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家貧,從小沒有進過學校,但她心性一直積極向上,勤勉自勵。年幼時,她父親早逝,母親有病,小小年紀就與她哥頂起家的責任,下地幹活、挑糞、割草、種菜、打柴、收糧等農活兒樣樣都精通,有聲有色挑起生活的重擔,從來不叫苦喊累也不言聲,在平靜的人生道路上用勤勞和汗水感恩生命中每一輪朝陽的升起與燦爛晚霞的落幕。
嫂子很勤勞,很節儉,不大大一個農家小院子,嫂子會見縫插針的栽種多樣蔬菜,什麼西紅柿啦、青椒啦、黃瓜啦、芹菜啦、茄子之類,她早早起床就在院子裡搗弄,起廁所去擔茅糞,送去自留地備用;還去養豬的人家去討豬糞,回家來把家肥與豬糞摻和在一起,漚一段時間在菜地裡備用,剩下的時間就去整理田地。嫂子去自留地翻地上肥回來,還順手背一捆柴火回家備爐灶用;萬事具備,只等節令一到,嫂子就與鄰居合夥去下種;等苗上全了就去鋤地挖草,這一套自然形成流水線似的勞動程序,嫂子很熟練很老道,且無怨無悔很熱愛。我常說:「嫂子,你還年輕,有空多打扮一下自己,孩子們給你買的新衣服,穿起來靚麗一番自己!女人嘛,活得瀟灑一些!」嫂子笑著說:「打扮給誰看呢?鄉下人風裡來雨裡去,滿身粘的都是灰土,穿件好衣服也糟蹋了,就這樣自然隨便些是老習慣囉。」每到春天,乍暖還寒,嫂子就在院子裡每天鼓搗糞肥,在東西房兩排,一個坑一個坑把糞肥翻到地下,把已經泡好的北瓜種子放入坑裡埋好,用塑料薄膜覆蓋起來。清明過後不幾天,薄膜一掀,青翠的瓜苗就露頭了,不幾天翠嫩翠嫩的瓜藤就串上了瓜架,歡快地瘋長起來,一直延伸到房子頂頭上。那各個節上滋生出的小瓜秧就是農家三四月沒有菜時的最好美食,嫂子將小瓜秧洗乾淨,配上紅蘿蔔絲、山藥絲、在開水鍋裡焯一下,然後用麻油把蔥姜蒜沫一炒,澆在菜盆裡,滿屋子飄蕩著特有的香味,配著大米飯去吃,真帶勁。等瓜藤上開滿黃燦燦的瓜花,那些不坐果的空花又成了我們的最愛。嫂子把瓜花掐下來用水洗乾淨,拌上雞蛋麵糊,放入佐料,而後放在油鍋裡炸,一個個瓜花外焦裡嫩,我們可喜歡嚼啦,把它當成小點心平素吃,別有一番風味。夏天,我愛在瓜架下乘涼,忽然發現有兩株很矮的瓜秧長成一大叢不串藤,只蜷曲在一隅猛開花,卻結不出一個小瓜,就問嫂子:「那株瓜秧咋的啦?怎麼不長瓜哦?」嫂子笑著說:「還像你們有文化有腦子的人讀書人啊?那是授粉瓜株,其它瓜秧都靠他們倆立功勞呢!」
(精彩靜待下集)
本期編輯:仲閣
趙琳玲:山西省原平市同川人,教師,畢業於山西大學化學系,曾在範亭中學、原平一中任教,現已退休。性格開朗,業餘時間喜歡寫作。
草根文化園cao gen wen hua yuan
本平臺屬於公益平臺(無稿費),致力於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和文學創作!
《草根文化園》,百姓們關注的公眾號。
《草根文化園》長期徵稿,投稿請附帶相關圖片,歡迎各類文學、藝術作品原創首發。
敘述古往今來大小事,關注城市鄉村各色人;品咂苦辣酸甜生活味,說道春夏秋冬世間情。
郵箱:sjyzwhy@126.com
微信:sywhy99或877644918
感謝讀者們的支持與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