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平臺,創作者們常常因為顧忌到題材與市場,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而放不開手腳,還好,這一局面已經被網劇打破。對人性及社會種種問題,華語影視作品近幾年已經開始作出向敏感帶觸及的嘗試。
在香港,最近的網劇《向西聞記》便是其中出色的一部。該劇由HMVOD出品,最近在Netflix上架,改編自香港網絡作者向西村上春樹的小說——這位向西村上春樹也是《東莞的森林》的作者,或許你對它改編的電影更加熟悉,叫作《一路向西》。
《向西聞記》海報《向西聞記》共分為12集,每集20分鐘,一集或兩集單獨成篇,共講述了8個發生在香港的故事。
劇集的片頭是香港報章新聞的畫面,每一集所講述的故事,也都有一個發生在香港的真實社會新聞來源。
當然,向西村上春樹這種資深的香港宅男自然不會苦大仇深地把這些故事改編得充滿悲情色彩與教育意義,每個社會新聞在他的改編之下必然會加上一些兩性話題的梗或是屎尿屁的玩笑。
譬如前兩集,也是該劇的試播集《動物傳心師》,張繼聰所扮演的陳振邦本是人到中年仍然一無所成的loser,他問好友什麼最賺錢?好友答曰:騙人,而且合法地騙人才能賺到大錢。
陳振邦說:我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好友繼而戲謔:你對這個社會還有希望嗎?我最擅長的就是幫人過關。
你看,主創們並不打算故作深沉,香港社會固然有問題,但每個故事中的主角也不是省油的燈。
陳振邦的女友因為小狗走丟而找到動物傳心師,陳振邦覺得荒誕,卻遭到女友的質疑並提出了分手——這讓陳振邦開始思考,為什麼他本人不能去做一個動物傳心師呢?
於是乎,陳振邦坑蒙拐騙的旅途開始了,他自詡動物傳心師,聲稱自己能通曉動物的心聲,甚至可以和已經死去的寵物對話,被他本人認為是荒誕不經的技能卻引來了香港市民的追捧,很快陳振邦的辦公室便門庭若市。
《向西聞記》劇照他甚至開起了培訓班,教他的信徒們如何與動物溝通,背景板上的標語更是諷刺:傳心唔講金,傳心為你心。
而對於他來說,除了金錢和名聲之外,這份工作更吸引的是為他帶來的豔遇,與客戶從辦公室聊到床上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後來他遇到了中學時的暗戀對象,胡杏兒扮演的楊雨雅。
坦蕩誠實的雨雅戳穿了他的騙術,陳振邦看上去似乎也要痛定思痛,他關掉了自己的社交網絡,並向雨雅發誓自己再也不做動物傳心師。
然而如果你從前讀過向西村上春樹的作品,便會知道最後一定有反轉,本集採用倒敘,片頭是陳振邦的結婚典禮,司儀讓新郎揭開新娘的頭紗——直到最後我們才發現原來陳振邦並未徹底改變,聲稱不再做動物傳心師的他仍然成為了賭馬集團的代言人,而和雨雅真情告白的時刻,他拋棄過的女孩卻又忽然找上門來。
和陳振邦結婚的,便是豔遇中的一位,結婚的理由則是對方已經懷孕了三個月,陳振邦終於還是沒能成為一個誠實善良的人。
和《動物傳心師》一樣,《向西聞記》的其他故事也都充滿了黑色的荒誕意味。
而陳振邦與女友告白時闖入的女孩Eva這一晚找到了同事,給他身上留了斑紋般的吻痕,恰好這位同事第二天要和女友在機場見面、去泰國旅行,這就成了第二個故事「咖喱雞」,咖喱雞在香港俚語裡指的便是吻痕。
在機場等待的女友選擇了和滿身吻痕的男主角分手,但這個女孩也不簡單,她因為空虛寂寞常常選擇去做PTGF(Part-time Girlfriend),第三個故事便是她帶移民後來港遊玩的曾經鄰居小弟弟一起做合約情人。
像這樣前一集的配角出現在下一集成為主角,或是前一集主角在下一集客串作為龍套出現,在《向西聞記》中比比皆是,甚至在倒數第三集中被騙的肥仔,在最後一集作為男主角的客戶出現,你才發現之前對他的同情完全是多餘。
有人拿《向西聞記》和日劇《世界奇妙物語》相比,光是從故事體量和每集最後的反轉來看,兩者確有相似之處,但不同的是《向西聞記》中的主角聚焦在了20到40歲之間的港男港女,而所講述的故事顯然並不以奇妙為核心,而是凸顯社會問題。
譬如劇集中胡杏兒拿一隻玩具烏龜戳穿了張繼聰扮演的動物傳心師的謊言,在現實中確有其事,香港的確存在「動物傳心師」這一荒誕的職業,甚至屢次接受媒體訪談。而最終揭穿真相的,是一隻假玩具龜。
香港媒體對於「動物傳心師」的報導除此之外,兼職情人、吻痕事件、自殺遊戲這些社會熱點事件,在劇中均有反映,只不過主創並沒有像法制科普片一樣把新聞原型拍成苦大仇深的故事,而是充滿了戲謔、嘲諷的荒誕意味。在辛辣的諷刺之中,觀眾也自然而然地理解到故事所傳達的作者視角。
其實香港也曾有過《香港十大奇案》、《奇幻潮》這樣模仿《世界奇妙物語》的劇集,《向西聞記》與之相比顯然是有更大的野心,批判中夾雜著調侃的黑色元素成為除了香港之外都難以見到的劇集類型,Netflix的入場和HMVOD的轉型也保證了劇集的品質。
而當你笑完之後,又會產生一種無力感——那些迷茫、反智的主角,難道不是每天都在社會新聞中出現,有時候甚至不正是我們本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