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前,《中國有嘻哈》的幫幫唱環節中,因為節目賽制問題,袁婭維被兩個選手選擇,信卻沒有人選,一時間節目氣氛變得尷尬起來。
按照節目規則,袁婭維選擇一位選手合作,落選的另一位選手和信組成搭檔,可是當選手點頭同意時,信卻決定退出比賽。
圖片源於微博@湖南衛視歌手
他說:「酬勞我可以退回去,但是一定要讓選手選擇最想要選擇的人,贏要贏得痛快,輸也要輸的甘願。」
後來信獨自登臺表演了一首歌,不是原來準備的《死了都要愛》,而是一首《如果還有明天》。
在表演之前他還送給選手一段話:「你們做的任何選擇,都沒有錯,但是有可能會錯過,錯過你成為經典的機會,我們一直這麼努力,不就是為了站在臺上嗎?所以希望大家可以珍惜每一次在臺上的機會。」
信表演《如果還有明天》
他想要告訴選手學會珍惜,不要錯過珍貴的機會。
當時莉莉安看到這段視頻時,心裡充滿著對於信的尊敬,那首《如果還有明天》也一直在我的歌單中。
那時候我覺得歌詞和旋律都十分熱血,每當覺得自己喪喪的時候,就拿出來聽幾遍,打打雞血,後來莉莉安了解了歌曲背後的故事,更是聽一次感動一次。
圖片源於微博@湖南衛視歌手
很多人第一次聽這首《如果還有明天》,都是通過翻唱,比如信樂團,或者是五月天、張學友……
但其實這首歌的原唱是搖滾歌手薛嶽,臺灣搖滾第一人。
這首歌創作於1990年,在前一年的時候,薛嶽結束34場巡迴演唱會之後,來到大陸看唱片展。
令人遺憾的事情發生了,看唱片展期間,薛嶽一直發燒,到北京協和醫院就診,醫生手觸之後發現肝腫大。
可是後來回臺北之後,檢查肝功能發現正常,後來做超音波才發現原來肝上長了腫瘤已經有七八公分大。
在這種情況下,薛嶽沒有停止做音樂,病中一直製作臺灣音樂人郭子《純屬虛構》這張專輯。
到了1989年11月的時候,薛嶽的腫瘤已經發展到了十幾公分大,病情非常危險,進醫院手術治療後採用自然療法,但是已經進入末期,無法恢復。
在這種情況下,薛嶽仍舊不捨得放下自己喜歡的音樂,並且更加緊鑼密鼓的開始製作最後一張個人專輯《生老病死》。
第二年3月的時候,在一直發燒的情況下,他仍然和《民風樂府》一起赴美國巡迴演唱。
在美國巡演的期間,薛嶽一直靠藥物抵禦發燒和疼痛,硬扛著表演完了全程。
好友劉偉仁得知他的消息之後,十分敬佩和感動,含著淚創作了這首《如果還有明天》,送給了薛嶽。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
但是我一定會提醒自己 如果還有明天
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
究竟有多少事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如果沒有明天
這首歌的歌詞,可以說是唱出了薛嶽當時的心聲,於是他將這首歌收錄在正在製作的專輯《生老病死》中。
90年8月的時候,薛嶽的身體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但他還是堅持開演唱會,那場演唱會叫做「灼熱的生命」。
在演唱會上,薛嶽說:「我在三十歲以後,決定要做自己的音樂,這幾年來,我拼得很兇,可是沒有幾個人看得到我心中的那種焦急,那種憤怒,造就了這幾年我的個性。」
「可是慢慢因著年齡的因素,我明白了,我很多東西並不是用撐的,應該有很多方法,我才剛明白,可生命卻已經來不及了……」
而後「拼盡全力」的演唱了一首《如果還有明天》,可以看到,在面對死亡和有限的生命時,薛嶽沒有表現出一絲悲痛,而是盡情燃燒最後的生命。
薛嶽演唱《如果還有明天》
演唱會結束之後,薛嶽仍舊抓緊時間參與各種義演和公益活動,可是,最終還是敗給了病魔,當年11月,薛嶽去世了。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薛嶽珍惜每一秒時間,讓自己不留遺憾,就像《如果還有明天》中所寫: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在薛嶽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了真正的搖滾,看到了他對於生活、生命的態度。
前幾天得知李詠、金庸去世時,莉莉安特別難受,這些年我們一直浮於表面的忙著長大,卻忽視了曾經一些珍貴的東西,直到失去時才幡然醒悟。
後來微博出現了一個話題,叫做「我們已經開始失去了」,在這個話題中,莉莉安看到了一段話:
時間都去哪了兒?
畢姥爺不再主持了,董浩叔叔退休了,
金龜子離開了大風車,鞠萍姐姐變成了鞠萍奶奶,
王小丫也不再主持開心詞典,現在李詠叔走了,
90後的我們開始學著送別。
送別那段打開電視機看李詠節目的青春。
追過的球星退役了,看過的漫畫完結了,
喜歡的歌手隱退了,讀過的作者去世了,
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坐標沒有了。
不知不覺中,很多珍貴的東西我們都失去了。
而面對失去,我們應該一直緬懷、感觸嗎?不是,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在有限的生命裡儘可能完成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希望在某一天,當面對自己或他人的那一句「如果沒有明天」時,我們同樣也能少一些遺憾。
本文封圖來源於網絡
由於微信改版
不將我設為星標
你就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公路61號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