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MEMC技術用在手機上雞肋的人,建議去看看眼科

2020-12-20 騰訊網

手機圈向來是不缺話題和關注度的。

最近圍繞某科技媒體人發表的關於一加剛剛發布的旗艦的言論,在圈內引發了不小的熱議。視頻中關於一加8 Pro的觀點正確與否,似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其中涉及到的關鍵概念——配合120幀高刷新率的MEMC動態補幀技術,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手機上的MEMC真的是『感知不強』的雞肋功能嗎?

什麼是MEMC?

首先你應該弄明白:什麼是MEMC?

MEMC運動補償技術是一種液晶電視或投影儀等顯示設備中用到的運動畫質補償技術。英文全稱為 Motion Estimation and Motion Compensation,中文譯為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晶片和算法預估物體運動的軌跡。通過計算複雜程度更高的視頻中物體運動的軌跡,在傳統的低幀率圖像之間加插入運動補償幀。

點擊播放 GIF 1.9M

舉個例子:在傳統的30幀的視頻的兩個相鄰幀之間插入新幀,將60幀或者更高幀數的視頻,實現更加流暢的畫面效果。

在電視領域,MEMC技術早已普及。尤其是在一些高端的旗艦電視上,MEMC幾乎是標配的功能,各家的技術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的技術原理都大同小異。比如索尼的Motionflow,LG的TruMotion,三星的Auto Motion Plus,海信的SMR等等。

如果你經常去電視賣場你可能有一個感覺,為什麼商場裡面的那些電視總感覺那麼清晰流暢?除了其本身播放的就是高清、高幀率的片源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這臺電視配備了MEMC技術,即便在播放普通低幀率的畫面時,也能獲得非常流暢的效果。

這種畫面的提升是很容易被感知到的,尤其是在一些體育賽事節目中,MEMC能夠通過對高度運動畫面進行軌跡預估,補償畫面中出現的抖動情況。同時通過插幀的技術,增加畫面的幀數,減少拖影快速消除前一幀留下的「殘像」。

這種流暢性的提升對於用戶的觀看體驗的幫助是極大的。

小屏幕感受明顯嗎?

那麼這種技術應用到小屏幕的手機上感知是否明顯呢?

其實也很明顯,舉個例子,我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在抖音上刷到過一些高清,60幀的視頻片段,這些視頻擁有非常高的清晰度和流暢度,有著和其他網絡視頻截然不同的畫面觀感。

事實上,這種視頻片段其實就是通過了專業的插件進行了畫面補幀,將原本低幀率的畫面轉化成60幀的高幀率畫面。畫面虛影減少,銳度自然就會相應的提高,在較低畫質的片源中更加有優勢,可以理解成另外一個層級上的增加畫面分辨度。

所以自然這樣的視頻看上去就會明顯感覺清晰流暢了許多。

如果這樣明顯的畫質提升,都還被稱之為『感知不明顯』,我的建議是最好去掛一個眼科。

當然,MEMC 視頻插幀也不是萬能的,因為它的原理是通過算法來「預測」兩幀中間的內容,算法必然會有誤判和偏離。有時播放的視頻運動比較激烈或者每兩幀之間的變化很大,可能會產生「鬼影」。

不過隨著影像算法技術的精進和AI的演化,MEMC的補償效果也變得越來越精準,一定程度上規避了這種技術的劣勢。

在智慧型手機行業,120幀高刷新率屏幕和MEMC算法可以算是『天作之合』。因為實際上前者為高幀率內容做了硬體層面的鋪墊,而後者則是針對當然高幀率內容源缺失所拿出的一種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手機上MEMC技術的出現就是為了更好解決高幀率屏幕在內容源顯示層面的『感知不強』的問題而存在的。

實際上在去年一加7 Pro剛剛拿出90Hz的高刷新率屏幕的時候,市場上也有類似『感知不明顯』『雞肋』的聲音出現,但當時其實我們就斷言:高幀率屏幕一定會是接下來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

一年時間過去,我們可以看到有沒有高刷新率屏幕,的確成為了評判一款手機『是否是旗艦』的重要標準。一些在原來看起來『感知不明顯』的流暢也成為了『但用難回』的用戶感受。

前段時間,就因為某款旗艦沒有高刷新率屏幕而被很多人詬病。而實際上,這款旗艦產品除了90Hz屏幕之外,綜合考量其售價和表現,其實也是相當不錯的產品。

高幀生態就是未來

這其實反應了一個問題:對於一款旗艦產品來說,『有沒有』的問題,其次才是『好不好』。否則用戶很容易陷入一種配置層面的『落差感』。

同樣的售價幾千塊的手機,為什麼你有,我沒有?技術的感知是否明顯,裁量權應當回到用戶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由一些意見領袖和廠商的主觀言論來左右。而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在技術上做創新,拿出差異化的用戶體驗,難道不是一件應當鼓勵的事情嗎?

去年率先引領90Hz高刷新率屏幕時代的一加,其實就是想在今年用120Hz+MEMC去促進整個行業高幀率生態的變革。在這裡其實我們也可以再立下一個Flag:高幀率屏幕+MEMC晶片的組合一定會是接下來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原因很簡單,這幾乎是解決當前移動端高幀率內容缺失的唯一解。

而回到用戶購買層面,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的選擇層面建議就是:高幀率+MEMC>高幀率>普通幀率。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高幀率屏幕能夠帶來的屏幕觀感是要好於低幀率屏幕,而選擇配備MEMC功能的手機能夠更好的發揮手機屏幕高幀率的優勢。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高幀率生態的建立需要一系列設備廠商、服務提供商、內容商之間的深度適配合作,所以在對於高幀內容的支持層面,品牌大廠其實更具優勢。而尤其是涉及到的屏幕面板素質,MEMC硬體晶片的性能,相應圖像算法的升級迭代方面,大廠,大品牌的技術和資源整合能力的優勢是明顯的。

雖然真正的高幀率內容還未全面普及,但目前已經有騰訊、B站這樣的視頻平臺推出了專門的60幀,甚至是120幀的高幀率內容專區。國外的YouTube、奈飛等平臺也推出了專門的高幀率內容。未來高幀率生態一定能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而如果你目前的購機預算還不算充足,無法滿足高幀率+MEMC的需求,其實也不用的在意。按照智慧型手機行業對於新技術的普及能力,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一些更低價位的手機上高幀率屏幕+MEMC技術的搭載。

其實你想想,去年這個時候90Hz屏幕的手機是什麼價錢?現在90Hz屏幕又是什麼價錢?

相關焦點

  • 眼脹、頭痛、噁心嘔吐,或許該去看看眼科
    眼脹、頭痛、噁心嘔吐,或許該去看看眼科 2020-05-28 0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雞肋的手機錢包APP,雞肋的手機Pay
    蘋果靠著自己的天然的優勢,ApplePay被植入到了每一個涉及支付的APP中,但是安卓手機各分天下,雖然都擁有自己的手機Pay,但是應用率卻有限,致使手機自帶的錢包APP越來越雞肋。小米錢包、華為錢包、魅族錢包等各種錢包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被支付寶和微信的二維碼遠遠地甩出了半條街。其實錢包內的應用場景還是挺多的,比如公交卡功能,門卡功能都是應用比較廣泛的,我知道小米錢包和華為錢包都有「本地生活」服務,裡面會涉及到外賣、電影票等功能,其中外賣就是一個高頻應用。
  • 刪掉手機上的雞肋系統軟體 用這個辦法就夠了
    正常的手機廠商肯定是不會幹這種蠢事的。但說到底,手機花錢買回來,不管有沒有安全問題,上面裝的雞肋官方 App 刪不掉,就很難受。同時我們需要裝倆軟體,一個裝手機上,一個裝電腦上。手機端用到的軟體叫 「 一個木函 」,它是一個安卓的集合效率工具,我們要用它來確定 App 的包名,為 ADB 刪除做準備。這個 App 在各個軟體商店都能搜的到。
  • 5G手機免費看電視直播 一項非常雞肋的應用
    在700MHz技術與產業應用研討會上,拿到5G牌照的廣電高層對外透露:未來5G用戶可以在手機上免費觀看電視直播,且無需流量。要想使用5G手機觀看電視直播,只需要下載一個App,搜索相應的頻率就能觀看到電視直播內容。而且,使用5G手機看電視直播是免費的,也不需要流量。
  • 北京愛爾眼科發布老花矯治新技術
    人們常說的「老花眼」又稱「視敏度功能衰退症」,直接表現為看近模糊、疲勞、酸脹、多淚、畏光、乾澀及伴生頭痛等症狀。和人老了頭髮變白一樣,老花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用眼壓力增大,老花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 2020年那些勵志的人|眼科醫生陶勇:我選擇用「可喜」形容這一年
    度過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沒有人能想到,眼科醫生陶勇選擇用「可喜」兩個字來形容這一年,形容自己的人生轉折。「手恢復不如預期,但我已經逐漸適應主要使用右手的生活。」陶勇接受採訪時不斷用右手搓著受傷的左手,邊做恢復動作邊說。坐在醫院會議室裡的這位文質彬彬、一臉陽光的青年醫生,就是此前受到傷害的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
  • 體檢查眼睛可不是「雞肋」 近視的人為何還要查?
    在體檢報告上,眼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但它與B超、心電圖相比似乎又不那麼重要,有的人覺得:不就是查查視力、測測眼壓嘛,沒什麼用,很「雞肋」。有的人一頭霧水:好多眼科的名詞根本聽不懂,不知道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眼科醫生眼中,眼睛是五官之首,是人類觀察世界的窗戶,眼睛生病會直接影響視力,而不能看清或失明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 手機AI助手太雞肋?這些功能99%的人都不知道
    從2011年蘋果在iPhone 4S上集成Siri開始算起,語音助手發展至今可以說已經成了手機的必備程序了。隨著語音識別、AI技術的日益成熟,手機AI語音助手的功能也在逐漸完善,手機廠商也為自家AI語音助手添加了更多的功能。
  •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舉辦老花白內障診療技術發布會
    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周巧)人的眼睛就像一臺照相機,晶狀體類似其中的調焦裝置,當晶狀體逐漸衰老,調節光線的能力減弱,出現視力下降、視近困難時,就是俗稱的老花眼。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重,受困於老花眼和白內障的中老年患者越來越多,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同時解決這兩種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
  • 知名演員做眼科手術衝上熱搜,這項技術咱阜陽也有!
    不僅可以,還很成熟這項技術在阜陽澤明眼科醫院已經開展了並成功為多位朋友實現老花摘鏡大約45歲開始,看近處物體越來越模糊,看書看報看手機總要拿得越來越遠,甚至需要藉助老花鏡才能看見,嚴重時走路一不小心都會摔倒,這是眼睛晶狀體的調節功能衰老退化的緣故,其實就是老花眼。
  • 體檢查眼睛可不是「雞肋」
    在體檢報告上,眼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但它與B超、心電圖相比似乎又不那麼重要,有的人覺得:不就是查查視力、測測眼壓嘛,沒什麼用,很「雞肋」。有的人一頭霧水:好多眼科的名詞根本聽不懂,不知道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眼科醫生眼中,眼睛是五官之首,是人類觀察世界的窗戶,眼睛生病會直接影響視力,而不能看清或失明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get夜間玩手機的正確「姿勢」,降低對眼睛...
    前幾日,小編出門不小心將手機落在了家中,遭到好友的「無情」嘲笑:人在手機在,你怎麼連手機都能忘記?  對大部分人來說,手機是生活的必需品,無論工作、學習或者娛樂,手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知道你是否如此:除了白天看手機,睡前也總得刷一下手機,才感覺這一天完整了。
  • 愛爾眼科,這件大事刷爆朋友圈!將改變4億人的……
    大道至簡,段永平遵崇最簡單純碎的人生哲學,在一次採訪中,他表示:一般人總是覺得做什麼是最重要的,但其實最重要的是不做什麼。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麼」。一般人習慣給人生做加法,但真正成功的人,其實都在做減法,因為只有做減法,才能讓自己聚焦在思想上,聚焦在身體上,專注決定成敗,絕不是空話。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南昌眼科醫院舉行「6.6愛眼日」大型義診活動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為大力宣傳眼健康的重要性,傳播兒童青少年近視、老年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眼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市民愛眼護眼、科學用眼意識,在第25個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南昌眼科醫院舉行了「6.6愛眼日」大型義診活動。
  • 昆明普瑞眼科:12月25-26日 眼科新技術研討會將在昆召開
    由雲南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主辦、昆明普瑞眼科醫院承辦的「2020年眼科新技術研討會」將於12月25-26日在昆明普瑞眼科舉辦。15位國內著名眼科專家將齊聚昆明,聚焦眼視光學、眼底病學、淚道病學、屈光矯正等眼科學領域的臨床診療規範及新技術進展,通過學術講座、實操培訓的形式,共話眼病診療新技術。
  • 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
    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宜昌近視兒童孩子哪裡治療,宜昌弱視孩子能治好嗎,宜昌弱視治療哪家醫院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爸媽已經開始提倡「科學育兒」,但再怎麼嚴謹和細心,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孩子成長上的難題。時常在路上看到帶著眼鏡並且遮住一隻眼的小朋友,不明所以的小廈還以為這麼小的娃娃就近視了,後來才發現並沒有這麼簡單~兒童從出生開始發育,一直到青春期結束。
  • 愛爾眼科·第三屆萊蕪眼科高峰論壇暨乾眼門診發布會成功舉行
    本次學術會議由萊蕪愛爾眼科醫院承辦,愛爾眼科集團泰萊地區CEO楊敬昌、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範傳峰、新泰愛爾眼科醫院CEO常英俊、新泰愛爾眼科醫院院長李愛華、新泰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李井榮、臨沂愛爾眼科醫院眼表角膜科主任王金亮
  • 去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就診 快來看10條攻略
    7月1日,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暑假高峰期門診方案啟動。這個暑假怎樣第一時間掛到市第四醫院眼科心儀的專家號,如何節省時間,節約精力,高效就診?小編走訪門診部、眼科各中心等科室後,為您帶來了第一手最詳細的信息。
  • 這些雞肋化妝工具,再便宜也不要買,用過一次就想丟
    人!,所以晚起真的和美貌不可兼得嗎?於是一種懶人化妝工具就出現了,女生所付出的努力是一般的人想不到的啊,什麼稀奇古怪的辦法都可能試一試,看看下面這幾種比較雞肋的化妝工具!你是否有呢1、懶人眼影懶人眼影當初也是火爆一時啊,因為很多的人都覺得這個眼影很方便,可以快速的塗抹好眼妝,節省了很多的時間但是當你真正的上手操作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這個眼影非常的雞肋,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完全沒有暈染的過度,看起來非常的假,建議還是用粉刷去塗更佳哦~2、自動粉撲機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就感覺它會是懶人的福音
  • 眼科大咖會聚淄博 共話白內障超乳技術發展
    培訓班上,來自正大光明眼科集團多位眼科專家圍繞屈光時代複雜白內障的治療、超聲乳化動力學、超乳手術基本操作步驟、超乳手術常見併發症及處理等多個課題進行了分享。濰坊眼科醫院白內障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姜雅琴表示,作為一名眼科白內障專業的醫生,除了考慮能為淄博的患者帶來什麼,也想與淄博各位眼科專家一同探討交流白內障治療技術的發展,同樣也是提高服務患者能力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