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品是我在做藝術駐留時創作的平版畫作品,是對電影分鏡頭語言和插畫語言想結合的一次嘗試。
對於圖像的視覺內容來說,在邏輯上是含糊和曖昧的:
以此作品的第一幅為故事的起點,此後內容的發展按照圖像的邏輯尋找「似是而非」的故事線索,整個故事的鋼要是沒有前提和必然性的。
收藏專線:18618319092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1
拼版套色
46x28cm
2015
3600元
我把創作思考的過程展現出來,表面上展現的只是一些關於視覺具象化的「痕跡」,並且畫面之間的聯繫的運動著的而不是封閉式的,單幅畫面本身並不獨立,在視覺符號的背後是畫面的「願望」與「欲望」之間的關係。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2
拼版套色
38x28cm
2015
3600元
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願望是受意識的控制的,而欲望是受到無意識的抑制而在作品中被間接的體現出來的,它無法用語言來直接呈現而往往表現出是「他人的話語」,更是一種運動的「能指的滑動」,通過畫面的隱喻與換喻的方式來傳達。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3
拼版套色
38x28cm
2015
3600元
《西西弗斯的神話》系列作品實際上就是我在自己的願望和無法表述的無意識之間的遊戲。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4
拼版套色
38x28cm
2015
4000元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5
拼版套色
36x28cm
2015
3000元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6
拼版套色
28x20cm
2015
2400元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7
拼版套色
41x41cm
2015
5000元
西西弗斯的神話 no.8
拼版套色
38x28cm
2015
3000元
收藏專線:18618319092
《GENTLEMEN》作為獨立實驗動畫具有這樣的「圖解性」:比如說把每一幀圖畫比喻成文字;串連出的連續圖像就像是用文字造句(不一定要用既定的邏輯,要結合獨立與實驗的特質);整部動畫作品就成為藝術家自己創造出的「語言系統」。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當代獨立實驗動畫更像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圖像化的造句遊戲,而這種遊戲性恰恰是動畫本身這種藝術語言的獨特魅力所在。
《GENTLEMEN》視頻:
Gentlemen 視頻截圖 5分54秒 素描紙本 2015:
整部動畫都以素描手繪為主,並且逐幀地用掃描儀複製在電腦上,再用Premiere軟體把一張張圖像粘和起來——製作的手段是非常原始的。可能正由於我是一個外行人而常常「偷懶」,並不懂得完全去遵守動畫的規則,這樣無意中我把動畫的實驗性拓展開來——現代的科技產品是作為人的延伸而被應用到了社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把這種延伸儘可能的縮短或者回到人面對藝術的原初的狀態,同樣也可以拓展出藝術的新的可能性。
作品闡釋:
關於我的朋友田波的一個夢
「之所以繪畫先於文字;因為作品裡的一些東西,在你還不明所以時就已經存在了……」
——威廉姆·肯特裡奇【南非]
A 田波對我說起他的一些夢。有暴力的,榮耀的,欲望的,理想的,迷信的……這些放在現實中的名詞,在夢的潛意識的活動中顯得極其的隱秘並帶有符號性,類似於不可言說的事。B 我的介入好比一個旁觀者或證人,又像是一個搜集證據的偵探,最後把所有遺漏的蛛絲馬跡串聯起來。不同的是,我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忠實的記錄者,而是一個把不可知變為可知的敘述者。那些潛伏在「真相」背後的誤讀,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就像夢一樣變得並不重要了。C 「你」是「我」的敘述者,「我」和「你」再玩一個我們永遠不會拼完整的拼圖遊戲。「我們是誰?」也變得更加不可知了。因為我們都在夢裡……都挺尷尬的。
動畫記
一
2000年上海國際雙年展上,南非藝術家威廉姆· 肯特裡奇的獨立實驗動畫作品第一次在國人中亮相。幾部動畫作品的轟動效應對於敏感的青年藝術家來說,不次於一場「啟蒙運動」。尋找新的藝術表現方式,成為了那個時期一部分藝術家的課題。「架上繪畫原來也可以通過影像等新媒體手段來呈現。」這在一定程度上縫合了傳統藝術與觀念藝術即將決裂的鴻溝,從而開闢了一條新的探索中國當代藝術的路徑。於是,獨立實驗動畫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影響了此後的一批年輕藝術家。他們把對自身生命價值的挖掘與社會問題的深刻理解結合起來,創作出大量的實驗動畫作品,豐富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形式。作品本身的當代性成為了影像藝術與傳統架上藝術的延續性的課題研究。而我也行進在這條路上……
我的本科時代是在美院雕塑系度過的,那時候對「強」造型的東西非常的著迷,所以自然而然的,我在那個階段關注更多就是對客觀事物的三維的觀察方式的認識與吸收。2000年以後,對於藝術中的觀念與技術的問題,一度成為了美院學術應用中的關鍵詞。觀念,多媒體,實驗藝術……這些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詞彙,曾使我不知所措。傳統的寫實技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在「強」造型的枷鎖中蹣跚的前行。甚至在本科畢業以後,我決定暫時停止藝術的創作實踐,重新的在美術史中尋找「解脫」的答案。
「我要的藝術是什麼?」「藝術的魅力對我來說是什麼?」「我與這個世界對話的方式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在本科三年級的時候,張宇彤老師曾帶著我們去北京電影學院觀摩泥偶定格動畫的製作過程。這個課程只有三周,現在回想起來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我發現我對動畫動的過程十分的著迷——當一個靜態的畫面或者一個雕塑,按照動畫的規律產生一系列動作的時候,這個過程產生了時間性。實踐性打破了一些固有的定律,藝術作品忽然變得不可預知起來。我總感覺似乎有某種新的事物(我並不確定的事物)產生了。
曾經我一直以為動畫是一種與個人無關的藝術形式。它受眾面廣,製作時分工明確,並且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原作者的意圖,用誇張的卡通形象複製下來的一門獨特的藝術。但是,當我看到了威廉姆·肯特裡奇和比爾·普林姆頓的動畫作品時,竟驚奇地發現他們的動畫藝術卻是與其個人生命體驗發生著直接關係的。原來,我所了解的動畫概念是很狹隘的。卡通並不等於動畫,它只是借用了動畫這種載體的一種媒介。
本科畢業後, 我閱讀了大量的國內外動畫電影和有關方面的書籍。當看到威廉·肯特裡奇的時候,他的一句話對我的觸動很大,「之所以繪畫先於文字;因為作品裡的一些東西,在你還不明所以時就已經存在了……」既然有些東西是說不清的,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去預先設計好什麼,應該順著作品自身的發展脈絡,尋找某些要表現和闡述的核心問題。這個過程恰恰就是我所要表現的東西。儘管它是「不清楚」的,甚至是猶豫的。
研究生階段。我把對動畫的實驗,帶到了版畫的應用性研究的這個課題上。版畫的拓展性認識對於我對實驗動畫的認知是非常直接的。1.版畫的複製性研究:在上這一課程的時候,我把版畫的複製性單獨的抽離出來,去掉了個人風格化的表現形式。我把一張丟勒的木刻畫拓印到板子上,用木刻到細心的按照大師的刀法儘可能地按原畫仿製出來。但是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一種狀態超過了我對木了語言的學習。相比較做雕塑臨摹時的狀態,木刻的複製更容易使我「走神兒」。這種感覺就像開賽車與自駕遊的區別。前者是專注的,高度緊張的並且按照既定的路線駕駛;後者則比較輕鬆,甚至有時留意到了路上的風景而一時忘卻了駕車,這種狀態是發散的。2.版畫的連續性。在造型的藝術門類中,版畫的文本性質更強。從這種屬性出發,它的連續性語言必然會成為它的特點之一,而我把版畫的這一特質發揮和應用到了獨立動畫的實踐中。3.版畫的預判性。製做一張版畫或一部動畫電影,都需要藝術家要有很強的預判能力。這種預判能力往往又伴隨著偶然性,看似是兩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之所以要有預判性,其實就是需要一定的偶然性來打破提前規劃好了的「效果」,如若不然這種預判性就會變得很被動,完全地被綁架在了技術語言上。我在製作動畫電影時很強調「猶豫」和不可知性,因為這種「猶豫」正是對已知答案重新提出來的問題,對已經約定俗成的事物的懷疑。這使得「演算」作品方式的過程總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清晰度。
二 關於《Gentlemen》
「動畫」是機械複製時代以來的藝術的延伸與拓展出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並且它具有繪畫與攝影的雙重屬性,它之所以會成為視覺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因為機械複製時代下產生的科技成果和思想理論成了它的催化劑。「事實上,如果沒有這項發明的衝擊,現代藝術就很難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就是說,科技革命對社會基礎的刺激,決定了上層建築的價值取向,但是對於藝術來說,並不是它的技術含量越高,藝術的價值也隨之升高。藝術畢竟是個人的事情,它是一種「人為」的結果,因為「人為」就會顯得「笨拙」而帶有瑕疵,而這恰恰又給了藝術「空隙」和拓展想像的可能。所以,把獨立實驗動畫比喻成是藝術家的「演算紙」,也正是這個原因。
獨立實驗動畫背後的方法論意義是:藝術家在論證自己的藝術思維過程中,是通過「演算」的方式進行的。藝術的目的性是貫穿始終的,而它是把看似無關聯的元素整合成新的秩序的載體。這些「演算」草圖和決定它產生的原因,才是藝術作品本身。
所以我選擇了具有風格化的手繪動畫的形式作為版畫的應用性研究的課題延伸。獨立實驗動畫的當代性研究不同於影像藝術的研究,是因為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機械造像史。它展現的「圖解式」過程是真人影像所表現不出來的。它既可以單維度地表現,也可以多維度地呈現藝術家的思維過程。獨立實驗動畫擺脫了只用眼睛去捕捉的機械屬性上的限制,把「手」對電影的影響參與了進去——既能拍攝又能畫出來,而人為的手工性佔很大的比例,拍攝只是輔助的手段。機械在這裡只是被用的工具,是藝術家們各種思維圖解,「演算」的記錄者,而不是客觀世界的記錄者。無論是用原始的手法表現,還是高科技的手法輔助,它都具有一定意義上的虛擬性。而這種虛擬性是在客觀與主觀的縫隙間產生的。
於是,透臺和印表機取代了硫酸紙和複寫紙,掃描儀和電腦取代了版、腐蝕、印刷和成像的傳統程序,列印墨盒替代了傳統油墨,Premiere軟體成為機械複製時代後繪畫「新秩序」的科技載體(動畫成像)。
就《GENTLEMEN》這部動畫作品來說,它的獨立性意義:在技法上,偏重於研究素描這門古老而又傳統的繪畫形式,在藝術越來越走向多元和新奇的今天,是否還能挖掘出新的可能性;在敘事的方法上,這部動畫也不是用一種主流商業動畫電影的敘事模式。它通過素描的方式對人物的客觀化的塑造,展現了一個人在夢裡與夢外剎那間的情緒的轉化,使觀看者產生了一種身份的模糊感,並隨之一探究竟。《GENTLEMEN》作為獨立實驗動畫具有這樣的「圖解性」:比如說把每一幀圖畫比喻成文字;串連出的連續圖像就像是用文字造句(不一定要用既定的邏輯,要結合獨立與實驗的特質);整部動畫作品就成為藝術家自己創造出的「語言系統」。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當代獨立實驗動畫更像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圖像化的造句遊戲,而這種遊戲性恰恰是動畫本身這種藝術語言的獨特魅力所在。
整部動畫都以素描手繪為主,並且逐幀地用掃描儀複製在電腦上,再用Premiere軟體把一張張圖像粘和起來——製作的手段是非常原始的。可能正由於我是一個外行人而常常「偷懶」,並不懂得完全去遵守動畫的規則,這樣無意中我把動畫的實驗性拓展開來——現代的科技產品是作為人的延伸而被應用到了社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把這種延伸儘可能的縮短或者回到人面對藝術的原初的狀態,同樣也可以拓展出藝術的新的可能性。
動畫實驗性的目的,是通過「演算」人的個體特性,而逐漸找到人對於自身身份認同的這個共性。「獨立實驗動畫與商業主流動畫的區別就像是狼和哈士奇,雖然很像但實際上不同的。」獨立實驗動畫可以走向被商業主流動畫「馴化」之路(如奧斯卡·費欽格把自己的創意賣給迪士尼從而誕生了偉大的《幻想曲》),同時,它們也可以獨立的存在,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
動畫在歐美和日本有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鏈,這源於他們對於動畫的初始階段的重視,也就是動畫本體所具有的規律性。這個特有的本體來源於與藝術,而藝術卻與藝術家這個個體有關。所以無論動畫最後是否走向了商業和人民,它的前期的實驗階段卻是獨立的——這是動畫的大腦。這是動畫這條產業鏈的前半部分,也是極其重要和關鍵的部分。技術,經營理念,市場推廣等作為動畫產業鏈的後半部分,直接地被大眾接受和消費。動畫文化的成熟與否關鍵在於它的獨立實驗階段,我把這個階段叫做「藝術家的動畫」,它是主流商業動畫轉化的前提,它是「動畫文化」的積澱,它的根基的深淺決定著動畫的品質。不然的話很容易為了商業利益而將未研究成熟的「實驗品」盲目上位,從而真正地降低了動畫的商業價值。
從現代藝術以後,藝術的概念與功能就顯得越發的不明確了,生活與藝術的邊界也在模稜兩可之間。在社會、價值觀、文化語境呈現多元化的今天,人們對藝術的理解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藝術區域化的「真理」被打破了,但是多元不等於消解了藝術的功能,否認藝術的形式價值。「從總體而言,當代藝術的功能化訴求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候,而且是以個體的藝術家表現為主,藝術成為一種表達獨特社會觀念與個人觀念的手段。」①由於各種藝術家對藝術的認識存在差異,人們在選擇藝術的形式上也必然是形式各異。而唯一的共同性就是藝術的實驗性精神依然在繼續著,對藝術的審視在繼續著。
—— 李菲 中央美術學院
注釋:①《藝術的民主》王春辰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3 第48—49頁
收藏專線:18618319092
李菲
200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多媒體與城市公共藝術研究方向
導師王中教授
獲學士學位
2008年以來,專注於當代獨立實驗動畫藝術創作與實驗動畫的創作方法研究。
201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
版畫的應用性研究方向
導師康劍飛教授
獲碩士學位
研究生畢業論文《藝術家的「演算紙」——論機械複製時代藝術的延伸之獨立實驗動畫》
2016年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在讀
導師譚平教授
展覽:
2017年 中國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 中國版畫博物館 深圳
2017年 第三屆寶甄藝術生活創新獎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
2017年 第四屆中國青年版畫展 中國版畫博物館 深圳
2017年 法國拉羅謝爾電影節策展人單元 拉羅謝爾 法國
2016年 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多倫多 加拿大
2016年 第三屆常青藤計劃--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展 天津美術館 天津
2016年 第40屆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 昂西 法國
2016年 第四屆瓦爾達影像獎 獲三等獎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
2016年 第19屆荷蘭動畫電影節(HAFF) 烏德勒支 荷蘭
2016年 延展動畫與時間詩學 中國獨立動畫電影論壇 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上海
2015年 青年圖語——來自CAFA的影像展 法蘭克福 德國
2015年 「無界」——三學院國際版畫展 中國版畫博物館深圳
2015年 「動,靜」 NO SPACE 北京
2015年 第十五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 獲實驗創新提名獎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
2015年 「在路上」——青年藝術家提名展 關山月美術館深圳
2015年 第四屆中國獨立動畫電影論壇 南京藝術學院
2015年 第十二屆北京獨立影像展 慄憲廷基金會 北京
2015年 常青藤計劃--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展 今日美術館 北京
2015年 B3 「動態之再」—動態影像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
2015年 「研展」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北京
2014年 「4AA4」 4A當代亞洲藝術中心 雪梨 澳大利亞
2014年 凱撒藝術新星--2014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術館 北京
2007年 全國藝術高校優秀畢業生作品展作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
2006年 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展,雕塑作品《女人體》,獲二等獎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
2006年 獲中央美術學院二等獎學金
2005年 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展,雕塑作品《地景》,獲二等獎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
2003年 中央美術學院基礎部優秀作品展,素描作品《兩個女人》,獲二等獎 速寫作品三等獎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
獲獎情況:
實驗動畫作品《Gentlemen》
2016年 中央美術學院第四屆瓦爾達影像獎
2015年 第十五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 實驗創新提名獎
2006年 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展,雕塑作品《女人體》,獲二等獎
2006年 獲中央美術學院獎學金
2005年 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展,雕塑作品《地景》,獲二等獎
2003年 中央美術學院基礎部優秀作品展,素描作品《兩個女人》,獲二等獎 速寫作品三等獎
論文及作品發表:
《版畫》季刊 2015 09-12
《藝術匯》雙月刊 2015 05/06
《中央美術學院基礎部優秀作品談》文國璋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基礎課教學範例—素描》張虹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收藏情況:
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版畫博物館
關山月美術館
私人收藏等
~~~ 更多作品 請進文奇店內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