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哈爾·庫爾班16年資助貧困學生120餘人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喀哈爾·庫爾班16年資助貧困學生120餘人

□亞心網記者成越越通訊員李政強

8月13日,在庫車縣地方稅務局工作的喀哈爾·庫爾班收到了曾經資助的學生熱依娜·克然木寫來的感謝信:「喀哈爾叔叔,在你的幫助下,我已經順利大學畢業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感謝你對我的幫助,今後我要像你一樣把愛心奉獻給那些因貧窮上不了學的孩子們……」

2000年9月,喀哈爾·庫爾班聽說庫車縣第一中學學生熱依娜·克然木考上了大學,卻因家庭困難而無法入學。

「因為我小時候家裡也很貧窮,父母養育4個孩子十分困難,我的大學生活是在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度過的,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後,我也下定決心出資助學。」喀哈爾·庫爾班向記者訴說他助學的初衷。

經多方打聽,喀哈爾·庫爾班來到熱依娜·克然木位於庫車縣熱斯坦街道辦事處林基路社區的家,將3000元學費親手交給熱依娜·克然木,並鼓勵她專心學習。在熱依娜·克然木上大學的四年中,喀哈爾·庫爾班每年拿出6000元愛心款資助她,直至她大學畢業。

從捐助熱依娜·克然木那天起,喀哈爾·庫爾班的愛心助學行動就一發不可收拾,在愛心傳遞中喀哈爾·庫爾班也成了民族團結的踐行者。16年裡,他從工資中省吃儉用攢下3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20餘人。

2010年8月,庫車縣第二中學高三年級學生李陽,由於父親去世,母親患病,無力支付大學學費準備放棄求學的機會。

喀哈爾·庫爾班得知消息後連夜聯繫到李陽,將4000餘元的愛心款送到他手上。在喀哈爾·庫爾班的鼓勵下,如今李陽已經順利畢業成為庫車縣某企業員工。「當年,如果沒有喀哈爾叔叔親人般的幫助,我就不會有如今的成績。」李陽感激地說。

喀哈爾·庫爾班家客廳的柜子裡有一個木匣子,裡面滿滿地裝著捐助孩子的資料、來自全國各地的書信以及孩子們的成績單、照片,他把那些都稱作是自己的「寶貝」,每當他打開匣子向客人展示這些信件時,他的臉上總是掛著自豪的笑容。

「曾經有個孩子給我寫了一封長達8頁的來信,裡面用真誠的文字表達了感謝,並用彩色畫筆在其中7頁上畫了學校的環境,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些純真、質樸的書信,讓我感到非常開心。」喀哈爾·庫爾班說。

8月14日下午,喀哈爾·庫爾班帶著8000元,來到庫車縣哈尼喀塔木鄉阿克艾日克村,因為這裡有個叫艾合特木·熱合曼的孩子等著他。

「艾合特木今年考上了塔裡木大學,但是由於父親早逝,母親患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家中無耕地,母女倆靠低保維生,我想我必須要幫助她。」喀哈爾·庫爾班堅定地說,因為他個人的力量有限,他準備今年籌備組建一個民間自發性的助學團體,現在已經有18名來自全疆各地的愛心人士報名參加。「自己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組建一個團隊,可以匯聚愛心力量,幫助更多的孩子實現大學夢。」喀哈爾·庫爾班說。

相關焦點

  • 喀哈爾·庫爾班:16年捐資助學播撒希望
    44歲的喀哈爾·庫爾班是庫車縣地方稅務局的一名普通幹部,16年來省吃儉用攢下40萬元資助各族貧困學生120餘人,成為庫車縣家喻戶曉的「愛心哥」。  11月9日,喀哈爾在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陪患病妻子進行化療的間隙,向記者講述了他捐資助學的那些事兒。  「我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養育4個孩子十分困難。
  • 曉天鎮紮實開展貧困學生資助工作
    曉天鎮紮實開展貧困學生資助工作 安徽網六安消息 曉天鎮堅持教育扶貧全覆蓋原則
  • 義務畫牆畫40年、資助貧困學生300名、贍養百名老人……
    這位1961年出生的男子叫陸國斌,是魯迅美術學院的一名老師,他從6歲開始學雷鋒一直堅持到現在,如今已有52年的時間。生活中一直從事公益活動,贍養了100位老人,資助300名貧困學生。公益牆畫團隊隊員多半是陸國斌資助過的學生大學老師、專業畫家,卻穿著工作服每天穿梭於公益作畫中。在學生眼中,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在親戚朋友和同事眼中,他卻是個「不務正業」的人,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做公益。他就是陸國斌,一生都在學習雷鋒崗位上的人。
  • 「一筆龍翁」張建:20年救助700餘名貧困學生
    陳春景是個孤兒,十幾年來在張建的資助下考上大學。張建詢問了陳春景在大學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到他正為下半年學費發愁,當即掏出1000元錢塞給陳春景。1995年以來,張建通過書法義賣等方式,用籌集的50餘萬元款物救助了700多名貧困學生,受到社會廣泛讚譽。  現年77歲的張建1995年退休後,決心發揮自己的書法專長,為貧困學生做些實事。
  • 他11年資助178名貧困學生,病重卻無人探望,5歲女兒成孤兒
    提起歌手叢飛,恐怕很多人都已經淡忘,只留下一些模糊的記憶。在人們的印象中,叢飛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他寧願自己過得十分清貧,也要資助那些貧困家庭的學生。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受他幫助的學生卻將近200名,資助金額也多達300餘萬!
  • 馬華:用公益丈量世界,千裡走單騎資助貧困學生300多名
    千裡走單騎資助貧困學生300多名 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馬華通過網上捐助的方式向基金會捐贈了100元錢,那是他第一次開始以捐助人而非受助對象的身份投身於公益。
  • 開封祥符區羅王鎮開展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落實情況走訪宣講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學風)為及時掌握困難家庭現狀,確保脫貧攻堅等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全面準確落實,近期,開封市祥符區羅王鎮中心校校長、扶貧專幹帶領各中小學校長及幼兒園園長認真學習有關文件,對走訪活動認真落實,具體安排了相應的工作。
  • 7年資助6名貧困學生,他是孩子們口中的「小師父」
    幸福群裡的「小師父」■瞿穎榕 史 篇武警某部六支隊一大隊中士何冠洋,7年來義務資助廣西老家6名貧困學生,被孩子們親切地喚為「小師父」。故事要從他資助第一個孩子說起。那年何冠洋休假在家,外出買菜時,看到一個小女孩在路邊哭泣,身前還擺著一籮筐紅薯幹。
  • 盲人歌手劉賽:想在家鄉資助貧困學生
    本報長沙訊 「我是一條故鄉的小溪,心中唱著快樂的歌曲,走過高山,走過大地,歷經磨難,矢志不移……」昨天下午,在省殘聯,張家界土家族盲人姑娘劉賽清唱了自己填詞的《心中的小溪》,甜美的聲音,迷人的微笑感染了很多人。年僅25歲的她2月5日問鼎《星光大道》2011年度總冠軍。
  • 巴中10名貧困學子受資助
    巴中10名貧困學子受資助  11月1日下午,就讀於四川巴中中學高二學生李梓琪,感到十分激動和高興,因為重慶開林集團的叔叔阿姨們來自巴中中學進行捐資助學,她今後不再為沒有學費和生活費而犯愁了。  李梓琪,今年16歲,家住巴中市巴州區曾口鎮農村,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為母親患病,父親外出至今沒有音訊,她一直跟著年邁的爺爺寄住在別人家,靠學校減免和親戚幫助,勉強維持上學費用。
  • 湖南邵東市學生資助工作紀實:助力精準扶貧,匯聚愛的海洋
    藉助「一單式」系統和大數據比對進行精準識別,該市共計識別在讀建檔立卡學生13262人,再通過各學校確認、篩選出不符合補助要求的學生132人,最終確認在全縣就讀且符合補助要求的建檔立卡學生13130人。「數據向上高度集中,應用向下無限延伸,教育扶貧數據資源共享』的管理機制和技術保障,確保了教育扶貧資金和資助資金精準發放。」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 著名指揮家俞峰的母親曾資助他讀書 現在他常幫助貧困學子
    在2006年下半年開始的「甬黔攜手·萬人助學」活動中,寧波1萬多位市民結對了1.5萬餘名貴州貧困學子。2007年7月30日,為了解那些受助學子的狀況,我和同事專程前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採訪,在興義市見到了當時22歲的覃周奇。覃周奇的家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興仁縣,母親務農,父親下崗,家中非常貧困。
  • 梅州市2020年「貧困家庭勵志學生關愛工程」擬資助名單公示
    廣東省扶貧基金會於2020年在我市開展「貧困家庭勵志學生關愛工程」項目,經市教育局主管部門初步審核並提交了182名受助對象名單。目前,已經廣東省扶貧基金會項目評審小組審核通過。現將名單發布在市教育局官方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時間從2020年12月15日起至12月22日結束。
  • 江華:「瑤響大學夢」結對資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紅網時刻9月15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周聲遙)9月14日上午,江華瑤族自治縣舉行2020年「瑤響大學夢」結對資助儀式。儀式上,企業愛心人士與通過一對一或一對幾的資助模式,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江華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國棟參加資助儀式。
  • 被孫儷資助4年,卻反咬孫儷一口的貧困學生,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事情就發生在2002年,當年的孫儷還不太出名,正在拍攝《玉觀音》,一個偶然的機會在電視看到家庭貧困的向於是孫儷繼續資助向海清,在第二年終於考上了大學。大學快開學的時候,孫儷開心地去車站接向海清,此時孫儷已經很有名氣,向海清看到原來一直資助自己的人,竟然是個大明星,
  • 西子·三穗貧困學生圓夢教育發放2020年助學款100萬
    12月16日,西子·三穗貧困學生圓夢教育關愛聯合會發放2020年西子助學款100萬元,受益貧困學生241人。其中:學前1人、中職4人、義教40人、高中74人、大學122人。2020年西子·三穗貧困學生圓夢教育基金助學工作,通過學生本人或其家庭申請、村(居)委會初審、鄉鎮(街道)覆審並實地走訪、縣教科局組織覆核等方式,經反覆篩查、審核、公示等環節,最終認定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241人,涵蓋孤兒41人、單親家庭學生58人、因病致貧家庭學生101人,因學致貧家庭學生41人。
  • 包集鎮2020年12月貧困大學生資助發放表
    2020-12-24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包集鎮2020年12
  • 堅持匿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江蘇大學教師捐款10萬元資助貧困生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有件事情一直想做但不知道怎麼做,就是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幫助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現在這個心願終於可以完成了。」12月9日,在江蘇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一名普通教師匿名捐出10萬元善款,成立「砼心」貧困生勵志獎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度過大學生活。
  • 堅守十餘年為貧困學子築夢——記吳忠市第三屆道德模範王家欣
    扶貧助學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的熱心人,他們用自己的愛和努力,為貧困學子點亮命運之燈,吳忠市第三屆道德模範、吳忠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家欣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十幾年如一日資助一位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學生,用自己的行動溫暖、感動著他人。
  • 決不讓任何一名經濟困難學生失學!青島理工大學這樣堅守資助育人...
    通過「迎新管理系統」,貧困學生可以選擇綠色通道直接報到入學,現場收取貸款回執905人,緩交學費及住宿費522萬元。校領導發放愛心大禮包開展摸排分層認定到位發動學生工作幹部深入班級、深入宿舍開展家庭經濟情況摸排調查工作,按照政策要求組織學生籤訂「家庭經濟情況承諾書」,組織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確保底數精準,檔次清楚,對症下藥,靶向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