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爸爸,我好想你!

2021-02-08 警苑心語

 ▲點擊關注公安部宣傳局官方微信


爸爸,

我好想你,

那細細的清明雨,

是我想你的淚,

你知道嗎?

爸爸,

今天你又要失約了,

每逢節日都是你最忙碌的時候,

你一次次的與我失約,

但對待工作卻從不「失約」。

爸爸,

我多想讓你陪陪我,

你知道嗎?

爸爸,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

有好多好多的警察叔叔和阿姨陪著我,

他們帶著和你的約定,

帶著對你的思念,

向我們講述著你的故事……

爸爸,

我真的很想你,

你知道嗎?

每當我路過你工作過的地方,

我都會想起你的認真執著,

我都會想起你因群眾的一聲「謝謝」,

臉上浮現出的笑容;我也會想起你與病魔抗爭時表現出來的樂觀和堅強,

你的點點滴滴,

如電影般出現在我的腦海,

 融入我的心田……

爸爸,

我多想攙著你的手重溫你走過的路……

爸爸,

我真的好想你,

你知道嗎?

你離開後,

還有很多人不停撥打著你的電話,

我才知道,

這些電話號碼的背後是你對愛與責任的堅守;

我才知道,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而是有更多像你一樣的警察「爸爸」負重前行;

我才知道,

你對我的一次次失約,

是為了讓更多父母能夠兌現與孩子的約定;

我才知道,

你是為了心中那永恆不變的信念,

為了那捨生取義終不悔的警魂……

爸爸,

我想大聲告訴你,

做你的孩子是我一生的驕傲!

你聽見了嗎?

1.致敬!今年清明最震撼視頻發布

2.這種形式:一個普通人對公安英烈的敬意

3. 清明祭│全國各地集中開展緬懷公安英烈活動清明祭

4. 這場網絡直播活動,一夜之間瀏覽量超過百萬次……

5.【清明祭英烈】《涼涼》改編悼念MV讓人淚奔【清明祭英烈】

審  核:方玉傑

值班編輯:張永鋒  徐超

稿件來源:平安南陽

投稿郵箱:gabxcj@qq.com

投稿交流QQ群:331040337

相關焦點

  • 爸爸呀,天堂的爸爸,我好想你啊
    編曲:九雨爸爸呀爸爸我的爸爸多麼想念我的爸爸自從你離去的那一天起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想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時常浮現在眼前我的心裡好痛好痛盼望能在夢裡見到你和你敘敘舊拉拉家常爸爸呀爸爸我的爸爸養育之恩還沒報答你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孩兒好想再看看你爸爸呀爸爸我的爸爸
  • 南園滿地堆輕絮 愁聞一霎清明雨 清明最深的思念祭奠逝去的親人
    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時光流轉,光陰似箭,夜聽春雨又到清明。山澗流水,楊柳吐綠,杏花村酒又醉鄉間。>祭而豐不如養之厚。>夜半星空時出現在我夢中爸爸,媽媽,好想你們《琥珀色的思念》文/隕星—清明祭奠已逝的祖父
  • 北京西山詩刊◆《特別推薦》清明英烈祭
    英雄山祭烈士——鄧恩銘、王盡美烈士梁兆智青松綻綠連十裡,高聳豐碑翠柏間。雄墨塔文歌壯士,毛公天韻映名泉。恩銘盡美人長憶,碧血丹心世永傳。若問清明何處祭,英靈魂在第一山。我今賦就清明裡,酒祭群嬌淚滿腮。
  • 清明「代祭」「網祭」 「新風」寄託哀思
    新華社濟南4月2日電題:清明「代祭」「網祭」 「新風」寄託哀思新華社記者潘林青、葉婧、楊文清明將至,山東省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安靜肅穆,沒有了往年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往年,清明前後是群眾祭掃的高峰期。「清明節前後15天,是祭掃群眾最多、人員密度最大的時候。以往,日均有5萬人次入園祭掃,車從公墓門口堵到五六公裡之外。」孫建軍說。今年,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市在3月15日至4月15日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群眾實行代為祭掃、網絡祭掃等方式祭奠先人。玉函山公墓自二十世紀80年代建成以來,出現首次閉園。
  • 潸然淚雨悼英靈||清明同祭涼山英烈詩詞輯
    2.王獻力清明何意不清明,誰個歌哭淚欲零?為救涼山一片火,亡吾子弟三十名。靈魂當並國魂祭,戰士應同烈士弘。不許寒食鳴布穀,親人怕作斷腸聽。3.杜文藝火噬涼山無雁度,烈烈驚蛇,吞沒來時路。三十芳華無畏懼,挺身勇鬥何須顧。覆滅濃煙遊散去,遙望晴空,淚灑傷悲雨。
  • 【光影漫展】森羅萬象17·清明祭 三宣!
    展會名稱:森羅萬象17·清明祭活動時間:2019年4月5日—2019年4月6日活動地點:濟寧運河音樂廳
  • 線下祭掃線上直播 重慶首場清明「雲」共祭今日舉行
    西郊福壽園舉行清明「雲」共祭活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日16時30分訊(記者 姜念月)清明,是氣清景明、萬象新生的時節。禮儀人員朗讀網友的祝福語。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清明「雲共祭」 首次網上辦今年清明節正逢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情況不同於往年。在此形勢下,民政部及各地民政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關於殯葬單位疫情防控及清明祭掃工作的相關指導意見和規定,鼓勵和倡導採用網絡祭掃等新方式。
  • 20年沒回老家過清明,今年她在公墓代祭,一天鞠躬超過500次
    20年沒回老家過清明,今年她在公墓代祭,一天鞠躬超過500次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20-04-06 清明三天,她和同事為公墓內1.2
  • 清明祭:電視劇《潛伏》的原型吳石將軍,真實經歷更加驚心動魄
    感謝您點擊上方 鐵軍文化 加關注清明祭:
  • 「清明祭公公一滴淚沒掉,沒良心」「不哭就沒良心?少情感綁架」
    很多老一輩的人對於清明祭拜都很看重,往往還沒有到時間就早早的開始準備祭祀的用品,總覺得別人家去世的親人有人眷戀,自己沒做到位就覺得心裡空缺了一塊。中國人的喪葬祭祀,是全世界最慎重的。《論語》曾說「民所重」,老百姓最重要的有三件事,第一個叫做「食」,民以食為天,第二個叫做「喪」,喪禮,第三個是「祭」,祭祀。
  • 杜牧的《清明》憑什麼成了清明代言詩?
    這個,得從清明的文化根源去找,知道了清明的源流演變,你就知道,為啥人們最愛杜牧的清明詩。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陸續完善的,清明是節氣裡最晚出現的一波,戰國時才出現,它是古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份的其中一個節點。在唐朝之前,清明都只是一個節氣,但清明前後有兩個在宋朝以前一直都很重要的古老節日:寒食和上巳。
  •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啊?好想你!」
    爸爸你坐牢後媽媽就離開家了奶奶現在身體不好所以我們不能去看你這次考試我得了90多分我都會做飯了奶奶說你也在學校讀書你要加油哦你什麼時候回家啊?我們好想你......這不是詩歌,這是平壩監獄在「走出去」的親情幫教中,一個9歲的小女孩面對鏡頭對服刑父親所說的話。
  • 如果能給天堂打個電話,好想對天上的爸爸說,我需要你
    小孩子的心思,大人可能不懂,他們只知道給我愛,他們不知道我的心也需要平衡。在我的心裡,我有一個回憶爸爸的角落,很久很久了,我靠著回憶努力不去忘掉他的音容笑貌。我記得他對我的愛,我記得他對我的撫摸。我記得他曾經帶我上超市買過我喜歡吃的糖果,他曾經快樂的趴在地上給我當馬騎過。
  • ...堂舉辦代祭追思儀式線上直播 特殊清明節「雲祭相思」追憶先人
    昨天下午,在八寶山殯儀館屬地單位老山骨灰堂開展了一場主題為「疫行清明,雲祭相思」的代祭追思儀式,並通過北京青年報·北京頭條客戶端進行現場直播,將現場畫面傳遞給廣大家屬。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走進代祭現場,並專訪儀式主策劃人,揭開儀式背後的故事。「青山同風雨,天涯共月華!身在疫情之下的清明,讓雲端祭奠帶上思念,越過千山萬水,讓互動追思為這個清明綴上無限暖意。
  • 清明,我來看您
    疫情的霧霾還沒有完全散去,轉眼就至清明,這個年過的很長很特別,卻讓人心情很沉重,因為職責所在,這段歷史在我和戰友們心中記下了比普通人更深刻的一筆。2019大年三十的中午,我交接班後回家過年,一路思緒萬千,武漢宣布封城,全省也進入一級防控狀態……。
  • 我好想你,好想跟你在一起
    你,藏在我心中的無限溫柔裡,藏在我心裡一輩子,成為了我心中一份看不到,摸不著的歲月流逝中滄桑裡帶給我的一股暖流,變成了我寂寞孤獨時的一份溫暖的溫柔……我好想你,好像跟你在一起,因為對你還沒有愛夠。不!對你的愛,一輩子也愛不夠。如果老天允許,如果可以,我想生生世世和你在一起。
  • 念父記——清明祭祀文
    作者:惠女秋月蘭馨(福建泉州)您走了,星星落入海洋,月光照舊荒灘您走了,生活持續忙碌,從未停歇念想您走了,我失去了笑容,呼吸都是疼痛您走了,我像洩氣皮球,竟然慌然無措您走了,我像跌落雕像,碎片不能成形您走了,我還放不下您,可吃好喝好睡好您走了,殘淚釀酒祭您,來生還要續我您走了,希望您在天國,勿念人間疾苦
  • 《清明》詩中的「行人」就是今日的你我
    江城以一種正在重啟的模式,迎來「清明」,深切悼念和告慰這一場大疫中的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手機屏上,滿是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和武漢江灘的悼念圖片。幾乎沒有往年那麼繽紛的杜牧《清明》詩行。網友心有靈犀。杜牧《清明》詩,無論它怎樣意蘊雋永,都不足以表達華夏大地今天的舉國同悲、九州同心。不足以表現大武漢的龜蛇肅立,江湖鳴咽。
  • 2017年母親節祭 ------獻給我天堂的爸爸媽媽
    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我有許多知識都是在父親生前的言行裡獲得的,譬如堅強、信心、孝順,還有寬厚仁慈……一如在清明、在母親忌日(母親於1971年農曆8月28日去世),無論父親多忙多累,他都要帶著我和哥哥,帶上香紙去母親的墳前祭弔。年年如此,歲歲如此。佇立在母親的墳墓前,父親總是要久久的沉默。那時的我們只感到擁有父親的幸福,哪能體會到父親失去至親的孤獨?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