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是一位可親可敬的、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老兵。彭忠秋,1949年出生,1965年入伍,1968年參加抗美援越戰爭,戰場火線入黨,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所帶連隊被授予集體一等功,個人榮立二等功。調到院校工作後,主講課程獲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全軍軍事科學研究成果獎,榮立三等功。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服務社會,被評為「長沙市文明市民標兵」「長沙市最美基層宣講人」「長沙市先進黨支部書記」「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等榮譽,由他領銜的「老首長工作室」被評為「湖南省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湖南省離退休幹部示範黨支部」「湖南省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等榮譽。
戰場上的功臣
1968年1月,年僅18歲的彭忠秋主動申請出國作戰,奔赴抗美援越前線。「流彈不時在身邊飛過,戰友們毫無畏懼。」說起當年,彭忠秋的臉上、眼裡煥發出年輕的光彩。
經過戰火洗禮後,他主動要求到後進連隊去當指導員,並立下軍令狀,要改變連隊落後的面貌。一年後,該連隊政治、軍事雙豐收,被集團軍評為「神槍手連」。
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他帶領全連勇奪「尖刀連」大旗,第一個奪取指定的戰略防禦陣地。此後境外作戰28天,大小戰鬥10餘次,所帶連隊以全線出境作戰最遠、到達穿插位置最早、出境作戰時間最長、傷亡人數最少的驕人戰績勝利完成出境穿插作戰任務,被廣州軍區授予「勇猛穿插」和「戰時政治工作先進連隊」稱號。
講臺上的好教員
1986年調到學院後,他從事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教學工作。他認真研究教學規律,把握學科前沿動態,開設「軍隊政治機關工作概論」「戰時政治機關工作」等新課程,編寫了《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等10多部教材和著作,較早提出了建立軍隊政治機關工作指揮自動化與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構想,並參與完成了該項全軍重點科研項目的立項、研製、驗收鑑定工作。
1990年,彭忠秋擔任第三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他堅持模範帶頭,率先垂範,凡是新課和不好講的課,他都自己擔任主講。他建立健全了備課、試講、以老帶新、授課質量研討等制度,並在教學中狠抓落實。所帶教研室的教學質量和全面建設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被學院評為先進教研室。
從普通教員到皓首學者,教書育人25載,彭忠秋始終以衝鋒的姿態奮戰在思想政治教育戰線,以滿腔的熱情,全部的心血,換來「桃李滿天下」。
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於彭忠秋而言,退休只不過人生的又一次「閃亮轉身」。他2010年從國防科技大學退休後,始終要求自己「退休不退志,離崗不離黨」,在繼續完成大學交給的工作任務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運用自己的專長服務社會。
他愛好攝影,通過出影展、辦書畫展,推介社區的道德模範和典型人物,真誠地為退休幹部和社區群眾服務;他經常受邀到省市機關、院校、企事業單位講課,年均40多場;社區開展黨日活動,他不但幫忙做組織工作,還親自上黨課;市軍休辦搞文藝匯演,他幫助搞策劃,自己寫朗誦詩、自己登臺演出;區裡組織廣播體操表演,他既是領隊,又是隊員;雨花軍休所的原創歌曲《永遠的老兵》是一首男聲四重唱歌曲,他是演唱的「四朵金花」之一; 他牽頭主辦了《正苑公益文化》網站,設有「公益文苑」「正苑影像」「公益知識」等欄目,內容豐富,圖文並茂。
彭忠秋是軍休所和社區的大忙人,他夫人朱大姐說:「老彭這個人閒不住,退休了比在職還忙。」
公益活動牽頭人
這位「彭大將軍」性格耿直,為人豪爽,組織協調能力強,且身兼數職:擔任雨花軍休所文化活動小組組長、東塘街道「老首長工作室」常務副主任、「老首長工作室」黨支部書記、新氣象攝影社社長等。其中,「老首長工作室」,現有成員120餘人,其中有6位退休將軍,10多位退休大校,骨幹成員有書畫家、演講家、作家、攝影師等。工作室成立了理事會和黨支部,秉持「立足社區,服務社會,走出社區」理念,傳播先進文化,獲得省市區乃至全國的榮譽不勝枚舉。
近年來,他還牽頭開設書法、攝影公益培訓班,免費招收東塘街道中小學書畫、攝影愛好者;在市委老幹部局的指導下,牽頭組織公益宣講活動,深入全市各中小學校宣講抗戰故事,傳播革命精神;發起成立軍休所「五老講師團」,帶領5位老教授講180場課,深受聽眾歡迎;帶領工作室的老教授深入社區、街道,用深入淺出的理論、生動的事例為大家講授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時代內涵……
彭忠秋,人如其名,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軍隊。在戰場上殺敵報國,在講臺上勤奮耕耘。如今退休了,他仍在無私奉獻,為軍旗添光增彩,實踐著自己的座右銘——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來源:雨花老幹部
原標題:《【最美老幹部】彭忠秋:奉獻不僅僅在戰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