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雲的冤案

2021-02-19 弱有所思

[編註:本文曾在檢察日報發表,經作者授權重發。]



   

   金庸的武俠小說講的是江湖,是靠拳頭說話的的地方,所以很少涉及法律,好容易在《連城訣》中講到了案件,還是一個冤案:鄉下小夥子狄雲和師妹到城裡做客,主人的公子看上了圓臉大眼的師妹,為拆散情真意篤的二人,於是設計冤枉狄雲強姦偷盜,將其關進牢房。即使從現代法律角度看這起案件,也極可能會是一個有罪判決:指控方有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被盜的贓物等證據,且均能相互印證。被告人雖然有辯解,但一來是孤證,二來其笨嘴拙舌,詞不達意,被法庭採信的機率很低。但這的的確確是一起冤案。


   

   問題出在哪兒?對一個刑事案件來講,存在兩個事實,一個是客觀事實,一個是法律事實。客觀事實是指實際發生的事實。以狄雲的案件為例,就是壞人在安排一個年輕的女人假裝遇到壞人引狄雲去救,然後誣賴其強姦,同時在狄雲的床底下放下財寶栽贓,並且利用不知情的戚芳做證人,進一步坐實狄雲犯罪的指控。法律事實就是在公堂上通過女人的哭訴、證人的說明、贓物的展示以及狄雲自己的辯解,主審的知縣通過推理、取捨、思考,最終形成了內心的判斷:狄雲有罪。也就是說:在刑事訴訟中,最高的目標就是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完全重合。但因為法律事實是建立在一系列證據的基礎之上,而某些證據會發生偏差和誤導,導致還原的過程偏離方向,出現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不符。當這種不符達到影響定性的程度時,冤案就出現了。

   

   

   冤案在封建社會出現很多,比狄雲慘的案子多的是,象楊乃武和小白菜那樣被糾正伸冤的更是鳳毛麟角。即使是現在,從各國刑事司法實踐看,我們悲哀地發現:無論法律如何努力,冤錯案仍然難以絕對被杜絕。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將其減少到最低程度。例如刑事偵查手段的規範和科學。封建社會發生刑事案件,雖然也有宋慈這種靠技術破案的提刑官,但大部分還是靠打板子夾手指確定犯人。現代司法強調非法證據排除,主要是針對刑訊逼供問題,打板子得到的證據被摒棄,僅有當事人供述沒有其它證據佐證的案件也不被認可。技術證據的分量相對則越來越重,象美國的電視連續劇《CSI》裡表現的那樣,依靠強大的資料庫、嚴密規範的偵查實驗、細緻入微的痕跡勘察檢驗等手段在茫茫人海中確定真兇。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無罪推定。與之相對的是有罪推定,就像楊乃武冤案中主審的知縣劉錫彤對小白菜說的:看你生得這樣標緻,怎會不與人勾搭成奸?然後用「燒紅鐵絲刺乳,錫龍滾水澆背」的酷刑逼其作有罪供述。


   

   現代司法強調未經法院終審判決,任何人均被推定為無罪,要求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證據必須確實充分,排除一切合理懷疑。這個原則也許不能做到讓萬圭、吳坎這樣的壞人被繩之以法,但能保證不把狄雲這樣的好人關進牢房。冤錯案發生後的後續程序也非常重要,一是完善國家賠償制度,該賠錢的賠錢,該道歉的道歉,盡力彌補當事人所受的傷害,這時候就別再羞羞答答、摳摳索索的辦事了;二是責任追究。錯案是誰的責任,一定要追查到底,對有明顯過失甚至故意的,一定要給予嚴厲的處理,讓他和其他效尤者長長記性。在虛擬的武俠小說中,被冤枉的狄雲在牢房度過暗無天日的六年之後,依靠血刀以自力救濟的方式報了仇;在法治社會中,制度通過刑事訴訟方方面面的細節設計努力保證國家權力的正確行使,這其中既包括刑事指控,也包括錯案補救,讓諸多狄雲們在揮起血刀之前伸得冤屈,獲得正義。


版權歸著作權人享有。圖片系編者所加。

轉載請標明來源於本公號。

如涉及版權問題及其他疑問請聯繫: 2282872305@qq.com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長按下圖關注):


相關焦點

  • 戚芳知道狄雲是被冤枉的,她還有回去的心,但是已經沒有回去的路
    伴隨它出現的,還有狄雲被冤枉的真相。狄雲在第一章被萬震山的小妾小桃紅冤枉,說狄雲要強姦她,而且狄雲偷了萬府好多金銀,還要求與她一起私奔。為此,萬家買通縣令,把狄雲投入監獄。之後,萬圭迎娶了戚芳。整個故事就是這樣步步相連地展開的。讀者都知道狄雲是被冤枉的,但是戚芳不知道啊。
  • 《連城訣》中,狄雲與水笙是怎樣在一起的?
    起初水笙一直防備著狄雲,直到狄雲不曾侵犯她,始終保持著距離,才覺狄雲是正人君子,從水笙把血刀交給狄雲那一刻開始信任狄雲了。水笙與狄雲有著相似的經歷,狄雲被陷害,最終變得一無所有,連最愛的師妹戚芳也嫁給了仇人萬圭,也因此差點自殺死掉,師妹不相信自己。穿著寶象的衣服被所有人當成西域惡僧,人人都想殺了他。
  • 金庸小說《連城訣》--「空心菜"狄雲
    旁觀者清,當事者迷,就是說此時的這對小男女。在雪谷裡,兩個人往來最大的事件是一件羽衣。羽衣是水笙姑娘拆了自己的衣線,串起一根根羽毛編織而成,而姑娘還不知道自己把女兒家的情意編織進去了。狄雲雖然沒穿那件羽衣,並還叫人傷心地踩了幾腳,但那羽衣已存進了心裡。復仇之路
  • 狄雲:武俠史上最慘男主角
    如果不是萬圭為了安慰戚芳,只怕狄雲早就被秘密處死了。狄雲真正的啟蒙老師,還是這位大名鼎鼎的「血刀老祖」。血刀老祖是西域血刀門的掌門,不僅武功高強,為人也是陰險狠毒,而且還是個誨奸導淫的採花賊,為中原豪傑所不恥。
  • 重讀《連城訣》:戚芳為什麼叫狄雲「空心菜」
    狄雲是湘西鄉下一個平凡之極的普通人,毫不起眼,跟金庸筆下的其他主人公,如蕭峰、郭靖、楊過等相比,不知道要黯淡多少倍。狄雲出身農民、資質平庸、性格單純直率,青梅竹馬的師妹戚芳稱呼他「空心菜」。為什麼叫「空心菜」?空心菜為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開白色喇叭狀花,因為莖中空,故名「空心菜」。
  • 為什麼說戚芳配不上狄雲?她是愛慕虛榮的渣女
    她隨便懷疑狄雲是強姦犯和盜竊犯,本來就是不可饒恕的事情。大家試想,如果告訴黃蓉、小龍女、任盈盈「」郭靖、楊過、令狐衝是強姦犯「」,她們會信嗎?絕對不會。愛情的第一要素就是信任,連這個都沒了,還有什麼愛情!書中寫道:狄雲問道:「師父呢?可……可找到了他老人家麼?」戚芳搖了搖頭,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狄雲又問:「你……你可好?住在哪裡?」
  • 為什麼水笙開始仇恨厭惡淫僧狄雲:後來又愛上他
    水笙最初認定,狄雲是卑鄙惡毒滿口馬屁的淫僧。直到狄雲因保護水笙打死血刀老祖,又被花鐵幹打傷,水笙還是對他非常提防。書中寫道:狄雲見天色將黑,西北風呼呼呼地吹進雪谷來,向水笙道:「水姑娘,你到石洞中歇歇去?」水笙大吃一驚,只道他又起不軌之心,退了兩步,手執血刀,橫在身前,喝道:「你這小惡僧,只要走近我一步,姑娘立即揮刀自盡。」
  • 「我讀書少,別忽悠我……」鄉下青年狄雲的覺醒之路
    在荊州萬家,狄雲被同樣使著「唐詩劍法」的萬門弟子給群毆,打得鼻青臉腫。論武功,狄雲未必比萬門弟子差多少,因為萬門弟子的師父萬震山,也是狄雲師父戚長發的師兄。這倆師兄弟,玩的是同一個套路:用注了水的「唐詩劍法」或「躺屍劍法」來忽悠自己的弟子。
  • 一周星榜:不瘋魔不成活,莽夫狄雲送塔了!
    我們的主角狄雲,在經歷了重重險阻之後,看似已經脫離了危險,誰想到禍不單行,偏偏就碰上一個吃人肉的「血刀門」弟子。正常人看到一個連環殺人魔,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逃走然後報警。可剛從監獄裡跑出來的狄雲,再去官府就相當於是自投羅網,這條路走不通。再者說,丁典的骨灰罈子可是還在寶象容身的那個小廟中。
  • 狄雲被害進大牢,美女陷阱好陰毒 連城訣 4 金庸武俠
    狄雲凝神應戰,把師父交給自己的躺屍劍法施展開來,戰有十幾招,左臂竟被對方劃中,多虧自己反應快捷,但一件新衣早已劃開一條大縫。狄雲大怒,猛攻了上來,他常年劈柴挑水,平日裡馬步站樁,基礎功夫到是不錯。萬圭雖然在劍法上略勝一籌,卻在臂力上吃虧,打有半天,反而落了下風。萬家大師兄魯坤見狀也不答話,彎腰從地上拾起一塊石頭用力投了過去。狄雲全神貫注比武,哪料到有人會偷襲自己,後心被石塊砸中,疼痛無比。
  • 【山哥聊情感】《連城訣》中,戚芳和水笙,究竟誰更適合做狄雲的妻子?
    對狄雲來說,人生最為美好的記憶,當屬那段年少的時光。小時候,他和自己的小師妹戚芳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一起練習武藝一起玩耍,過得非常開心。戚芳因為狄雲總是呆頭呆腦,沒有什麼心機,便給他起個非常形象的外號,叫他空心菜。時間長了之後,狄雲也就習慣了戚芳對他的這一稱呼,感覺既溫暖又親切。
  • 製造冤案的方程式→「假自白+假鑑定=真冤案」?
    達米恩是美國廣為人知的「西曼菲斯三人組」(簡稱wM3)死刑冤案的主角之一(1/wm3),另外兩名冤大頭是他的朋友傑森.鮑德溫(Jason Baldwin)、傑西.米斯克利(Jase Misskelley)。
  • 歷史十大冤案人物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冤案人物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冤假錯案,有些冤案甚至流傳至今。 歷史十大冤案人物 1.嶽飛 2.白起 3.伍子胥 4.韓信 5.晁錯 6.鄧艾 7.檀道濟
  • 張志超歸來,期待冤案永不再來
    從家庭慘劇的角度看,更能明白一起冤案的破壞性。冤案的受害者,從來就不單單是蒙冤者一個人——還有蒙冤者的家人,甚至還包括因為心懷正義而對好人受辱無法接受的「局外人」。由此也更期待,正義永不遲到、冤案永不再來。2005年2月11日,在山東省臨沭縣第二中學分校一間廢棄的廁所裡發現了一具下身赤裸的女屍。該校高一24班班長、時年不足16歲的張志超,被警方認定為嫌犯。
  • 冤案為什麼能昭雪?從四大晚清奇案談起
    在清朝末年,因為當權者的更替等原因,發生了很多冤案。在這些冤案中,又以刺馬案和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等最為出名,合稱為清末四大奇案。那麼清末四大奇案是哪些呢?這些冤案背後又有哪些寓意呢?何為刺馬?刺倒是刺殺的意思,而馬是指的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晚清的一位大官員,當時任兩江總督的馬新貽。馬新貽
  • 吳春紅案輿情觀察:冤案昭雪為何如此艱難
    這些備受輿論關注影響重大被糾錯的冤假錯案,都有一個共同點:羈押時間長,申訴時間長,冤案昭雪充滿曲折和艱辛,最後因證據不足而疑罪從無。   人們不禁要問:冤案昭雪為何如此艱難?為了申訴冤案,吳春紅的女兒寫了634封申訴信,懷孕時跪著整理申訴材料;而蒙冤26年的張玉環案,其本人及家人的申訴之路更加曲折漫長。   當前,我國刑事冤案糾正是通過審判監督程序。
  • 反思日本三起冤案:法官因何錯判?
    在擔任法官期間,他曾參與德島收音機商殺人案的重審,並最終宣告被告人富士茂子無罪;成為律師後,他為許多冤案當事人辯護。《法官因何錯判》一書是作者基於其法官和律師的雙重經歷,對日本刑事司法中的冤案問題進行觀察與反思後所著的。日本的司法制度與我國或有不同,作者對日本司法反思的結論也未必能全採「拿來主義」,但這種真誠的反思,對我們的司法工作者或許仍有些許有益的啟示。
  • 那些年,令人唏噓的殺妻冤案
    其父親、哥哥奔波申訴10餘年。2013年,蒙冤17年之久的於英生被無罪釋放,同年底,真兇獲擒。於英生殺妻案,被外界稱為「現實版的肖申克」。其實,梳理這幾年的冤案,僅官員殺妻冤案,就有好幾起,這些差點被冤殺的經歷,更讓人揪心、讓人唏噓。
  • 法官因何錯判:反思冤案,如何避免無辜者被冤枉
    冤案何以產生,又該如何避免,是中外刑事司法的共性話題。秋山賢三先生早年在橫濱、東京、德島地方法院以及東京高等法院擔任法官,之後辭職成為一名律師,為許多冤案事件辯護,是日本知名冤案問題專家。秋山賢三的《法官因何錯判》雖著眼於日本刑事司法,但書中探討的問題卻未嘗不適合當下的中國司法,同樣值得我們借鑑與反思。
  • 電影《無罪》:再現「張氏叔侄冤案」艱苦卓絕的洗冤過程
    來源:檢察日報電影《無罪》以2003年浙江發生的張高平、張輝叔侄二人「強姦致死案」為背景,展示了為一起冤案艱苦卓絕的洗冤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