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自強故事⑥丨線下轉線上、發力團餐和半成品,一家餐飲企業...

2020-12-24 海報新聞

編者按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中小企業的發展遇到困難,但我們也看到,很多企業即使受到衝擊卻依然堅守本分、復工復產;即使艱難運轉,卻仍不忘反思企業的痛點難點;即使帳面資金緊張,卻仍然努力為明天的生機尋求科技與商業力量。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將推出「明天會更好·中小企業自救故事」系列報導,關注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關注他們如何臨危不懼,積極應對?他們如何尋求模式創新,逼迫自己升級?他們如何積極自救,探尋花開的力量?

如果你是這樣的企業,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企業,請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聯繫,電話13256660120(微信同號)。大眾網·海報新聞願意聽你講述企業逆境中的自救故事,和你一起尋找限制企業發展的癥結,和你一起探究疫情下彎道超車的方式,與你一起尋找企業成長的力量……我們堅信,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4日報導

記者 吳爽

2020年1月23日,熊吞大碗丼天津梅江永旺購物中心店開張。其營運總監兼副總劉曉興奮又激動:「按這個速度,今年開業200家沒問題。」

作為新興燒肉飯日料品牌,熊吞大碗丼2018年10月在濟南市高新區萬達開了第一家門店。沒想到品牌剛在市場上出現,就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認可。成立一年多以來,熊吞大碗丼在全國14個省份和4個直轄市開業了62家門店,還有11家在籌備開業中。

在餐飲行業十多年,見證了無數創業公司起起落落,劉曉堅信,以熊吞大碗丼目前的擴張態勢,未來一定會更好。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想著捨命狂奔的劉曉懵了,他不得不停下來,思考如何走接下來的路。

發力線上外賣業態 探索零接觸配送

對於依賴線下消費的熊吞大碗丼來說,鼠年春節的「黃金周」成了「清淡周」。原計劃開業的門店,卻因為疫情的緣故不得不擱置。

「經營企業的都知道,現金流是企業的動脈血液。企業不管大小,沒了現金流,持續失血死亡也就是幾個月的事。」劉曉說,「何況是我們這種已經按下發展快進鍵的餐飲企業,本來抱著捨命狂奔的心態拼一把,卻迎頭撞上疫情。」

據劉曉介紹,全國幾十家店,每個月的房租水電和人工成本將近10萬,但門店收入幾乎為零。這種情況從1月下旬開始,持續了近一個月,預計損失將近3000萬。他一度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

既然疫情已是事實,與其等待不如想辦法自救。

員工工資要保,因為他知道幾百號員工背後是數百個家庭,不管怎樣,絕不在此時裁員;供應商貨款也得想辦法兌付,上下遊都是關聯影響,誰都不容易。工作多年以來,劉曉從未感受過這種壓力。思前想後,既然線下餐飲短時間內是幹不成了,那就發力線上渠道。只有讓企業運轉起來,讓員工有事做,才能保證員工的收入。

於是,劉曉帶領著員工們探索店內無接觸點餐,還與美團等平臺合作。按照嚴格的流程和規定,員工將外賣進行密封、保溫打包,以保證外賣小哥不直接接觸餐品,同時對備餐人員、外賣小哥體溫登記,每單填寫安心卡,從而保證食品安全可追溯,讓顧客對食品放心。

「目前,線上渠道營收一直在不斷增長,其中外賣業務佔比達20%-30%。」劉曉說。

布局團餐和半成品銷售

相比很多傳統餐飲企業,熊吞大碗丼在建立之初就始終堅持大眾化、特色化、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導向,一直致力於多渠道、多品牌、多維度的餐飲發展道路。自成立以來,依託線下實體連鎖門店和近百萬的用戶社群,每年日式燒肉飯的銷量輕鬆超過一千萬份。

正是初期對電商的探索,成了企業在此次疫情之下的「救命稻草」。利用線上的運營能力,熊吞大碗丼不僅迅速通過公眾號發文,建立和客戶的粘性聯繫,還開拓了線上團餐和半成品的銷售業務。

疫情之下,年輕人宅在家裡,無奈之下開始頻繁下廚,導致方便的半成品美食成了他們最不可或缺的食材。看到了這個機遇,大碗丼立即決定轉型做半成品和團餐。劉曉讓員工將店裡的特色菜品做成預包裝食品,消費者買回家後,經過簡單加熱,就能吃到和餐廳裡一樣的菜,非常簡易方便。

「2月20日,我們開通了網上團餐預訂服務,為全城企、事業單位提供安全、健康、可口的團餐服務。」劉曉表示,企業也在籌劃外賣專送業務,通過自己的員工提供送餐服務,儘量減少人與餐品的接觸頻次。

據劉曉介紹,熊吞大碗丼全國62家門店年後一直停業,目前也只有個別門店恢復了營業。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團餐、外賣等線上業務增長很快。儘管線上銷售的增長不足以抵消營業額的虧損,但劉曉說:「日子雖然難,也得努力過下去。人最怕的是閒著,只要企業運營下去,員工有事幹,也就有了希望。」

在劉曉看來,危機和機遇是並存的,此次疫情給餐飲企業確實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打破了傳統餐飲的模式,但也倒逼餐飲業積極轉型,堅定地擁抱網際網路。

「未來餐廳不再只是一個吃飯的地方,它可能會成為一個載體,讓線上與線下消費場景更好地結合。相信餐飲業會有更多的黑馬衝出來,關鍵是看誰能先找到自救的方法。」劉曉說。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年夜飯:線上線下點燃半成品戰場
    齊錚找平日裡最常光顧的一家火鍋店訂購了兩人份火鍋套餐,一邊在鍋裡涮著熱氣騰騰的毛肚,一邊和遠方的老爸視頻乾杯,歡笑聲充斥著重慶、瀋陽兩地的兩間屋。如喬思思、齊錚一樣的異鄉人,和減少外出聚餐風險而選擇在家團年的一部分人,讓今年的年夜飯有了更多可能性。半成品餐食並非新物種,但「就地過年」過把火終於讓這個行業熱了起來。
  • 京東聯合餐飲企業上線半成品速食 海底撈線上銷售漲超2倍
    原標題:京東聯合餐飲企業上線半成品速食,海底撈線上銷售漲超2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受影響的餐飲
  • 青島餐飲業:轉型團餐配餐 線上「員工共享」
    戴口罩、測體溫、酒精消毒,做團餐、裝盒飯……這些日子以來,青島餐飲門店喬記漁莊的工作人員開始了別樣忙碌。    「鼠年春節以前,我們從來沒有一天停業,也沒有復工這個說法。今年因為疫情,飯店歇業了一段時間。」喬記漁莊五四廣場店店長陳德秀一邊忙著和企業溝通團餐訂購事宜,一邊接受記者採訪。
  • 目前的中小企業從線下轉線上做生意,是不是一個更好的出路呢
    線上生意一定要重視起來,但是是否需要將生意徹底從線下轉成線上,還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我曾經參加過一次本市的一次中小企業營銷論壇,參加的人數大概四五十人左右,基本上都是一些本地中小企業的老闆。論壇的主持人現場跟這些老闆們做了一個調研,問他們目前利用線上渠道做生意的有哪些,包括百度投放廣告,包括淘寶等各種電商。
  • 老總直播賣盒飯,高端餐飲做起「星級外賣」!福州餐飲開啟線上消費...
    正如一位餐飲人所說:「危機倒逼創新,在這樣的困境下,創造性地行動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高端餐飲開賣盒飯將人均大幾百、上千元的食品裝進外賣盒,在以往令人難以想像,但防疫期間,不少高級餐飲店開啟了「高端外賣」的步伐。一些高級餐廳、五星級酒店也加入了外賣大軍。「我們以前從來沒有線上銷售,更別說外賣了。」
  • 電商創新案例丨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安必先打造「田間到餐桌」一站式...
    隨著「網際網路+」深入滲透各行各業,傳統的食品銷售也紛紛玩起融合創新,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線上購物體驗。安必先專注於菜籽油等油類產品研發、加工及銷售,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努力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站式綜合供應商的願景,目前服務成都200餘家餐飲門店、學校及單位食堂,年營收上千萬。
  • 味知香啟動IPO:半成品菜從幕後走向前臺 全國化成難題
    只是,半成品菜市場已有多股勢力交織其中,混戰已經開始。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出售半成品菜,已逐漸成為常態;上遊生產企業發力線下門店,試圖搶佔零售市場蛋糕;多個半成品菜食材超市破土而生,通過一站式購物,滿足消費者的居家廚房消費。
  • 「智造品質新團餐」,11月9號,我們深圳見!
    11月9日,由團餐謀主辦的「智造品質新團餐」年度團餐大會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序幕,這將是團餐人的又一次年度「聚會」。一年一度的團餐大會,早已成為了團餐人線下切磋的固定場合。本次大會預計規模再破千人,來自全國各地的團餐人,為了同一個主題再次齊聚一堂。
  •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政府工作報告提振餐飲、文旅行業信心
    對於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文化體育等行業,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出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推動消費回升,同時還提出將從減稅降費等層面保障相關行業穩定發展。對此,南開大學教授馬曉龍表示,這些措施將在極大程度上降低相關行業內中小企業的負擔,為各類企業擺脫疫情不利影響創造緩衝時間,為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打了一針強心劑。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企業恢復信心,對行業發展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具有積極意義。
  • 武漢頭部餐飲企業進軍團餐市場
    武漢頭部餐飲企業進軍團餐市場從「大鍋亂燉」到「大鍋精炒」武漢頭部餐飲企業進軍團餐市場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磊、通訊員王凱)團餐,就是「大鍋飯」、賣盒飯的?隨著消費提檔升級,武漢團餐市場正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市場規模已擴大至200多億元。12月17日,武漢本土頭部餐飲企業豔陽天集團宣布,正式進軍團餐市場。長期波瀾不驚的武漢團餐市場,即將迎來激烈的「龍虎鬥」。「很多人對團餐的固有印象就是不上檔次的食堂、員工餐。」
  • 海底撈也做團餐了!我們盤點了一下團餐外賣的種種「姿勢」……
    其實,團餐外賣的爆發,除了和疫情有一定關係外,同企業戰略布局也大有關係。團團觀察市面上出現的團餐外賣,大致分為以下幾類:從時段消費切分,大多做早餐環節和中午用餐;早餐環節代表為肯德基。一般來說,早餐市場足夠大,一線城市的很多白領都沒時間吃早餐,這是白領群體很痛的一個點,當然,「早餐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這口號已經被喊了很多年了,但一直沒有一家強大的企業跑出來。而下午茶環節和夜宵環節的團餐外賣,目前並沒有發現。從「成團」規模看,小型規模白領用餐居多。
  • 肯德基開賣螺螄粉了,自助點餐機和餐飲收銀機還有新功能?
    作為一家在中國有6千多家門店的連鎖餐廳,肯德基將自己的餐廳發展為食品銷售渠道。顧客可以通過手機線上點餐、自助點餐機、線上商城、外賣點餐等方式下單螺螄粉,實現全渠道食品銷售。 螺螄粉可通過線上自助點餐下單 以往,如果餐廳要推出自有食品,往往是放在電商平臺或超市發售,當中涉及到進場和商家費用,而通過自家餐廳的自助點餐機或自助販賣機售賣產品
  • 電影院送外賣、海底撈賣菜,線下企業的困獸之鬥
    這種市場環境下,航司自救,最直接的措施仍然是繼續取消航班。3月3日,全國取消航班率仍高達64%以上。非常時期,也有非常手段。廈門航空在公眾號上熱推「外賣」「配餐」業務,開通企業團餐定製服務,並打出「航空品質,安全無憂」的承諾。四川航空則跟進,推出外送火鍋。
  • 餐飲圓桌戰「疫」①│外賣,能否持續助力餐飲行業?
    菜品包裝方面沿用了我們多年的要求加裝安全封條,以實現每份菜品可追溯,同時還增加了保溫套和酒精棉、安心卡。 劉永濤:此次疫情期間,巴奴開通了外送業務,但巴奴外送業務以線上作為入口,與店面沒有直接關係,是完全不同的業務。在包裝方面,我們採用的是由可生物降解的玉米澱粉製成的綠色環保餐盒,並在每份餐品上設置安心卡,實施無接觸配送。
  • 一周餐飲丨速凍食品供不應求;湖北潛江小龍蝦線上復市
    據了解,復工期間,潛網小龍蝦交易中心關閉了線下交易市場,一律採用線上方式收集信息通過組織專門的收蝦的隊伍,定點進行收貨,收貨人員出入時都會經過嚴格的檢驗和消毒。該報導還稱,2月25日,潛網小龍蝦交易中心已開通了運往杭州、紹興、寧波的線路,未來還將會繼續增加新的運輸線路。
  • 品牌餐飲企業預包裝食品零售狀況研究報告
    在這種情況下,餐飲企業積極開展自救,紛紛上線外賣,此外還有一些餐飲企業開始通過出售預包裝食品、半成品等方式增加銷售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調查數據顯示,疫情期間,90%以上的受訪餐飲企業發力外賣產品,有 46.5%的企業出售半成品。
  • 餐贏計教你用面子工程搞大餐飲品牌!
    數據顯示,中國餐飲行業全年收入在2018年底已經突破4萬億大關,餐飲規模40年增長近780倍。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46721億元,比上年增長9.4%,高於2018年的7.7%。在2020年開端,餐飲業受到重擊。但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餐飲市場也陸續恢復往日繁華。這進一步證實餐飲業有「危」更有「機」。
  • 疫情影響,團拜宴「退訂潮」來襲 四川餐飲企業「花式」求生
    但就在日前,我省發布最新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嚴控聚集性活動,原則上不召開、不舉辦、不組織線下大規模團拜、聯歡等,倡導家庭私人聚會不超過10人。方案一出,餐飲企業緊接著就迎來了「退訂潮」。在疫情防控加碼的背景下,我省各地餐飲的團餐預定,究竟有哪些新變化?「就地過年」的倡導下,這頓年夜飯怎麼吃才香?近日,記者到全省多地進行了實地走訪。
  • 部分教育培訓機構課程線下轉線上 家長進退兩難
    如果不同意,擔心孩子在恢復線下培訓後,跟不上課程進度;如果轉到線上,孩子的學習效率又難以保證,且傷眼睛。幾經糾結,陳女士最終拒絕了轉線上,繼續等待線下課程恢復。陳女士的遭遇,近期已成為眾多上海家長們的難題。澎湃新聞記者在持續多日的採訪中發現,受疫情影響,上海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根據相關規定,暫緩開展線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