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杜隆坦的幾種死法,兼談情懷

2021-02-15 潘多拉的照相機

      這不是影評,是情懷評。在此之前請先確定自己可以辯證且相對成熟地理解「情懷」二字(就像我們應該辯證地對待「新銳」一詞一樣)。

 


杜隆坦被吳爾丹擠死了。

他遲早得死,不管是在正史中被古爾丹派人陰死,還是在平行世界中健康快樂地老死。於我而言,這幾種死法沒什麼差別,無論是電影還是遊戲,杜隆坦之死是薩爾(古伊爾)挑起劇情大梁的必要前提——應該慶幸,他沒有經歷高宗李淵的那種死法。電影中,這位霜狼氏族的領袖並沒有贏得多少高光時刻,但這無礙其姓名被深埋進卡利姆多東部沿海的一大塊赤紅之地裡(《魔獸爭霸》中把這片土地稱為「多洛特」)。

會有後繼者為新的土地命名,這是魔獸世界的套路,也是現實世界的套路,自然而然;而我們則追隨著後繼者的腳步,拖拽著沉重的車輪,看著主角們一點點成長,同時體悟著我們自己的變化。從六十七十年代的腳男/腳女到未來110時代的「救世主」,我們在既定的劇情之下完成著自我蛻變,而這些(虛擬的)蛻變的代價是真實時間的流逝。

就像一位擁有極強耐心的鐘點工,我們支付給他(她)錢和時間,縱有間斷,卻心甘情願。柜子裡的點卡一年年堆疊起來,聚合成「情懷」。

《魔獸》電影獲得的高評價的確被濃厚的情懷包裹著,不過你覺得有必要給這些「情懷」稱稱重量嗎?不需要唾沫橫飛地論爭魔獸和LOL、小時代、張國榮、披頭四甚至民國文人風等等「情懷」的常見載體孰輕孰重,而電影院裡若真出現高呼「德瑪西亞萬歲」的聲音你盡可以將其視為行為藝術。情懷這玩意兒無法擺脫,也沒必要妖魔化——你有什麼資格去吐槽一個對著一碗毛豆熱淚盈眶的四川人呢?為情懷去吃毛豆並且在大眾點評上給店子打五星跟為情懷去看《魔獸》然後在豆瓣高分評價的行為沒啥差別;關鍵在於,wower們不會慫恿教唆別人為自己的情懷煽風點火(或者說我寧願相信事實就是這樣)。

Wower們是粉,不過並不腦殘——當你面對尤格-薩隆或者趴在顛簸至極的耐薩裡奧的鱗片上不斷地嘗試著在自己的角色層面盡力做到毫無紕漏以便為整個團隊提供最大的支援時,你可以很自豪地用不同語言(比如我最擅長的牛頭人語或者矮人語)嚎出「我!不!殘!」觀影時坐在我旁邊的富態胖哥異常投入,一言不發,末了拿面巾紙擦了擦眼睛,不知是被觸到了「情懷」,還是戴久了3D眼鏡略感不適;至於大家快樂意淫中的「聯盟狗」「部落豬」之間的無腦對噴,並未發生。

魔獸的時代,不小。對很多人而言,這個不小的時代正是與自己故事相交織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隨身背囊,你打不打開它,它都在你身旁。

我在小學時邂逅了這個背囊,那時候還是作為單機遊戲的《魔獸爭霸2》,往往被誤認為是山寨版的《星際爭霸》。初中上課翻《魔獸爭霸3》攻略被班主任怒收,高一為了第一個WOW角色究竟選牛頭人薩滿還是矮人聖騎士而思前想後。一幫同學建起了一個部落公會曰「塵緣未了」,每個人的角色都起名叫做「塵之XX」。那是60年代,大家一起被高等級的聯盟潛行者(那時候還堂而皇之地叫做盜賊)虐殺,我也落下過至今有效的被蜘蛛一口咬死而可敬的術士朋友在一旁笑看的早期梗。從網吧到家裡的破爛臺式機到學校的寢室再到筆記本,從跟著「塵緣未了」掙扎在哀嚎洞穴到大家逐漸散落只剩幾個好基友一起打本到大學宿舍拉電線通宵打海山黑廟太陽井再到慢慢適應休閒玩家的狀態只打隨機本,從每個任務必須所有文字看完到不折不扣的考古黨,從囤積獲得的每個有故事的灰色物件到單刷過去的團隊本以收集套裝,從曾經的狂熱到如今隔幾天上線分配一下隨從的採金任務後立刻退出,這十年裡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劇情都在默默前行著,不過前者是不可控的,而後者,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安全的。差別顯而易見,也正是這種差別,讓這虛擬的世界和世界觀成為了wower們在某種程度上的避難所(或者說桃花源、舊相冊、收納盒、日記本……Whatever)——在這個虛擬但並不虛幻的世界裡,人們可以放心地飛到某座山巔去靜候朝霞,或者站在以某位被虛擬化的真實NPC的靈柩前一言不發;可以不那麼功利地去完成一個個細小而溫馨的任務,或者百感交集地聆聽被擊敗後阿爾薩斯的臨終之言;可以擔當起百人之長埃辛諾斯壁壘隔著麥呼喊激勵,或者溫吞如我借先祖之力用不甚健全的奶水忽悠前方的部落同胞;可以逡巡於現實文化投射於虛擬世界中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場景(巨魔之於瑪雅,維庫人之於維京,潘達利亞之於華夏,暗夜精靈之於大和,奧丹姆之於古埃及,不一而足)……把情懷具象化,便生成了這些林林總總的記憶,它們多數時候與現實的你無甚關係,但與你有關。

這些記憶會在某些節點上刺進現實。2008年5月12號下午2點28分,正在圍剿祖阿曼山貓的幾名隊伍成員突然掉線,也一直沒有上線。他們跟我一樣是四川人,至今不知這幾位是否安康。

回到電影。簡單粗暴地講,看《辛德勒的名單》的動機包含了對那段不堪回首但需恆久銘記的歷史的尊重,看《站臺》的理由裡有對公共記憶中個人體驗的感同身受。同理,看《魔獸》,是由於我們熟悉、認同且尊重那段歷史,即便虛擬,但它業已跟我們的軌跡交織已久;魔獸人造歷史的實質應當是匯集著wower們個體故事的集體記憶,而這種集體記憶是在某些記憶缺失或出現斷裂的背景下,人們聊以自慰、尋求相互認同的清醒劑。

最後囉嗦,此非影評,只是就本文所談的話題而言,尚有比電影本身更重要的東西存在著——它於狂熱之處平靜,不太想打臉。


我坐在雷霆崖最高的圖騰上,看著我自己

相關焦點

  • 【漫話雕像】魔獸世界 之 杜隆坦
    今天給大家帶來《魔獸》杜隆坦的故事在此之前,認真尋了一下網上的資料,發現很多編輯把《魔獸世界》遊戲、《魔獸》電影,以及《魔獸編年史(正史)》的細節劇情混在一起,讓很多小夥伴看的莫名奇妙,因此,今天「雕像」就用接地氣的描述方式,講述一下杜隆坦的主線故事!
  • 魔獸電影再曝新劇照 杜隆坦正面特寫曝光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今日,著名電影雜誌《帝國》再次曝光了電影《魔獸》的最新劇照。在劇照中,杜隆坦正面特寫完全呈現,毛髮和皮膚質感相當逼真,ILM(工業光魔)又立功了。
  • 雜談 誠意之作抑或消費情懷?——粉黑大戰評《魔獸》
    二:獸族和人族的戲份很均衡,沒有偏袒任何一方三:為了部落和為了聯盟都有了四:戰鬥場面魄力十足,拳拳到肉,酣暢淋漓五:劇情有頭有尾,每一分鐘都十分精彩,特效很贊,都捨不得眨眼總結:放眼魔獸整個世界觀和故事,作為電影的第一部,《魔獸》僅僅是是一個宏大的序章,故事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人類與獸人的第一次衝突上,英雄的死與傳奇的開幕,讓人十分期待接下來的展開
  • 【魔獸人物介紹】:古爾丹、毀滅之錘、洛薩、迦羅娜、杜隆坦、卡德加、烏瑞恩
    重溫一下昔日一起戰鬥的光輝歲月,首先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即將在本次《魔獸》大電影中要登陸的人物吧。  奧格瑞姆·毀滅之錘  奧格瑞姆·毀滅之錘是暴雪娛樂出品的魔獸系列遊戲的重要角色之一。原是黑石氏族首領布萊克漢(黑手)的副官,霜狼氏族杜隆坦的童年好友。後來黑手成為部落酋長並率軍遠徵艾澤拉斯世界時,隨軍前往艾澤拉斯。
  • 導演曝光《魔獸》電影續集新劇情:聚焦薩爾 杜隆坦貫穿三部曲
    電影《魔獸》續集遙遙無期,但導演鄧肯瓊斯卻一直也沒有忘了這茬,近日鄧肯又同觀眾談起了關於《魔獸》第二部的想法,包括電影的劇情、三部曲核心等內容,
  • 【正在熱映】《魔獸: 崛起》-是電影,更是一種情懷......
    很多遊戲小白和錯過了遊戲早期版本的小夥伴們表示不想錯過這部情懷巨製,卻又擔心因為不熟悉魔獸歷史而失了觀影的樂趣。其實大可不必有此擔心,作為一部商業片,《魔獸》無疑會拍攝成為系列電影,所以無論從利潤或者是市場影響力來看,都註定不會成為小眾作品。並且電影也並未完全復刻魔獸的歷史,內容上也是有不少創新的。但了保險起見,還是科普一下。
  • 杜隆坦的兒子就是《魔獸2》的主角,看完你就可以在你男朋友面前裝大神了!
    從票房及原著情節來看,《魔獸》是很可能成為一個繼《指環王》後又一個史詩級奇幻大片系列的電影。《魔獸》只是拉開了「魔獸世界」整個故事的帷幕,而《魔獸2》的主人公,很可能就是杜隆坦的兒子,就是那個剛出生就遭遇不幸,在片尾被一個神秘男子救下,隨後露出了獸人族標準表情的那個小嬰兒。
  • 魔獸電影劇情再曝光:杜隆坦與洛薩主角
    (點擊上方↑↑↑↑「一波流」,關注一波流公眾微信,魔獸攻略資訊一手掌握)  魔獸電影導演鄧肯·瓊斯在7月26日的聖地牙哥動漫展上與到場的熱情洋溢的魔獸忠實玩家們進行了互動
  • 魔獸電影劇情再曝光:杜隆坦和洛薩成主角
    《魔獸爭霸》電影導演鄧肯·瓊斯在7月26日的聖地牙哥動漫展上與到場的熱情洋溢的魔獸忠實玩家們進行了互動。在互動環節中,瓊斯透露出了更多的魔獸電影的相關信息。他表示,影片將採用原創劇情,重點講述了第一次獸人戰爭中發生的故事。
  • 這是我看過最精彩的「魔獸」影評……
    最後,對於「魔獸」玩家而言,這裡還有幾處亮點:一,麥迪文的法杖。全名埃提耶什·守護者的傳說之杖,因其造型又被稱為「雞腿杖」。卡德加接過法杖的誠惶誠恐,讓玩家忍俊不禁。他放走德拉卡,救出杜隆坦,堅定地站在了古爾丹的對立面。個人比較欣賞電影對奧格瑞姆的重塑,沒有讓他成為另一種高大全,而是有血有肉,顯得更為豐滿。
  • 「魔獸故事」174期:「魔獸電影」票房馬上 9 億了!精彩影評洶湧而來!60懷舊服有望開放!
    改編了死亡的原因,反倒會讓杜隆坦在觀眾心中形象變得硬氣了不少,而且相比被刺身亡,這種死法更加光榮與悲壯;而與人類合作,雖會有「通敵」的嫌疑,但是在杜隆坦認知裡,古爾丹是更大的邪惡,他不僅會危害獸人人類,甚至會危害整個世界,為了對抗邪惡,不惜與「曾經的敵人」合作,這會體現出他思想開明靈活的一面,這也會給觀眾後續電影中薩爾偉光正思想正是遺傳他的感受  奧格瑞姆:正史中,奧格瑞姆英勇善戰
  • 【望遠鏡】魔獸之崛起
    在2016年上映的《魔獸》在亞洲地區票房斬獲頗豐,個人也認為《魔獸》是近十年來拍得最出色的遊戲電影。與此同時,獸族的英雄杜隆坦認為古爾丹使用墮落的魔法會毀掉部落,於是企圖反叛,計劃敗露後遭到暗殺,只有他尚在襁褓的嬰兒倖免於難。這個嬰兒後來被人類收養,並取名為薩爾,他後來成為了獸族的最高領袖(參看《魔獸爭霸3》)。
  • 【夏一可】電影《魔獸》歷史大科普
    《魔獸》是一場我們等待了十年的盛宴,相信各位觀眾老婆都會去刷一遍的。觀影感受啦、影評啦什麼的,就之後再發吧,畢竟大部分的觀眾老婆還沒放假,就不給你們劇透了!而且我也需要多刷幾遍,才能慎重地下筆。背景設定無比宏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雖然導演鄧肯已經把劇情脈絡梳理得相當清晰了,但普通魔獸玩家、不玩魔獸只玩爐石的玩家、魔獸爐石都不玩的玩家,面對一些鏡頭,是難免會一臉懵逼的……更有甚者,或許連那幾個獸人NPC誰是誰都沒分清……畢竟對於臉盲來說,他們除了髮型,並沒有半毛錢的區別……
  • 骨灰級玩家也找不全這30個《魔獸》彩蛋
    電影《魔獸》快12億了! 你刷了幾遍?
  • 魔獸電影續集劇本已經寫好?
    因為暴雪對《魔獸》電影非常不滿欲收回版權拍續集這只是傳言不過也真讓人滿懷期待第一部電影的結尾,獸人霜狼氏族的首領杜隆坦被古爾丹利用邪能殺害,德拉卡為保護襁褓中的兒子(古伊爾)而死。《魔獸》的世界觀堪比《指環王》《權力的遊戲》。14個種族,12種職業電影中所出現的部落英雄主要有三個職業,戰士、術士和潛行者。
  • 一分鐘讓你看懂《魔獸》電影
    首先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部情懷電影+粉絲電影,幾乎滿場的觀眾裡大多是三五成群的宅男基友加上「公會女神牧師妹子」的感覺,買飲料爆米花的時候就可以猜測起觀眾的身份,這三個應該是個競技場戰隊啦,那五個應該是天天刷5m的基友啦,唔,這邊這個胖哥哥一定是工會MT啦,欸?那個穿overwatch套頭衫的妹子你走錯片場了,竜が我が敵を喰らう!
  • 【電影】回到艾澤拉斯——《魔獸,崛起》零基礎觀影指南,吳彥祖放棄顏值體力透支
    滿載著魔獸人的情懷,當電影要籌拍的時候,全世界的暴雪粉都激動得難以言表,一個「魔獸」的概念不僅攜帶著一個個玩家十年如一日對這部經典之作的深深熱愛,更涵蓋了情懷和夢想故事發生在魔獸世界中的艾澤拉斯大陸(Azeroth),以人類與獸人(orc)部落之間的第一次衝突為主線,圍繞洛薩爵士(Sir Anduin Lothar)和杜隆坦(Durotan,the chieftain of the Froswolf clan,霜狼氏族領袖)
  • 《魔獸》彩蛋全揭秘
    電影《魔獸》自6月8日上映以來在內地狂攬下10億多的票房。在屢破票房新高的同時,時常伴隨著影片出現的還有「情懷」一詞。
  • 《魔獸》大科普——致我們共同的回憶!
    據說以下10種人最適合來影都看魔獸!第1種【幹翻喊德瑪西亞的】我們先不說這個好吧。到時候去看電影。我們先別管喊什麼「為了聯盟」,「為了部落」的,我們先乾死那些喊「為了德瑪西亞的」。第2種【要幹翻部落的】不多說了,今日誰與我並肩作戰,誰就是我的兄弟,聯盟的兄弟,給我往死裡拍部落的,
  • 還原與改編——看完這篇文章,你才真正看懂了《魔獸》電影
    最後,對於「魔獸」玩家而言,這裡還有幾處亮點: 1)麥迪文的法杖,全名埃提耶什·守護者的傳說之杖,因其造型又被稱為「雞腿杖」。當他終於看清古爾丹的邪惡,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大錯,他放走德拉卡,救出杜隆坦,堅定地站在了古爾丹的對立面。個人比較欣賞電影對奧格瑞姆的重塑,沒有讓他成為另一種高大全,而是有血有肉,顯得更為豐滿,保留杜隆坦的牙齒也預告了他與薩爾在未來的歷史性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