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發展了這麼多年,當中已有不少約定俗成的套路設定。例如,在魔幻題材的遊戲中,低級的怪絕大多數都是哥布林,一種矮小丑陋的人性怪物。又或者是以各種兇猛野獸作為低級小怪,後來就出現了一種蠢萌蠢萌水滴形狀的粘液怪物——史萊姆。提起史萊姆,這隻軟乎乎水滴狀的怪物可說是遊戲史上最標誌性的怪物之一。
關於史萊姆,你又知道多少呢?可能老玩家都知道是出自日本著名的 RPG 系列遊戲《勇者鬥惡龍》,在這個怪物形象火了之後,就有眾多類似這樣的怪物出現。這回就來詳細看下,由這個史萊姆所衍生出來的怪物都有哪些。
史萊姆的起源
要想了解一樣事物,從其發源之初開始了解是最容易著手的。很多人認為史萊姆第一次出現是在《勇者鬥惡龍》裡面,實際上,史萊姆最早出現於上世紀 70 年代,在一款《龍與地下城》的桌遊中由 Gary Gygax 和 Dave Arneson 設計時加入了一種名為綠色史萊姆(Green slime)的東西,它可能是遊戲史上的第一個史萊姆。
到了 1981 年,Sir-tech 公司的 RPG 遊戲《巫術》中也出現了史萊姆。當時的史萊姆就是一團粘液,並沒有特定的形狀,而是像掉下來的一坨泥漿。對於新生代的玩家來說可能都不認識這款古老的遊戲,但這款遊戲對後來很多著名的遊戲都有很深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最終幻想》系列。
然而,這樣的一團生物卻給《勇者鬥惡龍》的製作者掘井雄二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掘井在一次採訪說:「我真的被 PC 遊戲《巫術》迷住了,裡面有一種看起來很簡單的生物,我從中得到了靈感,信手塗畫出了這個黏液形狀的角色,並將其交給角色設計鳥山明先生,他將其做成我們今天所見的史萊姆。」
史萊姆最初的造型只是一團粘液狀的生物,經由鳥山明大師之手就成為了經典的遊戲角色形象。鳥山明筆下的史萊姆有種呆萌呆萌的感覺,簡單的一個水滴狀卻有著強大的魅力,以至於遊戲上線後大受歡迎,繼而推出了多個形象相近的史萊姆。《勇者鬥惡龍》改變的不單只是史萊姆的外形,連史萊姆的整體屬性都進行了重新定義,原本是非常危險致命的粘液怪物,如今變成了初生勇士的練手怪物,是玩家面對的第一個低級小怪。
千奇百怪的史萊姆
如果以《勇者鬥惡龍》裡面的史萊姆為正種,其它為亞種,會發現在遊戲中有不少史萊姆的近親或是近似品種。區別於兇殘類,這類史萊姆更偏向於遊戲標誌性的物體,讓人一眼看到就能聯想到某款遊戲,就像一提起史萊姆馬上就想起《勇者鬥惡龍》系列。最大的區別是移動方式,從蠕動變為了蹦躂蹦躂的彈跳,看起來很可愛。
史萊姆家族——《勇者鬥惡龍》系列
呆萌度:★★★★★
作為萌系史萊姆的始祖,《勇者鬥惡龍》系列遊戲中就已出現了多種史萊姆。這些史萊姆的區別多數在於顏色上的改變,幾乎是換一種顏色就是一個類型的史萊姆。如,最為冒險家所熟悉的史萊姆是藍色的,但更為強大的史萊姆則為金屬的灰色,即為金屬史萊姆。而且,有眾多史萊姆聚集的地方還形成了史萊姆王國,竟然是王國那就有一個王國的體制,也因此分出了史萊姆騎士、史萊姆國王。
基本上,換一種顏色就能做出一個史萊姆種類,不同的種類擁有的屬性也不一樣,而顏色也正好可以代表其屬性。如,紅色的史萊姆是火屬性、藍色的史萊姆是水屬性、黑色的史萊姆是惡魔系等等,以此類推,在史萊姆的家族中存在形形式式的史萊姆。想捕捉史萊姆的冒險家,前往《勇者鬥惡龍》的世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波利——《仙境傳說RO》
呆萌度:★★★★★
大概是史萊姆的近親,整體形狀還是水滴,但偏向於一團,部分波利兩邊長有翅膀,目測會飛。波利具有吸取周圍環境中魔力進行演化的能力,因此不同地區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波利品種。據說,吸收了神聖力量的波利會變為天使波利,若吸收的是邪惡力量就會變成惡魔波利,成為了天使波利和惡魔波利後都會長出翅膀,象徵著天使與惡魔的區別。傳聞,某手遊中的新手環節就是擊敗天使波利,然後天使波利毫不猶豫的幹掉了一批新手。
綠水靈——《冒險島》
呆萌度:★★★★
有時難免懷疑,這是否就是史萊姆往頭上插了一根觸鬚?在《冒險島》的世界中,存在各種顏色的水靈,它們按照顏色來命名和區分,而體型龐大的則為群體中的王,稱為綠水靈王、藍水靈王等。綠水靈被打碎後可獲得綠液球,這種液體帶有淡淡的蘋果清香,黃色的水靈則為香蕉味,其中也摻雜有橙子味,紅色的則為草莓味。不少新手冒險家會將其作為布丁食用,也有人一次收集多種顏色的液球做成了水靈聖代,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反應。最終,綠水靈還是作為新手冒險家們的練手對象。
岡布奧——《不思議迷宮》
呆萌度:★★★
或許是看到其它亞種的情況,《不思議迷宮》中的岡布奧顯出一種特別的氣勢。決定翻身做主角,不再做冒險家的墊腳石。所以,在這個世界中的岡布奧分類是以職業來劃分,就類似於人類社會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岡布奧。男巫岡布奧、佐羅岡布奧、黑暗龍岡布奧等等,都是這個世界的產物。同時也組建了冒險小隊,向世人證明,史萊姆也能有所作為。傳說,達成了某些條件後,還可召喚神龍岡布奧,至於是否能實現得到一條女孩子胖次這樣的願望還不得而知。
Q彈史萊姆——《泰拉瑞亞》
呆萌度:★★
這是目前最丟臉的史萊姆,因為它真的把臉丟了,整個物體就像是一個 Q 彈小球,無眼睛、無嘴巴、無觸鬚、也無翅膀,常常分不清哪邊才是頭部。同時,因為其出色的彈性以及比一般史萊姆更為結實的體質,會被一部分人當作坐騎,並且性能出色。除了作為交通工具外,這類史萊姆還有特別用處,如開闢道路,通過某些神秘的操作,可使史萊姆發出強大的能量光束向前方發射。不建議使用,因為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以及搞壞史萊姆。
人形史萊姆——裡世界
呆萌度:????
人形史萊姆是一種高度進化的史萊姆,擁有能夠幻化成人類姿態的本領,還能說人類語言,擁有一定的智商,魔力也更為強大。但其粘液體質依然不變,觸感仍舊是柔軟似水。這類史萊姆多存在於裡世界,只有部分冒險家才能進入。通常,人形史萊姆會無差別的偷襲冒險家,對其進行不可描述的行為,以此來吸食人類精氣來提升魔力,也有人專門圈養這類史萊姆以提供不可描述服務的情況。此種類是最為危險的,絕對不要接近,也不要因為好奇心而去尋找!
兇殘的史萊姆
前面提到,史萊姆最初的形態是一坨粘液狀的生物,並非是《勇者鬥惡龍》中的呆萌形象。而以危險度為賣點的史萊姆,一般都是出自西方遊戲製作者手中。通常也叫做軟泥怪,正如名字一樣,整個形狀就像一塊泥,並沒有上面那些水滴狀的史萊姆的可愛樣貌,同時也表現出其兇殘的、噁心的本性。
軟泥怪——《龍與地下城》
兇殘度:★★★★
《龍與地下城》中的軟泥怪是早期的史萊姆,軟泥怪擁有非常特別的被動技能,冒險家們如果使用寶劍或鋒利利刃去攻擊,不但不能對其造成傷害反而還會得不償失。對其最有效的武器是鈍器或者生鏽的兵器,換言之就是裝備越差對軟泥怪的傷害越高,這種與眾不同的設定,也讓這個怪物以特別的方式讓玩家印象深刻。
Ooze——《魔獸世界》
兇殘度:★★★
在大型 MMORPG《魔獸世界》中也有著史萊姆的身影,名稱從 Slime 變為 Ooze,雖然名稱變了,但其特性依然和軟泥怪有著一樣的含義,都是黏黏的液體怪物。這類怪物經常出現在骯髒潮溼的地方,像蝸牛一般爬行,吞噬和腐蝕接觸到的一切事物,死亡後會掉落各種奇怪的東西,大概是被吸收後的殘餘物?
各類軟泥怪——《爐石傳說》
兇殘度:★★★
到了《爐石傳說》中,史萊姆的形象也與魔獸中的相差無幾,並且還增加了種類。酸性沼澤軟泥怪是武器職業的剋星,該牌一上場便能摧毀對手的武器。除了酸性軟泥怪外,分別還有淤泥噴射者與分裂軟泥怪,這兩個怪物的特性都是分裂,被攻擊後還會再出現一個。充分表現出史萊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超強生存能力,也體現出史萊姆是一種噁心的怪物,並不受人們待見。
布萊姆——《海賊王》
兇殘度:★★★★★
布萊姆可說是史萊姆中最為兇殘、最狂暴的物種。一隻經由高科技改造吃下惡魔果實的史萊姆(原本是凝膠狀的有毒氣體),可變身為液態的蠑螈。整體都極其粘稠、極為噁心,攻擊性很強且很猛,靠蠕動身體來前進,經過的地方會留下十分明顯的分泌物,防禦極高,也難以令其受傷。吃貨一個,會吞噬其它生物來壯大自己,後因為太過貪吃,以至於全身爆炸而亡。
縱觀多種類型的史萊姆,多數都是以其粘液狀及吸收的特性為基礎進行的改變。西方遊戲製作者們習慣於將史萊姆塑造成可怕、危險的怪物,而東方的遊戲製作者們卻做出了與其相反的形象,不僅可愛還很受歡迎,當然攻擊性也大大的降低。由一個對玩家造成威脅的怪物,變成了遊戲內的吉祥物或寵物。可能這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緣故吧,也正因為這樣,遊戲歷史才會變的這麼豐富多彩,才會有這麼多有趣好玩的遊戲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