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是不是還是有人有疑問
什麼是「雞毛換糖呢」?
這發生在上世紀的義烏,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
最早的雞毛換糖,形成於我國的浙江省義烏地區,而最終,這一行為對地區經濟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認可,並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雞毛換糖的人又被稱為敲糖幫。
而劇中義烏陳家村就是敲糖幫的所在地。
上世紀七十年代,義烏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繁榮,老一輩的人還在雞毛換糖,遵循著近四出六的原則,這天,陳金水挑著扁擔,搖著撥浪鼓,頂著風雪,吆喝著「雞毛換糖嘞~雞毛鴨毛換糖嘞~」這時一陣哭聲傳來,這陣哭聲吸引了陳金水,這大概就是命運的神奇之處吧。
抱在手裡的小小嬰兒,誰又能想到他的人生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呢?
小寶寶還是很可愛的~
「叫他雞毛」
每一聲雞毛都能讓我想到雞毛換糖,這是傳承啊!也有老一輩人對他的期望吧。
轉眼雞毛七歲了,他拜了雞毛換糖的祖師爺,金水叔也給他取了新的名字。「江河」,姓陳。大江的江,河流的河,生死都是陳家的人。
這時,誰也沒有想到,吃百家飯長大的雞毛,竟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