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重陽佳節了,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選擇在這兩天登高望遠。
登高不僅可以強身健體,
還是一件充滿詩情畫意的事情哦~
歷史上就有不少文人墨客
在遊覽肇慶名山之後,
留下了優美的詩篇。
一起來品讀一下吧~
1
重陽登香山
元 梁全
秋風此日灑衣裳,
與客登臨醉一觴。
好景不妨終日度,
黃花尤勝去年香。
泉飛澗石聲何響,
步入松關路轉長。
覽勝憑高清興發,
清歌一曲羨高強。
注釋:
香山,在德慶縣城西北邊二裡,有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蹤跡。
灑,撩起,揭開。
松關,香山原有松關亭。
清興,清雅的興致。
香山雲海 餘慶勇 攝
德慶香山是文人墨客登臨抒懷的好去處。
本詩凸顯重陽登高這個主題,
有平易親切之感。
2
七星巖
明 陳璉
六丁何年開翠岑?
穹窿石室高千尋。
煙生丹灶火常在,
花落碧桃春又深,
倚巖懷古有誰會,
掃壁題詩還自吟。
日華月華去已遠,
玉笛誰能傳妙音。
注釋:
六丁,道教陰神,分別是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六神將。
岑,小而高的山。
煙,指「星巖煙雨」。以道士燒灶煉丹而冒煙作比喻。
碧桃:特指道教信奉的西王母娘娘所專有的那種仙桃。
日華月華,太陽和月亮的光華。
玉笛誰能傳妙音,即使擁有玉笛,還有誰能用來傳遞美妙的樂聲呢?
西江網記者吳勇強 攝
詩人品味到七星巖風光的脫俗靈秀,
情不自禁地掃壁題詩讚美之,
並據道教的原理對有關景物作了生動的比擬。
3
北山
明 黎近
城北雲山千萬重,
虛空擁出翠芙蓉。
娥眉半露朝煙淡,
螺髻雙盤晚霧濃。
塵俗不沾巖下竹,
秋聲應避澗邊松。
月明擬躡王喬舄,
飛上崑崙第一峰。
注釋:
北山,今稱北嶺山。
芙蓉,即蓮花,喻像蓮花的山峰。
娥眉半露朝煙淡,是說清早在淡淡的煙靄中隱約露出娥眉般的弧形山影。
螺髻雙盤晚霧濃,在濃重的晚霧中,雙峰像是重盤的雙螺髻。
王喬,神話人物,傳為東漢時河東人,有神術,曾為葉縣令,常自縣至京師,而不見車騎。臨至,必有雙鳧飛來,人舉網得之,則為喬所穿之鞋。舄,鞋子。
西江網記者 吳勇強 攝
這首詩用一連串富有美感的比喻,
把北嶺山描繪得出塵脫俗,幽深靈秀。
月明時分,
面對那雄奇挺拔的山巒,
飄飄然陶醉,
好想穿上王喬飛天的鞋子,
飛上如同崑崙仙境的山峰。
4
登星湖北嶺山
古大存
身登峰標仰天高,
俯仰環視引領勞。
林業為君披錦繡,
山塘築水制旱澇。
西江明淨輕煙散,
羚峽巍峩激浪淘。
盈望端州無限景,
煙囪塞塔氣雄豪。
注釋:
標,頂端。
領,頸。
君,敬稱,把北嶺山人格化。
制,止。
盈,滿。
賽塔,意謂工廠的高大煙囪勝過高塔。
梁亮 攝
從1945年起,
作者根據葉劍英指定七星巖風景區的
建設規劃方案的指示,
率領省政府工作組來到肇慶,
對七星巖鼎湖山風景區的開發建設
進行勘察、規劃,
此詩就是作者在此時所作。
因而這首詩就有了抒發作者壯闊情懷之感。
5
貞山
明 李津
披拂紅塵化紫煙,
脫巾迤邐憩松邊。
閒雲流水山中趣,
石井丹霞洞裡仙。
曲度霓裳穿碧落,
酒傾玄露醉瓊筵。
優遊不覺歸來晚,
滿耳蟬聲夕照前。
注釋:
貞山,位於四會市。
披拂紅塵化紫煙,意謂吹拂著身上沾染的鬧市飛塵。
巾,頭巾。
「閒雲」「石井」兩句指,相傳唐代有文氏貞女在此升仙,建有貞仙祠,山澗潭旁有貞女所用麻籃、水婉、梳妝鏡等象形石;山巔有白石,紋理橫斜,積翠斑爛,都有著神秘色彩。
曲度霓裳穿碧落,奏出《霓裳羽衣曲》這樣清幽的樂音直上雲霄。
玄露,美酒。
貞山雲海 圖源 四會發布
作者在此詩中不像通常的名山詩
那樣進行外觀描繪,
而是另調視角,
詠唱優遊終日所體驗到的愉悅和樂趣。
6
羅浮梁彌仙遊爛柯山
宋李昴英
葛坡龍竹東坡笠,
合伴山人到洞天。
柯爛想應留斧在,
憑君試問石橋仙。
注釋:
梁彌仙,鬥南樓道士梁青霞,後歸隱羅浮山。
爛柯山,在西江羚羊峽南,因爛柯的傳說而得名。
葛坡龍竹,見《廣東新語·山語·羅浮》:「羅浮之洞凡十餘。最勝者曰『黃龍『,葛洪西庵之故基也。」葛坡,即是葛洪當年故居所在的山麓。同書《草語》:「《六帖》云:羅浮第三峰有竹,大徑七尺圍,節長丈二,謂之』龍公竹『,嘗有鸞鳳棲宿。」題目中的曲筇,就是羅浮山所產的有彎可把的竹手杖。
東坡笠,蘇軾出行時曾戴鬥笠。
合,應當。
洞天,大型巖洞。
柯,斧柄。
石橋仙,傳說神仙常在山谷的石橋出現。
詩中將羅浮山的特產曲筇
和蘇東坡曾戴的竹笠這兩種出遊工具,
與爛柯山的傳奇故事串聯起來,
只知「爛柯」而不知斧的下落,
使得懸念陡生,
增添了詩的諧趣。
金秋十月,天高氣爽。
趁這好天氣,
大家不妨和家人一起登高望遠呀~
在共享天倫之樂的同時,
收穫那一份難得的詩情畫意~
資料來源《肇慶曆代詩詞選粹》
編輯 葉詠欣
登高望遠,賞景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