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普及之個人隱私洩露 休息一下來套題吧

2020-12-22 濰坊網警巡查執法

一、選擇題

1.下列屬於隱私的是( )

①身體缺陷 ②住宅 ③書包 ④私人信件 ⑤電話號碼 ⑥電子郵件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2.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隱私權的是( )

A.藉口關心他人而傳播他人不願意公開的秘密

B.李某把王某的犯罪行為拍下來向公安機關反映

C.新聞媒體播放反映張某工作情況的錄像

D.委託他人在報紙上刊登徵婚廣告

3.日常生活中,下列行為不屬於侵犯我國公民隱私權的是( )

A.長期偷看室友手機

B.班主任長期扣留學生信件

C.王某因好奇心長期竊聽鄰居陳某的電話

D.警察因國家安全的需要對信件予以檢查

4.某販賣個人信息的犯罪案件告破,公安人員發現作案者的電腦中存儲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涉及全國所有省份,內容應有盡有,總量達1.5億條。這個案例表明( )

A.正確行使隱私權和尊重他人的隱私僅是道德的要求

B.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是可有可無的

C.法律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公民的個人隱私

D.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必須符合法律的要求

二、判斷題

1.輔導員以關心學生為由私自查看學生的信件沒有侵犯公民的隱私權。( )

2.快遞單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應撕碎,或將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塗黑再丟棄,有用的單據妥善保存,切勿亂丟亂放。( )

三、填空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不得非法( )、( )或者( )他人個人信息。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 )、( )、( )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參考答案:

一、1.B 2.A 3.D 4.C

二、1.X 2.√

三、1.買賣 提供 公開 2. 進入 窺視 拍攝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隱私,UENC築牢數據隱私安全屏障
    後續,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表明中信銀行在未經過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啟動立案調查程序,嚴格依法依歸進行查處。面對個人信息洩露問題,池子作為公眾人物,能夠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發聲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對於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恐怕只有忍氣吞聲的份。
  • 辛巴團隊洩露爆料者隱私,這是一個法律問題 | 新京報快評
    如今當事者的訪談又曝光了辛巴團隊洩露其個人隱私的細節,如果此事屬實,無疑再一次暴露了辛巴團隊的不堪一面。在直播中未經同意公然公開爆料者的電話號碼,這樣的做法極其險惡。區別處理電話號碼的做法說明,辛巴團隊並不是沒有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只不過是選擇性對待罷了。這很難不讓人往故意「報復」的方向聯想。
  • 當「Pandownload」鍵盤俠在咆哮 誰還記得被洩露的個人隱私?
    而這種"鍵盤俠"們,也往往裹挾著一己觀點,形成一種輿論"窄見"。近期,"揚州網警執法"通過官微通報,寶應網安破獲了一起黑客攻擊計算機系統案件。今年2月,受害人劉某報案稱下載的"Pandownload"軟體,會在未授權的情況下,將自己百度網盤的數據共享出去,導致隱私照片和文件洩露。而截止案發,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利達到30萬餘元。
  • 洩露隱私致曝光者被網暴,別把法律不當回事
    近日,有媒體專訪「糖水燕窩」曝光者張紅(化名),根據張紅講述,發布質疑視頻播放量超千萬後,辛巴在一場直播中直指其敲詐,並將其電話洩露,導致她遭遇謾罵網暴。目前張紅辭職後確診抑鬱,搬離居所。  連日以來,「糖水燕窩」一事讓有「快手一哥」之稱的辛巴站上風口浪尖。
  • 法律專家:「Pandownload」事件是典型個人隱私洩露案件,用戶應吸取...
    警方通報後,4月16日百度網盤在官方微博回應稱:「百度網盤會一直積極配合警方,嚴厲打擊侵犯百度網盤用戶數據隱私的犯罪行為。同時,百度網盤也會持續通過技術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對此案件,北京義賢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茂林表示,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網絡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個使用網絡的人,隨時都有可能存在個人信息或個人隱私被洩露的風險,而一旦個人信息或個人隱私被洩露,就有可能對個人造成重大影響或者財產損失
  • 個人信息洩露引熱議,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如何守好個人信息安全防線?對於頻頻出現的信息洩露事件,快遞行業也作出了應對之策。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至今,國內70家大型快遞物流企業聯合成立了快遞物流「黑名單」查詢系統。張少春認為,想要杜絕信息洩露,要提高違法成本,應當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懲戒力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信息洩露問題。此外,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敦促企業不斷投入成本、履行相關義務。同時也要從源頭加大對用戶數據洩露的打擊力度和懲罰力度。
  • 池子在線吐槽,中信銀行洩露個人隱私?銀行到底還有多少違規
    昨日,國內著名脫口秀演員池子,線上爆料中信銀行配合笑果文化,洩露其個人隱私的銀行流水單?又是銀行,又是醜聞,怎麼前浪後浪,一浪接一浪呢?啥時候是個停?話不多說!然而真正讓人意外的是:笑果文化告池子的證據中,居然有他個人帳戶的交易明細?而且這些流水單,還列印了出來,還交給了第三方,而第三方就這麼坦蕩的送到了當事人手上!沒有辦過類似業務的小夥伴或許不知道,流水這玩意屬於個人隱私,別說第三方,就是親屬也不能代為查詢,更別說列印了!
  • 歷史個人信息法律法規大全
    新鮮有趣有料的法律知識,不容錯過━━━━━━導讀:近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涉竊取30億條個人信息,進行非法牟利;隨著現在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用戶數量爆炸式增長,在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個人隱私侵權的風險也隨之增加。與此同時,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權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下面大律君整理了我國對公民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法規。
  • 微信中這6個設置要關閉,否則個人隱私或將被洩露
    原題:微信中這6個設置要關閉,否則個人隱私或將被洩露。對此大家怎麼看?而微信無疑成為我們個人信息的聚集地,微信中這6個設置要關閉,否則個人隱私或將被洩露。關閉微信6個設置1、添加我的方式。在微信中有這樣一個設置,微信添加好友的方式有很多,手機號、微信號、QQ號、群聊、我的二維碼、名片。這種多渠道的添加方式是為了用戶更加方便地使用。
  • 剪刀手拍照會洩露隱私!這些網絡安全知識你知道嗎?
    每年的9月16日-22日是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周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大家共同努力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滴~~~團團科普課堂開課啦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越來越重要下來就由團團帶大家了解下網絡安全知識吧
  • 成都女孩遭「網暴」,個人信息被公開,是誰洩露了你的隱私?
    或許公布趙某信息的網友自認為是「正義之士」行正義之舉,但其行為已經在違法犯罪的邊緣。而對於那些網暴者來說,這更是這些人躲在屏幕後的一場狂歡。對於此事,央視評論道:個人生活不該是公眾話題,防疫才是。央視還表示,若是一個人感染後,因為去過某些地方便受到網絡暴力,那此後有類似事件,還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如實坦白?
  • 隱私洩露被全網圍觀後,流行病學調查還怎麼讓受訪者說實話?
    公布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行動軌跡有助於流行病學調查,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也作出了規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洩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某公共衛生學專家說,「還有身份證號、手機號等等,所有可以精準定位到某個人的信息,都不會公開。」但專家也表示,在流調和防控過程中,疾控需要與轄區、社區等多層部門合作,「進行精準防控,所以其他部門也需要知道患者的個人信息。」而在這些環節中,就可能存在個人隱私被洩露的風險。
  • 「1元買100個明星素顏照」,整治隱私洩露迫在眉睫!
    那這些隱私照片是怎麼被洩露的呢?沒想到,卻成為了隱私洩露的根源...... 這背後的公司,或許早已熟知我們的生活習慣、消費水平、社會關係等隱私信息。就像這次的健康寶明星照片洩露事件一樣,有價值的就會被打包在外網出售,沒有價值的那更是一抓一大把。
  • 到底是誰洩露了我們的隱私?
    新增確診患者成都女孩,在活動軌跡被通報後,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個人信息陸續被洩漏,遭到了一些網民關於其私生活和長相的言論攻擊。這給當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和損失。此類隱私洩露和人肉事件已發生多起,因為輿論有的丟了工作,有的無法面對親戚朋友,更有甚者精神異常。
  • 是誰洩露了趙某的隱私?成都警方介入調查
    12月8日,趙某的個人隱私信息這兩日在多個社交平臺上被轉發,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12月8日,成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一名工作人員透露,針對「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一事,公安已介入調查。
  • 洩露「趙某某」隱私 成都一男子被行政處罰
    2020年12月7日23時許,王某(男,24歲)將一張內容涉及「成都疫情及趙某某身份信息、活動軌跡」的圖片在自己的微博轉發,嚴重侵犯他人隱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經公安機關調查,王某對散布洩露趙某某個人隱私的行為供認不諱,並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確診病例個人隱私疑被洩露,警方介入
    隨後,疑似趙某的身份證號碼、個人照片、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開始在朋友圈、微博等平臺流傳。其中還有一張女孩穿白裙子、坐在車內的照片也在朋友圈及各大視頻平臺熱傳。據了解,針對本次「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事件,成都公安已介入調查。
  • 隱私洩露是不是更長遠的一種疫情?
    然而,人們關注成都,除了疫情本身,還有一位20歲的確診病例趙某個人信息被公然洩露的細節,一張帶有趙某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活動軌跡等隱私信息的圖片在網上流傳。隨之而來就是謾罵、誹謗和謠言,雖然本周三洩露趙某隱私的男子王某被警方找到並予以行政處罰,但他是誰?為什麼能得到這樣的信息?而公然傳播他人隱私信息的人們就真的法不責眾嗎?個人隱私的洩露是不是更長遠的一種疫情?
  • 新冠肺炎患者隱私洩露引發社會焦慮
    延伸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亟待立法加強監管  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打破了患者平靜的生活,也引起了社會性焦慮:我們還有多少個人信息遭洩露?  市民李問(化名)曾經是一名網絡暴力的受害者。初中時期,一些跟他有矛盾的同學在學校的百度貼吧裡用大量侮辱性的語言指名道姓地辱罵他,帖子還暴露了他的年級班級、外貌特徵、家庭情況等個人信息。
  • 男子洩露成都確診女孩隱私信息,被警方處罰!
    6月,河北燕郊一街道辦工作人員賈某某,在微信群傳播《緊急突發事件快速報告表》,流傳的信息中涉及到居民張某等人的隱私信息,最終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隱私被依法拘留10日。4月,青島膠州中心醫院6000餘人就診名單被洩露,涉及相關人員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