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阮氏三雄的起名略談

2020-12-23 三僚起名齋

說到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中,阮氏三雄中老大阮小二綽號「立地太歲」,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老二阮小五外號「短命二郎」,在梁山中排第二十九;老三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排名第三十一,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

可是阮氏三雄起名起得就很奇怪,因為這三個小夥分明是親哥仨,卻不叫阮大郎、阮二郎和阮三郎,反而叫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是有說法的,且聽三僚起名齋一一道來:

一種說法是,他們的名字是根據在家排行所起。說是阮氏兄弟本來有七個,他們水性好,捉得魚很多,當然就惹當地惡霸、漁霸眼紅、嫉妒了,所以這些惡人就團結了一次,將阮氏七兄弟結結實實地收拾了一頓,在這場混戰中,阮氏兄弟戰死四個,只剩下老二、老五和老七,所以才有這樣的稱呼。

另一種說法是,他們名字是根據魚的重量起名的。

話說,阮氏三兄弟都出生在石碣村旁,是三胞胎,長相幾乎一模一樣。阮老爹肚子裡沒多少墨水,老娘也是目不識丁,所以一時沒給仨個娃起名。就這麼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阮老爹教會了三個兒子打魚的本領。

有一年冬天,阮老爹得了一種怪病,全身腫脹,痛苦不堪,轉輾反側,夜不能寐,請了好多郎中來把過脈都沒辦法。這可把老娘給愁得團團轉;三兄弟也是縱有全身本領卻不會醫病,眼巴巴地看著老爹在床上受苦。

這日,有個胖和尚來化緣,好心的阮氏兄弟熱情地給了他一缽素食。和尚吃完東西,說自己雲遊四海,對於傷寒雜症也略懂一二,施主何不讓我試試?

三兄弟一開始不願意,但想到出家人不打誑語,胖和尚看著也面善,極為真誠,就將和尚引到爹爹床邊。

和尚一看阮老爹的手已經腫成了蘿蔔,已經找不到脈象了。於是,從自己下巴拔了一根白鬍鬚,和尚倒捏著鬍鬚,認準一處扎了下去,頓時有黑血從老爹手腕冒出。看到這和尚行事這般魯莽,三兄弟就要動手攆他走,卻被在床上的老爹制止了,因為他覺得被扎了的手腕松爽多了。

放血後,和尚找到了脈,號了一會,捻了捻了花白的鬍鬚,半眯著眼說:「這位老人家,所受寒邪已經腎臟轉移到脾,故而全身浮腫、氣虛,偶爾會出現癰腫和筋脈攣急。」

阮氏三兄弟聽後,眼睛大放光彩,「準也,神也!可有得醫?」

和尚說:「有得醫,但需要一味藥引,這藥引可不是一般人能弄到。」

聽和尚這麼一說,三兄弟直言:「甚藥引,這般珍貴?就是王母的蟠桃,我們也去摘它一筐給爹爹治病!」

和尚說藥引也不是蟠桃,是一種叫「泥裡鑽」的鯰魚,這魚紅須,黃腹,棕尾。

三兄弟有點暈了,平時捉魚不在話下,可現在是隆冬季節,魚都扎在了泥底,網捉不到,怎麼辦?也沒辦法,阮家三個兒子於是各自下冰冷的泥水裡捉魚,經過半天的努力。三人都捉到了鯰魚。阮老爹大為感動,他於是趁此讓三個兒子把鯰魚稱一下,以重量為兒子取名。

大兒子的鯰魚二斤,所以叫阮小二;二兒子的鯰魚五斤,所以叫阮小五;三兒子的鯰魚最重,七斤,所以叫阮小七 。

這兩個說法都不靠譜,三僚起名齋認為吳用稱阮小五阮小七就是叫「五郎」「七郎」,這就說明阮氏三雄是按照家族排行來起名的。這種起名正能表現阮氏三兄弟是底層人,父母沒有文化。

就像朱重八、張九四和陳九四一樣,他們名字都是父母按照生日來取的,這在元朝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文/口述:三僚起名齋廖炳彰

相關焦點

  • 在梁山一見面就怒目而視想拔刀,阮氏三雄跟林衝到底有什麼冤讎?
    魯智深有勇有謀,更有隻身入虎穴的膽量,所以才能智取二龍山,但是阮氏三雄的武功也不弱,尤其是擅長水上功夫,為什麼就不敢學魯智深智取或強奪梁山泊呢?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原因也就兩點:在晁蓋奪取梁山之前,花和尚還沒有「單打二龍山」,阮氏三雄就是想學也學不來;其二,在梁山上有他們忌憚的人物存在,即使是智取也未必成功。
  • 盤點水滸傳中三位死的比較慘的梁山好漢!
    阮小二立地太歲阮小二,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邊石碣村人,個個武藝出眾,義氣當先,敢為兄弟赴湯蹈火。赤發鬼劉唐浪跡江湖,探聽到生辰綱消息 ,吳用說服阮氏三兄弟撞籌,與晁蓋一起,在黃泥岡用蒙汗藥麻倒楊志,搶了生辰綱。
  • 越南為什麼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姓阮,真的是梁山好漢阮氏兄弟後人嗎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狀況,與宋朝的梁山好漢有關——有說法稱,梁山徵討方臘之後,一百單八將中的阮氏兄弟,選擇了南下,並前往了越南。而如今越南的阮姓人口,都是他們的後代。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小編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 《水滸傳》中,阮氏三雄的排序為啥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山東鄆城石碣村所出的阮氏三雄,大哥乃是立地太歲阮小二,二哥乃是短命二郎阮小五,老三是活閻羅阮小七。明明是兄弟三個,但三個人之間的名字卻好像是隨便抓鬮排的。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只是外號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中的這兄弟三人,其實都是有真名的,所謂的小二,小五,小七不過都是外號。
  • 水滸三阮的武力在梁山是什麼水平?
    阮氏三雄,是梁山水軍中資歷最老的頭領。曾是梁山泊的漁匪,後來跟著晁蓋劫了生辰綱,上了梁山,成為梁山反對招安的一小撮兒人。梁山泊人才濟濟,馬、步、水軍都有極其璀璨的頂級高手。阮氏三雄,作為梁山水軍的中堅力量,其實力如何?阮氏三雄,陸地實力與水中實力,要分開來看。
  • 梁山好漢們在上山前,都是做什麼職業的?
    1、武將出身(26人)武將出身的好漢: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花榮、朱仝、魯智深、武松、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雷橫、孫立、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凌振、龔旺、丁得孫、李雲共26人武將出身的好漢在梁山108將中有26位,是梁山好漢中非常大的勢力,也是梁山泊武力的主要保障。梁山的五虎上將和他們的副將們基本都是朝廷出身。
  • 聚義廳上宋江排座次,公孫勝看清後扭頭離去,梁山自此無兄弟
    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快意江湖,一開始的梁山其樂融融,大家過的好不自在,但是自從宋江來了以後,卻多了權勢之爭,原本稱兄道弟的好漢們也開始分了陣營,有了勾心鬥角,正因為這種局面的出現,"入雲龍"公孫勝被逼走了。
  • 水滸英雄之短命二郎阮小五,梁山上最後一個戰死的好漢
    我們三兄弟發揮水中的優勢,把官兵在港中消滅,並一同上梁山暫避。上梁山後,當時山寨主白衣秀士王倫卻怕我們的勢力和能力太大,不收留我們還說梁山糧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讓我們下山投靠別處。吳學究使計讓林衝殺了王倫,眾人助晁蓋坐上山寨主位置,我自己也混了一個第八把交椅。上山後濟州的官兵再來攻打梁山,我和兩兄弟利用梁山水道把官兵引到一艘火船,燒了敵船打敗了官兵。
  • 水泊梁山有八大水軍將領,卻分成了兩派,一派風光一派傷
    一支是揭陽派,都是來自揭陽嶺一帶,成員為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裏白跳張順、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另一支則是石碣派,成員是阮氏三雄。先說說揭陽派。這一派的大哥是混江龍李俊。此人原是揭陽嶺的艄公,後從事私鹽販賣,是揭陽一霸,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則是李俊手下的兩個小弟。宋江途徑揭陽嶺,先後遭到李應、穆氏兄弟、張橫等人的暗算和追殺,每一次都是李俊及時出現相救。對於宋江而言,李俊是他的救命恩人。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些諢名,你知道幾個?
    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性格各異,大家應該都知道他們有排行,但卻不知道他們都有自己的「諢名」,同時對應著一個星宿。其中主要角色的諢名流傳甚廣,江南易林會將這些人物的諢名結合他們的個人特點向大家分享。本文原創作者江南易林,專注周易八字、寶寶起名。宋江宋江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之首,他的諢名有「及時雨」「呼保義」,原本作為山東鄆城縣押司,整日舞文弄墨,在朝廷做一小吏。
  • 宋朝男人的時尚你不懂:梁山好漢愛在頭頂上戴花
    你知道嗎,宋朝男人也是有自己的時尚,許多梁山都愛在頭頂上戴一朵花。阮氏三雄之一的阮小五,綽號「短命二郎」,自幼生長在石碣村,與兄弟阮小二、阮小七一起打魚謀生。作為一名「勞動人民」,阮小五的頭上卻有一朵鮮豔欲滴的石榴花:「那阮小五斜戴著一頂破頭巾,鬢邊插朵石榴花,披著一領舊布衫,露出胸前刺著的青鬱郁一個豹子來,裡面匾紮起褲子,上面圍著一條間道棋子布手巾。」
  • 四位梁山好漢的五味人生:執著但不可執迷,放下才知道什麼是捨得
    梁山一百單八將,絕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死得其所,比如阮氏三雄的阮小二和阮小五,比如船火兒張橫和浪裏白條張順。但是也有四位梁山好漢,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或者十分欣慰,或者十分悲涼,或者會感到十分後悔:執著但不可執迷,放下才知道什麼是捨得。
  • 都頭專欄|漫談梁山好漢的紋身:九紋龍霸氣,魯智深最威風!
    原題為:《漫談梁山好漢的紋身》談起黑社會,相信有不少人是通過《古惑仔》等相關電影了解的,裡面的人物性格各異,叱吒風雲,至今仍為影迷所稱道。其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情節就是主角陳浩南從右胸部延伸肩部到右臂的 「過肩龍」紋身,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 梁山上誰的話最具權威?不僅僅是宋江,此二人的話語權不弱於他
    ,108好漢都有自己不同的背景,除此之外,梁山的這群好漢們,並不是鐵板一塊兒,他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小圈子。  那麼在梁山上,究竟誰的話最具權威呢?在年叔看來,梁山上說話最具權威的人,不僅僅是宋江,還有吳用和魯智深。  宋江的話當然是最具權威的,要不然也不會成為梁山上的老大,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吳用只是一個謀士,按理來說都是照著宋江的指令行事。那為什麼會說吳用在梁山上說話有一定的權威呢?
  • 為什麼我不喜歡這三位梁山好漢
    梁山好漢並非個個都是好漢,濫竽充數者居多。比如說阮氏兄弟,白日鼠白勝,黑旋風李逵等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嗜賭,這絕對是惡習,而且不少梁山好漢都好這個。宋江先說一下阮氏兄弟中的老二阮小五。這個傢伙就是一個漁民,溫飽都成問題,卻還去賭博,甚至是將他老母親頭上戴的銀釵都拿去當了賭資。白日鼠白勝也是出了名的賭徒。
  • 梁山108好漢的最終下場,很齊全(果斷收藏)
    阮小二阮小二,兩臂有千百斤力氣,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是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梁山泊旁邊石碣村人,以打魚為生。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一。徵方臘時在烏龍嶺兵敗自刎。 張橫張橫,排梁山好漢第二十八位,是梁山水軍八寨第二頭領。小孤山下人氏,在潯陽江上專幹船上劫財的勾當。徵方臘時怒斬方臘之子方天定,為弟弟張順報仇。
  •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說到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北宋末年,108好漢齊聚梁山,憑藉水泊天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聲震天下。這108位好漢,各有特色,有的英雄氣概,有的義薄雲天,還個個身懷絕技。
  • 史上最全《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及簡介(收藏版)
    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一。徵方臘時在烏龍嶺兵敗自刎。阮小五阮小五,梁山好漢中第二十九位,排梁山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打魚為生,常做些私商勾當。阮小七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
  • 梁山泊五大好小夥排名,第一名不出意外
    《水滸傳》開篇寫的是洪太尉誤走妖魔,這一百零八個妖魔入世之後就成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作者之所以這樣寫,就是為了先給梁山好漢下個定義,好讓讀者明白所謂的梁山好漢,不過都是妖魔轉世而已,讓大家不得模仿崇拜,但必須要說明的是,梁山好漢當中雖然不乏殺人的惡魔,欺心的強盜,但也並不是真的沒有一個好人
  • 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和簡介(收藏)
    關勝感宋江忠義,便歸順了梁山。梁山好漢第五,馬軍五虎將第一。徵方臘後做了大名府正兵馬總管。後因酒醉落馬病故。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在徵方臘中唯一倖存下來。後因曾穿著方臘龍袍戲耍被削去官職。攜老母回到石碣村重新做了漁民。活到了六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