。戚芳和狄雲從小一起長大,因為是互相極端了解的。她隨便懷疑狄雲是強姦犯和盜竊犯,本來就是不可饒恕的事情。
  • 《連城訣》中,狄雲與水笙是怎樣在一起的?
    只有狄雲,這個三番五次保護自己、以德報怨的正人君子。                在有些人看來,狄雲始終愛著的是自己青梅竹馬的師妹戚芳,對水笙沒有愛,我不這樣認為。我不否認狄雲始終愛著的是戚芳,畢竟從後期狄雲的所為所想來看他的確愛著戚芳,萬圭中毒,他扮作醫生,曾想過不給解藥,讓萬圭在痛苦中死去,帶師妹走,甚至想過和師妹再做夫妻,又怎能說不愛戚芳呢?
  • 狄雲:武俠史上最慘男主角
    狄云為人處世的觀念很單純,他認為,我對你好,你也應該對我好,就算不喜歡我,也不該動手打我。他甚至不知道萬圭為什麼要這樣對付自己。張無忌雖然也樸實單純,但是他並不傻。從小目睹爹娘自盡,又目睹金花婆婆殺了胡青牛夫婦,還被崑崙派掌門何太衝追殺,之後又經歷了朱九真一家布下的陰謀詭計,種種經歷,早已把他磨練成了「社會人」。
  • 金庸小說《連城訣》--「空心菜"狄雲
    在獄中結識丁典,後得知師妹嫁給萬圭,對人生絕望下自殺。自殺後被丁典施以「神照經」救活,並成為患難之交,從丁典處學習「神照經」並得到「烏蠶衣」。為躲避血刀僧寶象拔去頭髮、鬍鬚,但在破廟險被寶象吃下肚。後又被血刀老祖認為狄雲是寶象的弟子,認識水笙。最後戚芳遭萬圭所殺,死時託付狄雲照顧其女「空心菜」。
  • 【山哥聊情感】《連城訣》中,戚芳和水笙,究竟誰更適合做狄雲的妻子?
    對狄雲來說,人生最為美好的記憶,當屬那段年少的時光。小時候,他和自己的小師妹戚芳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一起練習武藝一起玩耍,過得非常開心。戚芳因為狄雲總是呆頭呆腦,沒有什麼心機,便給他起個非常形象的外號,叫他空心菜。時間長了之後,狄雲也就習慣了戚芳對他的這一稱呼,感覺既溫暖又親切。
  • 狄雲的冤案
    金庸的武俠小說講的是江湖,是靠拳頭說話的的地方,所以很少涉及法律,好容易在《連城訣》中講到了案件,還是一個冤案:鄉下小夥子狄雲和師妹到城裡做客,主人的公子看上了圓臉大眼的師妹,為拆散情真意篤的二人,於是設計冤枉狄雲強姦偷盜,將其關進牢房。
  • 狄雲被害進大牢,美女陷阱好陰毒 連城訣 4 金庸武俠
    狄雲面對這一群無賴還能說些什麼呢,他只狠自己學藝不精,受其羞辱只能自吞自咽了戚芳將他扶到屋內,心痛的幫他查看傷情,並且安慰道:這些城裡人仗勢欺人,壞死了,明天我跟爹爹說,讓他給咱們做主。她一邊說一邊拿起狄雲那件外衣,細心的縫補起來。狄雲心中一暖,只覺得此生能有師妹關懷也真的值得了,畢竟男女有別,他見天色已晚,於是從師妹房中走出,信步來到府外。
  • 「我讀書少,別忽悠我……」鄉下青年狄雲的覺醒之路
    這些話,狄雲是半信半疑的。理性告訴他,是真的!因為丁典沒必要騙自己,而且一切前因後果都那麼符合邏輯;感情告訴他,是假的!因為師父對自己還算不錯,從小教自己劍法,還有養育之恩。……面對真相,狄雲不知所措。他不敢去相信,也不願意去相信。
  •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郝蕾已經夠委婉了:回去唱跳吧!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郝蕾已經夠委婉了:回去唱跳吧!努力在天賦面前,一文不值。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吧。雖然我們相信天道酬勤,但是同時也不會也不能否認,有些時候,天賦就是比努力重要。對於演戲來說,同樣是如此。
  • 金庸武俠劇中, 這5位女子和男主有緣無分, 可卻都讓男主銘記於心
    為了讓嶽靈珊開心,令狐衝還被她刺了一劍。第二位是戚芳,《連城訣》裡,戚芳是狄雲的師妹,像上面那兩位一樣,這兩位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後來狄雲被誣陷,被抓到了監獄,戚芳被迫嫁給了敵人萬圭,就這樣他們倆的緣分盡了。不過好在狄雲後來也遇到了自己的命中之人,水笙。
  • 金庸武俠中的青梅竹馬,沒有一對善始善終
    你在腦子裡過一下,金庸武俠中有沒有哪一對師兄妹最後相濡以沫,白頭偕老?想不到吧?沒錯。所有的師兄妹都被金庸畫個圈圈詛咒了。不信你瞧。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我喜歡的令狐衝。他的事情咱都明明白白了,苦戀小師妹嶽靈珊無果,整日價飲酒度日,形銷骨立。
  • 郭德綱: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
    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有時候,我們一旦發現被人誤解了,我們便急於去解釋,結果卻是無功而返,甚至平添一肚子氣。此時的我們,與其費力的去解釋,不如選擇沉默。而想讓他們徹底死心,就是通過變法的行動,令社會面貌煥然一新,等到成果得到眾人認可,那麼,他們就再也沒有能力反對,也沒有藉口非議了。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懂我們的人,只需要我們簡單地提示一下,他們就會明白我們內心的喜和憂,甚至不待我們說出口,他們就理解了我們。
  • VOL.1- 金庸武俠小說中八大沒有結局的愛情
    在那條幽暗的秘道裡,張無忌給了這個孤獨的小姑娘以親情以外的另一種溫暖,這個時候,小昭一定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大都城的小酒館裡,倚天長劍的寒芒映照著小昭如花的笑靨,張無忌一劍斬去了她的鎖鏈,她的雙腳終於重新獲得了自由。  可是有些鎖鏈是斬不斷的,那就是身世和血緣,正是這些自然法則,讓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墜到了悲劇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