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羅江街道「福水宮」與陳靖姑的信俗文化

2020-12-24 騰訊網

福安羅江街道福水宮與陳靖姑信俗文化

作者:劉昌榮

冬至陽回,乍寒還暖,南國依舊萬木蔥蘢,花開爛漫。趁著周日閒暇,伴隨風和日麗天氣,筆者探訪了遠近聞名的、正在擴建中的福安福水宮。

從104國道羅江往甘棠方向至大留河頭(公交加招站),右轉向西進村道路30米處,再右拐向北,沿福華軋鋼廠門前水泥路到嶺尾宮村口,再往上200米左右,不多時,就已到達福水宮。

琉璃碧瓦,雕梁畫棟,飛簷翹角……掩映在層巒如黛、古樹蒼翠之中,擴建中的福水宮在冬日的晴空下盡顯雍容華貴,輝煌大氣!三進式宮殿建築格局以鬥拱、榫卯木質結構形式正在進行大規模仿古裝修建設;宮殿內戲臺、迴廊、天井、神殿等,給人以寬敞明亮、古樸厚重,典雅大方之感。

據宮內福首介紹:福水宮在解放初期,曾作為嶺尾宮村生產隊倉庫使用,歷經滄桑,幾經風雨侵蝕,導致古建築損壞嚴重。文革十年浩劫期間,宮宇雖已遭到破壞,但宮內文物有幸被村民藏匿起來,才免於一劫。改革開放後,為恢復歷史古蹟,弘揚道教文化和民間民俗信仰,於公元1983年由各地信士籌集資金重新修建福水宮。現宮內保存有清雍正四年和嘉慶四年香爐各一個;清嘉慶年間「通天聖母」匾額一面;清嘉慶十二年「澤沛環江」匾額一面,以及嘉慶時期臨水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十六宮婆神等鎏金神像。

坊間相傳,福安福水宮與古田臨水宮、寧德轉水宮並列為福建奶娘三大姐妹宮。當年臨水夫人陳靖姑斬殺白蛇精分為三段,把蛇頭放在古田臨水宮,蛇身放在寧德轉水宮,而蛇尾放在福安福水宮地洞中。

據《福安縣誌》光緒十年版記載:福水宮建於明代萬曆二十年(1592年),清嘉慶十年(1805年)重建,主祀臨水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位夫人。

相傳明萬曆年間,福安南部一帶天逢大早,田地龜裂,餓莩甚眾,民不聊生。時有賽岐象環陳晉六組織族人橫渡賽江,至漳港田頭鼻埠頭上山,沿著上廿九都古官道前往古田臨水宮祈雨,行至嶺尾宮地界,突見雲頭現一女子云:「諸位欲往古田祈雨呼?神無所不通,唯誠能達!」語畢授予祝章,遂騰雲駕霧,飄然而去。此時,隨行乩童也降神附體,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詞……眾人見狀,方知臨水夫人尊駕降臨,慌忙就地擺祭,焚香跪拜叩謝。未幾,果見天上雲層密布,一場甘霖沛雨頃刻而至,緩解了當地嚴重的旱情。

為感謝臨水夫人廣施甘霖,為民造福之恩德。於是,晉六公聯合附近大留、小留、橋洋等村的信眾捐資募建「福水宮」,供奉臨水夫人等三位大奶娘。而象環陳氏與臨水夫人本系穎川同源,故稱福水宮為「太姑婆宮」。此後邑人每逢大旱即前往嶺尾宮祈雨,十分靈驗。

臨水夫人又稱大奶夫人、順懿夫人、順天聖母、三山女神、慈濟夫人、通天聖母、太后元君等稱號,是中國南方最具影響力的女神之一。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載:陳靖姑,公元767~791年,祖籍福州倉山下渡,父名陳昌,戶部郎中,母葛氏,善巫術。陳靖姑受母薰陶影響,十三歲上閭山學法,拜許旌陽為師,學得設礁法、驅虎斬蛇、封山破洞、斬妖捉怪、醫病卻瘟、解厄除災等奇門遁甲法術。十五歲學成歸來,造福民間,其後又遇觀音大士點化,教她符籙、保胎救產等醫術。及至成年,陳靖姑嫁古田劉杞為妻,不久隨夫赴羅源任職,並把接生醫術傳播到閩東地區。由於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省外甚至京城的大戶人家,也紛紛聘請陳靖姑前往異地接生,名震一時。有一年,陳靖姑受邀赴京講學期間,忽聞宮中皇后難產,即立刻趕往皇宮,幫皇后順利產下太子。德宗皇帝聞訊龍顏大悅,封陳靖姑為「天仙聖母」,並在福建古田為其建宮紀念。

其時古田城外有一條大蛇精,時常出沒殘害兒童。附近百姓為避蛇害,紛紛帶著孩子外逃他鄉謀生。陳靖姑知悉,遂搖身一變,扮裝牧童,蛇精見之,喜不自勝,一陣黑風捲來,正要吞吃牧童之際,陳靖姑現回原身,與蛇精展開搏鬥,終將蛇精斬於古田縣臨水郊外。後人尊為「臨水夫人」。

公元791年,福州地區大旱,民不聊生。陳靖姑胞兄陳寧元時任閩國天師,奉命祈雨未果,遂向胞妹求助。其時陳靖姑身懷六甲,又值二十四歲忌諱之年,為拯救災民,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脫胎祈雨。為防不測,她把胎兒寄放在新置的馬桶中,念上符咒將草繩變大蛇,剪紙變老虎,圍在馬桶邊日夜守候保護,並囑弟子不可洩露外人,便匆匆趕往福州祈雨。

古田城外有一長坑鬼,素與陳靖姑有舊仇,這次終於瞄準機會,打聽到陳靖姑脫胎外去祈雨,於是乘其弟子疏忽大意之際,潛入陳靖姑住處將胎兒盜走吃掉。

此時,陳靖姑已祈雨成功,突覺肚子大痛,自知大難將臨,趕緊咬破手指,揮血拋空,向師傅求助。許真人見陳靖姑傳來血光訊息,知其魂已歸天,即用蓮花託起陳靖姑魂魄,超度三天,使之英靈得道。陳靖姑成神後顯靈,殺長坑鬼於洞穴中。

陳靖姑死後得道成神,便立志為天下蒼生保平安,謀福祉。她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從一位普通女子到「救產、護胎、佑民」的女神,自唐代至今,流傳廣泛,千年不衰,在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領域影響深遠。

閩東古田臨水宮是陳靖姑民俗信仰文化的發祥地,蜚聲中外,影響深遠,被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福安市境內在傳承和發展陳靖姑民俗信仰文化方面,也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諸如民間的迎神、評話、戲劇(包括木偶戲)等等方面。尤其是畲族在傳揚陳靖姑信仰文化方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畲族巫舞《奶娘催罡》是閩東畲族巫師進行驅鬼鎮妖活動中的一段祭祀舞蹈,分淨壇、請神、踩罡三個章節,通過日常生活情節和生產活動的若干畫面,塑造陳十四娘(又稱奶娘,即民間傳說中的婦幼保護神陳靖姑)這個驅妖鎮魔的女神形象。畲族是源自武陵蠻而東移的一個南方民族,他們與同屬於武陵蠻的瑤族一樣,有著永駐心靈的閭山情結。這樣,就與受法於閭山的臨水夫人陳靖姑有著天然的聯繫。於是,入鄉隨俗的畲族家庭香火神龕中,自然而然地迎請上臨水夫人。而畲族巫師將陳靖姑引為同道,在其萬神殿中將臨水夫人逐漸推到了無可匹敵的地位。畲族巫術文化不斷吸收了陳靖姑信仰文化,並將之發揚光大,進而推動了整個閩東閭山夫人教的發展。在傳承和發展陳靖姑信俗信仰文化的過程中,畲族巫師是主要的傳播者與演示者。

回眸千年,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故事,在中國南方地區,港、澳、臺乃至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廣為傳誦。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已成為海峽兩岸以及海內外民間信仰文化現象之一,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跨時代的積極正面意義。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寶誥

八閩毓秀,大士化身。少悟玄極,頂禮慈航寶相;長成道果,拜參法主朱門。龍角輕吹,聲徹九天響應;風旗高展,威傳十地安寧。鎖蛇怪於壇中,群妖掃蕩;保童嬰於闈中,眾婦蒙恩。法轉玄功,鍊度三十六宮毓麟婆者;丹生白骨,超拔七十二苑解疫女神。合三奶以同心,功存社稷;會九淑淑而崇道,澤注塵環。護法隨傳,召遣王楊太保;靈心默化,度收大聖丹霞。救世拯民,祈甘露於左海;勤王護國,除巨惡於三山。懿德高超,玉詔容封聖母;慈雲廣覆,金爐拜參元君。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順天聖母,臨水清寧,普化碧霞太后,保童注生,昭惠崇福救世元君。

尊重民間歷史文化,世代愛我燦爛中華!

相關焦點

  • 《請舍人哥咒詞》中的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祈雨圖陳靖姑(公元767-791),是福建兩大女神之一。祖籍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1.2億人。
  • 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啟動
    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啟動 >   中新網福州1月24日電 (王光華)24日,福州倉山區下渡街道工農路陳靖姑故居處熱鬧非凡,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組委會舉行「臨水平安餅」贈發儀式,正式啟動了第七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
  • 弘揚臨水文化 促進兩岸交流 ——第十三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啟幕
    梁棟區長表示,陳靖姑信俗文化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倉山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陳靖姑信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去年以來,我區高標準、高定位塑造陳靖姑信俗文化之源,促進轄區內的文化遺存點、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建成開放。希望以十三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為契機,打響陳靖姑信俗文化旅遊品牌,促進兩岸聯繫越來越頻繁,將陳靖姑信俗文化融入「海絲」建設,持續做大做響陳靖姑信俗文化品牌。
  • 新文創讓陳靖姑文化活起來
    發祥於古田臨水宮祖廟的陳靖姑文化傳承千年,蜚聲世界的景德鎮陶瓷文化源遠流長,當兩種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融合交匯,新活力迸發而出。6月13日,古田縣舉辦臨水夫人瓷首發儀式,一系列設計精巧、富有創意的陳靖姑文創產品通過直播平臺與廣大網友見面,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陳靖姑文化熱。
  • 電影《陳靖姑傳奇》開拍
    近日,由垚藝(廈門)影業有限公司、福建省霞浦陳氏兄弟影視有限公司、九州北麓(寧波)影業有限公司、福建天使飛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出品的電影《陳靖姑傳奇》在泰安市東平水滸影視城開拍。電影《陳靖姑傳奇》主要講述了唐末巾幗英雄陳靖姑扶危濟難、為民除害、慷慨捐軀的一生。
  • 電影《陳靖姑傳奇》開拍
    近日,由垚藝(廈門)影業有限公司、福建省霞浦陳氏兄弟影視有限公司、九州北麓(寧波)影業有限公司、福建天使飛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出品的電影《陳靖姑傳奇》在泰安市東平水滸影視城開拍。電影《陳靖姑傳奇》主要講述了唐末巾幗英雄陳靖姑扶危濟難、為民除害、慷慨捐軀的一生。據相關資料記載,陳靖姑(公元767-791)生於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 倉山信俗遊 | 走陳靖姑文化拜謁線路,為祖國祈福祈願
    閩江之畔 有個美麗的女神叫臨水娘娘 她臨水飄飄,飛躍彩虹 青雲紫霞為她讓路「婦女兒童保護神」 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倉山區著力打造陳靖姑文化品牌,2008年至2019年倉山區已連續舉辦十二屆
  • 海內外50餘家宮廟順天聖母金身回福州陳靖姑故居「省親」
    責任編輯:姜貞宇     50餘家陳靖姑宮廟順天聖母金身回福州陳靖姑故居「省親」。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3月9日電 (記者 林春茵 劉可耕)水贊、花贊、供贊,一聲聲悠長的臺灣禪和樂唱贊中,作為第十一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的「天下娘奶回娘家」信俗活動,9日在福州市倉山區陳靖姑故居啟幕,逾2千名海內外陳靖姑信眾參加該信俗活動。
  • 福安這些道長在臺灣刊登上報了
    10人於2017.6.6一6.20日訪臺交流道教閭山陳靖姑文化。                                                       十五天的訪臺行程分別參訪了臺灣中華道教總會、臺灣臺中天懿堂總會、臺中鎮瀾宮媽祖廟、臺北石碇財神廟等臺灣著名道教宮觀交流兩岸弘揚道教的教義思想,促進自然和諧與社會和諧的道教理念,深入探討了閭山陳靖姑的特色文化。
  • 2020陳靖姑文化節網絡直播活動在海峽兩岸...
    為進一步擴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文化的影響力增進兩岸「人同宗、神同源」的認同感提升「千年臨水 健康古田」的知名度
  •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祖籍廟,出生地,祖殿,祈雨大殿
    在福建大家到知道有個海上女神媽祖,但是在福建神還有一個陸地女神陳靖姑,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億人。
  • 第十三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啟幕 臺胞在線送祝福
    呂明 攝   中新社福州11月7日電 (記者 林春茵)第十三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7日在福州市倉山區南江濱九龍壁公園啟幕,弘揚臨水文化,促進兩岸交流。圖為祭拜陳靖姑祈福現場。 呂明 攝  「臨水夫人」陳靖姑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被海內外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
  • 6月13日,陳靖姑文化節線上直播,讓我們雲端相聚祈福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涉臺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作為世界陳靖姑信俗文化中心,每年都有上百萬的信眾來到臨水宮祖廟,頂禮膜拜、請香接火。此次直播,小新將從這裡為您開啟,陳靖姑文化節之旅。
  • 古田「順天聖母」陳靖姑的祖廟臨水宮
    據宮碑記載,它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後經宋、元、明、清歷代重修與擴建,形成氣勢恢宏的廟宇。至今已有1220多年歷史了,是分布在全球各地臨水宮的祖廟。199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列入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田臨水宮依山而建,紅牆綠瓦,錯落有致,氣勢恢宏。
  • 福州陳靖姑故居順天聖母金身圓滿完成赴臺巡安返閩
    中新網福州3月7日電 (漢萱)6日,福建平潭澳前碼頭廣場,一場莊重的接駕儀式迎接剛剛完成赴臺巡安的福州陳靖姑故居順天聖母金身。這標誌著兩岸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臺灣會場系列活動順利完成。
  • 福建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巡遊駐駕臺灣
    【解說】3月1日至5日,第十二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臺灣場)系列活動在臺灣花蓮舉行。福建福州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起駕來臺,開展為期5天的巡遊駐駕。  2日上午,在花蓮勝安宮前廣場,兩岸眾多陳靖姑信俗宮廟代表和相關單位負責人舉行隆重的祈福祝壽大典和臺灣會場開幕儀式。
  • 農曆正月十五,恭迎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太后,見者有福平安吉祥
    農曆正月十五,是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陳太后誕辰,恭迎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太后,見者有福平安吉祥!素有「中華平安女神」、「婦幼保護神」之稱的「臨水陳太后」、「順懿夫人」,本名陳靖姑,祖籍福建莆田,出生於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為唐朝人。
  • 母親節,送上「母親」(娘奶)的電影《臨水夫人陳靖姑》
    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部重新編輯並配上英文字幕「母親」(娘奶)的電影《臨水夫人陳靖姑》    臨水夫人信仰中有認「契母」信俗活動,民間俗信認為新生的嬰孩難養,若將其寄於臨水夫人名下為誼子,則可使邪 鬼不敢傷害,得到庇護。過去只有男孩才寄名,現在女孩也多有寄名。
  • 書香|陳靖姑:莆田"救產護嬰"女神
    陳靖姑「講經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濟難,救產護胎」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善事好事,千百年來,深受廣大民眾的愛戴。至今古田、福州、莆田等各地都建有為數眾多的靖姑廟宇。2010年,陳靖姑信俗列為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被民間尊奉為「婦幼保護女神」——陳靖姑的美麗傳說。
  • 2020年陳靖姑文化節網絡直播活動在古田縣順利舉行
    2020年陳靖姑文化節網絡直播活動在古田縣順利舉行 2020-06-16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