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
有這樣一位學者,雖然他師出名門,卻是出了名地敢於提出疑問,敢於批判現實,他就是北大教授孔慶東。這位教授別具一格,言語間透露著俠肝義膽的萬丈豪情,揮灑下是嬉笑怒罵的文章佳作。有人反對他,他就橫衝直撞一頓批評,甚至言辭過於粗鄙引起眾多網友質疑,孔慶東就是這樣一位充滿爭議的學者。
北大「醉俠」
1964年,孔慶東出生在黑龍江的哈爾濱,寒冷的東北造就了孔慶東冰峰般的堅韌與稜角。從小就愛看武俠小說的孔慶東文筆斐然,他的文字透露著金庸小說中的豪氣萬丈與俠肝義膽,除了武俠小說,孔慶東還愛品讀魯迅,也正因為解讀魯迅、欣賞魯迅,所以他尤其擅長批判現實。
1983年,愛好文學的孔慶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大的中文系,北京大學作為我國數一數二的知名學府,中文系更是校內的龍頭專業,可想而知孔慶東的文學功底有多深。
大學畢業後,孔慶東順理成章地繼續深造碩士學位,他是我國魯迅學會理事,中國卓越的批判知識學者錢理群的開山弟子。博士時期,孔慶東也師出名門,投身於北大名師嚴家炎先生門下。
師從兩位北大名家大師,孔慶東的文學功底自然無可非議,他主攻現代小說與武俠小說,研究兩類文學,一生著作等身。其語言文學色彩較重,帶有濃厚的諷刺色彩,卻又幽默詼諧,讓人感受到嫉惡如仇之感。
他自稱自己是「醉俠」,因為就職於北大,所以常被人戲稱為「北大醉俠」。那麼孔慶東的酒量究竟如何呢?就他自己所言,孔慶東其實酒量非常淺,雖然自稱「醉俠」,但壓根不怎麼能喝酒,而這麼稱呼自己,純粹是想追求一種境界。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學者,孔慶東將自己對於文化的普及搬到了臺前,他曾經受邀參加《百家講壇》。在節目中,孔慶東幾乎是將《百家講壇》作為了自己傳道授業的學術陣地,然而因為節目的主張與孔慶東的意願背道而馳,後來他多次在鏡頭前公開表示自己再也不會去《百家講壇》。
孔子後人
雖然孔慶東是個出生在黑龍江的正宗東北人,但他的祖籍卻是在山東,據說是孔子後人。當然迄今為止,說自己是孔子後代的人挺多,做出一番成績的人也不少,幸而孔慶東本人也並不在意這個虛名。在他看來,自己與孔子的關係更像是一種傳承,血緣傳承外,還有傳統的傳承。如何將文化傳統傳承下去,這是孔慶東關注的話題。
在孔慶東看來,自己所研究的金庸和魯迅正是傳承傳統的一種方式。許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個大學教授要將金庸捧得如此之高,作為當代的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是否堪當傳統二字還存在一些爭議,但孔慶東卻非常欣賞金庸及其作品。
正如作家王朔看來,有人捧金庸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這種「捧」已經達到了歷史的需要,是全民認可的。然而孔慶東在這一方面看不出他有任何的私心與利益所得,就捧金庸這件事而言,孔慶東完美地繼承了孔子的有話就說,有感必發。《詩》三百篇,不得不發。孔聖人的後代保有了對文學的純潔性與熱愛,所思所想,必要暢所欲言。
屢遭質疑
然而這位獨樹一幟,有著自己風格的北大學者,最近卻因為在公共平臺頻發不當言論,而屢遭網友質疑。如果說在文章中,孔慶東的話是字字珠璣,那麼反映到現實生活中來,就可謂是出口成髒了。
2012年5月6日,已經有一定知名度的孔慶東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孔慶東引用了一首愛國詩人陸遊的七律詩。看到這首詩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的關凱元同學當即對這首詩展開了評論,本以為是孔慶東自己所作,關凱元便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格律不對……好歹孤仄孤平不該犯」。
正是這句話卻引起了孔慶東的深刻不滿,也許是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接受不了這樣的評頭論足,尤其還是對自己喜歡的詩人開展批評,孔慶東失去理智,立即破口大罵,「你就是個狗漢奸……我看你媽又孤又平」。網友看到孔慶東的發言後,紛紛表示難以接受,認為這樣的素質難以堪當北大教授。
這件事隨著網絡的快速傳播發酵嚴重,眾多網友口誅筆伐,而受到辱罵的網友關凱元也將孔慶東告上了法庭,要求孔慶東賠償精神損失費200元及打官司費用2000元。這場官司隨著幾次開庭也最終塵埃落定,孔慶東後來通過報紙刊登向關凱元進行道歉,也按照相關決策賠償了所謂的精神損失費用。
除了這件事情外,孔慶東還有過許多存在爭議的行為。例如在2011年,主張「平等、寬容、人道」的《南方人物周刊》想要對孔慶東進行採訪,然而卻遭遇了孔慶東的拒絕。他的拒絕方式就有些言語鄙陋了,連用三個排比句,更是發微博吐槽男方系對他的電話騷擾。
孔慶東對於南方系更是連罵三句(這裡不再重複),也正是這三句話將網友對孔慶東的感官帶得非常差,覺得他是一個品行低下,素質低劣的人。雖然有些人表示能夠理解孔慶東作為一個學者與某些媒體平臺的意見不能達成共識,但還是不能接受這樣惡劣的拒絕方式。
因為孔慶東的系列不當言論,不少作家和媒體人對他評價極差,甚至許多網友對他的路人緣也很淡薄,有網友質疑「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難道連這樣出口成髒的人也能包容?」那段時間,網友們紛紛抵制孔慶東繼續擔當北大教授,然而孔慶東卻是北大學生們評選出的十佳教師。更有甚者,孔慶東在微博提及的關於中美是否戴口罩的問題更是令人憤慨。
在平民立場作出真正為老百姓喜聞樂道的文學作品,孔慶東做到了這一點;但如何從普通人的立場真正為別人考慮,慎言慎思,這是孔慶東需要學習的地方。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