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八成留學生歸國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12-23 福州新聞網

  記者從22日上午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介紹,5年來,共舉辦了9屆留學英才招聘會,有1500多家單位參展,為留學回國人員提供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為解決疫情影響帶來的就業難,舉辦了2020年留學英才網絡招聘季,參加單位達1000多家,提供招聘崗位2萬多個。5年來,還舉辦5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留學人員報名參賽的項目2690個,入圍項目1352個,有的入圍項目的留學人員成為國家和地方領軍人才。

  「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說。

  據悉,「十三五」時期,我國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目標。

  劉錦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今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

  目前,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截至2020年底,我國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八成留學生歸國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記者從22日上午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介紹,5年來,共舉辦了9屆留學英才招聘會,有1500多家單位參展,為留學回國人員提供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
  • 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教育部今天(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聚焦「一帶一路」,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
  • 中文已成世界語言!教育部: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12月22日,教育部官宣了一個好消息: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到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記者22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的臺階。
  • 教育部: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部作為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秘書處,積極承辦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各領域籤署協議133項,有力服務了外交工作大局。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各類中外青少年交流豐富多彩、與時俱進。
  •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知頓12月23日報導,現在,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中文,特別是聚焦「一帶一路」,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知頓獲悉,在22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
  • 七十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記者從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這句歌詞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們都希望中文真的可以成為像歌詞裡一樣的地位,如今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意味著什麼?中文是世界上第幾大語言?中文是誰創造的?
  •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學好漢語已成大勢所趨?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漢字更是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本月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語言是溝通交流的工具、文化傳承的載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球目前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當中,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中文課程,學習中文的人數約為2500萬,且人數還會隨著時間不斷上漲,學好漢語已成大勢所趨。
  • 直通部委|教育部:近八成留學生學成歸國 「十三五」生態環境9項...
    教育部:2016至2019年,近八成留學生學成歸國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與此同時,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此外,「十三五」期間,我國不斷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
  • 2500萬人學中文,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文世界地位如何
    22日,教育部舉行發布會,會上透露: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而且「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中文水平考試和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
  • 教育部:2016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22日介紹,2016年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教育部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出臺《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中國政府獎學金工作管理辦法》,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這有個數字,2019年,來華留學生的學歷生比例達到54.6%,比2016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出國留學聚焦完善服務。
  • 教育部:2016-2019年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在發言中圍繞「完善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回顧和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取得的成果。
  • 全球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交部:中文有堅實基礎
    有記者提問,據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前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無論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遠,語言都會迅速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 教育部:2016年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在發言中圍繞「完善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回顧和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取得的成果。
  • 教育部:2016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歸國佔比近八成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16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歸國佔比近八成本報訊(記者 任敏)昨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透露,「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
  • 全球有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趙立堅:樂見其成、積極助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中國教育部12月22日發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但有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卻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在例行記者上表示,對於正常的人文交流合作,各方都應當樂見其成、積極助力,而不是對其政治化,甚至妖魔化。趙立堅指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的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無論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遠,語言都會迅速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 借中文「圈粉」,國外近2億人用中文
    12月22日,教育部召開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在會上指出,過去五年,國際中文教育影響力顯著提升,目前已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參加中文水平等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
  • 教育部:出國留學人員回國佔比達八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22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 「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情況。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表示,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回國佔比為79.9%;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 教育部:2016年至2019年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新聞中心-北方網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在發言中圍繞「完善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回顧和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取得的成果。據介紹,「十三五」期間,通過出臺《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中國政府獎學金工作管理辦法》,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外事管理聚焦簡政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