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姑(公元767-791),是福建兩大女神之一。祖籍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
福建、臺灣等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
她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與出自福建莆田的「海上女神」媽祖林默娘齊名。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1.2億人。
陳靖姑的兒子,人稱「舍人」「舍人哥」。
他年紀雖小,本領卻很大。民俗學家魏應麒是福州人,他在其《福建三神考》中記錄說,舍人哥有一大本事,就是可以到陰間把死去人的魂魄帶回陽世,通過「神婆」「神媽」的口,和在陽世的親人應答談話。
福州舊時稱這一「問亡」迷信活動為「覆掉」「討亡」。
在這個迷信活動中,要「神媽」開口應答,則首先要有人念出《請舍人哥咒詞》。
這首咒詞沒有什麼文人雕飾之味,自然婉妙,是純福州民間土味,得用福州話念出,方能體會其意韻。
魏先生說,「神媽」一般不外傳咒詞,內部代代相傳。他小時在家鄉曾多次看到「神媽」操作的這種「覆掉」迷信活動,聽到了「神媽」口中的咒詞,便記住並默抄了一份。
這篇咒詞講述陳靖姑由人及神,神跡輝煌的故事。大體可窺見臨水陳夫人的神話故事及信俗文化的內容。
迷信活動已罕見,但民間信仰中留存的民間文化,尚可研究。
現錄此《請舍人哥咒詞》如下:
一柱名香透天庭,二柱名香請神明,三柱名香三拜請,拜請臨水陳夫人。家住福建福州府,閩縣地方下渡人,開寶元年正月半,亥時生下奶一人。一歲二歲多伶俐,三周四歲奶聰明,五歲六歲學針繡,繡龍繡鳳繡麒麟,七歲八歲攻書史,詩詞歌賦件件能,九歲十歲去食菜,日夜奉伺觀世音,十一十二知世事,吩咐爹娘莫做親。奶娘不是凡間子,乃是觀音化二身,奶娘十三去學法,香珠龍女一同行,引到閭山大法院,法主名字許真君,真君見奶微微笑,十部天書傳周全。奶娘學法三年足,騰雲駕霧轉家庭,結義十宮十姐妹,十宮姐妹法高強。天上渺渺是娘將,地下茫茫是奶兵,行法之時天大暗,收法之時天大光。元元二年天做旱,巖磹發火好驚人,奶娘脫胎去祈雨,化身變體下江中。左執龍角右執劍,頭戴橫額身縛裙,奶在江中禮做法,長坑野鬼到來臨。席墘四角沉三角,咬指血去到閭山,法主看見血雲到,徒弟有難在江中。法主撥出四大將,變化四頭鴨姆仔,四頭鴨姆好利害,長坑看見走脫逃。片時滿天下大雨,救了世間萬萬人。許年皇上生太子,旨道請奶斬白蛇,可恨千年長坑鬼,無道千年白蛇精。焚山破澗除妖怪,此蛇被奶斬三唐,年年駕到娘宮殿,處處奉伺奶香菸。天靈靈,地靈靈,拜請靈通三舍人,靈通三舍騎駿馬,親身下馬度僮身,度過僮身透陰府,度過僮身透花埕。急急行,急急走,大路也好行,小路也好走,大路透陰府,小路透花埕,橋上看花花不靈,橋下看水水長流。莫聽老人講古典,莫聽秀才話文章,古典好聽務日子,文章好聽著留神,務人做戲汝莫看,務人唱曲汝莫聽,黃土嶺尾汝莫去,大路石板行轉梨。奴奉閭山法主如律令勅
註解:
奶娘:臨水奶,臨水夫人;凡間子,世間人。元元:未詳禮做法:正在行法許年:那一年三唐:三段僮身:神媽透:到;花埕:據說是陰間地名。務日子:將來還有時間。以上數語均言不可延擱之意。著留神:須費精神地務人:有人黃土嶺尾:據說是陰間地名。轉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