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這件大事刷爆朋友圈!將改變4億人的……

2020-12-27 小龍蝦2022

5年超過馬雲,難以置信!黃崢告訴世人,我做到了。2020年6月19日,福布斯數據顯示,黃崢身家達到454億美元,超過馬雲(439億)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剛過40,黃崢憑什麼走得這麼快?「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創業者要胸無大志」,黃崢看待事物非常通透,低調、謙遜、自律的品格更是很多人難以達到的境界。黃崢能有和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度和大智慧,不得不提他的人生導師段永平。小霸王火爆全國,步步高系佔據中國手機半壁江山,救網易於水火之中,指點黃崢成就拼多多……段永平的人生堪稱魔幻。大道至簡,段永平遵崇最簡單純碎的人生哲學,在一次採訪中,他表示:一般人總是覺得做什麼是最重要的,但其實最重要的是不做什麼。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麼」。一般人習慣給人生做加法,但真正成功的人,其實都在做減法,因為只有做減法,才能讓自己聚焦在思想上,聚焦在身體上,專注決定成敗,絕不是空話。

帶領迪士尼鑄就童話帝國羅伯特·艾格在《一生的旅程裡》說:我每天4點15分起床,這麼做是有私心的,早起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閱讀、思考、鍛鍊。

扎克伯格的生活,非常簡單。每天早起,喝一大杯水,然後出門晨跑一英裡,之後開始讀書,學習。把生活中多餘的繁雜捨棄,主動地斷舍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寵愛。對成功的人來說,做減法早已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種狀態。胡潤研究院曾經發布過一個報告,中國高淨值人群平均每周運動3到4次,長跑、遊泳、健身是它們的最愛。葉檀財經有個常健身的大叔,他說每天早晨五點半,健身房裡都總會固定出現四五個40+的極品先生,不懼風雨,雷打不動。這才是時代最重要的東西!

專注不是執拗,簡單不是固執,5G時代,為了更好,中年精英們需要有新的專注。1840年以來,人類經歷三次工業革命,在社會財富和生產力大幅提高的同時,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也隨之不斷加快。5G時代開啟,數字經濟大行其道,信息、數據、流量作為新時代最核心的經濟元素,其傳播速度更是史無前例。黑石董事長蘇世民在其自傳《我的經驗和教訓中》說道:商業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信息。你知道得越多,你擁有的視角越多,可以建立的連接就越多,進行預測的能力就越強。換言之,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成功體現在掌握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上。誰能掌握更多的信息,誰能在獲取信息的效率上快人一等,誰就更具備競爭力。90後們是天生的網絡一代,他們習慣了資訊時代的玩法,玩轉資訊時代的所有觸媒,獲取信息對他們而言就像家常便飯。而中年人們,則因為習慣了線下的作業模式,習慣了傳統的信息獲得方式。

有一個現象,看似自然,但其實並不合理。什麼現象?40+、45+們打開手機和隔壁90後比較一下,會發覺,不少大叔們姐姐們的手機字體,要放大一號甚至幾號。有人說,這是因為歲數大了,眼睛花,看不清導致的,字體放大很正常,沒什麼大驚小怪。但其實,仔細想一下,別人用正常甚至小一號的字體,自己用大一號甚至大幾號的字體,這會導致一個結果:單位時間內,有效獲取信息的數量天差地別,獲得信息的效率差距巨大。2019年,從一加開始,中國手機廠商普遍打出刷新率作為賣點。別以為這是噱頭,華為、小米們的變化,其實是順應信息社會的變革趨勢。更高的刷新率,90赫茲、120赫茲,更適應人的眼球,讓眼睛減少疲勞,幫助人們延長瀏覽時間,最終有助於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對於中年人來說,這也許是福音,但還不夠。

2020年 回不去了 只有加速變革!

2020年,一場疫情,很多事情回不去了,很多事情會加速變革。6月11日,中國青年報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因為疫情國人使用手機時長普遍大幅增加,60.3%的受訪是因為線上業務溝通變多,而黏在手機上。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數據,1-5月,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累計流量達611億GB,在2019年大幅度增長的情況,又同比增長35.2%之多。開會要視頻會議,學習要在線網課,連買東西都需要直播下單……中國經濟正在高速信息化,數據化,流量化。為了適應經濟的變化趨勢,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需要相應的適配。

疫情期間,開車是最安全、最方便的出行方式,可一部分人卻發現自己「看不到儀錶盤上油剩多少,也看不清前方路有多遠」。開車的體驗不但大打折扣,甚至還隱藏了危險因素。就算是幾副眼鏡來回切換也解決不了「看遠就看不清近,看近又看不清遠」的尷尬難題。疫情之後,重回工作場景的中年精英們再找不到此前的舒適狀態,投屏PPT的字體加大再加大還是看不清;近在眼前的筆記湊再近字也是模模糊糊的。「視」界也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發生了巨大轉變。有些問題,不是ZOOM們能解決的。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癥結在老視。什麼是老視?老視,又稱老花,是一種生理現象。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減退,近點遠移,故發生近距離視物困難。《老視手術矯正-第五次浪潮》一書中指出,老花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發病高峰是在42-44歲左右。幾乎所有患者在52歲時都會出現症狀,發病率接近100%。中國35歲以上人口中,有老花問題的人群佔比已經達到56.9%,近4億人正在忍受老花對生活的一系列影響,這4億人還能擺脫老花的困擾嗎?老花幾乎人人都會面臨,然而非常讓人震驚的是,因認知缺失,國內老花患者通常不會主動就醫,進行專業的眼科檢查。久而久之,延誤的是工作效率,耽誤的是生活質量。

甩開多副眼鏡

不斷加速的「視」界卻多了一分從容

那麼究竟有什麼辦法,讓中年精英們在5G時代,在疫情之下,能持續保持巔峰狀態?眼科行業領航者、全球最大的眼科醫療連鎖集團愛爾眼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6月21日,愛爾眼科在成都召開的睛新摘鏡手術產品發布會上,推出全球領先的角膜雷射矯正和眼內晶狀體置換老花手術矯正技術。這個技術不一般,晶狀體置換手術可以幫助患者一次矯正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此舉也將填補國內老花患者通過手術矯正實現遠、中、近全程視力需求的空白。

疫情過後,旅遊更加獨立,更加個性,一個人說走就走將成為常態。如果在風景優美的旅途中,卻因為老花看不清手中的導航,不知道路怎麼走;因為近視看不清遠處的美景,欣賞不了異域的風情,滿懷憧憬的旅途也會變得索然無味。

資訊時代,顏值經濟,眼睛的作用會放得無限大,追究減法生活的中年精英們,應該卸下眼睛的負擔,淡然從容地步入「摘鏡時代」。核心資產,有核心技術,坐擁全球超600家專業眼科醫療機構的愛爾眼科長期被A股投資者視為明星白馬。上市以來股價上漲30倍,市場稱重機正用資金,不斷給愛爾眼科稱出新重量。A股三千多隻股票,從2014年到2018年,年收入增速超過20%的佔比只有2.39%,歸屬經利潤增速年增幅超過30%更少,只有0.57%。愛爾眼科用事實證明自己是百裡挑一。投資人的信心比黃金還重,外資、長線投資者的嚴苛程度超乎想像,技術不過關,發展不夠快,愛爾眼科不可能走到今天。給生活做減法,主動地斷舍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寵愛,5G時代,寵愛從睛新摘鏡開始,從愛爾眼科開始。-- END --

相關焦點

  • 市值3000億的愛爾眼科,怎麼就把病人治失明了?
    艾芬也成了「發哨子的人」2020年年末還是這位叫做艾芬的醫生作為一名眼科患者她成了一場醫療糾紛的主角而對手是市值3000億的民營醫院愛爾眼科具體咋回事呢?咱跟著時間軸簡單梳理一下事情到這裡還沒結束而艾芬女士也堅定地認為是愛爾眼科的問題到底誰的責任咱就耐心等著調查結果吧但這件事背後的愛爾眼科引起了軲轆慧的興趣一家民營眼科醫院是怎麼走到市值3000億的水準的?
  • 一夜暴跌230億,是什麼遮住了愛爾眼科的眼?
    1月4日,愛爾眼科在其官微發布的《關於艾芬女士診療過程的核查報告》顯示,艾芬右眼視網膜脫離與本次白內障手術無直接關聯,並表示將竭盡所能幫助艾芬女士解決眼部疾病問題。儘管如此,愛爾眼科的股價還是出現了劇烈波動。
  • 愛爾眼科把知名大V眼睛治瞎了!
    艾芬因為疫情被廣為人知,李文亮那份病毒檢測報告就是艾芬拍照傳到網上的,如果說李文亮是吹哨人,艾芬就是發哨人。疫情爆發後,艾芬也奮鬥在第一線,是一位抗疫英雄。根據艾芬的描述,愛爾眼科在非必要的情況下建議她做了晶體更換的手術花費2.9萬。並且術後出現眼部不適也沒引起重視。
  • 愛爾眼科一口氣吞下30家眼科醫院,攀高的商譽或成「後遺症」?實控...
    作為首批登陸創業板的28家上市公司之一,市值從69億到如今的超1200億,愛爾眼科無疑是創業板的大牛股。   一口氣「吞下」30家醫院股權   10月29日晚間上市公司愛爾眼科一口氣發布了10多條公告!此前,官宣的收購醫院資產方案終於浮出水面!
  • 愛爾眼科:拉上心靈的窗簾
    作為上市公司,愛爾眼科通過公司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董秘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東門慶」發布回應,此舉這不僅有悖《上市公司治理準則(2018修訂)》對信披的要求[2],還有刻意減少影響之嫌。但市場是敏銳的,截至1月4日收盤,愛爾眼科股價跌8.91%,市值蒸發超過270億元。
  • 估值上天 愛爾眼科值不值?
    與此同時,愛爾眼科的股價整體上也是一路上行,深受資本市場的厚愛。《每日財報》注意到,今年一季度盈利大幅下滑間接導致公司的動態市盈率飆升,截止到目前,公司的動態PE高達570倍,顯然偏離了合理的區間。但作為眼科龍頭,愛爾眼科所面臨的是巨大的藍海市場,這又為其估值提供了想像空間,畢竟投資者買的是公司的未來。
  • 人紅是非多的愛爾眼科
    來源:丫丫港股圈最近的愛爾眼科處於巨大的輿論中,一名知名醫生在愛爾眼科看病後,疑似遭遇手術失敗,視力受損,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事件一經曝光,馬上引發了大家對愛爾眼科的質疑。在資本市場上,愛爾眼科可是大明星:創業板第一批股票之一,上市至今幾百倍漲幅,上百倍的市盈率,每年30%的業績增長,這幾乎是中國最好的股票。
  • 愛爾眼科50多家醫院全面開診,將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
    億歐大健康3月4日消息,近日,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在召開的電話在線交流會議上針對2019年度業績快報、愛爾眼科復工首月醫院的開診情況等問題作出了回應。愛爾眼科2月28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營收99.93億元,同比增長25%;淨利潤13.81億元,同比增長37%。
  • 達則兼濟天下——愛爾眼科在行動
    與此同時,愛爾眼科除了IPO募資9.38億之外,在2010至2016這7年時間裡,沒有再進行過任何定增,完全依靠企業自身優異的盈利能力進行內生增長。其歷年累計現金分紅已經超過了IPO募資金額。最近幾年,隨著公司盈利能力越來越強,利潤越來越多,其派發的現金越來越豐厚,股利支付率也大幅提高,最近三年的平均股利支付率高達53.16%,這對於一個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企業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 關於愛爾眼科的雪球訪談整理
    作者雪球ID: @woodenfox我將4月23日雪球訪談上回答球友的資料整理一下,並略作補充和修改。$愛爾眼科(SZ300015)$@白果閒人:一、請問:愛爾眼科屬於輕資產還是重資產公司?@白果閒人:首先,近40億的商譽會產生的什麼後果讓人擔憂;其次,不斷併購新醫院,除了增加商譽,還可能帶來管理上的風險。最重要的是醫療政策、醫保政策的變化會不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woodenfox:投資愛爾眼科,商譽這個問題真的要邁過去。
  • 多次致患者失明,卻能營收百億,愛爾眼科憑什麼?
    沒想到我國眼病患者的群體會這麼龐大,而隨著老齡化加重、生活方式的改變、過度用眼增加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近年來眼科疾病治療需求不斷增長,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而對於艾芬提出的質疑,愛爾眼科方面隨即在2021年1月2日發布官方通告,稱成立「調查工作組」赴武漢調查。1月4日,愛爾眼科發布最新公告稱:艾芬女士右眼視網膜脫離與本次白內障手術無直接關聯。
  • 抗疫醫生艾芬「右眼近乎失明」,愛爾眼科市值縮水274億
    5 月 26 日,艾芬在愛爾眼科接受了晶狀體更換的手術,由於艾芬希望白內障術後同時解決看遠和看近的問題,減少對眼鏡的依賴,所以使用了多焦點晶體。艾芬回憶,整個手術過程在5分鐘左右,做完後醫生將右眼用紗布包上後,她就直接回家了。術前,艾芬的裸眼視力右眼(患眼)0.2,矯正之後視力為 0.4,據愛爾眼科的手術記錄顯示,術後第一天複查,艾芬的視力為 0.6。
  • 愛爾眼科千億市值背後的百億併購
    1月9日,愛爾眼科又一次披露了收購草案。  草案顯示,愛爾眼科本次擬以18.7億元的價格收購天津中視信100%股權、奧理德視光100%股權、宣城眼科醫院80%股權、萬州愛瑞90%股權與開州愛瑞90%股權。五個標的下面,共包含30家眼科醫院資產。  對於在收併購上習慣了大手筆的愛爾眼科來說,這只是常規操作。
  • 愛爾眼科:應對視覺初老 開啟「摘鏡時代」
    睛新摘鏡手術專家指導組9位專家代表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總裁、屈光手術事業部總監馮珺女士,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醫療管理中心總監唐羅生教授共同出席睛新摘鏡手術產品發布儀式6月21日,愛爾眼科在成都市召開的睛新摘鏡手術產品發布會上公布,將推動在全集團屈光手術科室開設老花手術門診,並正式成立由來自中國、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全球知名屈光和白內障領域專家組成的睛新摘鏡手術專家指導組
  • 美年健康、愛爾眼科的亂象與苦果 俞熔、陳邦何禁誘惑?
    2019年,業績爆雷的湯臣倍健就是因減值10億商譽,預虧3.7億元。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三季末,美年健康商譽高達51.55億元,是2018年淨利潤的6倍多,減值風險不言而喻。迄今為止,愛爾旗下包括產業基金控制的眼科醫院數量超過400家。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稱,收購意在「擴大朋友圈,加強基本盤」。
  • 愛爾眼科榮獲「最佳眼科公益團體」榮譽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唐仕波教授代表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上臺領獎)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作為「湄公河五國光明行」項目執行機構,組建國際醫療隊奔赴寮國(鄭州愛爾眼科醫院醫療隊)、緬甸(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醫療隊)為當地4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發放了500副眼鏡,1500人接受了醫療隊診療,並培訓了當地醫生,受到緬甸總統吳廷覺、寮國國家衛生部副部長普屯.孟巴的親切接見。 2.
  • 愛爾眼科:全國400餘家醫院思想協同,步調一致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遼寧省區CEO鄭立國表示:儘管自身物資匱乏,瀋陽愛爾仍希望將最好的防護給武漢的兄弟。有集團和兄弟醫院的支持做後盾,你們定能挺過難關。愛爾眼科深圳特區總院長:秦波深圳特區深圳愛爾:力之所及,盡我所能力之所及,盡我所能。
  • 湖南首富陳邦的隱憂:愛爾眼科醫療糾紛頻發 愛爾投資負債率高企
    品牌受損,高處不勝寒出品|縱橫陸家嘴撰文|鮑比一邊是與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之間,因"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引發的輿論效應持續發酵,一邊是隨著眼科服務行業迎來上市潮,將面對資本助力的競爭對手走出
  • 愛爾眼科捲入醫患糾紛,抱團基金遭遇強震
    來源:藍鯨財經新年伊始,「黑天鵝」出現,知名上市公司愛爾眼科因捲入醫患糾紛輿論風波,1月4日收盤,公司股價暴跌8.91%,市值較上一交易日蒸發約274億元。艾芬醫生白內障手術後幾近失明這場醫患糾紛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12月30日。
  • 愛爾眼科:近視手術進入「全程定製化」時代
    原標題:愛爾眼科:近視手術進入「全程定製化」時代   12月19日,領先視界,不止於多——愛爾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