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壞了迷霧劇場的口碑,五元文化這家公司需要反思了

2020-10-04 TV嗶嗶嗶

《沉默的真相》以今年「國產第一劇」的超高口碑,為愛奇藝今年的「迷霧劇場」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迷霧劇場」以《十日遊戲》開始,口碑尚可,之後《隱秘的角落》的大爆,把這一品牌給打了出來。

正當觀眾對「迷霧劇場」保持極高期待的時候,接連播出的《非常目擊》《在劫難逃》,又狠狠地給觀眾潑了冷水。

「迷霧劇場」的口碑也差點被毀了。

好在《沉默的真相》及時「救場」,「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迷霧劇場」目前推出的五部劇集,反響一般的那三部,來自同一家出品公司。

《十日遊戲》《非常目擊》《在劫難逃》,都是五元文化出品的。

優酷懸疑劇場推出的《白色月光》,出品公司同樣是五元文化。

雖然五元承包了如此多的懸疑短劇,尷尬的是,「平庸」是今年五元短劇的普遍特點。

出品最多,爆款為零。

五元文化之後還有一系列作品即將推出,它們能否贏得觀眾信賴?

這家走得很快的影視公司,是否需要檢討些什麼?

五元發展史

五元文化的核心人物,是導演五百。

1980年出生的五百(原名郭書博),2009年以喜劇短片開始他的導演生涯。

2015年,五百擔任懸疑網劇《心理罪》的導演。

《心理罪》獲得不錯的評價,也讓五百為業內所注意。

2015年12月,五百成立了五元文化。

2016年,五百與楊苗聯合執導的網絡劇《滅罪師》播出,口碑較《心理罪》有明顯的下滑。

2016年,五百與王偉聯合執導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這是一部相對成功的國產漫改劇。

2016年底《畫江湖之不良人2》播出,人還是那幫人,但作品質量江河日下。

2017年,五元文化推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白夜追兇》。王偉擔任導演,五百擔任監製。

《白夜追兇》市場與口碑雙豐收。當時影視圈大量熱錢湧入,五元文化也被廣泛看好。

2018年,五元文化獲得B輪數億元融資。

2018年,五元文化只推出一部網劇,餘慶執導的《古董局中局》。雖然也是IP改編,但反響不及預期。

2019年,五元文化沒有推出網劇,而是首次嘗試大銀幕作品,五百執導的《「大」人物》上映。

2020年,是五元短劇的爆發年。除了《十日遊戲》是改編自東野圭吾的作品外,《非常目擊》《白色月光》《在劫難逃》都是原創故事。

除了這些已上映的作品外,五元還有一系列待播作品,並且以長劇為主。

包括黃軒領銜主演的《瞄準》,李易峰領銜主演的《隱秘而偉大》,白敬亭領銜主演的《榮耀桌球》。

拍攝中的長劇有宋佳領銜主演的《盛裝》、李現領銜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見》。

值得注意的是,五元文化成立五年了,迄今未播出過上星劇。

待播的懸疑短劇還有楊苗執導的《致命願望》、餘慶執導的《迷霧追蹤》。

總的來說,這是一家發展得非常順的公司。雖然在長劇的營銷能力一般,但其懸疑短劇頗受視頻網站巨頭的認可。

從已播出的作品看,五元文化是否被高估了?

三個弊病

回顧五元文化出品的、已播出的影視作品,會發現它們不約而同存在三方面的弊病。

其一,原創能力相對薄弱。

五元文化已播出的作品中,有一半以上是改編或翻拍。

像《「大」人物》,翻拍自韓國2015年的爆款電影《老手》。

《古董局中局》,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

《十日遊戲》,改編自東野圭吾的《綁架遊戲》。

有相對經典的作品打底,翻拍或改編後,也不會荒腔走板到哪裡去。

一旦進入原創故事講述,除了《白夜追兇》外,其餘原創作品都令人大失所望。

五元文化有必要在原創劇本的開發與打磨上下大工夫。

哪怕是改編這樣的二次創作,五元文化的完成度也只是中規中矩。

像《十日遊戲》,將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歸因於愛。但細細推敲,於海與沈芸的愛來得太容易了,以至於兩個人願意為彼此承受代價時,難以給觀眾帶來太強烈的情感衝擊。

其二,誤解懸疑,故弄玄虛。

五元文化深耕懸疑短劇,是一個很正確的決策,畢竟放眼全球影視市場,懸疑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元素之一。

《非常目擊》《在劫難逃》《白色月光》,也都體現出五元文化的一個優點:擅長營造懸疑氛圍。

《非常目擊》通過夜雨霧的氛圍製造了一種詭異感。

《在劫難逃》一開篇就通過時間穿越的引子先聲奪人,勾起觀眾的好奇心。

《白色月光》,也通過大量的手持攝影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

過猶不及的是,這三部作品在氛圍營造上,為了炫技而炫技,故弄玄虛。

常常只是做個樣子,把觀眾唬住,自以為神秘莫測。結果,能夠為觀眾提供的有效信息量,為零。

《非常目擊》和《在劫難逃》中,都有大量的兩個人在那邊說一些有頭沒尾、神神秘秘的對話。

例如《非常目擊》中,王瀧正飾演的石頭的首次出場,與周勝對話。

或者《在劫難逃》中,李康生飾演的姜叔,與張皓然飾演的劉雨奇的每一次對話。

觀眾起初掌握的信息量有限,總以為這些你來我往、連篇累牘的對話裡,隱藏著破解案件的關鍵信息。

當真正懸念揭曉後,觀眾恍然大悟:他們說的都是一些廢話。

導演只不過是在觀眾不能掌握前因後果的時候,利用看不懂的人物對話把水搞渾,把觀眾搞暈,以此來體現所謂的懸疑感。

但這是對懸疑的極大誤解:沒有信息量的懸疑感,只是空架子。

《在劫難逃》空洞的懸疑感,不僅體現在人物對話上,更體現在整體的劇情邏輯上。

中後段的無效信息太多。比如幾個主人公的前史,翻查檔案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要浪費好幾集篇幅來回倒騰,搞得欲蓋彌彰。

再比如警方調查化工廠的受害者,警方挖到趙彬彬父親的遺體等橋段,它們佔去不少篇幅,但與主線關係不大。

最後兩集匆忙地交待前因後果,劇情飛快得像是在說故事梗概,並且毫無最基本的邏輯,情節似乎在侮辱觀眾智商。

比如孫曉萌的父親孫晨,突然成了藥劑開發專家。孫曉萌突然被安上了個不治之症。還有什麼白房子、分子式、弧光科技,各種沒有任何鋪墊的概念和情節紛至沓來,只是把劇情留下的「時間穿越」的大坑,以最潦草的方式填補起來,並且還留下好幾個懸而未決的坑。

演員都是好演員,就像《在劫難逃》中,鹿晗就有很出色的轉型。但劇本沒有配得上演員的努力。

令人玩味的是,《在劫難逃》爛尾後,五百和五元文化聯盟創始人馬李靈珊微博或採訪中還做了一系列回應。

他們隱晦地將問題推給審查刪減,之後透露作品的各種腦洞,畫了一個第二季的餅,將作品的不足推得一乾二淨。

好像作品現在這個樣子,一怪審查,二怪觀眾沒跟上主創者的腦洞,觀眾沒看懂。

但縱觀那些經典的高智商燒腦影視劇,無論觀眾是否能夠完全get到導演傳遞的信息,都不會影響影視劇本身在敘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傑出。

而審查問題,也並非五元一家公司要面對。

就像《隱秘的角落》,也許你沒有看到那層隱秘的結局,但你還是能夠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

看《沉默的真相》時,觀眾也會被江陽那悲愴的理想主義氣質所深深感染。

《在劫難逃》並不是這樣。哪怕導演在劇集之外各種挽尊,各種填補腦洞,這部劇集無法傳遞給觀眾美感和情感衝擊。

說得天花亂墜,都不影響《在劫難逃》本身是一部爛尾的劇。

不正視問題,而是通過各種理由和藉口來遮掩問題,折射的是創作者的自戀和自大。

其三,短劇注水。

近兩年來短劇迎來高速發展,短劇是對注水長劇的撥亂反正。

但一個常識也有必要澄清:長劇不是「原罪」,短劇也不是「勳章」。並不是說一部劇50集以上,它就是一部「注水」劇,也不是說一部劇只有12集,它就一定是精品劇。

短劇不是長劇的一個片段或截面,如果短劇只是短的「注水劇」,那麼短劇同樣會遭到觀眾唾棄。

短劇之「短」,意味著精簡、精煉和精華,縮短的只是劇集不必要的篇幅。

上述提到的敘事問題,假設劇集能再簡短一些,恐怕還可以忍。但五元文化今年推出的短劇,還是過於冗長了。

《白色月光》花費12集篇幅講究一個出軌故事,用大量鏡頭堆疊女主角的情緒變化,剛開始還有新鮮感,用到最後觀眾都疲倦了。

《非常目擊》開篇就勸退觀眾,前六集的鋪墊和進入太慢了,等到後六集節奏加快時,觀眾已經離開了。

即使筆者被迫去看了劇方透露的原始劇情,也並不認為,加回這些劇情就會顛覆對該劇的評價。

《在劫難逃》如果凝練一點,一季就可以講完。它將大量的時間都花費在了無效劇情上。

觀眾期待的短劇是像《隱秘的角落》《摩天大樓》《沉默的真相》那樣,沒有廢筆、直擊要害。

但五元的幾部短劇則讓觀眾發現:短劇注水起來,一樣可怕。

需警惕抱團「自high」

觀眾在五元文化出品的短劇的演職員表上,常常看看一些人名後面有【A.L.U】的標識。

【A.L.U】是弧光聯盟的意思。

五百幾乎是在五元文化成立的同時,也發起弧光聯盟。最初的成員是幾個導演,包括五百、王偉、楊苗等人。

當前弧光聯盟的成員有三十多個人,幾乎涵蓋了影視領域的全部工種,包括剪輯、作曲、美術、造型、攝影、燈光等。

五百的出發點是:「友誼不是互相取暖,而是相互成就偉大的工業。」

五元文化與弧光聯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五元文化出品的作品,都有弧光聯盟成員的參與。

但弧光聯盟又不是公司制的,創作者與公司之間有一道屏障。

公司為聯盟提供資本、營銷、製作等資源的支持,幫助想要創作的人才摒棄外界的幹擾,增加項目的穩定性。

而聯盟集合了各行各業的人才梯隊,也為五元文化的作品提供穩定的製作團隊,確保作品的工業化和標準化,保證作品達到一個基本的質量。

五百的出發點無疑是美好的。

人才要創作,公司提供支持;公司要創作作品,立即有人才可以派上用場。

正午陽光其實也是這一類型的公司。

如果弧光聯盟都是行業最頂尖的精英,那麼弧光聯盟的作品就是品質保證。

可問題是,如果聯盟裡新人居多呢?本來是還需要學習的,結果卻被趕鴨子上架,作品質量如何保證?

正午陽光有一批成熟的導演團隊,大多經過多部作品的磨練,尚且有失手的時候,更何況弧光聯盟?

五百曾在採訪中說,他對於弧光聯盟裡的新人,「我就是『硬帶』,手把手教。」

但說句不好聽的,五百離一名優秀的導演尚且有不小的距離,他的「手把手教」在傳遞一些有價值的經驗的同時,是否可能把其他導演帶入誤區?

五元文化今年的短劇的幾個弊病就如出一轍。

這是給五元文化一個重要的警醒:抱團發展的初衷雖好,但一定要避免圈子化,避免「抱團自high」。

尤其是聯盟裡的年輕人居多,需要更多的學習。比如公司出品的作品,不是非得要聯盟的導演來拍,可以請外援大導演,讓聯盟的導演從副導演學起。

短劇的試錯成本較低,五元文化還有幾部大製作的長劇,一旦撲街,對品牌對公司的傷害更大。

步子邁得太大,走得雖快,但不一定走得遠、走得穩。

五元文化需要停下來復盤,自我檢討,而不是找藉口、找理由、自我蒙蔽。

總體來看,五元文化仍是一家有銳氣和希望的公司,希望它不會變成「傷仲永」。

相關焦點

  • 迷霧劇場「壟斷」高分國產懸疑劇
    五元文化創始人五百曾對毒眸感嘆。《十日遊戲》《在劫難逃》則是在2016年冬天交到了五元文化創始人五百的手中。在這七年之間,他專門建立一個文檔,存放他所看到的一切可能跟故事有關的新聞、照片、電影,隨後又與五元文化的編劇、策劃,一點點慢慢地豐滿了整個故事。除了給像《在劫難逃》《非常目擊》這樣的故事以自由生長的空間,在《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這兩個項目上,愛奇藝對「新勢力」也都抱著歡迎和鼓勵的態度。
  • 迷霧劇場再更新!《非常目擊》超越《隱秘的角落》的三大理由
    《隱秘的角落》突然爆火,讓張東升爬山梗火遍全網,也讓觀眾對於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更加期待。但令人意外和遺憾的是,《隱秘的角落》落幕之後,愛奇藝突然將期待值最高的迷霧劇場撤下了主頁,《隱秘的角落》後續接檔劇更是毫無音信,隨後各種消息紛紛而至:迷霧劇場被舉報了,所以取消了!因為《隱秘的角落》大火,導致迷霧劇場其他未上劇集重新過審!
  • 《在劫難逃》能否再扶起迷霧劇場?
    另一邊,影帝王千源擔綱主演,懸疑劇金牌製作公司五元文化操刀,再加上鹿晗甘心以二番身份出演,也點燃了大眾對《在劫難逃》品質的好奇心。豆瓣評分7.8,評分人數破2萬。《在劫難逃》目前的口碑超越了《非常目擊》《十日遊戲》,而播後的熱度成績也依舊是四部之最。
  • 「狠人」戴瑩:迷霧劇場是一個問號,也是一個燈泡
    說到成績,迷霧劇場五部作品豆瓣平均分是8.1,最高是9.2。《沉默的真相》和《隱秘的角落》分別斬獲2020國產網劇口碑榜TOP1和TOP2,這是所有參與的團隊非常驕傲的一點,當時《隱秘的角落》是開分9分,我特別驕傲,整個團隊也非常雀躍,更沒有想到《沉默的真相》穩固在9.2分,以一個完美的收官分數結束了迷霧劇場今年的運作。
  • 《在劫難逃》能否再扶起迷霧劇場?
    另一邊,影帝王千源擔綱主演,懸疑劇金牌製作公司五元文化操刀,再加上鹿晗甘心以二番身份出演,也點燃了大眾對《在劫難逃》品質的好奇心。豆瓣評分7.8,評分人數破2萬。《在劫難逃》目前的口碑超越了《非常目擊》和《十日遊戲》,而播後的熱度成績也依舊是四部之最。
  • 懸疑劇製作公司盤點:五元文化以量取勝,萬年要做懸疑劇裡的「正午陽光」
    6月初,朱亞文、金晨等主演的《十日遊戲》揭開愛奇藝迷霧懸疑劇場的面紗;月中,《隱秘的角落》徹底引爆懸疑劇。在之後,愛優騰三大迷霧劇場,一言不合就上演懸疑正面battle。 這不,《非常目擊》《摩天大樓》《白色月光》前腳剛正面剛完,《在劫難逃》便緊密鑼鼓上線了,目前非會員還未收官。至於下一部接檔的會是哪一部呢?
  • 愛奇藝的夏天,迷霧劇場撥開迷霧
    從觀眾反饋來看,迷霧劇場已形成了一個口碑良好的IP,很多觀眾追看《在劫難逃》或 《沉默的真相》的原因不是因為劇集有喜歡的明星,而是因為迷霧劇場的招牌。這個夏天,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沒有迷霧。迷霧劇場的「長尾效應」「長尾效應」是指人們需求會集中頭部,稱為流行文化。分布在尾部的需求則是指個性化、零散的小量需求。
  • 《在劫難逃》開播熱度超《隱秘的角落》,但五元文化還是被高估了
    五元文化則因為在懸疑賽道上產量最高而成為存在感最強的公司。但比較尷尬的是,五元雖與愛奇藝深度合作,打造了四部懸疑短劇,但偏偏為愛奇藝打響「迷霧劇場」金字招牌的,卻是非五元製作的《隱秘的角落》。2017年,《白夜追兇》讓名不見經傳的五元文化一夜成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新銳影視製作公司。
  • 迷霧劇場又出高分劇,好評率92%,是劇本強還是流量明星強?
    迷霧劇場不告訴你具體有哪些劇,而是放一張明星陣容極其強大的海報,這個真是吊足觀眾的胃口。剛開播評分就來到了8.1,雖然最終的評分只有7.3,但這部劇的口碑相當不錯。迷霧劇場算是開了個好頭。按說這部劇的出品方不光有愛奇藝,還有五元文化,五元文化曾經出過《白夜追兇》這樣的爆款神劇。難道是因為宋洋和袁文康知名度不高,扛不起這部劇?
  • 迷霧劇場又出高分劇,好評率92%,是劇本強還是流量明星強?
    迷霧劇場又出高分劇,這部劇就是鹿晗和王千源主演的《在劫難逃》,目前豆瓣評分7.9分,好評率92%,差評率只有6%。這在國產劇中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說這部劇之前我們先說說,什麼是迷霧劇場。迷霧劇場是愛奇藝在今年推出的懸疑類型劇場,其中包含多部懸疑類題材短劇集,這些劇集的製作手法都是對標美劇的精品化內容,而且愛奇藝對於這種模式的玩法是越來越爐火純青。
  • 短劇的「懸疑+」實驗背後,五元文化的再升維
    然而,五年將是新伊始,五元文化的創作邊界也在不斷打開。在《在劫難逃》上線之際,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接連採訪五元文化聯合創始人馬李靈珊、《在劫難逃》編劇甄福群等「五元系」,一起揭開五元文化對於「懸疑+」的創作、短劇市場現狀以及類型內容公司破局的觀察和經驗。
  • 「迷霧劇場」角落,愛奇藝秘密野心
    艾奇藝發布了「迷霧劇場」的第一張概念海報,正式將策劃已久的懸疑劇品牌推向公眾。與美劇相比,分析人性,起調並不高。《十日遊戲》成為霧天劇場的第一部在線作品。話劇改編自託庫諾的經典作品《綁架遊戲》,觀眾第一次接觸到霧霧霧創作的12集高品質短劇,豆瓣的評分一度超過8.0。
  • 影視小料丨肖戰黃景瑜合作真假,範丞丞,趙麗穎,迷霧劇場
    目前他還是以綜藝為主,手裡還有兩部待播劇,一部是和程瀟搭檔的《靈域》,一部是五元文化出品會在愛奇藝迷霧劇場獨播的《致命願望》,搭檔馮紹峰和文淇。爬山劇與迷霧劇場愛奇藝迷霧劇場原本今年想大幹一場,從春天就開始卯足力氣賣力宣傳,甩出來的片單也是有質也有量,一口氣排播6部懸疑短劇,演員陣容也非常豪華。
  • 反派鹿晗對戲王千源迷霧劇場上演《在劫難逃》
    迷霧劇場第四部《在劫難逃》定檔9月2日播出,這是一部輕科幻的懸疑劇,由五百執導,王千源、鹿晗、齊溪、喬欣、吳越、張皓然主演。五元文化時隔3年推出原創懸疑短劇集《在劫難逃》,導演五百也正是《白夜追兇》的監製。同樣的製作團隊,這部劇從質感上也會是和《白夜追兇》一樣,可以說是一部科幻版的《白夜追兇》。
  • 革新者五元文化:帶著短劇歸來
    目前已播出的懸疑短劇中,有三部都來自愛奇藝迷霧劇場,還有三部來自一家以拍攝懸疑劇見長的公司五元文化,即將開播的《在劫難逃》,也出自這家公司之手。為什麼平臺和影視公司都紛紛押注懸疑短劇賽道?懸疑短劇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 「迷霧劇場」明年會有更多複合類型的創新內容
    《沉默的真相》也是愛奇藝「迷霧劇場」的收官之作。自今年5月以來,迷霧劇場先後上線了《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非常目擊》《在劫難逃》《沉默的真相》五部懸疑短劇集,在持續對懸疑劇這一品類進行深耕和細分的同時,也在行業層面製造出了短劇集熱潮。迷霧劇場的推出是愛奇藝過去幾年在短劇上集中布局和積累的成果。
  • 《沉默的真相》高開炸走,「迷霧劇場」類型內容的升維邏輯
    豆瓣9.2分,《沉默的真相》口碑終於平穩下來。開分8.9,上線三天開啟超前點映後,上升至9.2,作為「迷霧劇場」的收官作品,《沉默的真相》畫出的句點算得上完美。從6月2日《十日遊戲》上線,到10月1日《沉默的真相》非會員大結局,近四個月的時間,「迷霧劇場」共推出五部12集、「懸疑+」劇集,不僅引爆了諸如「爬山梗」等出圈話題,也將12集短劇、類型化作品、劇場化運營思路等概念集中推至行業和受眾面前。五部作品過後,「迷霧劇場」將暫時告一段落。
  • 2020劇集暑期檔:檸萌影業、五元文化成最大贏家?
    經過近幾年的市場風向檢驗,落地於生活的現實主義題材,可以說是「年年上新年年新」,作為影視劇中最大眾化的類別,一直作為大眾情緒的出口,被需要著。網劇成「香餑餑」五元文化彎道超車儘管2020年暑期檔,網播劇未能與網臺劇平分秋色,但依然蘊藏著勃勃生機。
  • 懸疑劇製作公司盤點:五元以量取勝,萬年要做懸疑劇的正午陽光
    6月初,朱亞文、金晨等主演的《十日遊戲》揭開愛奇藝迷霧懸疑劇場的面紗;月中,《隱秘的角落》徹底引爆懸疑劇。在之後,愛優騰三大迷霧劇場,一言不合就上演懸疑正面battle。 這不,《非常目擊》《摩天大樓》《白色月光》前腳剛正面剛完,《在劫難逃》便緊密鑼鼓上線了,目前非會員還未收官。至於下一部接檔的會是哪一部呢?
  • 《隱秘的角落》背後:口碑網劇陷商業迷霧
    《隱秘的角落》是愛奇藝「迷霧劇場」的第二部作品。撲朔迷離的案情、頗有質感的畫面、暗藏玄機的線索細節、演員的出彩演技……讓這部懸疑劇獲得8.9分豆瓣評分,並引發關於原生家庭和人性話題的廣泛討論,口碑流量雙豐收。從百度指數來看,從6月16日上線首日開始,其熱度就一直處於上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