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著緊身、超短、高開衩旗袍的蘇絲黃,長髮披肩,確實很美,代表了上世紀香港一種獨有的風情。
那時的香港,大量遷入內地移民,尤以上海居多,因此,上海旗袍在香港得到了廣泛響應,不過,雖然從形式上香港旗袍是上海旗袍的延續,但兩者差異卻非常大。
香港旗袍三圍曲線更明顯,臀部和胸部造型有些誇張,從側面看非常凹凸,不似傳統旗袍那樣流暢、自然。
腰部都收的十分之緊,出奇的誇張,空前的細,勢在形成細腰、豐臀的效果。
旗袍長度一般都是膝蓋以上,甚至更短,而且絕對的高開衩!高到你坐下試試,不走光不叫高!開!衩!
此外,領子高而硬挺,也是當時香港旗袍普遍的特色,這個我們在《花樣年華》裡應該見過好幾件,高領子實在太配張曼玉的長頸鹿脖。其實,高領也確實是為了表現東方女性纖長的頸部姿態以及典雅的氣質。
肩部,普遍線條較圓,正是連袖的老式裁剪。
如此一個每天裹著緊身旗袍,凹凸曼妙,熱情純真的東方姑娘,外國大叔怎麼會不愛呢.
然而,隨著生活狀態的不同,旗袍的款式和時尚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到了 20世紀6、70年代,香港旗袍終於不再需要、也不再適合緊裹三圍的款式。於是,就開始了一場回歸,長度變長,不再那麼緊身,領子變低,袖子變寬鬆,更像清末民初的潮流了。
走到今天,旗袍款式更是幾經輪迴,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注重追求反璞歸真,初期的款式、民國的韻味、手作的工藝,都成了尋找旗袍的關鍵字。穿出文化感、品質感、舒適感是現階段穿旗袍的最完美境界。
長按下方黑色二維碼進入「十一月.輕旗袍」微店了解更多旗袍款式。
長按下方綠色二維碼添加「十一月.輕旗袍」微信客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