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調查丨盲盒:昂貴的「小愛好」

2020-12-27 大洋網

一個小小的盒子,均價從39-69元不等,裡面裝著12種不同款式造型的玩偶,你無法預知自己抽中的哪一款,也無法預知打開盒子之後是驚喜還是失望,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下造成的 的腎上腺素狂飆,卻讓許多人沉迷其中,上至兒童,下至三四十歲的成年人。

而玩盲盒,往往只有一次或無數次。當你打開了第一個盲盒,就意味著你將無法避免這個「深坑」——在眾多消費者眼中,盲盒是一種具有「上癮性」的產品,為了能夠抽中自己喜愛的款式,或湊齊一個系列,玩家們往往會一次又一次地「砸錢」去賭。「盲盒的價格設定就巧妙在這裡,它不至於讓你吃不上飯,但也會讓你不知不覺給出一大筆支出。」盲盒愛好者嘮嘮說,嘮嘮是從2019年初「入坑」潮玩圈,至今她一共購入了300多隻單價為59元的盲盒,8隻單價近千元的大娃,以及若干個小娃。

嘮嘮的「戰績」在潮玩圈中不算拔尖。KK的朋友曾為了抽中某款單價約999元的「Demo」系列限量版大娃的購買權,一次性買了500隻「盲盒」,單次消費就高達三萬多。盲盒究竟是「小愛好」還是「智商稅」?瘋狂的盲盒經濟背後又藏著怎樣的隱憂?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此開展了採訪調查。


文、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一個盲盒的成本價可能不到10塊,但還是願意花超過5倍的價格去購買,這無非和小時候愛玩刮刮樂,長大後愛抽福利彩票一樣,只為抽中那一刻的喜悅。人天生就有賭性在,有人就是比較喜歡這種刺激的感覺。」微博名為「泡泡瑪特大隊長」的博主說,而她的觀點也代表了大多數「娃友」的觀點。


具有「治癒力」的小玩具

嘮嘮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走進嘮嘮家,映入眼帘的便是家裡各式各樣的小娃娃,從鞋櫃到電視櫃,娃娃幾乎佔據了嘮嘮家客廳的絕大多數角落。

嘮嘮一共擁有三百多隻盲盒,但嘮嘮並不認為自己是資深玩家。盲盒這陣風大概從2015年開始吹起,而嘮嘮「入坑」的時間則是在2019年初,當時嘮嘮與好友一同路過機器人商店,為了提前送一份禮物給嘮嘮,好友通過平臺抽中了第一隻MOLLY送給了她。「但是因為第一隻盲盒醜醜的,說實話,它並沒有勾起我的購買慾,直到後來我在商店裡看到第一隻PUCKY(畢奇),發現它的造型很可愛,才開始入坑。」

嘮嘮告訴記者,她其實並沒有「收集癖」,也不會太在意自己的存款,購買盲盒純粹是出於喜歡某一個系列,「看到它們很可愛,想要去擁有它」。嘮嘮說,買盲盒一定程度具有一定的「減壓」功效,「不是出於跟風,也不是出於盈利的目的,只是當你不開心的時候買一個,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快樂。」


Pucky系列

盲盒的定價通常為59元一隻,對於今年25歲、已經工作了幾年的嘮嘮來說,買盲盒獲得的快樂比買衣服、包包要更簡單,也更划算得多。而「拆盒」的過程往往最誘人,「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KK也抱著同樣的初衷進了「盲盒圈」。KK今年大三,就讀於廣州某大學。過年期間,KK和朋友在閒逛時,無意間在線下商店抽中一隻隱藏款,並就此「入坑」。KK告訴記者,此前她曾一直飽受抑鬱症的困擾,「感覺自己的人生很無趣,沒有任何情緒波動。直到那一次抽中隱藏款,我才發現自己終於有了情緒。」

盲盒一定程度上「治癒」了KK。為了能夠更多地抽中一些心儀的款式,KK也開始嘗試加入到了一些潮玩社群,其中包括了「小滿娘」所開創的「猜盒群」,大家會在群裡互相分享抽盲盒的經驗,也會分享抽中心儀的盲盒的喜悅。


「會讓你從天堂跌入谷底」

「很多人接觸盲盒的初衷其實都是這樣。」群主「小滿娘」說。

「小滿娘」又被大家叫作「泡泡瑪特大隊長」。如今,她是兩個孩子的娃,也曾經是一名「泡泡瑪特」的死忠粉。去年七月份,通過線下商店,「小滿娘」接觸到盲盒,很快她便被這種造型可愛、小巧的娃娃吸引,在小紅書上寫了一篇關於抽盲盒的攻略火起來後,「小滿娘」索性建立起了盲盒愛好者微信群。一年下來,微信群裡的人不斷爆滿,細數下來,如今她總共有二三十個娃友群,每個群都是500人滿員的。


群的主題包括兩種,即「猜娃」和「改娃」——所謂「猜娃」,就是通過搖盒、稱重以及線上抽盒提示等方式,來抽中每個系列盲盒裡的隱藏款或者熱款,這幾乎是每個盲盒玩家的心願;所謂「改娃」,則是對系列盲盒中的「雷款」進行改造。「猜」和「改」的背後,往往預示著盲盒玩家必經的一個心理「陣痛」,那就是沒有抽中心儀的款式。用KK的話說,拆盲盒的過程,有時候會讓你「從天堂跌入谷底」。

「這種心態很折磨人,因為你知道隨著泡泡瑪特越來越火,喜歡盲盒的人越來越多,你抽中心儀盲盒的機率也開始降低。但是每次有喜歡的系列上新,你還是會忍不住想要搏一搏。」可現實經常是,每次熱款剛上新,就會立馬在網上「搶購一空」。

嘮嘮也有過這樣的瞬間。「最誇張一次,我想要買一款PUCKY的花精靈款。但當時看線上抽盒機裡12個已經被拿走一個,為了提高命中率,我連用了三張提示券,排除掉其中三款盲盒,將剩下的盲盒一齊拍下,花去四五百多塊錢,結果到手時發現8隻盲盒裡一隻都沒有。盲盒的價格設定就巧妙在這裡,它不至於讓你吃不上飯,但也會讓你不知不覺給出一筆不小的支出,甚至血本無歸。」嘮嘮說。

而隨著泡泡瑪特上新速度越來越快,玩家們也越來越感到錢包的「力不從心」,「特別是這些東西最後在家裡越堆越多,他們放在那裡不能吃,也不能用,只能蒙灰,慢慢地也就會看乏了。」


一個盲盒裡通常包括一個玩具+卡片

在各大群裡看慣了玩家們的喜怒哀樂,「小滿娘」頗為感慨。她告訴記者,如果是有賭性的人,對於盲盒往往會比較入迷。「很多人就喜歡抽盲盒時這種刺激的感覺,如果是在二手平臺是換或者買,不夠刺激。我自己是比較理性地看待這個東西,往往抽兩盒抽不到就不弄了。」


被隱藏的1/144

但事實上,如今猜盒的「命中率」卻是越來越低。

嘮嘮告訴記者,購買盲盒大體上分為三種方式:在天貓旗艦店下單購買;在線上抽盒機上購買;線下商店購買。相比第一種,無疑後兩種更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拆盒的快感,「但是現在許多線下店鋪都會存在黃牛提前蹲點的現象,他們會提前抽中隱藏款賺取中間差價。」

在「泡泡瑪特」群裡,也有網友向記者反映,線下店鋪中,不乏黃牛與店員提前溝通,黃牛會通過稱重、搖盒等方式判斷裡面裝的哪個娃娃,從而把熱款盒、隱藏款拿走,其餘的再在店內原價賣出。在一個系列的盲盒中,通常會有12大盒,每盒包含12個娃娃,其中只有一個隱藏款娃娃。而在二手市場上,一個隱藏款娃娃能賣出1000元,熱款轉也能賣出100-200元。

線上抽盒機則同樣不容易。「很多黃牛會蹲在IP群裡,提前掌握淘寶會幾月幾號幾點發售限量級的盲盒,然後通過代拍器來幫助玩家代拍。代拍價格從50元到80元不等,等產品首發後,立馬鎖定訂單,讓玩家付款。所以導致很多產品一開售就會被售空。」KK透露。此前她曾為了一款名為丫丫雪糕的限量款大娃,守在電腦前很久,但不出一秒,「300個訂單就全部被鎖定」,最後她只好在二手平臺上以四倍的價格購入。

而在「潮玩星球」上,廣州日報記者注意到,其中僅最新出的DIMOO聖誕系列,在社群中點擊「想要」的用戶達到5.5萬,在賣的用戶達到1.7萬,而在該系列的12件盲盒中,僅「玩雪的DIMOO」單件便從售價的59元炒到197元。

「這還不是被炒得最兇的,之前泡泡瑪特出過錦鯉款和拉布布的絕版款,單價都被炒到到上千元。通常隱藏款在二手平臺上的價格也都被炒到超過500元。」KK告訴記者:「儘管每個人都知道,這些玩偶不過是由樹脂做成的塑料玩具,但還是擋不住一些人瘋狂地想要去擁有它。」對此,KK憤憤然。


在她看來,炒盲盒的人都是「圈內毒瘤」,他們不僅抬高了盲盒的價格,破壞了這個圈子的規則,同時也是對IP的一種傷害,使得不少真正喜歡這個產品的人不得不「脫粉退坑」;更讓她感到悲哀的是,不少品牌設計師實際上對於這種哄抬IP價格的行為持一種「默認」態度,「因為這種行為可以讓他們的IP火起來,我越來越覺得這個圈子變味了,扭曲了」。

除此之外,頻繁被投訴的售後服務問題,也成為了如今盲盒圈,尤其是泡泡瑪特的一大「頑疾」:提前兩三個月預售的款,在用戶買單後,卻因工期等原因無法按時發貨,前不久,泡泡瑪特的ZIMOMO系列就曾被消費者投訴至消費保,僅10月19日當天關於泡泡瑪特的投訴量就達到了上千條。這還不是泡泡瑪特第一次被投訴,廣州日報記者在「315消費保」官方微博上搜索發現從今年1月至今,泡泡瑪特被「掛」了八次,其中包括老款變首發,欺騙消費者;泡泡瑪特艾拉兔系列抄襲娃娃城堡公司產品,被消費者發現後拒不退款;抽盒機《晝夜》款延遲發貨,拒不退款等情況存在。而至於產品質量不過關、甲醛超標、假貨等問題,更是屢見不鮮。

在產品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僅憑熱愛被吹大的泡泡,究竟能夠走多久?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程依倫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程依倫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程依倫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

相關焦點

  • 國潮盲盒來襲,如何捂住自己的錢包?
    最近一年,僅泡泡瑪特會員中,就有超過20萬人在盲盒上消費超過2萬元。2020年12月,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100億港元。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淨利潤從156萬元上漲到4.51億元,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更是高達65.2%。人們再也無法小覷盲盒的吸金能力。
  • 「考古盲盒」: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手握袖珍版「考古神器」洛陽鏟,小心翼翼地「勘探挖掘」,再用小毛刷拂去泥土,讓「失傳的寶物」面世……近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讓網友們化身「考古學家」,親身體驗了考古工作的艱辛與驚喜。受訪者莉莉供圖「拆盲盒時特別有『考古人』的代入感。」莉莉分享道,「挖掘10分鐘左右就探到東西了,之後就會很小心,想像自己是考古隊的一員,用小刷子慢慢刷,生怕破壞到『寶物』。」除了收穫的喜悅,這段「考古」經歷更讓她切身體會到考古工作的艱難:「挖盲盒已經很累了,而考古工作人員面對的是大範圍的探測和實地挖掘,對待真正的文物還要更耐心、細心。」
  • 貴陽青年的多巴胺來源,原來是拆盲盒!
    盲盒愛好者們進入潮玩社區,交換潮玩、曬娃改娃、交流經驗,形成了年輕人獨有的小眾盲盒圈。盲盒的不確定性讓它收穫了很多鐵桿粉絲,但也因此讓它飽受爭議。 喜歡盲盒遊戲的人也認可「買盲盒會上癮」這個說法,但他們認為,如果是在自己的經濟範圍內,持續買盲盒的行為並沒有什麼問題。
  • 小盲盒,緣何「開」出百億元大市場
    有人說盲盒是智商稅,有人說盲盒像賭博,但在更多年輕人眼中,盲盒意味著一份能帶來驚喜的「小確幸」。在年輕人旺盛消費力的加持下,這份「小確幸」成為大潮流,不僅形成上百億元的潮玩市場規模,更強勢「出海」走紅海外。而盲盒本身,也在考古、文物等IP(智慧財產權)入場後,被賦予更多文化內涵。 盲盒等潮玩文化的盛行,照見了年輕人怎樣的消費觀?
  • 當年輕人去盲盒店的時候,他們在想什麼
    在北京望京一家寫字樓新開的「泡泡瑪特」裡,3個女生挑選好了「盲盒」,在收銀臺結完帳,迫不及待地拆開盒子,其中一個女生抽到了心心念念的那一個,又笑又叫地蹦了起來。這樣的時刻,店員小恬習以為常了。她告訴記者,在盲盒店上班,時常會毫無防備地被狂喜的顧客驚嚇到,「特別安靜的店裡忽然爆發一聲尖叫」。
  • 麥當勞推出70款小黃人盲盒,相當於吃338個套餐才能集齊
    原標題:麥當勞推出70款小黃人盲盒,相當於吃338個套餐才能集齊成年人和兒童,往往只有一個盲盒的距離。7月1日,麥當勞公眾號發文推出70個小黃人盲盒。小黃人作為麥當勞中國合作最多的IP形象之一,自小黃人誕生以來,每次與麥當勞的合作玩法都在升級。此次也是抓住了當下最流行的「盲盒營銷」潮流。
  • 收藏難度漸高 盲盒是「小愛好」還是「智商稅」?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此開展了採訪調查。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盲盒的價格設定就巧妙在這裡,它不至於讓你吃不上飯,但也會讓你不知不覺花費掉不小一筆錢。」盲盒愛好者嘮嘮說,她是從2019年初進入潮玩圈的,至今一共購入了300多個盲盒產品,其中更是有8隻單價近千元的「大娃」。
  • 「快樂盲盒」不確定性才好玩,年輕人帶動的潮玩IP經濟
    從娃娃機到扭蛋機,再到現在的盲盒機,年輕人玩的線下娛樂模式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花樣!有人說扭蛋機替代了娃娃機,盲盒機替代了扭蛋機,其實不然,這三者之間不可替代,有自己的零售風格和模式。而盲盒機跟扭蛋機的原理相似,其中的產品多以公仔為主,產品體型位於娃娃機和扭蛋機之間,不過現在的盲盒機不斷升級,裡面可以裝的產品也開始多樣化。盲盒,不僅覆蓋真人電影、遊戲、動漫、漫畫、原創IP形象等等,更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周邊零售熱潮,同時盲盒潮玩熱也同樣為運營商帶來了高回報。
  • 文具盲盒火爆,別讓小學生迷失在文具盲盒裡
    這種所謂的文具盲盒,其實只不過是打著文具旗號,實質上是已經脫離了盲盒本質的商品。文具盲盒的受眾目標定位非常精準,主要是在校中小學生,甚至可以說主要是小學生。從文具盲盒銷售情況來看,也是如此,購買者大多是小學生。
  • 這款考古盲盒火了!看記者秒變考古學家挖出了啥
    」火了,網友們紛紛「種草」又「拔草」,閃電新聞記者也禁不住「考古盲盒」的誘惑,化身「考古學家」,親身體驗了考古工作的驚喜與奇妙。「考古盲盒」銷量超2萬 火爆秒殺評論區「催貨警告」開盒一把鏟,「寶物」自己挖。提到盲盒,必然會聯想到一個詞——驚喜。對於盲盒愛好者來說,享受的就是打開盲盒過程中的期待感和驚喜感,如果打開盲盒抽中的是「隱藏款」或者「限量款」,那喜悅感也會加倍。而「考古盲盒」帶給大家的,除了普通盲盒的體驗,還有更多妙不可言的感受。
  • 生鮮盲盒撓了誰心底的痒痒?
    生鮮盲盒、中獎、實惠?看到這些詞是不是有些懵?一、生鮮盲盒賭運氣最近懂懂筆記發現,包括幾位朋友以及自家社區的生鮮團購群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生鮮版盲盒的新鮮事物。這些盲盒內的商品不再是小零食、小玩具,而是當季蔬菜、海鮮以及鮮肉。用戶通過點擊連結在盲盒平臺下單後,商品在發貨時還會隨機抽出大獎。
  • #手工 #Vlog日常 #拆盲盒
    #手工 #Vlog日常 #拆盲盒 2020-11-27 08:12 來源:生活小巧思#手工 #Vlog日常 #拆盲盒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遊戲玩家的聖誕禮物:比心陪練開發Rookie盲盒,聖誕上線
    12月25日聖誕節,比心陪練獨家獲得iG俱樂部官方授權開發的,Rookie盲盒正式上線開搶。玩家可以通過參與充值活動,免費獲得Rookie盲盒,限量18000個,先到先得,搶完為止!上線後短短的幾分鐘內,就已經有超過1000多個盲盒,被粉絲們成功領取。
  • LOL提伯斯盲盒機活動地址 附帶詳細盲盒活動規則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lol最新資訊 > 正文 LOL提伯斯盲盒機活動地址 附帶詳細盲盒活動規則
  • 福利丨「上海體育」聖誕盲盒到!說出你的聖誕願望吧!
    記得告訴小體你的盲盒裡都有什麼哦~聖誕盲盒上海體育即日起至12月24日
  • NFT+盲盒的正確打開方式:錦上添花而非救命稻草
    除此以外,NBA Top Shot、NFTBox、Hashmasks 這幾個近期點燃市場 FOMO 情緒的項目也都採用了 NFT+盲盒的形式,而且似乎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實在早些時候,便有關於 NFT+盲盒這一形式的討論,許多項目紛紛對標泡泡瑪特,希望能將泡泡瑪特引領的盲盒潮流複製到 NFT 領域中。
  • 「針心針意」加速編織,「愛心盲盒」募集捐贈物品
    今年,「針心針意」活動將首次推出「愛心盲盒」,即把志願者編織的圍巾、手套、帽子等,以及愛心企業、熱心市民捐贈的文體及衛生防護用品,混裝在「愛心盲盒」袋裡,給收到捐贈的孩子們不一樣的體驗甚至是意外的驚喜。
  • 巨型盲盒機空降海口! 王者榮耀,穿越火線等TGC因子...
    我聽到了一個重磅消息:  財大氣粗的鵝,  在海南搭建了一個巨型的盲盒機  ——巨型「TGC因子盲盒機」!    在這個巨型的盲盒機裡,  可能抽出五款限量定製TGC因子 ,  包括「海南款  在巨型「TGC因子盲盒機」抽遊戲周邊盲盒,  不需要吃土!!  是不是已經超級好奇  盲盒裡的因子長什麼樣?  這就揭曉!
  • 考古盲盒一月賣出超200萬:拎「洛陽鏟」發掘「文物」給文創什麼啟示?
    「考古盲盒」這一新興爆款,能為文創產品帶來哪些啟示?「考古盲盒」,火了!「這款盲盒我已經入手6個了!你不掐點進去買,不可能買得到。」上海市民羅維雖然從未去過河南博物院,但這家博物院的網店成了他近期最常逛的淘寶店:「買過一個之後,簡直欲罷不能。」魔力何在?羅維講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不久之前,他收到一個「考古盲盒」作為新年禮物。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或許正是這種對生活的執著熱愛,與對未知的探索與嘗試,以及由此帶來的驚喜與快樂,催生並催熱了盲盒經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研發現,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