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2:沒人比我更懂「手機攝影」

2021-02-14 果核Group

連接我們的熱愛

本文由 Guohe Group 原創出品

轉載請後臺聯繫

現在是北京時間 2020 年 10 月 14 日凌晨 2:17,蘋果剛剛發布了最新的 iPhone 12 & 12 Pro 系列。現在你應該已經看到各種鋪天蓋地的報導。一些具體的細節,我們按下來稍後再提,我們先直接回答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iPhone 12 攝影怎麼樣?

一個字,牛,兩個字,不能播。

在整個發布會中,尤其是在介紹 iPhone 12 Pro Max 攝影功能時,就是大概每幾秒鐘,工作室裡的一些攝影師就開始喊出不能播的那兩個字。

所以這一篇文章,我們就先來慢慢解讀 iPhone 12 系列的影像能力。

很長一段時間裡,iPhone 在硬體上一直很「摳門」,而此時整個安卓系統都在進行大刀闊斧的「像素戰」和「長焦戰」。

不過這一次 iPhone 終於也採用了更大的傳感器,傳感器面積直接增加了 47%。

傳感器面積對於整個照片的畫質,尤其是弱光畫質基本上就是決定性作用。這是這幾年 iPhone 夜間攝影畫質遜色於其它安卓機型的根本原因。

而這一次直接增大傳感器,讓整個夜間畫質肯定有大進步。官方說在低光視頻拍攝能力,甚至直接提升了 87%,不用想是肉眼可見的極佳。

更重要的是,iPhone 是一個不追求高像素的機器,這一次 iPhone 12 Pro Max 依然保持在 1200 萬像素,所以也帶來了更大的 1.7 微米的像素尺寸,可以讓這個弱光噪點獲得非常有效的控制。

不過說到這裡,還沒有介紹 iPhone 12 Pro 系列的三顆攝像頭組成。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今年的 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 的攝像頭組成並不相同。

二者只有在超廣角上的參數完全一致,不過既然說到超廣角就說一句。

我們在去年評測 iPhone 11 Pro 時提出超廣角鏡頭雖然有著很好的超廣角觀感,但是弱光下畫質下降明顯,到了今年蘋果直接補齊了這一塊短板,著重提升了夜間表現,讓整個弱光畫質有所改善。

在廣角鏡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鏡頭上,iPhone 12 Pro Max 是比 iPhone 12 Pro 傳感器面積更大。如前面所說,顯然會有更好的畫質。

但更明顯的不同是,iPhone 12 Pro Max 的長焦焦距是 65mm,而 iPhone 12 Pro 的長焦等效焦距是 52mm。也就是說 iPhone 12 Pro Max 的焦距更長了一些。

可不要小看這場出來的 13mm,因為 65mm 就進入了人像照片的「甜點焦距」。在這個焦距上,人像會有著非常好的空間景深,與此同時會有著更好的面部畸變控制。

照片上來說,你可以拍攝純正的「肖像作品」,影片上來說,你可以拍攝更加純正的特寫。

我知道,從技術的角度來說,iPhone 12 Pro Max 並沒有像很多安卓機有更長的焦距。但相機的焦距不是比大小,而是根據題材判斷內容。而 65mm 焦距是一個非常深思熟慮的選擇。因為它保證了你即使在室內也可以拍攝人像肖像。

相反如果是更長的焦距,那麼除非你家是數百平的大平層,不然你拍攝的肖像基本上就只有臉。也就是說,65mm 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長焦端。而從蘋果的實際樣張來看,畫面所呈現的質感,也是非常的精彩。

而到這裡,還有一個大招還沒有說,因為這一次 iPhone 12 Pro Max 還有一個真正的獨門秘籍,這就是:

傳感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

我知道這樣描述,你肯定是一頭霧水。但其實這個技術並不複雜,而且這是一個在專業相機領域流行了很多年的技術。而這一次,如果我沒有記錯,應該是 iPhone 首次把這一技術應用在手機上。

 

想要理解這個技術,我們先要熟悉在攝影領域一個叫做「安全快門」的概念,就是說當快門速度過於低時,我們手部的晃動會讓畫面產生模糊,讓整個畫面的畫質下降。

而所謂的傳感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就是讓手機的傳感器跟隨著你的律動一起運動,比如你手向下移動,那麼傳感器就主動先上移動,保持傳感器的穩定。

雖然這聽起來非常簡單,但是這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計算,並配合調整,而這個數值是每秒高達 5000 次。

 

而通過這一項技術可以解決兩個非常重要的攝影痛點:

1.照片上,我們可以手持長曝光。沒有所謂的這項技術時,手抖的安全快門是焦距的倒數,比如 26mm,那麼安全快門是 1/26 S。低於這個快門就會「糊」。

但是有了這個技術,蘋果官方宣稱手持快門速度可以達到 2 秒。2 秒什麼概念,它已經足夠你拍攝一個車水馬龍的光軌視頻,甚至某些極端環境可以拍攝到星星。

2.視頻上,防抖能力將會是新開始。在以前 iPhone 視頻防抖依然是計算為主,也就是通過畫面的裁切對齊進行,但是現在通過傳感器的移動,就可以更少的犧牲畫面,更自然的過渡。簡單來說,手持拍攝也可以獲得更好的運鏡效果。

當然除了以上的改變,還有一些細節,比如全新的七鏡式廣角鏡頭,配合更大的 f1.6 光圈,讓整個畫面更加銳利。

iPhone 12 Pro Max 相較於以往的 iPhone 來說,是在硬體上跨度最大的一年。不僅有常規的升級鏡頭的理念,更有傳感器抖一抖手機攝影的新玩意。它既在像素和焦距上保持克制,又在相機可借鑑技術上保持新銳。

我在去年新 iPhone 時說過,iPhone 攝影對標的從來不是某一個安卓機,它對標的一直都是相機,這次的傳感器抖動就是最好的詮釋。

至少現在,沒有人比 iPhone 更懂「計算攝影」,甚至是這個詞彙,你也只有在 iPhone 的發布會上才能有如此高的出鏡率。

如今,iPhone 在照片計算攝影上是有三板斧的,這三板斧分別對應了不同的光線情況。

首先是弱光的夜景模式,通過多張圖片堆疊的形式提升整個畫面的亮度、純淨度、色彩。首先要說的夜景模式的確不是 iPhone 首先做的。但是從我這一整年使用各種不同品牌手機鏡頭的夜景模式來看,iPhone 的夜景模式是「審美的制高點」。

我在去年 iPhone 11 剛剛推出夜景模式就提出,iPhone 的夜景模式更重「色彩」,它追求的是在弱光環境中,顏色還原,而不是追求更高的亮度。恰恰相反的是,在亮度上保持著很高的克制,著重重現夜景的氛圍。今年的夜景模式在此之上,依然保持這樣的調性,比如像下面這張樣片,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今年夜景模式最大的兩個變化是,不再只有主鏡頭支持夜景模式,終於超廣角也開始支持夜景模式,以及更有意思的前置鏡頭也開始支持夜景模式,晚上自拍「更靚了」。

(蘋果官方樣張)

而另一個更大的變化是,夜景模式嵌入到了「延時攝影」。這一直是我想要的功能。因為 iPhone 的延時攝影一直都是最為穩定的延時創作方式。

但是別說晚上,到了夕陽的時候都會明顯畫質下降。而這一次直接有了好幫手「夜景模式」讓我們可以放肆的拍攝「日轉夜」的延時。相當於把那些畫質低的夜景幀用夜景模式的高質量幀進行替換,直接插入了延時視頻中,讓夜景延時更加豐富。

接著是弱光的 Deep Fusion,也就是深度融合,即通過多幀的合成,讓畫面在弱光環境中還原被攝物體的細節。它更像是一種分區域不同的進行高級銳化,讓這個畫面更加具有質感。而這一次一個重要改變是,在 iPhone 12 Pro Max 上所有攝像頭全部支持了深度融合。

當然,還有 iPhone 最拿手的智能 HDR,來到了最新的 HDR 3。我們以往對於 HDR 技術的認知還停留在光線的分區域明亮上,比如說讓畫面中黑的地方亮,亮的更加暗。

但是對於在在智能 HDR 3 中,iPhone 是直接細分場景的,它是在了解到你在什麼場景中拍攝,在進行真正的光線調整。如果是人像,它會識別你的面部,而且會對你的面部進行區域劃分。

除此以外它會識別各種自然場景,像是識別天空以後,讓天空更純淨,識別土地以後,讓土地裂紋更有質感。所以可想而知智能 HDR 3 成為提升畫面質感的關鍵武器。

當然,以上都是「過去」,這一次是完善和改進。而接下來要說的是:

「新開始」。

從現在開始,iPhone 12 全部支持影片杜比視界拍攝。而這也是首個可拍攝杜比視界的攝像頭系統。簡單來說,杜比視界有兩個大優勢:

1.絕佳的色彩。因為色彩直接從 8 位升級到了 10 位,可不要小看僅僅只有 2 位的變化,影視行業的同學應該了解,這個 2 位變化是指數位,實際上的色彩數量是一大步的飛躍,讓 iPhone 直接可以捕捉 7 億色彩,是以往的 60 倍。也就是說,我們以後使用 iPhone 12 系列拍攝的視頻,會有更加細膩真實的色彩。

2.更好的動態範圍。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技術在以往是需要專業的團隊才能完成的,需要非常多的後期步驟。但是現在 iPhone 12 系列可以做到直接邊拍攝邊直接進行杜比視界的調色,是實時的、逐幀的。

例如,iPhone 12 Pro 會拍攝兩幀不同曝光值的畫面,再用我們定製的圖像信號處理器進行分析,創建一張代表每幀畫面色調值的直方圖。然後,根據這張直方圖生成杜比視界視頻元數據。

不僅是拍攝,iPhone 12 系列還配備了杜比視界的編輯能力,讓你可以實時進行杜比視頻的內容剪輯。這非常重要,因為這意味著對於杜比這項技術,蘋果已經完成了一個閉環。而 iPhone 已經成為了一個集拍攝、剪輯、分享、觀看於一體的設備。

顯然,以上這些需要非常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和計算能力。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只有 iPhone 擅長上述所有,因為 iPhone 12 擁有地表最強手機處理器——A14 仿生晶片。

這其實不是它第一次登場,但在這裡你只需要知道,為什麼 iPhone 可以在計算攝影上如此迅猛,這才核心奧義。

雷射雷達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嘗試。在蘋果全系產品線上,都在使用雷射雷達,它第一次出現是在最新的 iPad Pro 上。簡單來說,雷達可以讓我們知道周圍環境的「立體關係」。

也就是說我們的手機在以前,只能在二維的空間對畫面進行判斷,但是在三維的空間上,束手無策。但是現在有了雷達以後,我們就可以在三維空間獲取信息。

聽起來似乎很玄學,的確在今天的 iPhone 12 之前,雷射雷達對於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非常少。但是蘋果很巧妙的把這一功能應用在 iPhone 12 的攝影上,而這也成為了 iPhone 的獨門絕技。

首先既然是知道了三維立體數據,那麼顯然有一個功能將會是大跨步的進步,這就是人像模式。因為所謂的人像模式,就是識別場景中的空間層次,剝離不同的景物,從而進行判斷哪一個平面進行虛化。

基本上它主要是靠機器學習的「猜」,以及多個鏡頭的「位置計算」。但這有一個很嚴重的弊端,因為它是被動的接受光線,所以在弱光環境中,人像模式很容易拉垮。因為畫面拍不到,你自然猜不到。但是現在因為有雷達以後,主動出擊,別說弱光,就是全黑依然可以獲得空間中的三維關係。

所以 iPhone 12 Pro 系列隨著雷射雷達系統,讓人像模式在夜間依然有著驚豔的表現。而伴隨著夜間人像模式極大的成功率,可以讓我們獲得非常好看的夜晚散景,也就是鏡頭拍攝的焦外。比如下面這張樣張:

你會發現整個畫面的虛化過渡非常自然,而因為夜晚點狀光源更多,虛化出來的效果甚至和很多大光圈單反鏡頭類似。

不僅如此,在對焦上雷射雷達也可以大展身手。依然因為是主動出擊,所以理論上任何光線環境,都可以捕捉到物體的動態移動,而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特性,讓 iPhone 擁有了非常強的對焦速度,蘋果官方宣稱弱光對焦速度甚至是以往的 6 倍。

基本上,摸著黑都能對焦,不是說著玩。這讓我們在夜間拍攝視頻的追焦,也會變得更加事半功倍。

另一個 iPhone 獨有,就是這一次蘋果宣布了一種全新的手機攝影形態,Apple ProRAW。其實原本來說,所謂的 Raw 是一種照片格式。

因為我們的相機傳感器本質是一個光電傳感器。在光線照射到傳感器以後,傳感器會生成一些原始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想要變成照片需要「翻譯」。

而這種沒有翻譯的元數據就是 Raw 。它的好處就是有更好的寬容度,這樣攝影師可以在後期中隨心所欲,你可以理解為就是提供食材,做法你自己決定。

而這一次所謂的 Apple ProRAW 則更進一步。它不僅僅是保留了 Raw 格式本身的深度和寬容度,它還把蘋果本身的深度融合信息以及 HDR 信息以獨立參數的形式配合其中。

換句話說,以前如果說單純的 Raw 格式就是讓你在原食材上自由做飯,那麼 Apple ProRAW 則是除了給你原食材以外,還會給你很多佐料進行調配,讓整個後期過程更加遊刃有餘,既滿足了普通用戶,又滿足了專業攝影師。

一直以來,其實 iPhone 的出發點都是更多人的拍照手機,它的目的是一按快門就拍攝到好照片。但手機攝影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尤其是 Pro 系列開始,iPhone 也在為真正的攝影師打造最懂他們的機器,顯然 Apple ProRaw 就是如此。

如果你看完今年的發布會,你會發現基本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說攝影,而另一部分的時間在說 5G。

其實 5G 對於國內的用戶已經很熟悉了,在這方面 iPhone 已經算是晚了一步。但我們也清楚,在過去的一年裡,5G 技術依然在本質上沒有讓我們的生活有所推進。

這有很多原因,正如庫克所說,想要 5G 技術有拳腳,它需要在硬體、軟體、運營商三個層面上有所進步。

硬體上,對於 5G 的支持理所應當,運營商的普及也是肉眼可見,問題的關鍵在於軟體生態。蘋果給出的答案是更快的網速,和更低的延遲。而場景則是在直播、遊戲上發力。耐人尋味的是,遊戲竟然選擇了《英雄聯盟》手遊版,騰訊真的排面。

不過,我們都很清楚,5G 剛剛只是一個序幕,我們要回答的還有很多。

另一個熱點肯定是「不送充電器」這件事,我知道肯定是伴隨著很大的爭議。

但這是一個標準的一個硬幣兩個面。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已經至少有兩年沒有使用過 iPhone 自帶的充電器了。因為其實 iPhone 很早就開始支持更高瓦數的快充。

而我自己一直都是使用第三方的快充充電器,比如 Anker 的 Nano 20W 快充充電器。而且目前這款充電器已經為iPhone 12 的到來提前升級了,在瓦數上支持了最高 20 瓦的快充。

更關鍵的是,在使用體驗上,它幾乎和原裝充電器別無二致,因為在體積上和原裝的 5 瓦充電器幾乎沒有差別,而充電速度卻是原裝的 3 倍。

用戶僅僅需要百元左右的預算,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充電體驗。當然我知道現在依然有很多人擔心快充會給手機帶來危害,但實際上這款 Nano 20W PD 快充充電器用的是蘋果原裝充電器同廠晶片,安全肯定沒問題。

對了,不僅是新 iPhone 12,iPhone 8 以上都可以。Anker是 Apple Store 上唯一的中國大陸充電品牌,質量受到了官方的認可。這款 20w 充電器目前在京東天貓電商平臺已開售。

不管是說成本考慮也罷,還是蘋果所說的環保目的,我們都清楚,不送充電頭,並不能成為是不是選iPhone 的衡量因素。而對於用來說,唯一需要知道的是:

與其花 200 多塊買一個官方充電器,花 79 元買一個 Anker 這樣真正好用靠譜的蘋果官方認證的第三方品牌,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iPhone 攝影是不是落後了,這一兩年討論的聲音非常大。但有一件事很確定,這就是攝影考驗的是:

「術和藝的結合」。

其中所謂的術,就是技術手段,它是一切的基石,正是在傳感器、算法的研發進步,才有了今天手機攝影的局面。

而所謂的藝,是一種理念選擇,它指導著「術」的方向,是對攝影的審美,是對攝影的認知。

而 iPhone 在今天可能在「術」的某一個方面有所短板,或者是另闢蹊徑,但是在藝的認知上,依然保持著自己成熟的思考理念。

不信,你現在回看整篇文章中,所有展示的樣張,是不是在審美上依然是領先多個身位。

這才是 iPhone 攝影的真正資本,它由懂創作的人,設計給愛創作的人。

只有 iPhone 懂攝影師要什麼, 只有 iPhone 更懂攝影要什麼。

相關焦點

  • 沒人比我更懂手機攝影:iPhone 12
    iPhone 12 Pro Max的2.5倍長焦,則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65mm焦段首次出現在iPhone上。日常拍攝時,2.5長焦可以幫助我們拍攝到更遠的景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但在我看來,iPhone 12 Pro Max的這顆2.5倍長焦,更適合用來拍攝人像。
  • 你知道華為手機和蘋果手機,哪款更適合旅遊攝影麼?
    iphone蘋果iphone要想調整白平衡,比較麻煩,最好付費購買專業攝影APP軟體。但是,華為手機的專業攝影模式是免費的,華為調整白平衡溫,太輕鬆了。不過,華為手機的黑白攝影模式的效果,真心不如蘋果iphone,尤其是大光比下的黑白攝影,華為更是不如蘋果。
  • 在手機計算攝影領域,蘋果直到iPhone12才追上了Google Pixel
    當然這種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攝影」絕對不是簡單把很多照片加權平均這麼簡單,那麼具體是什麼樣呢?廣義來說任何使用算法來處理畫面的攝影手段都算。例如蘋果的 Smart HDR,抑或是各大手機的全景拍攝功能,甚至包含濾鏡類的後期「藝術加工」。本文主要關注前者,即「增強畫質」,也即是 Levoy 重新定義的計算攝影概念(這點在學術界也被肯定了,順便送了他這頂大帽子)。
  • 還等iphone 12嗎?這款性價比最高的蘋果手機,它不香嗎
    A 13仿生晶片特別的,就是他裡面的核心用了跟 iPhone 11 Pro 一樣,是旗艦級的 A13 仿生晶片,當然跟即將推出的 iphone 12 A14仿生晶片差一些,我認為A13夠用但是,放長遠來看,以 A13 仿生晶片的效能來說,iPhone SE
  • 看完馬上想戒手機:iPhone 的這個功能,治好了我多年的「手機癌」
    本文來自AppSo,作者雷建恆,36氪經授權轉載,原標題為「看完馬上想戒手機!iPhone 的這個功能,治好了我多年的「手機癌」」在過去的 7 天裡,我使用手機的時間長達 62 個小時 20 分鐘,平均每天 8 小時 54 分鐘,抬起次數 1849 次,平均每天 264 次。其實我一直知道自己的手機依賴症很嚴重。
  • 2018年IPPA全球手機攝影大賽揭曉:來看看「最會用手機拍照的人」拍了些什麼?
    這座「手機攝影屆的奧斯卡」要求參賽作品必須以 iPhone、iPad 或 iPod 拍攝,不允許使用 PS 等電腦軟體處理。最終,經過與全世界攝影師的角逐,人像圖書館的合作攝影師馮乃桉先生奪得風光組第三名。而在2017年他就曾獲得 IPPA 建築組的第三名。
  • 瀨戶正人攝影工作坊 | 「 從此我開始尋找荒涼的詩意 」
    1995年瀨戶在地鐵上拍攝的 「Silent Mode」,如同結印般將日本地鐵中疲憊的人們封印起來;同時他也在拍攝 「Living Room,Tokyo」系列,把目光移回室內,私密的空間內,人如何自處,露出不為人知的一面。這兩個系列如同鏡子的兩面,惶惶照著即將迎來新世紀的東京。新世紀後,瀨戶正人迎來攝影創作的第一個轉折點。
  • 史上最強迷你手機,iPhone 12 mini 牛在哪?
    影像性能分析夜間表現今年iPhone 12系列新加入的超廣角「夜間模式」,是讓很多人感到欣喜若狂的一次革新。從下圖看出,原片不會因為「夜間模式」的多重曝光疊加對暗部區域刻意的提亮調節,保留拍攝現場環境的最大真實性。
  • 「012」日本版iphone12
    緊接著小周迅發來微信消息,「我愛直角!」誰不是呢,iphone4S一直是我最愛的機型。經不住小周迅魅惑,決定搶在當晚21點發布時下單。除了直角邊框,促使我下單的還有另外三個原因:可分期。舊iphone可抵扣。三攝+LiDAR 掃描儀。
  • 「查找我的 iPhone」功能竟然有此「妙用」?
    「查找我的 iPhone 」本是蘋果為 iPhone 丟失之後,定位、抹除數據以及發送信息而推出的一項功能,但是,有時候也會發生一些令人驚訝又不知如何是好的事情。近日,一位臺灣女網友在 Facebook 發布了一條消息,寫下了自己使用這項功能的遭遇,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該網友在 Facebook 發文並附上手機截圖表示,「男友的位置。。。
  • iPhone 13 更香~/蘋果上線 iPhone 12 Studio 定製
    iPhone 13 超廣角鏡頭或有大提升 iPhone 12 剛發布沒多久,關於 iPhone 13 的爆料消息就來了,日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分享蘋果研究報告表示, iPhone 13 將重點提升超廣角鏡頭。
  • 手機電影「上山」記
    對於手機拍攝,這位美國大導演似乎很是認可,他在採訪中曾直言,「很多人對拍攝使用設備尺寸有所困擾,但我沒有。我將此視為成為電影人以來所擁有的最具解放性的體驗之一。」  當然,總的來說,用手機作來作為攝影器材,確實能夠極大地降低拍攝成本,因而,這種拍攝方式更受獨立電影人喜歡,「手機電影」也是從獨立電影的一步步嘗試中發展、壯大。如果說,「手機電影」在國外影視圈的發展之路更具獨立小眾的氣質,那麼,在國內,回看「手機電影」這一路的發展,則明顯更具「商業性」。確切來說,這一形式其實是伴隨著手機的品牌營銷和電影營銷慢慢被人所熟知。
  • iPhone「夜間模式」攝影大賽落幕!這 6 張照片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這場主題為「夜間模式」的攝影大賽是蘋果 於1 月 8 日為慶祝新年發起的,參賽日期截止到 1 月 30 日。在此期間,蘋果收集了全球各地iPhone 11 系列用戶提交的 「夜間模式」 攝影作品。由蘋果選出的一組評委做出評定,最終公布了這六個獲獎作品。
  • 在計算攝影領域,蘋果直到iPhone 12才追上了谷歌Pixel
    他們搭載的是當時先進的索尼的 IMX378 傳感器,加上初試牛刀的計算攝影功能,Pixel直接問鼎了DxOMark 的頭把交椅。不過那時候計算攝影初露頭角它的效果還不是很突出大家沒重視,理所當然的認為是Pixel硬體好,校準好,而且市場上還有很多覺得谷歌作弊的文章湧現。
  • 佳能出了款幫「小白」學攝影的手機 app,但最終目的還是賣相機
    前幾天,佳能在上海發布了它們的下一款「重磅」產品——一個叫做「大影家」的手機 app,啥?!
  • 學習手機攝影!精品教學
    今天,我們正式開始「手機攝影集訓營」第5期的招生,歡迎大家參與和報名。一、這門課適合哪些人?Δ沒有用手機拍出過好作品,但是依然喜歡手機攝影的攝友;Δ憑藉著懵懂的理解去拍攝作品,不懂得手機攝影的法則和技巧,無法完整出片成功率的攝友;Δ拍出來的作品只能稱之為拍照,不能算作攝影,而且不懂攝影的攝友。二、上課時間怎麼安排?
  • 淘汰 iPhone,是這個「萬能戒指」的終極目標
    於是,有這麼一個「魔戒」出山了大家都不行,那我來。淘汰 iphone,勢在必行了。它就是 Xenxo S-Ring 萬能戒指敢稱自己是萬能戒指,底氣也是非常足。將佩戴戒指的手指靠近你的耳朵,就能聽到「只有你才能聽得到」的聲音。
  • iPhone 12 Pro Max評測:迄今最強4K攝影手機
    的夜景模式長曝光時間要比 蘋果iPhone 12 Pro Max 要長,所以手持的時間更久一些。簡單的理解,沒有光學防抖的手機拍攝夜景的時候一般不會提高快門的時間,因為提高快門時間之後很容易拍糊,不提高快門時間拍出來的照片很暗。而加入光學防抖之後手機會增加快門的時間,這樣鏡頭進光量增加,夜景夜景更亮、更純淨了。
  • iPhone8、iPhoneX剛發布就曝嚴重缺陷!
    不想錯過精彩,就點上方藍字關注「置頂」我們唄↑據艾尼斯大內密探零零艾傳來的第一手情報
  • iOS 14.3正式發布,iPhone 12必更!舊款iPhone有必要更新嗎?
    新增拍照 ProRAW 格式iOS 14.3引入了ProRAW,這個看起來就很「Pro」的功能什麼東西呢?它是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獨有的新圖像格式,啟用ProRAW後,用戶將能夠獲取圖像信號處理器提供的所有信息,將單反式RAW攝影和計算攝影的優點結合起來。