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耳濡目染成一代宗師,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2020-08-26 水木才華君

中國北京有一奇才,名叫郭德綱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上炕認識娘兒們,下炕認識鞋。  

郭德綱1973年1月18日出生於天津,中國相聲演員,影視劇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人。2013年蛇年還曾首次登上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

01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從小郭德綱就酷愛曲藝,很有說相聲的天賦。當時,父親郭有源管片兒內有一個紅橋俱樂部,上班時,常把他撂在這個俱樂部的劇場內。當時劇場裡,常有戲曲、曲藝各種演出。他瞪了個骨碌眼,逮著什麼看什麼,這叫耳濡目染。說大了,就是從小&34;。

他8歲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侯耀文,得到多位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於梨園,這些經歷對豐富他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借鑑,逐漸地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

他現在在相聲這個專業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為了發揚相聲這門藝術,他曾經挖掘出600多小段,聽他說相聲不會覺得枯燥,一臉喜相,淺淺的酒窩裡全是笑料,他與搭檔于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作品。

02 兒子成相聲演員

在網絡與媒體的相互作用之下,2005年年底郭德綱借勢風雲突起,憑藉著自己多年的磨打錘鍊,一躍成為現今相聲界演員之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的第一任妻子胡中惠,在與之相識半年就走進了婚姻殿堂,然而之後生活如履薄冰,於是郭德綱選擇分手。  

郭德綱的現任妻子王惠曾是天津某劇場唱平劇大鼓的演員,在1997年,郭德綱去河北保定演出,認識了王惠。 

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也深受郭德綱的影響,現如今是一名相聲演員。 2011年,郭麒麟從學校退學,在德雲四隊擔任相聲演員。

03 六分機遇,三分本事,一分貴人相助

郭德綱現在也算是紅遍大江南北,大家一提到相聲就會想到他,他帶出來的徒弟到如今都已經很出名了。他能如此成功用老郭自己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34;  

準確地來說是他自己百折不撓的堅持進北京,剛好找對了地兒。 要是現在的他還困居津門的話,就算郭德綱本領再大,也沒有大的舞臺供他展現才能,他的成就也會是很有限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正巧他趕上了說相聲發展最黃金的那幾年,時間地點都被他佔齊了。雖然中間也艱苦異常,但確實是隱藏了大機遇,也趕上了說相聲是好年代

說起郭德綱就不得說起他的好搭檔好朋友于謙,他與郭德綱在1996年,一同創辦了北京德雲社。在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在2006年,於解放軍歌劇院舉辦德雲社相聲專場,同年於天津人民體育館舉行德雲社省親相聲專場,更是創下了連續25次返場紀錄。 

兩人可謂旗鼓相當共同進步。

04 一代宗師郭德綱   

郭德綱從一開始隻身闖蕩北京京城,到現在成為一代宗師,其中肯定吃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苦。 

郭德綱成功源於機遇,能成功源於努力,與對自己喜歡的民間藝術的堅守。他成功後帶動了相聲行業的蓬勃發展,為相聲這個民間藝術行業培養了更多的相聲人才。  

正是因為有了堅守才有了機遇,正是因為有了努力才有了功成名就。郭德綱繼承的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手藝,他能給大家帶來快樂,令人欣慰的是他延承了下去並發揚了光大!

其實,郭德綱為德雲社付出了很多,在德雲社他定了很多的規矩。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德雲社,因為他們把相聲重新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德雲社之前,相聲的圈子很小,觀眾範圍也很窄,甚至有很多人覺得相聲只能夠出現在一些小舞臺上,並不能夠登上大雅之堂,但是德雲社出來之後很多人都開始喜歡這個民間藝術,畢竟這種形式的娛樂已經慢慢的被大眾所熟知,在一些比較大型的表演和節目當中, 都會有德雲社的身影。  

05德雲社 

德雲社在1995年就成立,但它真正走紅則是2005年,時隔10年。而德雲社的領頭人郭德綱,其實並不是科班出身,所以當時去面試很多的團隊都沒有人想要他,因此只能夠通過自己一點點的努力才能夠成就今天的模樣。

那個時候他為了宣傳自己的節目在全封閉的玻璃盒子裡面生活了48小時被人嘲笑,而且還要熱情地給別人獻上一個笑臉,一日三餐都在裡邊兒吃著泡麵,裡邊兒的心酸只有他一個人才能知道。  

目前,德雲社已經成為喜劇圈子裡最大的相聲團體,隨著郭德綱的走紅,德雲社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再加上嶽雲鵬、郭麒麟、張雲雷、張鶴倫等人走紅,這一切和郭德綱不無關係。

在郭德綱主持的幾檔喜劇節目、談話節目非常成功,收視率一直穩居榜首。有意思的是湖北衛視《我為喜劇狂》第一季請的是老郭,非常受觀眾喜歡,今年的第二季主持人換成了苗阜,收視大跌,難怪有觀眾調侃說是郭德綱第一季把調門定高了,觀眾&34;,不想再吃糠咽菜,要吃&34;! 

在臺上郭德綱侃侃而談,在臺下卻出奇的安靜,用他自己的話說,也許是在臺上太鬧騰了吧,來到臺下的時候他倒是喜歡安靜,但是在徒弟的眼中他不只是一種安靜,而是有讓人感覺特別的嚴厲。  

如今郭德綱執導的喜劇電影《祖宗十九代》全國公映並斬獲了1億票房可見郭德綱的作品和表演都深得觀眾的喜愛。  

如今,郭德綱家庭幸福美滿,名利雙收,關於相聲演員郭德綱大家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誰能稱得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僅這3人
    文與武就像是一對雙翼,一個要成就大事的人,手下要有文臣也要有武將。文臣能夠安定天下令百姓富足,武將能平定四方解決後顧之憂。
  • 【走進道教】「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說說辛丑年太歲星君楊信大將軍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心存謀略何人勝,古今英雄唯是君。這是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裡對蜀漢將領姜維的評價。歷史上,能得到這樣評價的古人其實並不多,我們熟知的嶽飛、辛棄疾均榜上有名。這樣的無賴匈奴,讓漢朝十分頭疼,可畢竟過日子不能天天打打殺殺,能花點小錢解決的問題就暫且由他去吧。於是,兩國常常相互派出使者,彼此畫大餅,謀取一時和平。
  • 歷史只有3人可以做到:「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歷史上能做到的,只有三人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有一句話最為出名,這句話也是古代每個人都想變成的樣子,便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而在我國歷史上真正能夠做到這兩點的人異常的少,這兩點要求把絕大多數英雄好漢排除在外,歷史上真正能做到的,恐怕只有這二人是完全可以承擔這兩點的英雄人物,名副其實。一、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一,他所處的歷史背景十分混亂。
  • 中國有3人稱得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他們是誰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文武雙全的人一直都是眾人敬仰也驚豔的存在,畢竟縱觀歷史,哪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沒有受到後人的崇拜,這就是人人骨子裡的慕強,不過歷史上真稱得上文武雙全的人,歷史上真正的只有3位,像《三國演義》《水滸傳》中有虛構跟杜撰成分存在的肯定不能算數,那麼這3個人究竟是誰呢
  • 宋朝開掛第一人:辛棄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但是其實辛棄疾還是一個將軍,可以說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跨馬定乾坤,他的每天基本上都是在砍人或者是砍人的路上。
  •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悠悠歷史長河裡,偏偏有這麼些人,能文能武,智商、武力值都在線,既能成為出謀劃策、輔助內政的文臣,也能做策馬奔騰、定國安邦的武臣,傾盡才華,守護百姓,流芳百世,受人尊敬。曹操他被稱為「一代梟雄」,甚至被蔑稱為「白臉奸臣」,雖說在歷史上爭議頗大,功過兼具,但其軍事才能與文學造詣,卻備受肯定。
  • 郭德綱的這些語錄,看透了人生百態,第三條讓我笑,第七條讓我哭
    德雲社郭德綱的相聲,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成為了我們心目中的一種特別的情懷。它除了伴隨著我們成長外,還給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歡樂。我們不開心時,它讓我們笑,我們開心時,它也讓我們笑。能如此大膽的告訴觀眾,『相聲都是編的』的人,還有誰?反正除了郭德綱老師,我是沒有見過其他人了。而且,當你真的信以為真『相聲都是編的』的時候,郭德綱老師又說『這段是真的』這話,是不是讓你覺得老師真的好可愛?
  • 文能提筆震詞壇,武能上馬安天下,辛棄疾波瀾壯闊的一生
    文能提筆震詞壇,武能騎馬安天下。可誰知一代詞宗辛棄疾其實只想當一名武將實現山河一統。騎馬安天下北方角落的一間屋子裡,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醉倒在桌前,微風吹過,一張紙從桌上滑落,筆鋒強勁地書寫著: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郭德綱語錄,文案有點舊,將就著看吧
    8、聽見你父親去世的消息,街坊鄰居哭成一片:這麼好的人啊,死晚了! 9、郭德綱為了那點代言費用早就已經忘本了,郭德綱面臨商業欺詐,可能會坐牢。 10、誰要不認識他,誰就沒吃過豬肉。 11、來到天堂,這兒建築好看,兩邊還有牌子:天堂左右一百米嚴禁擺攤!
  • 德雲社班主郭德綱都有哪些驚人語錄?
    郭德綱有什麼經典的話?1.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2.店裡的招牌是紅燒肉,而你是一盤花生米,大家都來店裡吃飯,點了紅燒肉,也點了花生米,你要認清自己。要搞清楚,人們始終是奔著紅燒肉來的,而不是花生米,你有自己的價值,但撐不起一桌菜。3.裝三分痴呆防死,留七分正經謀生。4.真放肆不在飲酒放蕩,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萬事留一線,江湖好相見。
  • 一代文豪辛棄疾,竟身懷絕世武藝
    其人,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現在有的人評價辛棄疾是古惑仔之說,是因為他的忠義和豪氣,他心懷天下,一心想要飲馬黃河,收復我華夏河山。可惜被南宋懦弱的君臣所掣肘,讓辛棄疾做了文官,滿腔報國熱情只能寄情於詩詞歌賦之中,醉裡挑燈看見,夢回吹角連營……可憐白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