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垃圾箱桶的「逆行者」

2020-12-26 壹號微播

早上不到6點,天空仍是一大片的黯沉,偶爾從黑色雲層中透出一縷灰淡的橙色霞光。杜海雄穿戴整齊,走出了家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民都留在家中實行「自我隔離」,但杜海雄還是準時出門,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環衛工人就是無論寒冬或是酷暑都得堅守在城市環境的最前線,只要有人就會有垃圾。」這段日子環衛工的任務看似少了很多,但杜海雄心裡明白,這並不輕鬆。(文/王敬怡 圖/姜曉龍 設計/陳楚)

「80後」杜海雄是和平區環境衛生管理城市垃圾管理所箱桶管理一隊負責人,在來到垃圾管理所工作之前,有著12年當兵經歷,「我們隊一共36人,有8個人請假回家過年了。人少了,工作還是一樣,所以我們得更團結,更有戰鬥力,面對嚴峻的疫情要有勇於血戰到底的血性和膽量。」從軍經歷,讓杜海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了城市的潔淨,一直和班組工人們戰鬥在一線,把每一個成員都團結起來,道路清掃保潔衛生始終做到乾淨整潔。

箱桶管理一隊負責南京路以北小白樓、勸業和南市三個街道近3000個垃圾箱桶的維護、清運和管理工作。這工作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髒、累、苦、險」。特別是當疫情爆發之後,垃圾成了病菌傳播的又一途徑,除了餐廚垃圾、有害垃圾以外,廢棄口罩處理得當,也是遏制疫情蔓延的關鍵一步。

「人人都嫌棄垃圾桶,但是人人又都離不開它,最多的時候我們每天要集中清運2000多個口罩。」杜海雄明白廢棄口罩的危害性,所以在垃圾分類箱桶旁增加了「廢棄口罩投放」標識,他說,希望能通過這個標識讓大家擁有一絲安全感。

此外,他集中力量將人流稠密區作為重點汙染點位進行管控,特別是管轄範圍內的二七二醫院、血研所、眼科醫院、菜市場等地段,加派小型清運車增加清運頻次,盡最大可能避免汙染二次擴散。

「我們每天每個垃圾桶至少要消殺兩次,不僅要噴灑在垃圾箱筒內部,還要在周也噴上消毒液,同時還要保證垃圾箱外部的整潔,不能因為噴消毒液,把箱桶外面弄的全是白色消毒液痕跡,這樣老百姓也不願意伸手去拉垃圾箱的蓋子呀!」為此,杜海雄多次和轄區內的居委會溝通,配合進行垃圾箱桶的消殺工作。

進入工作狀態後,隊員們開啟「相互嫌棄狀態」,甚至做到「自我嫌棄」,杜海雄說,他們要把工作儘量做到「矯情」,做到極端的潔癖,才能保障老百姓的安全。

最困難的,莫過於穿著防護服裝備,工作難以施展,「跟平時工作有天壤之別,特別笨重」,在杜海雄負責的轄區內有三個集中隔離點,隊員們要負責周邊的垃圾箱桶的清運和消殺工作,「大家都是平凡人,不可能不怕!不過即便如此每次我也都會跟去,哪能讓咱們的工人獨自面對風險呢!」

每一次去到隔離點,杜海雄和隊員都身穿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和加厚膠皮手套,熟練地把次氯酸鈉溶液按照比例稀釋後裝入消毒桶中,四五十斤的消毒桶猛地一下背起來有點吃力,他調整了一下姿勢穩穩地背在了背上。「走路要慢、動作要小,還得時刻謹防防護裝備出現縫隙。」雖然如此,過不了十分鐘杜海雄全身都會冒汗,護目鏡不一會兒也會起霧。

杜海雄是地地道道的江西人,由於這次疫情爆發於春節前夕,正是單位人員緊缺時段,大多數同事和他一樣在入行之後很少有機會借節假日回老家探親,被問及「為何選擇春節留守」時, 「我們肯定不能走啊!工人已經有8個請假的了,我得頂上去,如果大家都回家了衛生誰來搞?」即使疫情嚴峻,他們仍然得像齒輪一樣,在城市龐大的機體內分毫不差地運行。

「白天主要處理垃圾箱桶的滿冒以及消殺工作,晚上則是處理垃圾清運工作。」和平區大多都是老舊小區,垃圾擠壓車沒有辦法開到小區內,所以平時只能依靠工人把垃圾箱桶拉到一個集中點位,垃圾擠壓車開過來集中清運。「最近小區陸續封閉,原來的清運路線不得不因為封路而改變。」杜海雄一有時間便騎上電動車走在大街小巷,逐條街記錄著情況,以便讓垃圾擠壓車找到最優路線。

整個夜晚,垃圾擠壓車在市區大街小巷之間來回穿梭,不知不覺中,垃圾就沒了,黑夜也過去大半,「平時的勸業場街人流量大,垃圾量也大。最忙的時候都是半夜12點到家,早上5點又得起床。現在商業區人流量減少,但也不敢放鬆警惕。」

杜海雄笑著說,幹這一行其實沒有幾個好天氣,春天塵土飛揚,夏天高溫曬得冒油,暴雨衝得垃圾滿地跑,秋天的時候一陣風落葉落幾層,冬天的時候大雪紛飛。幹了這麼多年,什麼苦也吃過了,也就習慣了,無論什麼天氣,他出門都不會皺眉頭。

工作中他不僅要對3000個垃圾箱桶進行逐項檢查、噴淋殺毒,還要與職工一起清掏垃圾、擦拭垃圾箱、跟車收運..... 最近他還當起了修理工,「這些日子,修三輪的都沒出攤,我們的電三輪垃圾車幾乎每天不停歇的在運轉,難免有壞的,一些小毛病,我們就自己修了。」不管是平日,還是疫情當中,杜海雄都一絲不苟用他們自己特有的執著,做著大家眼裡最平凡無奇的事。

一滴水只有融入江河大海才不會幹涸,一個人只有融進集體組織才最有力量,他們用雙手築牢了一座城市的屏障。每天清晨,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杜海雄與千千萬萬的「逆行者」一樣,走上街頭,開始工作,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用勤勞的雙手,默默地在平凡的工作中,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織密這張「守護網」,維護著這座城市的「美麗容顏」。

相關焦點

  • 區城管委執法支隊與五大道管委會開展廚餘垃圾執法聯動工作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1日天津市全面執行《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有序推行全民垃圾分類,加強生活垃圾管理,12月17日晚和平區執法支隊第三大隊出動執法隊員3人與五大道管委會開展廚餘垃圾執法聯動工作
  • 懷柔這個小村施行「三級分類」,垃圾分類準確率接近滿分
    村民在家自行分類,垃圾分類準確率達到70%而且還在逐日提高;保潔員包戶上門收垃圾,示範、指導、檢查,把準確率提高到90%;地箱桶站前保潔員輪流值守終極把關,不讓分錯的垃圾進地箱,全村垃圾分類準確率接近滿分。
  • 最默默奉獻的逆行者!主動請纓收運醫院生活垃圾
    然而,長春市綠園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環衛運輸處的一名壓縮車司機卻勇當疫情面前的「逆行者」,承擔起了運送醫院生活垃圾的重任。58歲的劉世輝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疫情之前,劉世輝的工作是每天收運綠園區內的生活垃圾。
  • 給聚光燈之外的「逆行者」一個熱搜
    據澎湃新聞網3月2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隨著收治病人及隔離者的增多,在湖北武漢,醫療廢物暴增,從回收、運輸到焚燒,大量的醫療廢物垃圾的處理過程充滿風險。每天都有一大群工作人員在一線進行處置,他們從事著醫護人員以外最危險的工作。  疫情暴發以來,諸多的「逆行者」成了公眾矚目的人群。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大多數居民都能夠將產生的生活垃圾分好類,進行分類投放。」在五大道街輔恩裡小區垃圾投放點,志願者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們投放最多的是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前來投放垃圾的馬先生則頗有經驗,他對記者表示,「平時我就有分類的習慣,家裡也買了個『一式兩箱』垃圾箱,所以在家中將垃圾分好類,到小區現場直接投放就行,不會亂也不會錯。」
  • 《最美逆行者》王志飛飾演華院長原型是誰?漸凍生命,與時間賽跑
    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最美逆行者》中發生的故事吧!《最美逆行者》王志飛飾演華院長原型是誰?漸凍生命,與時間賽跑。我們生活在一個大愛的時代,這一點在今年更能夠切身的感受,一道命令萬家足不出戶,這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成,而我們中國可以。在疫情爆發之後,國難當前眾志成城,成千上萬的志願者們奔赴武漢,他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 戰「疫」有我 | 每天爬樓100層,勇做非常時期「逆行者」
    做了25年市容環衛,如此高強度垃圾收運,還是「頭一遭」。勇當「逆行者」,每天爬樓100層半淞園路街道在黃浦10個街道中人口最多,居家隔離人員的戶數比其餘9個街道的總和還多。如何做好這些居家隔離人員的垃圾收運工作?街道綠化市容所,當仁不讓!孫鶴鳴和同事分成7個小組,每組2人,做起了非常時期的「逆行者」。
  • 《最美逆行者》太費眼淚了!開局4個字讓人爆哭
    然而《最美逆行者》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很甜,但是卻甜到讓人淚流不止。開播後更加發現,這部劇實在是太費眼淚了,全程戳淚點,開局4個字就讓人爆哭。觀眾根本捨不得快進,直言:「此生不悔入華夏!」老兵在向每一位「逆行者」致敬。
  • 《在一起》為抗疫劇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完虐《最美逆行者》
    《最美逆行者》已經播完,同為抗議題材的另一部劇《在一起》即將接檔開播。兩者講述的故事都有相似,但是反響卻大相庭徑。《最美逆行者》自播出以來,網絡上罵聲一片。主要是因為劇情和臺詞的關係,其中第一部分《逆行》單元出現了疑似歧視女性的不當言論。
  • 劉宇寧獻唱《最美逆行者》主題曲《逆行者》
    來源:國際在線國際在線消息: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將於9月17日在CCTV1黃金檔開播,由摩登兄弟劉宇寧為第一單元「逆行」演唱的篇章主題曲也正式與大家見面。《最美逆行者》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由七個單元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均根據此次全民抗疫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改編而成。這部自官宣定檔以來便備受觀眾期待的作品,將於17日正式登陸CCTV1黃金檔,陳數、王志飛、劉威葳、任帥、任敏等演員參演的「逆行」單元也將率先與大家見面。
  • 實拍圖:黑河封閉小區的垃圾都去哪了?看完默默點讚…
    實拍圖:黑河封閉小區的垃圾都去哪了?人在封閉小區隔離避免不了生活垃圾的積攢,很多市民不解,這些封閉小區的生活垃圾,究竟去了哪?下面讓封面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 《最美逆行者》丨首部抗疫劇就是這麼抹黑抗疫的?
    全網都在討論這部劇《最美逆行者》,我沒看,也不打算看,但已經在各類平臺上看到了人們對這部劇鋪天蓋地的差評了。不過我第一時間對這部劇的印象是來自於這部劇的編劇郭靖宇:能拍出《娘道》這種垃圾 看到有人對《最美逆行者》這劇的評價是兩極分化,怎麼就兩極了,完全是一邊倒的惡評呀! 除了奇妙的XZ粉在拿這劇當愛豆的救命稻草之外,沒有人不在罵的。 令我困惑的是,這部劇以廣大人民對抗新冠疫情為選題,最重要的是展現災難中偉大人性的主旋律作品。
  • 最美逆行者主題曲是什麼歌 劉宇寧《逆行者》完整版歌詞
    抗疫劇《最美的逆行者》開播,而劉宇寧演唱主題曲致敬,歌詞「坎坷的路勇往直前,微光也能點亮整個世界」傳遞溫暖,非常契合電視劇的內容,讓人感到動容,劉宇寧逆行者歌詞是什麼?下面帶來介紹。  《最美逆行者》主題曲歌詞  逆行者——劉宇寧  當 暴雨驟現  當 黑暗蔓延  當 整個世界 陷入掙扎 明明滅滅  誰 無懼狂風  誰 無畏巨浪  誰 逆流而上 向 無盡汪洋  那段路 多坎坷 也往前闖  那道光 多微弱 也不熄滅
  • 《最美逆行者》即將開播,劉宇寧溫暖演唱《逆行者》
    由劉宇寧演唱的《逆行》篇章主題曲《逆行者》也將於今天上午十點上線!山河無恙,人間皆安,一起用溫暖的歌聲致敬負重前行的逆行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將於2020年9月17日登陸CCTV1央視綜合頻道,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傾情出演,讓我們一起致敬英雄,傳承精神,傳遞能量!
  • 劉宇寧獻唱《最美逆行者》「逆行」篇章主題曲《逆行者》
    國際在線消息: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將於9月17日在CCTV1黃金檔開播,由摩登兄弟劉宇寧為第一單元「逆行」演唱的篇章主題曲也正式與大家見面。《最美逆行者》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由七個單元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均根據此次全民抗疫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改編而成。這部自官宣定檔以來便備受觀眾期待的作品,將於17日正式登陸CCTV1黃金檔,陳數、王志飛、劉威葳、任帥、任敏等演員參演的「逆行」單元也將率先與大家見面。
  • 《最美逆行者》開播,平凡中的偉大,到底是哪一點讓你流淚?
    電視劇《最美逆行者》一開播就賺到了一大波觀眾的眼淚,有感觸、有感動,更多的是致敬、是欣慰、是自豪。王志飛飾演的華院長拖著漸凍症的雙腿奮鬥在抗疫第一線,自己的妻子感染新冠病毒卻因為考慮床位緊張沒有來自己的醫院,從得知妻子感染多天忙於醫院而沒有去看她,他說他是醫院的精神支柱
  • 《最美逆行者》即將開播 劉宇寧獻唱篇章主題曲《逆行者》
    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即將重磅開播,由摩登兄弟劉宇寧為第一單元「逆行」演唱的篇章主題曲也提前上線與大家見面,輕搖滾抒情曲風唱響戰疫英雄的讚歌,讓人振奮的同時又再次重溫「逆行者們」帶給我們的感動。
  • 肖戰央視《最美逆行者》的播出,是對「逆行者」無私奉獻的致敬
    肖戰參演抗疫劇《最美逆行者》的消息獲得新加坡《新明日報》關注。同時,CCTV公主號今天報導了《最美逆行者》片花曝光後所引起的關注度,CCTV登上泰國熱搜,成功實現文化輸出。相信這部劇能夠成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抗疫的窗口。肖戰央視《最美逆行者》的播出,是對「逆行者」無私奉獻的致敬。
  • 《最美逆行者》
    《最美逆行者》中每一個故事都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的,說明故事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經過改編肯定會藝術加工,比如將幾個人的故事放在一人身上會顯得太過於突出不真實,又比如主旋律的影片過於煽情(聽說《八佰》也有這樣的問題),一部作品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非常正常,只要有理有據不尬黑。
  • 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即將開播 劉宇寧獻唱篇章主題曲《逆行者》
    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即將重磅開播,由摩登兄弟劉宇寧為第一單元「逆行」演唱的篇章主題曲也提前上線與大家見面,輕搖滾抒情曲風唱響戰疫英雄的讚歌,讓人振奮的同時又再次重溫「逆行者們」帶給我們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