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可米小子」組合的一首《青春紀念冊》,很多「80後」都會唱。這首歌唱出了青春少年、朋友之間真誠的友誼情感。時隔18年,近日,前臺灣組合「可米小子」主唱許君豪和同伴在成都一音樂吧裡重新唱起了《青春紀念冊》。
據悉,許君豪和8位在成都的臺灣音樂愛好者共同組建了臺客樂團。他們中有年過半百的臺灣商人,有四川音樂學院「95後」在讀臺灣大學生,也有臺灣職業音樂人。因為共同的愛好,他們在遠離家鄉上千公裡的成都相識後,利用業餘時間組成了這支樂團。
【同期】(臺客樂團團長 林良諺)一開始是因為我們在一些臺(灣)青(年)的一些聚會裡面,我們在就會聊天,所以以前你也有玩樂隊,我們有玩樂隊,但是來到這邊他們還是一直想玩,但是因為湊不了人數。後來就因為我在跟他們聊天過程當中,我發現其實我們這邊還有很多這些樂手,我就想一個方法就是讓大家集結在一起,這樣子才開始成立了臺客樂團。
【解說】對於時隔18年再次唱起《青春紀念冊》,許君豪表示這是很多人表達過的需求。
【同期】(臺灣青年許君豪)算是一個複習吧,也是一個對朋友,很多很多年輕朋友有些人有記得的一個青春的一個交代。
【解說】2003年因為一次彩排意外受傷,許君豪退出「可米小子」,考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畢業後在成都開辦了一家口腔診所。許君豪表示,在成都創業之前,自己就對這裡的人口、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作了調查,發現成都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創業雖不容易,但無論是政策支撐,還是市場潛力,成都都是一座適合臺灣創業者發展和實現夢想的地方。
【同期】(臺灣青年許君豪)我覺得臺灣的環境,還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我覺得何不把眼界放開一點,音樂本來就沒有分你我他,也更不會分什麼地方,我覺得要有這種包容性,我更希望現在已經很多了,但很多臺灣的更年輕一點的朋友,你能夠看到大陸的美好,也看到大陸環境的支持,我覺得要惜福要珍惜。
【解說】臺客樂團團長林良諺也表示,雖然臺客樂團成員的工作、年齡各不相同,但愛樂之心相通,樂團是大家在「第二故鄉」的音樂港灣,希望未來有更多臺灣音樂愛好者加入。
在成都收穫事業、友誼,覓得人生另一半的葉慶剛說得一口地道四川話,並以「半個成都人」自居。在他看來,雖然大陸多地都出臺了針對臺胞創業、工作的利好政策,但好機遇之外,還需要遠離父母、親朋獨自前往異鄉發展的勇氣,以及足夠的努力。
【同期】(臺客樂團吉他手兼主唱葉慶剛)這些年輕人加入的時候,讓我們覺得他有一種那種在成都終於找到我們,臺灣人在成都有一個音樂的環境有一個家,我們辦這個活動其實它是一種自發性的,這是一個大家一種自發性的組合,並不是做一個演唱會,所以它的性質其實就是很隨性的。
【解說】據介紹,未來臺客樂團還計劃和成都本地樂團進行更多互動,並組織臺灣和四川的少數民族音樂人共同舉辦應援活動。
何浠 呂楊成都報導
責任編輯:【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