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換銀不換》等多首四川省音協推選的優秀創作歌曲全國獲殊榮
導語:由我州音樂人羅木果作詞、阿說阿木作曲,潘柯伊、龍鳳、鄭黎、海洪菲四位演唱的《金不換銀不換》入選中宣部第七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繁榮音樂創作,立足當代中國現實,聚焦中國夢的新時代主題,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優秀原創精品。在中宣部和中國文聯的支持下,中國音協主辦了「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2017-2021)——『聽見中國聽見你』年度優秀歌曲推選活動」。四川省音協接到中國音協關於舉辦「聽見中國聽見你」2018年度優秀歌曲推選活動的通知後,立即組織各市州音協、院團、學校的詞曲創作人員報送作品。活動共徵集歌曲作品166首,2018年12月6日,經過專家評審組審核後確定入圍的16首作品在四川省音協微信公眾號進行了公示;12月18日,四川省音協在德陽市演藝中心隆重舉行了中國音協「聽見中國聽見你」2018年度優秀歌曲四川推選暨四川省優秀歌曲展演。是夜,來自全省的詞曲作者、社會各界群眾濟濟一堂,共同見證了四川歌曲創作的輝煌一刻。最終,《情歌的故鄉》《今年菜花特別黃》《金不換銀不換》《諾蘇耶莫》《望》《川味兒生活》《我有一個夢》《站在高山唱山歌》8首歌曲獲得「聽見中國聽見你」2018年度優秀歌曲四川推選資格報送北京;2019年3月26日,喜訊傳來:經過四輪、五場,百餘名業內專家、學者、媒體人嚴謹公平的推選,20首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形式多樣、可聽性強、傳唱度高為特點的歌曲,從全國302首有效參賽作品(按分配名額報送)中脫穎而出,成為2018年度「聽見中國聽見你」優秀歌曲。其中,四川兩首作品《金不換銀不換》、《我有一個夢》榜上有名。另外兩首歌曲《川味兒生活》《望》獲「聽見中國聽見你」2018年度西南地區優秀推選歌曲。上述四首歌曲在不乏名家作品參選之中脫穎而出,實在難能可貴!(來源:四川文藝網)
▼
文聯之窗
文藝評論
▼
少年心事當拏雲
——評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影片中的哪吒和敖丙雖然按照故事的設定是3歲的兒童,但影片呈現給觀眾的卻分明是熱血清麗的青春少年。只有少年才有純真的心氣,才有執拗死磕的個性,才有不計世俗利益代價,才有一死酬知己的奮不顧身。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報
今年暑期檔的中國電影走勢比較令人詫異。正當業內人士哀嘆行業進入蕭條期,觀影人數比去年同比減少一億,票房出現近5年罕見的負增長時,一部動畫電影橫空出世,陡然間改寫了劇情。《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發布預告片階段幾乎普遍不被看好,原本是8月上映,出品方宣布提檔到7月26日,然後僅憑提前一周點映積攢的好口碑,該片這幾天迅速成為暑期檔的「爆款」,上映後一個半小時,票房就突破一億元大關,放映的第三天,已多次刷新了中國動畫史紀錄。據貓眼票房統計,至8月1日17∶00,該片票房已達13.9億元。從排片和口碑看,票房必將繼續強勢增長。
這種盛況和2015年另一部國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十分相似,都是靠著好口碑贏得人氣獲得超高票房。從整體質量來說,無論是特效、敘事節奏、人物塑造,還是動作戲設計、美術效果等等,「哪吒」都比「大聖」完成度更高、更流暢,邏輯性更分明,短板更少。但在一片讚譽聲中,異議也不少,最大的莫過於對哪吒的核心內涵進行了顛覆性改造。在中國神話傳說和古典文學作品中,經典的反叛形象,非孫悟空和哪吒兩個莫屬。孫悟空敢於藐視一切天條戒律,在天界冒犯最高權威玉皇大帝,在神界敢和地位極高的如來鬥法;而哪吒的叛逆則是另一個極致,是以毀滅自己肉身的自戮方式與父權決裂,充滿了悲壯性和殘酷性,從而更具震撼性。「剔骨還父,紅蓮復生」,已經成為哪吒這個人物的標籤;和哪吒有關的眾多文學作品和影視創作,幾乎都沒有脫離過這個內涵。
從影視作品來說,公認最經典的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這部動畫片公映了幾十年,還是神級般的存在,「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影片哪吒自刎那場戲,已成為中國動畫史上最經典的段落之一,無論時光流轉多少年,觀眾都歷歷在目,難以忘懷。片中面對執意要殺自己平復龍王仇恨的父親,哪吒喊道:「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他噙發橫劍,悽厲的眼神射向李靖,決絕的自盡,帶血長劍緩緩落下,那一刻天地都為之凝固靜寂,不忍直視。這橫劍的一抹,隱藏著多少的心寒絕望、不甘恨意,這個關係已經無法轉圜、沒有餘地。電視劇《封神榜》中哪吒紅蓮復活後,見李靖一次就要打一次,最後是燃燈道人賜予李靖一座能克哪吒的金塔,制衡了父子的關係。因此,《哪吒之魔童降世》抹去「剔骨還父」的核心內涵,改為「父慈子孝」的正常家庭倫理關係,是不是一種變深刻為平庸的改編?為什麼這麼多觀眾觀賞「魔童」哪吒時,一樣帶著強烈的共情?這時也許我們應該拋出一句經常被引用的老話,「重要的不是故事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故事的年代」。
《哪吒鬧海》的製作年代正是「文革」剛剛結束不久,王樹忱、嚴定憲等老一代創作者在創作該片時,除了沿襲傳統的正反面人物對抗來構築故事,還帶入了對那個特殊年代的反思,通過一個純真兒童與成人世界的對峙,曲折表達了權威對人性的扭曲和戕害,這部影片承載著一個時代的悲劇,有著一代人徒勞而悲壯的反抗,因而整個基調是沉鬱的。
而作為「80後」的餃子導演,正是獨生子女開始的一代,在一個多元文化環境中成長,因此他基於「故事是一個外殼,裡面的精神內核需要隨著時代不斷變化。每個時代的文化都應該符合當代精神」,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重塑了人物關係,片中所有角色都沒有絕對的「非黑即白」,最大的反派其實是命運。因此哪吒的叛逆是對不公正命運和社會成見的反抗,敖丙的痛苦是自我在整個家族復興重任中的迷失,李靖不僅不是「父愛如山體滑坡」,反而偷藏「換咒符」準備代哪吒赴死,殷夫人整天忙於捉妖除魔還要抽時間陪伴孩子,申公豹只是被成見扭曲了本性,太乙真人是一個肥胖嗜酒被哪吒燒了褲襠也要拼命教會他絕技的笨師傅,等等,所有的人物都立體生動,對應著現代社會症候,令人產生強烈共情。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一部為「合家歡」量身定製、製作精良的動畫片。
而這部影片最為成功、最有創意的當屬對哪吒與敖丙關係的改編。他們的前身是陰陽相生、能量巨大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提煉成靈珠和魔丸,而陰差陽錯中,被交換了命運,因此兩個人一靈一魔、一冰一火、一俊一醜,在各自的人生軌道上前行卻又不停地交會,成為對方唯一的朋友,卻又命定是生死相搏的敵人;他們的身份被賦予錯位的使命,只能演繹著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這樣的人物設定,讓人不由自主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導演的電影《兩生花》,片中兩個長得一模一樣、從來沒有交集但卻有著神秘感應的少女,一個死去,另一個能感受到錐心的疼痛和強烈的孤單,她們其實是靈魂的一體兩面。
影片中的哪吒和敖丙雖然按照故事的設定是3歲的兒童,但影片呈現給觀眾的卻分明是熱血清麗的青春少年。只有少年才有純真的心氣,才有執拗死磕的個性,才有不計世俗利益代價,才有一死酬知己的奮不顧身。所有這些在哪吒和敖丙身上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說到底這就是一部表現成長曆程的青春電影,餃子導演借著哪吒失去脖子上的乾坤圈而迷失心智時,洩露了「天機」。這時的哪吒驀然變成長身玉立、混天綾環身的翩翩少年,與白衣俊俏的敖丙,一紅一白並肩而立,時而劇烈纏鬥時而互相救助,這一刻雖然只有短短的5分鐘,卻驚豔絕倫,令人不由得尖叫沸騰。這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哪吒脖子上的乾坤圈和敖丙披著的華貴的龍鱗衣,各自代表著他們被強行賦予的使命,乾坤圈離身、龍鱗衣在混戰中撕裂成碎片散落,意味著他們擺脫命運和秩序強加的束縛,才顯露出本來面目。影片中哪吒天劫咒的死期來臨,即將在天庭降下的雷霆閃電中粉身碎骨,而敖丙毫不猶豫和他共同承受抵擋,哪吒大喊,「白白賠上一條命,你傻不傻?」敖丙回答,「不傻會和你作朋友嗎?」
少年心事當拏雲。影片最後,肩負龍族使命的敖丙用內力引來巨大冰蓋,佔據了整個天空,準備覆滅陳塘關,而哪吒則駕著風火輪,揮舞火尖槍,形成巨大的火球裹住了冰蓋,於是天空中時而火光四射烈火熊熊,時而冰蓋壓頂冰片迸飛,好一場炫目華麗的生死激戰。這是全片最燃爆的時刻,也是以導演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創作者少年心氣隨心揮灑的時刻,是一部青春的銘文,更是一支未來國漫曙光初現的浩然長歌。
(來源:中國文藝網)
展訊
▼
百件「中國好手藝」亮相中國美術館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好手藝展」3日亮相中國美術館,組委會從來自全國的優秀手工藝作品中,精選出一百件(套)「好手藝」與觀眾見面。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11日,觀眾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展覽中,刺繡作品《蘇州新夢——園林組畫之月光松影》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繡品長235釐米、寬135釐米,以蘇繡傳統技法表現現代題材;作品以針代筆,通過多種針法組合,勾勒出光影的美妙瞬間,展現了蘇繡藝術的獨特魅力,令前來觀展的觀眾紛紛稱讚不已。
記者了解到,參展的百件「好手藝」從作者自薦、實地徵集、專家推薦的2000餘件優秀手工藝作品中脫穎而出,除了刺繡作品,還包括金屬工藝、陶瓷、雕刻、漆藝、剪紙等眾多工藝門類。「希望通過展覽,讓越來越多的專家和觀眾看到我們的作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參展者史小明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邱春林介紹,展覽以「材美、工巧、器韻、時宜」四要素作為甄選和評判「好手藝」的標準。所謂材美,是指珍惜材料、巧用材料;所謂工巧,是指工藝獨具匠心,能恰到好處地服務於實用功能和審美意圖;所謂器韻,是指作品整體完美、宛若天成;所謂時宜,指作品形制新穎、時代感強。
(來源:新華網)
涼山文藝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涼山州文藝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