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醫院港籍專家在深抗疫

2020-12-28 人民網

原標題:為跨境患者提供健康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有著這樣一群特殊的「堅守者」——該院的數十位港籍醫學專家,他們中有世界知名的醫學專家、有曾經抗擊過SARS的資深醫生。近期,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教授帶領一批香港醫生離開家人,駐守深圳,與深港團隊全力投入到深圳的抗疫工作。

  5個病區80張床位收治疑似患者

  疫情發生以來,港大深圳醫院快速建立疫情防控制度、防控指引和防控標準,有序面對疫情。1月2日,醫院發布《關於加強不明原因肺炎及院感防控的通知》,1月10日,醫院接診深圳及全省首個確診病例。1月22日開展防疫工作演練,1月23日,醫院正式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組。由袁國勇院士擔任顧問,院領導組成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進行統籌安排。

  作為深圳市疑似患者收治的定點醫院,截至2月16日,港大深圳醫院已籌備了5個觀察病區共80張病床,截至目前共收治疑似病例139例,出院80例。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建立發熱病人篩查、醫療救治制度,強調救治工作「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報告」,加強培訓,防止醫務人員感染。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盧寵茂教授稱,他表示,疫情爆發後,許多同事主動放棄春節假期,第一時間返回醫院堅守崗位,守護市民患者健康,「其中,有的港籍醫生選擇堅守深圳,他們在這裡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每天只能住在醫院裡,甚至是辦公室裡。讓我很感動。」

  「以前我們白天是深圳人,晚上是香港人;現在我們24小時是深圳人」,盧院長笑稱。據悉,目前在港大深圳醫院已有23位港籍專家,未來還有更多將赴深圳支援。

  推出多項措施幫助跨境患者

  2月8日以來香港公布「內地入境香港人士需強制檢疫14天」的政策,一些居住深圳的腫瘤患者和慢病長者,以及部分赴港定期檢查的孕婦等跨境患者面臨不便。如何協助這些特殊人群更好地得到救治,也成為盧寵茂院長和團隊的考慮之一。

  為切實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擴散,減少交叉感染,港大深圳醫院加強措施,針對須赴港複診的腫瘤及慢性患者、定期赴港產檢的孕婦,醫院全力提供治療服務。

  醫院急診科、發熱門診和急診新冠肺炎普查服務向普通市民和港澳、外籍患者每天24小時開放,利用英文諮詢熱線(0755-86913366)為患者提供服務。同時,對於在深無法前往香港的港澳臺及外籍人士,醫院普通門診和國際醫療中心提供全面的看診安排,除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和內鏡中心僅保留急診需求外,其他門診均提供服務,針對部分因暫時無法前往香港進行定期產檢或生產的孕婦,醫院國際醫療中心產科也提供相關服務。

  勇當社區疫情防控「守門人」

  港大深圳醫院華為社康,與全市其他社康一樣,同樣承擔了社區疫情防控「守門人」的角色。從春節以來,該社康為華為荔枝苑社區範圍內一萬多名居民提供居家健康監測、完成醫學隔離觀察等健康保障服務500多人,包括部分發熱居民和來自疫區住戶的醫學居家觀察,根據最新要求對確診病例單元負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理,協助分流患者到相關醫院發熱門診就醫。

  作為基層醫療的守門人,為了做好社區抗疫工作,這裡的醫生、護士、健康管理員紛紛取消春節假期,返回崗位齊上陣。

  最令人感動的,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華為門診部以及健康管理部的主管陳浩偉教授,本已返回加拿大休假,當看到疫情日趨嚴重,他毅然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提著一行李箱的口罩返回深圳,投身抗疫一線,連續在發熱門診和社康值班。(記者 戴曉蓉 通訊員 港深醫信)

(責編:王楠、胡葦杭)

相關焦點

  •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帶領香港醫護團隊逆行:24小時都是深圳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簡稱「港大深圳醫院」)發揮深港合作的獨特優勢,快速建立疫情防控制度、防控指引和防控標準,書寫了一個個感人的戰疫故事。港大深圳醫院派出專班駐守深圳灣口岸,為往返貨車司機提供核酸標本採集和檢測服務。
  • 堅守深圳抗疫一線的「候鳥」醫生
    逆行而上的「24小時深圳人」「危急時刻,必須團結齊心,跨越地域,共同抗疫!」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說。從今年1月中旬,深圳拉響廣東抗擊新冠病毒的第一聲警報後,盧寵茂就開啟了異常「忙碌」模式。
  • 深港醫護團隊攜手同心抗「疫」,他們有這樣的深圳故事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港大深圳醫院發揮深港合作的獨特優勢,快速建立疫情防控制度、防控指引和防控標準,有序面對疫情。無論是前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後方的行政保障人員,港大深圳醫院深港醫護團隊同心抗「疫」,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感人的「深圳故事」。
  • 港大深圳醫院推出「一站式」宮頸癌篩查
    核心提示:目前港大深圳醫院在篩查宮頸癌方面借鑑國際先進模式,建立一站式的篩查計劃,包括液基宮頸細胞抹片、計算機輔助自動檢測系統、HPV檢測和基因分型,配合嚴格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檢驗靈敏度和準確度。   宮頸癌已經成為深圳乃至全球範圍內女性的第二號癌症殺手,港大深圳醫院家庭醫學全科體檢中心、病理科、婦產科三位香港專家召開記者會提醒市民,與其他癌症相比,宮頸癌的篩查最為有效,最容易在早期發現和預防。女性應在開始有性行為2年後定期接受宮頸細胞檢查直至60歲。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深圳衛視開播
    作為深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定點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科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也集結了這樣一批勇士,他們奮戰在一線,時刻與這場艱苦的戰「疫」面對面,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快來!深圳衛視特別策劃全國首檔醫務人員親身視角直擊抗「疫」一線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
  • 港大深圳醫院心臟外科開科暨心血管醫學中心正式成立
    港大深圳醫院心臟外科開科及心血管醫學中心成立儀式合照。通訊員供圖7月1日,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成立八周年之際,港大深圳醫院舉行心臟外科開科及心血管醫學中心成立儀式,心臟外科下設的三個專科門診以及住院病區也將對外提供診療服務。心臟外科開科及心血管醫學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港大深圳醫院整體醫療服務實力和技術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高水平醫院建設迎來新的起點。
  • 心臟破裂死亡率達八成,港大深圳醫院多學科攜手「鬼門關」搶人
    前不久,48歲來自東莞的範先生(化名)即不幸突發心肌梗塞致心臟破裂,幸運的是,他被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 )急診科收治,並經該院ICU、心臟外科、心內科、醫學影像科、麻醉科、臨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科、物理治療部、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團隊攜手開展一系列救治,現已安全從「鬼門關」回來。患者的成功救治離不開多學科團隊協作的力量。
  • 用小腸再造頸部食管 港大深圳醫院完成高難度手術
    昨日,記者從港大深圳醫院了解到,一位喉癌患者脖子長出了巨大肉瘤,卡住了喉嚨,醫生被迫將喉嚨、頸部的食管全部切除。&nbsp&nbsp&nbsp&nbsp醫生用小腸幫喉癌患者再造食管&nbsp&nbsp&nbsp&nbsp港大深圳醫院移花接木完成高難度肉瘤切除手術&nbsp&nbsp&nbsp&nbsp如果人的頸部食管沒了
  • 港大深圳醫院:明起將為在粵香港慢病患者提供受資助診療服務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戴曉蓉)記者從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獲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管局將於11月10日推出特別支援計劃,與港大深圳醫院合作為目前在粵居住、因新冠疫情原因無法如常去港的香港慢性病患者提供受資助的診療服務。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③:大愛小愛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③:大愛小愛 2020-02-19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高中生的抗「疫」力量: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攝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新網廣東新聞2月8日電 題:深圳高中生的抗「疫」力量: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作者 朱族英  張展豪是深圳市外國語學校國際部公益性學生社團前洲小學社社長,他所在的前洲小學社團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籌募善款、積極聯繫工廠和醫院,現已有第一批物資和第二批物資搭乘快遞,分別前往湖北省中醫院和武漢市第四醫院的路上。
  • 石家莊港大婦產醫院【特聘專家】林芝彩主任:揭開胎停育的面紗!
    原標題:石家莊港大婦產醫院林芝彩院長:揭開胎停育的面紗!生命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驚喜和意外,不求能有太多驚喜,但求沒有突如其來的意外。對於孕媽媽而言,能夠順順利利懷胎十月,最終產下健康的寶寶就是莫大的幸運。懷孕過程中,胎停是每個懷孕的準媽媽都不願意面對的痛苦事情。
  • 「國家隊」馳援抗疫,香港各界紛紛表達感謝
    北京日報客戶端8月3日消息,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已連續12天新增確診病例數過百,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日益吃緊。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國家迅速組建了「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和「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支援香港。其中,「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的7名「先遣隊」隊員昨日已赴港開展工作。
  • 真正的治癒系|心理專家陪你抗「疫」!
    真正的治癒系12355專家陪你抗「疫」為實現應收盡收的工作目標,武漢市各城區迅速建立方艙醫院,收治確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FM89.6武漢市應急廣播電臺、武漢交通廣播充分發揮廣播的獨特優勢,聯合共青團武漢市委,分別與江漢方艙、東西湖方艙、漢陽方艙、黃陂方艙、江岸方艙、青山方艙、經開區方艙、省委黨校方艙、東湖高新方艙、新洲方艙建立聯繫,為11大方艙醫院提供調性溫暖的定製廣播節目。方艙醫院分別於每天上午、下午、晚間播出,每期節目30分鐘。
  • 女患者露胸檢查見攝像頭對著自己,港大深圳醫院道歉
    近日,深圳市民赫小姐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急診科做心電圖檢查時發現,在空調下竟有一個監控探頭正對著病床。這讓她非常擔心身體隱私被拍攝並洩露,也質疑檢查前護士未告知攝像監控的存在。2月16日,港大深圳醫院回應稱,出於診療需要,急診科自行安裝該監控設備,未向醫院備案,目前科室已整改完畢,院方暫未發現視頻資源外流情況,就此事給患者造成的不安深表歉意。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心臟外科開科
    中新社深圳7月1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下稱「港大深圳醫院」)7月1日舉行心臟外科開科及心血管醫學中心成立儀式,該院心臟外科下設的三個專科門診以及住院病區也將對外提供診療服務。魏民新曾在中國知名心血管醫院從事醫、教、研工作近30年,完成各類心臟手術5000餘例。除外科醫生外,團隊成員還包含影像、麻醉、體外循環等專家。該團隊主要骨幹都曾在海外接受長期臨床學習培訓,在冠心病及主動脈疾病臨床診療和基礎研究方面有豐富經驗。難度大、危險係數高,是人們對心臟手術的刻板印象。魏民新稱,近年來,心臟微創手術正逐漸替代傳統手術方式。
  • 直播|第三屆中國醫師節 協和醫院抗疫紀錄片《重生》暨抗疫醫務...
    直播|第三屆中國醫師節 協和醫院抗疫紀錄片《重生》暨抗疫醫務人員訪談 8月19日,第三屆中國醫師節,武漢協和醫院將推出全景式抗疫紀錄片《重生》,同時,當天舉辦盛大的醫師節慶祝活動。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開播 這個VLOG實在不一般
    作為深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定點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科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也集結了這樣一批勇士,他們奮戰在一線,時刻與這場艱苦的戰「疫」面對面,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快來!深圳衛視特別策劃全國首檔醫務人員親身視角直擊抗「疫」一線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
  • 頂級專家的神仙對話,「雙王組合」王辰王海峰解讀「AI抗疫」
    來源標題:頂級專家的神仙對話,「雙王組合」王辰王海峰解讀「AI抗疫」 頂級專家的交流是什麼亞子?現在就要開開眼界吧!
  • 白衣披甲戰江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戰「疫...
    8月23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團委召開線上座談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青聯學聯的賀信。援鄂抗疫歸來的北大第一醫院內科聯合團支部書記葉晶分享的感悟把大家的視線引向數月前那場波瀾壯闊的抗疫之戰。疫」行動中,北大第一醫院醫護人員們在組建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馳援武漢和北京嚴防嚴控兩條戰線上不畏艱險、挺身而出,以出色的成績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